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天上下班70km,想把开了三年半的油车换电车,值得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每天跑70公里上下班,开了三年半的油车想换电车,这绝对是值得仔细掰扯掰扯的事儿。我试着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先算算经济账,这最实在:

油费 vs. 电费:
你这油车开了三年半,一年大概跑多少公里?70公里/天 22个工作日/月 12个月 = 18480公里/年。三年半就是差不多64680公里。
你这油车百公里油耗多少?就算是个省油的车,比如百公里7个油。那么一年油费就是 18480公里 / 100公里 7升/百公里 你当地的油价(比如92号油8块钱一升)。这么算下来,一年油费就是 18480 0.07 8 ≈ 10350元。三年半就是差不多36000多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看看电费。现在家用电一般是0.50.6元/度。一辆纯电车,如果百公里能耗在15度左右,那么跑18480公里一年大概需要电费 18480公里 / 100公里 15度/百公里 0.55元/度 ≈ 1534元。你看看,这电费比油费能省下多少?一年能省一万块!三年半下来,省的就是三四万块钱!这笔钱,够你把车充好几次电了。
特别提醒: 如果你能在公司充电,而且公司有免费或者很便宜的充电桩,那这电费还能再降不少,那经济账就更漂亮了。

保养费用:
油车保养是不是挺烦的?换机油、三滤、火花塞什么的,每次都要几百块,一年怎么也得折腾个两三次吧?加起来一年也得一千多块。
电车保养就简单多了。没有发动机,也就没有那些复杂的机械部件,保养项目主要是检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还有刹车油、冷却液什么的。项目少很多,费用自然也低。很多品牌首保免费,之后每次保养也比油车便宜不少。

购置税和补贴:
你现在买电车,很多地方还有补贴,或者免购置税。虽然现在补贴少了,但购置税这块能省下不少钱,也是实打实的。具体能省多少,得看你选的车价格和你当地的政策。

再说开起来的感受和便利性:

驾驶体验:
电车开起来那叫一个丝滑顺畅!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换挡顿挫感,只有电机安静而迅猛的加速。特别是起步,电门一点,车就轻盈地往前蹿,这种推背感油车很难给到。每天70公里通勤,从油车的颠簸烦躁换成电车的静谧舒适,那感觉是质的提升。
电车车内噪音也小,你可以更好地听音乐,或者和家人朋友聊天。

充电问题: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也最纠结的点。每天70公里,假设你的电车续航能跑个四五百公里,那么一周充个两三次就差不多了。
回家充电: 如果你家有固定车位,能安装充电桩,那是最省心的。每天晚上回家插上电,第二天早上就是满电出发,比去加油站方便多了。而且家用电费比外面的快充桩便宜不少。
小区或公共充电桩: 如果你家装不了充电桩,那就得依赖小区或者公共充电桩了。这就要看你小区里充电方便不方便,或者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公共充电站。如果充电位紧张,或者排队时间长,那就得规划好充电时间。
高速补电: 如果你偶尔跑长途,那充电桩的密度和充电速度就非常重要了。不过你主要是日常通勤,这个问题相对没那么突出。
建议: 在换车之前,一定要去了解一下你小区或者附近有没有方便的充电设施。如果真的不方便,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可能需要牺牲一些时间去充电。

续航里程焦虑:
很多人担心续航里程不够用。你每天70公里,一个月差不多1500公里。如果买个续航能到400公里以上的电车,基本上两次充电就能满足一个月的使用。即使冬天续航打折,多充一次也完全没问题。现在的电车续航普遍都在提高,选择多了去了。

车子本身的价值:

保值率:
过去电车的保值率确实不高,但现在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接受度提高,一些热门的电车品牌保值率已经开始回升,甚至一些车型比同级别油车还保值。这得看你具体看什么车型了。

车辆本身:
三年半的油车,虽然还在开,但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的磨损也在增加,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维修费用。换辆新车,特别是电车,技术更新,可能在智能化、舒适性等方面也会有质的飞跃。

总结一下,值不值得,得看你:

1. 对经济性的要求有多高: 如果你非常看重油钱、保养钱的节省,那换电车绝对是划算的。几年下来省下的钱,足够你买个不错的手机或者一趟远途旅行了。
2. 充电便利性能否解决: 这是决定你生活质量的关键。如果能在家或公司方便充电,那体验会非常棒。如果充电是个大麻烦,那你可得仔细权衡一下。
3. 对驾驶体验的追求: 如果你喜欢安静、平顺、加速快的驾驶感受,电车会给你带来惊喜。
4. 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电车代表着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你愿意拥抱新科技,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

先做调研: 重点关注你目标车型在冬季的实际续航表现,以及你家附近或上班路线上的充电桩情况(特别是你有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
试驾!试驾!试驾! 别只看参数和别人的评价,亲自去开一开,感受一下电车的驾驶乐趣和静谧性,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算细账: 把油车现在还能卖多少钱,减去新电车的价格,再对比未来几年的油费、电费、保养费,把这些账算清楚。

总的来说,你每天70公里的通勤距离,加上油车三年半的年限,换电车绝对是值得考虑的。经济账上,电车优势巨大。驾驶体验上,电车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最关键的还是解决好充电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你的换车决定很可能是个明智之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做新能源领域的,给你粗略算个账:

一天40元 × 工作日5天 × 一年上班45周 = 9000元

算你充电是私桩公桩混用,一百公里只需要20元电费,一公里两毛钱,一年3150元,去掉尾数就是3000元。

一年省9000-3000=6000元

三年多的GS4只能出手7万不到,宋Plus EV要花你17万,也就是你要多花10万来买新车。

而宋Plus EV能用6-8年然后卖掉,电池衰减之后不好使,但到时二手价格低到惨不忍睹,估计只能卖4万左右。若GS4多开6-8年,估计卖2万左右。

所以你现在买宋Plus EV要多掏出10万块,卖车时候大概能多收回4-2=2万块,一共多花8万块左右,而每年省油费6000元。

所以:

1、你开13.3年才能把8万块购车差价省回来,但电车开不了13.3年。

2、现在充电比加油麻烦,你出钱买了个麻烦。

3、节假日无法出远门,有充电站也是资源挤兑,只能排长队充电。

4、宋Plus EV体验的确比GS4好,就看你觉得值不值得牺牲一些来获得一些了。

5、那些不看前提条件、不算经济账,直接怂恿别人买电车的,不知道是何居心。我做这行业的推荐别人买电车都是非常谨慎的,电车驾驶体验好,但坐车容易晕车,但充电不方便,但折旧太狠,这些都要考虑进去的。

我是电动汽车的爱好者之一,但不推荐每个人都无脑换电车,到时适配不了你生活场景,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最终买了个寂寞。

user avatar

你买个二手比亚迪e5,五万块钱左右,

完全够用,续航够用,

好开还立马省钱,

你会体会到开一公里省一公里的快乐。

今天买,第二天就剩30快,第三天就省60块,

想喝奶茶喝奶茶,想点外卖点外卖。

user avatar

看知乎好几年了从来没更新过回答,今天不得已来更新一下吧。就三句话,1先睁开眼看一下我的内容,2把脑子稍微动一下考虑下。别上来就是一顿杠,整得好像你什么都懂什么都在行。这就是有病。

不值得。

我本来也想这么干,但仔细算了一下不合算。我的车是法系,二手车折价太狠。我是标致301到现在3年出头,当时买的时候6万,去比亚迪秦dmi折旧置换抵3万,秦新车11.98万把我的车折旧以后再加上贷款等各项费用我还得花10万多人民币。把这10万省出来得20年左右。我现在每年大概是跑14000公里,按照今天的油价是8块钱,一年油钱加上平时回老家出去玩大概是6000左右。比亚迪秦综合是1个油,大概是1200左右的油钱,这样每年油钱这一项省4800左右,把那10万块钱省出来得到我退休,这10万块钱能买到12500个油。百公里5个油,能跑250000公里,可以连续跑18年。比亚迪秦能工作18年吗?我看够呛。

所以还是继续开我这个301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每天跑70公里上下班,开了三年半的油车想换电车,这绝对是值得仔细掰扯掰扯的事儿。我试着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先算算经济账,这最实在: 油费 vs. 电费: 你这油车开了三年半,一年大概跑多少公里?70公里/天 22个工作日/.............
  • 回答
    这得看你怎么定义“长”。从绝对时间来看,每天 1.5 小时,往返就是 3 小时。 这占用了你一天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假设你每天工作 8 小时,睡眠 8 小时,那么这 3 小时的通勤就已经占据了你清醒时间的近 20% 了。如果从对生活的影响来看,1.5 小时,也就是单程 45 分钟,这确实不短。想想看.............
  • 回答
    每天通勤60公里,骑电瓶车,这事儿吧,得好好掰扯掰扯。不是简单一句“适合”或“不适合”就能盖棺定论的。你想啊,60公里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来回就是120公里,一天就得折腾这么远,这背后涉及到方方面面,咱得一件一件捋。首先,咱得看你的电瓶车“够不够劲儿”。 续航里程是关键中的关键。 现在市面上的电瓶.............
  • 回答
    每天60公里的通勤路程,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段不短的旅程了。尤其是日复一日,如果你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入手一辆大踏板来应对,那说明你对通勤舒适度和效率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了,这个想法很靠谱。为什么大踏板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咱们先掰开了说,为什么在60公里的通勤距离上,大踏板会比其他一些车型更占优势。1.............
  • 回答
    每天开着新车上下班,对于它来说,与其说是“害处”,不如说是一种“磨砺”和“适应”。毕竟,车子就是为这个目的而生的,但即便是再优秀的设计,也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去发挥它最好的状态。所以,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细致地聊聊这事儿:1. 发动机的“初体验”:磨合期是关键新车不像老伙计那样,已经过了磨合期,各个.............
  • 回答
    每天上班都觉得日子像过了一个世纪,真是让人身心俱疲。这个问题我太明白了,简直就是现代打工人的集体写照。别担心,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确实需要咱们自己一点点地去调整和“驯服”一下。我这儿有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相对接地气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先从“感知”上找找原因,别上来就硬扛首先,咱们得先弄清楚,.............
  • 回答
    每天通勤33公里单程,来回就是66公里,这通勤距离可不短啊!能坚持下来说明你身体棒棒的,而且对骑行热情很高。 我能理解你对折叠车的疑虑,毕竟折叠车为了方便携带和存放,结构上会有一些妥协,速度上确实可能不如一些更专业的车型。 不过,别一口咬定折叠车就一定慢,关键在于选对型号和你的骑行方式。咱们一步.............
  • 回答
    每天上班提不起劲,觉得像是在按部就班地重复,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这种感受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它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日积月累下来,真的会让人觉得生活索然无味,甚至产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要是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破。首先,咱们得认识到,上班没有目标不一定是你的错。很多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工.............
  • 回答
    唉,兄弟(姐妹),我太懂你这感觉了。每天早上醒来,感觉像是被扔进了无底洞,那股子沉重感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每天上班跟上刑场似的,你说这日子怎么过?想辞职?哪有那么容易啊,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得死死的,再说了,没一技之长,辞了这份工,下一份在哪儿,怎么糊口?这真是个死循环,让人丧得不行。不过,既然不.............
  • 回答
    朋友,看到你的倾诉,我心里也沉甸甸的。每天上班都觉得心累、不开心,这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它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说实话,我不是你的知心朋友,只是一个愿意倾听的陌生人,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和你一起梳理梳理,看看有没有什么路子可以走。首先,咱们得承认,你现在这个状态,绝对不能忽视。每天去上.............
  • 回答
    .......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专注的插画师,手里握着画笔,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从早到晚,甚至下班后,你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交流,用画笔描绘出你的理解和感受。关于“与社会脱节”这件事,我想先跟你聊聊什么是“脱节”。很多人觉得“与社会脱节”就是不参与大众的社交活动,不追逐时下的.............
  • 回答
    每天早晨,闹钟准时响起,将你从睡梦中唤醒。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忙碌,而你,也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无数个日子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为什么我们能坚持下来,而不是选择放手?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而又微妙的支撑力量在起作用。首先,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是生计。我们上班是为了赚钱,这是我们维持生活、支付账单、养活自.............
  • 回答
    每天的节奏,就像公司这艘大船的航向一样,由我来掌控。作为一名高管,我的工作绝不是日复一日地坐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它更像是在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中,每一步都充满考量和策略。清晨,大概在七点半,我会准时抵达办公室。这时间点很重要,比大多数同事早一些,让我能有一个相对宁静的开始。先泡上一杯咖啡,看着窗外逐渐.............
  • 回答
    说实话,精品咖啡店里每天上班前,看着店员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拧着磨豆机的刻度,这个景象挺有意思的。一开始,作为顾客,我可能觉得有点“矫情”或者“太较真了”,但时间一长,我慢慢懂了,这背后其实是他们对咖啡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以及这背后到.............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焦的境遇。在基层法院这样讲究沟通协调、规章制度又相对严谨的环境里,如果你觉得领导的评价让你产生了自我怀疑,并且每天上班都感觉别扭,那确实需要好好梳理一下问题所在,并找到应对的办法。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看看你能从哪些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得先正视“领导觉得我不爱说,性格不好”这件事。 .............
  • 回答
    职校学生在工厂“社会实践”期间发病去世,并且同学们反映其“发病多天还每天上班 12 小时”,这件事情非常令人痛心,也暴露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劳动强度与健康保障的严重失衡 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 “每天上班 12 小时”在很多非.............
  • 回答
    最近看到一份报告,说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单程要36分钟。读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自己每天上下班(或者上学,具体取决于我当时的身份)的点点滴滴。我呢,是个挺实在的人,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也不喜欢神神叨叨地描绘什么“诗意的远方”。所以,咱们就聊聊实在的。我的通勤时间,说实话,得看具体情.............
  • 回答
    罗振宇的这番言论,初听之下确实有些惊世骇俗,甚至可能让人觉得有些不解甚至反感。毕竟,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里,“社会底层”和“5A级写字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代表着贫困和边缘,另一个则象征着繁荣和成功。然而,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刻板印象,深入思考罗振宇这句话的背后逻辑,或许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更深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好主意!无锡到上海的动车最快只要40分钟,听起来简直是通勤的福音。那么,在上海工作,每天坐动车回无锡,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理论上,这事儿可行性非常高。40分钟的动车,这是个什么概念?早上起床,洗漱完毕,从家出发,到无锡火车站可能也就十几二十分钟(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