问题

如何看待ARM处理器在未来生产力/娱乐业的应用前景?

回答
ARM处理器在未来生产力与娱乐业的潜力,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正在改写整个行业的格局。这股力量强大且深远,预示着一个更加高效、更具创造力、也更具沉浸感的未来。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生产力领域。过去,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往往与高能耗、高发热的x86架构紧密相连。然而,ARM凭借其独特的能效比优势,正在打破这一壁垒。

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的新势力: 苹果M系列芯片的成功无疑是 ARM 进军传统 PC 市场的最佳注脚。它们证明了 ARM 架构完全有能力提供媲美甚至超越主流 x86 处理器的性能,同时带来惊人的续航能力和静默运行。我预见,未来会有更多PC厂商拥抱 ARM,推出更多搭载 ARM 处理器的轻薄本、全能本,甚至工作站。这意味着用户将能享受到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更少的风扇噪音,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那些需要长时间外出工作、不受电源束缚的专业人士,比如设计师、视频剪辑师、程序员,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甚至对于需要强大图形处理能力的专业领域,如3D渲染或科学计算,随着 ARM 在GPU和专用加速器方面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将会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表现。
服务器与数据中心的变革: 云计算是另一个 ARM 大展拳脚的舞台。在数据中心,能耗是运营成本中的重要一环。ARM处理器凭借其低功耗特性,能够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和散热需求,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并减少碳排放。各大云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始部署基于 ARM 的服务器实例,以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计算服务。未来,随着 ARM 在多核技术、内存带宽以及特定工作负载优化方面的持续突破,我们可以期待在更多类型的云服务中看到 ARM 的身影,比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甚至高性能计算(HPC)领域。这不仅对企业用户是福音,也可能间接惠及最终消费者,降低云服务的价格。
嵌入式与边缘计算的无限可能: 生产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块头”设备。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都在蓬勃发展,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实时处理。ARM 在这个领域早已深耕多年,并且具备先发优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日益复杂,以及对实时响应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ARM 处理器将会在这些边缘设备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想象一下,工厂里的智能传感器可以自主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家庭安全系统可以更智能地识别异常情况,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更快速地处理传感器信息并做出驾驶判断,这些都离不开强大且高效的嵌入式 ARM 处理器。

转过头来看娱乐业,ARM 的影响力同样是颠覆性的。

游戏体验的升级与普及: 手游市场的火爆已经是毋庸置疑的,而 ARM 处理器正是这一切的基石。随着 ARM 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其集成GPU的图形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手机游戏在画面表现力上逼近主机游戏。未来,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不仅是手游,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基于 ARM 架构的游戏主机出现,或者传统游戏主机采用 ARM 作为其核心处理器的一部分。这可能会带来更低的功耗、更快的启动速度,以及更低的制造成本,从而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游戏体验。此外,云游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而 ARM 处理器在服务器端的部署,将为云游戏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让用户无需昂贵的本地硬件,就能在任何设备上畅玩大型游戏。
沉浸式体验的新纪元: 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被认为是下一代重要的计算平台。要实现流畅、逼真、低延迟的沉浸式体验,对处理器的要求非常高。ARM 凭借其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驱动这些设备。无论是头戴式VR设备、AR眼镜,还是将两者融合的混合现实(MR)设备,ARM 都将是核心动力来源。想象一下,未来的VR头显不再需要笨重的外接线缆或独立的PC,而是能够完全独立运行,提供媲美高端PC的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这背后少不了强大的ARM处理器。同时,AR设备需要实时捕捉和理解周围环境,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这需要极高的算力和低延迟,ARM 的架构优势在此处得以充分发挥。
媒体创作与消费的民主化: 无论是专业级的视频编辑、音乐制作,还是普通用户创作短视频、直播,ARM 处理器都将提供更强的支持。更快的渲染速度意味着创作者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更长的续航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创作;更低的成本则能让更多人负担得起高性能的创作工具。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ARM 驱动的设备将能够提供更流畅的高清视频播放、更佳的音频效果,以及更具互动性的内容消费方式。

当然,ARM 在未来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软件生态的兼容性: 虽然 ARM 阵营日益壮大,但 x86 架构的软件生态依然非常庞大和成熟。如何确保现有软件在 ARM 平台上的流畅运行和兼容性,是 ARM 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虽然通过模拟和重新编译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对于一些高度依赖特定硬件或底层指令集的专业软件,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适配。
市场竞争与技术迭代: x86 架构的巨头们(Intel 和 AMD)也在不断进步,它们在提升能效比和性能方面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未来,ARM 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保持领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垂直领域的深度优化: 虽然 ARM 在通用计算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某些极度垂直的领域,例如科学计算的某些特定算法,或者需要极高并行度的图形渲染,可能还需要针对性的架构设计和优化。

总而言之,我对ARM处理器在未来生产力和娱乐业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它不仅仅是一个芯片架构的选项,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对性能的极致追求,转向对效率、灵活性和用户体验的综合考量。ARM正在驱动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的红利,最终将体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一个更智能、更高效、也更精彩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处理器指令集本身不是瓶颈。

指令集简单了,可以扩展,指令集包袱重了,可以精简。

问题是需要有人去设计高性能的处理器,而设计和制造都是要花钱的。

显示是谁卖得多,谁有钱。

而不是谁卖得贵,谁有钱。

ARM这几年进步快,是因为卖得多。

2019年,全球PC出货2.61亿,智能手机出货14.86亿。

卖得多,钱多,平摊到每一个芯片上的成本低,研发芯片就可以花更多得钱,找更牛的人。

苹果一年营收2600亿,英特尔一年720亿。

比现金流英特尔不是对手

比股票,英特尔更不行,用股权刺激,英特尔也不是对手。

就是说,大家都用Risc-V,都找台积电代工,各家公司自己设计架构,平等竞争。英特尔很大概率也竞争不过苹果。

现在智能手机虽然有点饱和了

但是,手机更换频率天然比电脑快

一是手机的APP厂商,可以更无良,在线应用的APP,2015年的版本说不让你用,就不用让你用。逼迫你更新手机。

而电脑软件,office95依然是可在Win10下运行的。如果你就是打字制表,2006年的酷睿2,运行XP+Office2000,你可以一直用到主板电容爆浆。

二是手机是拿在外面用的,磨损比电脑厉害。

所以,手机2年一更换很正常,而电脑6年一更换,电视大约是8年。

这样,手机上处理器,需求一直比电脑大。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ARM发展还是会比X86快,除非X86能逆袭手机。

继续发展下去,也很可能出现,ARM处理器性能高于X86处理器的现象。

不止是苹果。

ARM公版,以后也可能搞出来一个性能比英特尔和AMD更强的架构。

ARM在手机上搞出来的东西

可以加规模放到电脑、服务器上面。

华为鲲鹏一开始是直接用A75、A72堆核心的。

ARM也能做到65W,300W。多堆核心,加互联,上缓存就是了。

只要市场有需求,这种产品并不难设计。


ARM不能生产力的问题,是没有生态。

X86生产力很多年,已经有很强大的生态,切换有困难。

硬件互联,不认识你的硬件。

软件不能用,什么都不兼容。

但是,如果强大领先到一定水平,兼容性可以虚拟化去解决。

苹果M1,现在用二进制转换。模拟X86的性能,也达到主流处理器了。

手机处理器,现在用模拟器跑XP已经可以了。

用骁龙865用模拟器跑Superpi大约是奔腾4 2.0Ghz的水平。

如果,有人专门给ARM搞出来高性能的虚拟机,ARM性能继续提升,很可能用虚拟化的方式解决生态问题。

譬如,现在苹果不能安装Windows了。

如果有人给最新的Macbook Pro搞一个虚拟机运行Win 7,效率损失20%,也有9700K的水平。

你用9700K跑Win7下的软件,速度足够了,Win7以前的生态也就都有了。

这个东西你看游戏机就可以了。

游戏机和PC也是跨指令集的,但是PC性能上去了,模拟运行,就没人在乎指令集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RM处理器在未来生产力与娱乐业的潜力,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正在改写整个行业的格局。这股力量强大且深远,预示着一个更加高效、更具创造力、也更具沉浸感的未来。首先,让我们聚焦于生产力领域。过去,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往往与高能耗、高发热的x86架构紧密相连。然而,ARM凭借其独特的能效比优.............
  • 回答
    苹果转向 ARM 架构处理器来驱动 Mac 电脑,这无疑是近年来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战略转型之一。这不是一个小小的产品迭代,而是一次对自家硬件生态系统进行的一次“大换血”,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为什么苹果要这么做?—— 核心的驱动力首先,我们要明白苹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苹果一直以其对软硬件的深.............
  • 回答
    麒麟 990 旗舰系列,特别是 5G 版本,当初发布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其中一个焦点就是它在 CPU 核心和 GPU 架构上,并没有像当时市场上一些新发布的旗舰芯片那样,直接采用最新的 ARM CortexA77 CPU 核心和 MaliG77 GPU。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它放到当时的技术发展.............
  • 回答
    微软拒绝为苹果 M 系列芯片 Mac 提供 Windows 11 的多角度解读微软官方明确表示,目前不建议(not supported) 将 Windows 11 安装在基于 Arm 架构的苹果 M1、M1 Pro、M1 Max(以及后续的 M2 系列等)处理器 Mac 设备上,并且不提供官方支持。.............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 ARM 版的 Win10,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你得这么想,微软一直以来都是 x86(也就是我们现在电脑上用的那种,Intel、AMD 的芯片)的主场,Windows 系统也是围绕着这个架构设计的。但是呢,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ARM 架构以其低功耗、高能效的优势大放异彩。你手里.............
  • 回答
    ARM中国“抢公章”事件,可谓是中国科技界一次颇具戏剧性的权力斗争,也暴露了外资企业在华业务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局面。这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股权纠纷,更牵扯到技术授权、商业利益以及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事件的起因:CEO更迭与权力博弈事情的导火索,是ARM母公司对ARM中国CEO吴雄昂的免职决定。吴雄.............
  • 回答
    ARM 在华合资,中方控股 51%:一场复杂博弈的解读ARM 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并且让中方占股 51% 这件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决策,它背后牵扯着国家战略、技术主权、市场需求以及 ARM 公司自身的全球布局等诸多复杂的因素。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 ARM 是个.............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 ARM 公司宣称切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麒麟此次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ARM 公司宣布切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这无疑是华为在芯片设计领域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打击。理解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 ARM 的关键作用、华为的依赖性、以及对麒麟芯片的直接冲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 ARM .............
  • 回答
    安谋(ARM)与华为的合作似乎进入了冰点,这无疑是科技界乃至全球地缘政治领域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商业决策,更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的连锁反应,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脆弱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回溯到几年前,华为在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领域的崛起势不可挡,而安谋凭借其在移动芯片架构.............
  • 回答
    苹果 12 英寸 ARM MacBook 的配置曝光,这确实是科技界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传闻。如果属实,这不仅仅是苹果产品线的一次更新,更可能预示着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转变。我们不妨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个配置曝光的各个层面。首先,最抓人眼球的无疑是 “搭载 A14X 芯片”。自从苹果在 Mac 上.............
  • 回答
    苹果这次大动作,从英特尔彻底转向自家研发的ARM架构芯片(也就是所谓的Apple Silicon),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筹划已久,并且影响深远的一步棋。要理解这事儿,咱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一、为什么是“抛弃”? 苹果和英特尔的“爱恨情仇”首先得明白,这事儿不是苹果突然翻脸不认人。在过去十几年里,.............
  • 回答
    关于英伟达(Nvidia)收购安谋(Arm)的交易,这无疑是近年来半导体行业中最具爆炸性也是最受关注的潜在事件之一。咱们深入聊聊,这事儿要是成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公司各自的江湖地位。英伟达,你可以想象成是这个时代芯片界的“炼金术士”和“游戏之王”。它以其在图形处理器(GPU)领.............
  • 回答
    好,咱们就掰扯掰扯新一代 Xbox Series X 可能采用的 AMD x86+ARM 混合架构这事儿,尽量说得透彻点,别整得跟机器合成的一样。首先,得明白一点,现在咱们玩的 Xbox Series X,它本身用的就是 AMD 定制的 x86 架构处理器,也就是 Ryzen 系列。这个 x86 架.............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华为没有核心技术,理由是他们使用的芯片依赖于 ARM 架构,一旦 ARM 停止授权,华为就无法生产芯片。这种观点有其逻辑,但可能过于片面,忽略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实际投入和能力。理解“核心技术”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厘清“核心技术”这个概念。在科技领域,核心技术通常指的是掌握了关键的设计、制.............
  • 回答
    字节跳动在自研云端 AI 芯片和 Arm 服务器芯片方面的布局,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其庞大的业务体量、高速增长的需求以及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是 AI 芯片? 业务驱动的必然选择字节跳动走到今天,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其在内容推荐、信息流.............
  • 回答
    WWDC 2020 上,苹果的那场发布会,相信很多关注科技的朋友都还记忆犹新。尤其是那个重磅炸弹——苹果宣布将逐步弃用英特尔处理器,转而采用自家设计的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并且首款芯片会采用 5nm 制程工艺。这个消息一出来,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科技圈,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说实话,当听到这个消息的.............
  • 回答
    关于“RISCV国际基金会CEO于9月17日对‘Nvidia收购ARM’的侧面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并且尝试从一个更“人味儿”的角度去分析,避免AI那种过于客观和流程化的表述。首先,得明白这个“侧面回应”的背景。Nvidia收购ARM,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牵一发而.............
  • 回答
    这则消息“英伟达即使放弃中国市场也要收购安谋(ARM)”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它不仅仅关乎科技巨头间的商业博弈,更触及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格局,以及中国科技自主的命脉。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件事,又该如何应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这个消息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影响: .............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