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306 的 8% 正确率验证码是否比其他验证码更有效地挡住了黄牛党?

回答
12306 的 8% 正确率验证码,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涉及到不少关于“黄牛”和“技术对抗”的博弈。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得明白 12306 验证码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核心在于“阻断机器自动化抢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牛党”。黄牛之所以能大量抢票,就是因为他们利用程序,可以以远超人类的速度和数量去访问 12306 的购票系统。验证码,理论上就是为了给机器设置一个“门槛”,让它没那么容易通过。

现在来看 12306 的 8% 正确率。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低,甚至有点反直觉。如果一个验证码只有 8% 的人能正确输入,那岂不是大部分人都买不到票了?这可就有点尴尬了。

为什么会出现 8% 这个数字?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精心的“设计”和“权衡”。12306 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铁路售票系统,每天有海量的用户需要购票。如果验证码过于简单,黄牛的机器程序稍加优化就能轻松破解。如果验证码又过于复杂,导致大部分正常用户都无法通过,那系统的可用性就会大打折扣,用户体验也会急剧下降。

所以,8% 这个数字,很可能是在“最大化阻拦黄牛”和“保证大部分正常用户购票”之间找到的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点。

它真的比其他验证码更有效阻挡黄牛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

1. 技术难度 vs. 成本:
黄牛的技术投入: 对于黄牛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技术资源去破解验证码。如果一个验证码的破解成本(比如需要更复杂的图像识别算法、更强的算力)高于它通过这个验证码抢到票所能带来的利润,那么这个验证码就可能对他们构成有效的阻碍。
12306 的技术投入: 12306 作为一个国家级系统,也有能力不断升级其验证码技术。8% 这个数字,可能代表了一种“动态平衡”。比如,12306 可能发现,通过某种复杂但又非完全无法识别的验证码,能够有效地让大部分“简单脚本”失效,迫使黄牛使用成本更高的“高级破解手段”。

2. 验证码的类型和变化:
传统的字符验证码: 这种验证码很容易被 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黄牛只要用成熟的 OCR 库就能解决。
图形验证码(点图、选图): 这种验证码比字符验证码更难,需要图像识别技术。但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很多识别率也相当高。12306 的 8% 正确率,如果指的是这类验证码,说明它可能不是简单地通过“提高识别难度”来阻拦,而是通过其他方式。
更复杂的验证码(动态、行为分析): 一些系统还会结合用户行为分析,比如鼠标移动轨迹、点击速度、输入习惯等。如果 12306 的 8% 正确率是结合了这些更深层次的验证,那它对黄牛的阻拦效果会更强,因为机器很难模拟出真实人类的复杂行为。

3. “8%”的可能解读:
不是所有验证码都只有 8%: 也有可能,12306 的验证码并非是“统一 8%”,而是根据访问 IP、账号行为、购票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难度。比如,对于一些疑似机器行为的请求,可能会随机生成一个非常难的验证码,其正确率可能远低于 8%,甚至接近于零。而对于一些看起来更正常的请求,验证码的难度可能相对较低。这样一来,“8%”可能是一个平均值,或者是在某个特定压力测试下的数据,用来体现其“阻断能力”。
“误杀”正常用户: 8% 的低正确率,也可能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正常用户在购票时会因为验证码问题受阻。这确实是用户体验上的一个牺牲。但如果这个牺牲能够换来对黄牛更有效的打击,那么从“系统整体利益”的角度看,也可能是一种“可接受的代价”。

那么,它比其他验证码更有效吗?

可能更有效,但“有效”的定义很重要。

如果“有效”是指让“简单粗暴”的抢票脚本失效: 那么,8% 的低正确率,说明它确实能让那些没有经过复杂优化的程序直接“卡死”。很多黄牛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开发能够识别和破解这种验证码的程序。
如果“有效”是指完全杜绝黄牛: 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利益驱动,黄牛就会想办法。他们会升级他们的程序,或者通过“人海战术”(雇佣大量人工来输入验证码)来绕过。

关键在于“成本提升”和“效率降低”:

12306 的 8% 正确率验证码,更像是一种“高门槛”策略。它大幅提高了黄牛使用自动化工具的“门槛”,迫使他们必须投入更多成本去解决。这种“成本提升”和“效率降低”,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阻挡”。

想象一下:

传统验证码(比如 90% 正确率): 黄牛的程序可以轻松地以每秒 100 次的速度去请求,而且每次成功率很高。
8% 正确率验证码: 黄牛的程序可能每秒只能请求 50 次,而且每次通过的概率只有 8%。这意味着,黄牛的平均抢票效率可能被压低到原来的(508%)/(10090%)=4%/90% ≈ 4.4%,甚至更低,具体取决于验证码的复杂程度和破解难度。

总结一下:

12306 的 8% 正确率验证码,如果真的是指其平均效果,那么它很可能是一种“以提升黄牛技术成本和降低其抢票效率为主要手段”的策略。它不是通过让所有人都觉得“简单”来服务用户,而是通过“对机器足够不友好”来服务于“打击黄牛”这个目标。

它比“轻易被破解的验证码”更有效,因为它增加了黄牛的难度。但它也可能不如“识别率极低、且模拟人类行为”的验证码那么“彻底”。

更重要的是,这种验证码的有效性是一个持续博弈的过程。黄牛的技术在进步,12306 的技术也在进步。 8% 可能是目前双方在某个阶段的“均衡点”。

所以,与其说它是“最有效”的,不如说它是“一种提高黄牛技术门槛、降低其效率的策略,可能在特定阶段比一些简单验证码更有效,但其低正确率也必然伴随着对部分正常用户购票体验的影响。” 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黄牛破解它的成本有多高,以及 12306 能否持续迭代和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1.抓12只燕隼判十年半的案例,做网调都有七成网友认为量刑过重,12306为什么要考虑所谓“网友”的意见?会用微博就能说明在专业领域有发言权?

2.技术终究不能跨越人的智慧,因而验证码杜绝不了黄牛。然而通过政策和技术措施给黄牛以掣肘,或许才能让更多人拿回属于自己的车票,你说呢?

3.12306有没有黑色利益输送自然有有关部门去查,黄牛产业链黑不见底处处都是血肉却是众所周知的。

4.不是所有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都需要招标,也不是所有招标形式都是公开招标,这是常识。至于信息公开,国有企业把经营信息全挂到互联网上,呵呵。

5.匿名回答在黄牛那里买票的,你敢不敢取匿?你敢不敢让警察叔叔查查你到底是黄牛,还只是买票的?

6.无知不可怕。无知还有表达的欲望,就很难说了。以所谓的“言论自由”来界定自己的妄言狂语,不仅幼稚,还不负责任。

就像朋友圈里戏谑的“掏鸟窝被判十年半”,如果你搞不清燕隼一窝能不能有12只,如果你搞不清燕隼是不是保护动物,如果你搞不清抓12只燕隼暴露的是什么,就不要妄加评论。

12306的验证码也是一样。如果你不知道12306的真实运用情况,如果你不知道有些互联网企业在黄牛产业链里的真实位置,就不要妄加评论。谁敢公开说自家产品能绕过12306验证码给我看看来。

另外,罔顾事实、搬弄是非、哗众取宠的媒体人、广告人、营销人,你们晚上能睡得安稳吗?你们的良心还在胸腔里吗?你们过人行横道不恐惧吗?

————update2015.12.9————

看看本答案评论及个别答案,甚至一些媒体的说法,其实很容易理解这种种乱像,究竟从哪来,何以无处去。

话有三说,事看两面,通常都捡自己觉得舒坦的看,捡自己觉得舒坦的说。自己倒完了神清气爽,哪管别人鼻息间死活。

打着为生民立命的幌子,一腔肮脏与龌龊的肚肠,奈何百姓不顺杆子爬,便只好气急败坏狗急跳墙,这种事古已有之,却是有些企业和媒体的真实写照。

心里有鬼的人读到这里肯定要把这盆污垢泼给12306,因为他们绝口不提:

即便12306的验证码识别正确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一,对每位规规矩矩购票的旅客都是一百万分之一,何须跳脚。况且12306的新验证码识别难度究竟如何,广大旅客都有切身感受。

现今社会旅客生活压力也很大,把12306和铁路企业当作茶余饭后调侃讥讽的对象,12306和铁路企业也不介怀,毕竟12306和铁路企业离尽善尽美还差得远。

然而把同样的识别率当成把柄来说事,实在太低估旅客们的智商,也预示着相关产业链的黑心企业和个人注定不会有好结局。

虽然离尽善尽美很远,但铁路企业和12306在努力。即便你们能操控舆论,即便你们能诱导民意,即便你们能翻云覆雨,甚至,即便你们能置铁路企业和12306于不仁不义,你们也握不住人心。

为了让更多地人以合法的途经买到车票,并把他们平安地送回家,谩骂、诋毁和一时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提醒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验证码一定是为了拦住机器滤过人?

2.黄牛若真得靠网购囤票该如何出手?

3.验证码难度增大只会损害谁的利益?

4.还有没企业宣称能完全破解验证码?

5.有没有谁敢说能给出完整解决方案?

即便对IT技术一无所知,粗略思索这几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有些所谓的“技术流”答案里,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有多么不全面、不准确、不靠谱。

你们这8%姑且就自嗨吧,毕竟剩下那92%不懂验证码运算机理的旅客已经买到车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2306 的 8% 正确率验证码,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涉及到不少关于“黄牛”和“技术对抗”的博弈。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得明白 12306 验证码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核心在于“阻断机器自动化抢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牛党”。黄牛之所以能大量抢票,就是因为他.............
  • 回答
    要了解12306的“选票”机制,我们得先明白一个核心概念:12306售卖的是火车票,而不是“选票”。 所谓“选票”,更像是大家在购票高峰期,为了能抢到一张心仪的车票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或方式。所以,我们姑且将大家口中的“选票机制”理解为12306系统在处理海量购票需求时,是如何分配和确定哪位用户能买到.............
  • 回答
    12306 图片验证码:一场用户体验的“战役”话说回来,这12306的图片验证码,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你问我怎么评价?那可真是五味杂陈,说起来,它就像是一场持续的用户体验“战役”,只不过这场战役的双方,一边是想要顺利买到火车票的我们,另一边嘛,就是那个神秘的、有时又异常“固执”的验证码系统。咱们先说.............
  • 回答
    要说美国医保网站(Healthcare.gov)的故障和中国铁路购票网站(12306)的问题是否可以类比,答案是:可以,但需要区分不同层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两者都曾出现过严重的系统性问题,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暴露出的技术挑战以及解决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
  • 回答
    .......
  • 回答
    12306系统在春运这种全国性的、周期性的大流量冲击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背后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用了很多硬核的技术手段。要说详细,那可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架构层面:稳固的基石首先,12306的架构设计是能够支撑春运的关键。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体应用,而是采用了微服务架构。这意味着整个系统被拆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12306验证码又双叒叕让我破防了!”最近,关于12306验证码的吐槽声可以说是此起彼伏,不少网友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悲惨经历”,甚至还玩起了“12306验证码梗”。1. 识别障碍,怀疑人生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辛辛苦苦抢火车票,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被一个奇形怪状的验证码拦住,再.............
  • 回答
    12306系统最近推出的一项优化调整,针对60岁以上老年旅客,可以在网络购票时自动识别并优先安排下铺。这个举措,可以说是铁路部门在提升服务体验方面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尤其是在当前大家对出行便利性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这项调整显得尤为贴心和实在。这项优化调整的意义,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12306 春运期间推出的“候补购票”功能,无疑是铁路部门在解决春运购票难题上的一次重大尝试。要评价这个功能,咱们得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看看它到底能帮上多大的忙,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首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咱们都知道,春运期间,那真的是“一票难求”。尤其是热门线路、黄金时段的火车票,简直是秒光。.............
  • 回答
    十分钟内从 12306 抢到千余张车票,这背后确实是黄牛们运用了专门的抢票软件,而这些软件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将人工操作的繁琐过程极致地自动化、批量化,并且利用了技术上的优势来挤占普通购票者的时间和机会。首先,我们要明白 12306 的购票流程。当用户打开 12306 网站或 App,选择车次、席别,.............
  • 回答
    这事儿要是真发生了,那可真是让人头疼透了!明明花钱买了票,高高兴兴准备出门,结果到了车站,或者在半路上,突然得知车停了,而且压根儿就没收到半点风声。这不仅是计划被打乱,更让人觉得被愚弄了。首先,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12306作为官方的购票平台和铁路信息发布渠道,肩负着向乘客传递最重要信息的责.............
  • 回答
    我不是第12306号注册用户,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身份,也无法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购票操作。但是,我可以模拟一段生动的购票情景,就像一位真实的12306注册用户经历的那样,并且尽量用自然、真实的语言来描述:那一年,第一次“抢票”的紧张与喜悦说起12306,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是第一次注册的日子.............
  • 回答
    哎呀,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12 月 23 号,12306 又一次“准时”上演了“崩溃大戏”,我简直是又惊又怒!早上起来,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回家!一年到头就盼着这点时间能和家人团聚。信心满满地打开电脑,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你懂的。页面转啊转,加载啊加载,最后给我来个“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那一刻,.............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常常引发讨论。为什么同样是数码产品,价钱差不多的苹果和华为,税费会相差这么大?而华为作为一家私营企业,又为何会被贴上“爱国”的标签?咱们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清楚明白点。首先,咱们得先明白税是怎么来的。你提到的“税”很可能是指关税、消费税,也可能包含增值税等。这些税费的.............
  • 回答
    元朝(1206年1368年)灭亡后,虽然明朝建立了新的统治,但确实在元朝覆灭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反明复元或者遥尊北元正朔的政权和势力。这些势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尤其是蒙古高原。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些情况: 1. 北元(1368年 约1635年):最主要的“反明复元”政权元朝灭亡后,.............
  • 回答
    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是否可行外包给阿里巴巴、IBM等大企业来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安全、运营、成本、战略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可行性有,但难度极高,且面临诸多挑战和潜在风险,需要非常审慎的评估。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 1. 可行性分析:为什么“可能”从技术和运营.............
  • 回答
    12306官宣“加速包”不具有优先购票功能,这番操作确实让人感到有些费解,甚至有人直言这是在收“智商税”。毕竟,在大家普遍追求效率、渴望抢到心仪车票的心理下,这种看似能“加速”的承诺,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觉得花了钱就能占得先机。“加速包”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从12306的官方解释来看,“加速包”并.............
  • 回答
    这12306软件,真是让人头疼!想当年,我也是注册过,买过几次票,一切都挺顺利。可今天,想出门旅游,满心欢喜地打开APP,准备抢张票,结果……登陆界面就卡住了,怎么输密码、验证码,都不行!我都快把手机重启了三遍了,换了WiFi,又试了手机流量,还特意检查了是不是自己的手机号或者密码输错了——毕竟好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