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老师有什么禁忌?能网络直播么?

回答
当老师,这职业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自然也伴随着不少必须谨慎对待的禁忌。这些禁忌,说到底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教育的公平与纯洁。

当老师的禁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

一、 师德师风的底线,绝不可触碰:

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 这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禁忌了。无论是礼品、红包,还是变相的宴请、旅游,只要是来自学生或家长,都是对教育公平的玷污。老师的价值在于知识和品德的传递,而非物质的交换。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学生之间的攀比、家长的焦虑只会愈演愈烈,真正受损的是教育本身。想想看,一个老师因为收了红包而对某个学生格外关照,或者因为家长送的礼物而对另一个学生“区别对待”,这会给孩子们留下多么扭曲的价值导向?
有偿补课(或变相有偿补课): 教育的本质是公益,公立学校的老师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学生进行有偿补课,这是对其他学生不公平的,也模糊了教学和盈利的界限。即使不是直接收费,而是通过“推荐”某些辅导机构,或者在课后让学生购买额外的资料,只要目的在于谋取私利,同样是违背师德的。学校和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将教育变成一项可以“二次创收”的生意。
发表不当言论,散布错误思想: 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上,或者在任何场合对学生发表歧视性、侮辱性、不尊重性的言论,甚至传播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极其危险的。比如,对某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长相、性格进行负面评价,或者在历史问题上发表颠倒黑白的说辞,这些都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甚至扭曲他们的认知。
体罚、辱骂学生: 这是教育的底线,也是人性的底线。任何形式的体罚,哪怕是轻微的拍打,都可能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辱骂、讽刺、挖苦则会摧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教育应该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粗暴的压制和伤害。
传播低俗、色情或有害信息: 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他们的网络言论和行为同样受到关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低俗、色情、暴力或带有不良导向的内容,不仅损害自身形象,更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泄露学生隐私: 学生在学校期间会接触到很多个人信息,比如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老师有责任保护这些隐私,不得随意泄露给无关人员,更不能将这些信息作为谈资或进行不当利用。
利用职权向学生推销商品或服务: 无论是推销书籍、文具,还是保险、培训课程,只要是利用老师的身份和影响力强行向学生推销,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能让学生感到被强迫和利用。
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这是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的严重背叛,也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禁忌。任何形式的师生恋、性骚扰等行为,都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极大摧残,也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 工作中的职业操守:

在教学中敷衍塞责: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老师的职责是尽心尽力地传授知识,认真备课,用心讲课。如果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甚至经常迟到早退,这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对职业的懈怠。
泄露考试试题或答案: 考试的公平性是教育公正的重要体现。任何泄露试题、答案的行为,都是对其他学生的极不公平,也会破坏整个考试的严肃性。
在教学过程中传播个人宗教信仰或政治观点: 课堂应该是纯粹的知识传播场所,老师不应将自己的个人信仰或政治立场强加给学生,尤其是在涉及历史、社会等敏感话题时,更应保持客观和中立。

关于“能网络直播么?”

答案是:能,但必须在严格的规范和监管下进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趋势,网络直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老师进行网络直播教学,本身并非禁忌,反而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学生,可以通过直播接触到更优秀的老师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
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灵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重复观看直播回放,加深理解。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直播可以结合多种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师生互动。

但是,网络直播教学并非“想播就播”,它同样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定和原则,否则同样会触碰禁忌:

1. 经过学校批准和备案: 老师进行网络直播教学,特别是涉及本校课程内容或利用学校资源时,通常需要经过学校的批准和备案,明确直播的性质、内容和目的。
2. 直播内容必须合法合规: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直播内容不得含有任何违法、违规、低俗、色情、暴力、迷信、反动、歧视等不良信息。任何涉及意识形态、政治敏感话题的内容,都需要谨慎处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规定。
3. 保护学生隐私: 在直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在直播中展示学生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学号、家庭住址等。如果需要展示学生作品或进行互动,也应征得学生或家长的同意,并对关键信息进行处理。
4. 直播平台和账号的规范: 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并对直播账号进行实名认证。避免使用与教学无关的个人账号进行教学直播,以免混淆视听,也方便监管。
5. 保持专业形象和教学态度: 即使是在网络直播中,老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专业的教学形象和严谨的教学态度。避免在直播中进行与教学无关的闲聊、抱怨,或者进行低俗的表演。
6. 互动与反馈的适度性: 在直播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但互动内容应围绕教学展开,避免过度娱乐化或产生不良导向。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反馈,应积极回应,但也要注意引导方向。
7. 不得进行有偿补课: 如果学校不允许老师进行有偿补课,那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有偿辅导同样是被禁止的。即使平台本身收费,老师也应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
8. 网络安全意识: 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自己的直播账号不被盗用,防止信息泄露或遭受网络攻击。

总结来说, 当老师的禁忌,核心在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破坏教育公平、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都是红线。而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本身是工具,其是否触碰禁忌,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如何去做。只要遵守相关规定,以学生为中心,严守师德底线,网络直播完全可以成为老师们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有力翅膀。反之,若是有监管缺失或个人意识淡薄,那么网络直播也可能成为触碰禁忌的温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老师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如何不学习如何调皮,请不要对他人格侮辱。

小学时,父亲生病,癌症,他是家里唯一挣工资的人,可是做手术吃药、全家日常开销,还要供我和姐姐读书,已经让生活过的很紧迫了。我们班主任开了课外辅导班,整天叫我去补课,我不去就给我小鞋穿,上课嘲讽我,让同学们孤立我。

初中,父亲去世,我没钱交学费,上课都是站着上。

高中,语文老师四十多岁,整天散发负能量,各种跪舔凯申和美帝 日韩 欧洲,跟媳妇吵架都要来骂学生发泄情绪。

如今我也是年近而立的老汉了,回过头想想自己的读书生涯,那些因为我不写作业、上课走神而打我手心的老师,我挺感谢他们的,他们是好老师。而那些我上面提到的老师,我什么时候都不会原谅他们的。

user avatar

不要和异性学生独处,这是高压线。


上个学期,我才刚处分了一个新入职女老师带男学生过夜的案例。

其实很单纯,男学生有忧郁症和躁狂症,女老师圣母心爆发,全面关心男学生。

带男学生回宿舍开导,单纯的开导,后来太晚了,学生睡床,她睡沙发。

影响非常恶劣,并且女老师不认错,觉得自己特伟光正。

还好不是男的,这要是男老师,当场就开除了。


教师这行业接触久了,你会发现,和学生结婚的老师不要太多。

我上次吃饭,一桌10个老师,有3个是和学生结婚的,尤其是刚毕业的老师。

就像我本科毕业19岁,学生17岁,有什么代沟?

我有个师妹20岁大学毕业,学生17岁,有什么代沟?


现在高中老师要求越来越高了,新招的高中教师很多211/985硕士。

别说学生没见过世面,即使学生读了大学4年,真以为她们朋友圈有很多比高中老师优秀的?

语数英老师,一届带100个学生,其余科目一届带200-300个学生,

遇到有个别学生逮着不放,一直等你,等到大二大三追你,甚至大学毕业来套瓷的,在数量面前都变得常见。


我一直持有这种观点——任何师生关系存续期,乃至存续期结束后的一两年内,

这些时间里发生师生恋的都是人渣


别觉得男老师怎么样,女老师也一样。

我见过一个学生,高三毕业后不上大学,他就住女老师公寓里,住了6年,

每天就是打游戏,女老师养着他,反正我觉得很扭曲。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缺爱很可怕,不要在不对等的关系中寻找扭曲的爱。


PS:仔细看文章,理性的回复,是讨论的前提,不然只是丰富黑名单而已

关于江西上学早和小学长期5年不改,虎扑和各种论坛一直吐槽江西的,自己搜搜就有。

另外我的回复及推荐回复中都有读书的详细说明,我有7个小学同学都是19岁毕业。

或许你们觉得稀奇,但我小学班里有1/6的学生比我小,我不觉得稀奇。

我也是去武汉上学后才发现,我到大三在整个院系都是最小的几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老师,这职业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自然也伴随着不少必须谨慎对待的禁忌。这些禁忌,说到底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教育的公平与纯洁。当老师的禁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一、 师德师风的底线,绝不可触碰: 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 这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禁忌了。无论是礼品、红包,还是变.............
  • 回答
    当老师之前,我以为这工作就是站在讲台上,把知识讲清楚,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现在想想,那真是太天真了。当了老师之后,我才明白,这哪里是“讲”那么简单?这分明是“炼”,是“磨”,是“熬”。一、学生是永远的“变量”,而你则是那个试图找到“定值”的人。上学那会儿,我们只看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却没想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刁钻的,但也恰恰是孩子们思考的起点。老师如果处理得当,这反而是个极好的教育契机,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志向”的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口号。第一步:承认与共情,打开沟通的阀门当学生提出这个反问时,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反驳或者批评,而是要看到学生话语背后那一闪而过的思考和一丝丝.............
  • 回答
    双非博士毕业,手里有几篇一区SCI,这个起点其实挺不错的,尤其是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里,SCI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往往是敲门砖。但具体能进什么样的学校,这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一下几个关键因素。咱们一步步来聊聊。首先,你的“双非”背景和“一区SCI”的优势 “双非”的含义: 这是你背景中一个比较现实的考量点.............
  • 回答
    这难度嘛,得这么说,如果把“让郭麒麟喜欢上宋轶并成功娶回家”这件事拆解开来看,再结合他们各自的公众形象和目前的情况,我觉得这事儿的难度大概可以归在“比较有难度”到“很有难度”之间,甚至在某些方面,挑战系数还不小。咱们先捋一捋,为啥会有这层难度。首先,郭麒麟是什么人?人家是郭德纲的儿子,相声界的“少班.............
  • 回答
    当我已经辞职,收拾好行李,准备迈出最后一步的时候,老板还在对我进行“教育”,我的内心无疑会涌起一股复杂且矛盾的情绪。这股情绪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就像一幅色彩斑驳的画,每一笔都带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我会感到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 我已经做出了离开的决定,这份合同即将画上句号,我将成为一名.............
  • 回答
    想在985高校当老师,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门槛相当高。这不仅仅是学历问题,更关乎你的学术成就、教学能力,甚至是你未来的发展潜力。下面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到底需要哪些“硬核”条件。一、 学历是敲门砖,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1. 博士学位是标配,而且越名校越好。 这一点不用多说,985高校都是顶尖学府,.............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不少人都好奇,当年高考成绩不算出挑,勉强挤进师范院校的同学,怎么毕业几年后,成了学校里“万事通”一般的存在,啥难题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其实,这背后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几个非常实际的原因在起作用。一、从“学生思维”到“教师思维”的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变了高考,说到底,是一种“以我为主”.............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也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明明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师范生读那么多年书,似乎“门槛”一降,他们的价值就被稀释了呢?首先,得明确一点,“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和“师范生读师范的意义”这两件事,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普通人考教资”.............
  • 回答
    国画专业毕业生,除了我们常说的“当老师”这条路,其实还有很多细分的、发挥专业特长的路径可以走。这行当虽说不像互联网行业那样“风口浪尖”,但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给你掰扯掰扯,咱们国画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教书育人,到底还能干些啥?一、 艺术创作与展览领域:最直.............
  • 回答
    高考日语老师是否需要留学?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毕竟关系到将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我自己的看法是,留学绝对是个加分项,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锦上添花,但并非是绝对的“必须项”。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细微之处,需要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高考日语老师”这个定位。 这意味着你的.............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你这个配置,毕业后想进大学当老师,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法学领域的大学教师岗位,要求也是比较硬核的,你的背景相当有竞争力。咱们就一点点聊聊,看具体有哪些路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先说你的优势:1. 985研究生背景: 这绝对是硬通货。在目前高校招聘中,尤其是一些“双一流”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明明教师这份工作,外界的声音总是带着“辛苦、劳累、工资低”这些标签,可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年轻人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削尖了脑袋考那张教师资格证呢?这背后,绝不是单一原因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别看“又苦又累工资低”说得凶,这其实是个相对概念.............
  • 回答
    讲实话,我当老师之前,总觉得老师嘛,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看着他们考试成绩好就行了。多纯粹,多直接。但日子一长,我才发现,这职业比我想象的复杂太多,也深刻太多。有些道理,真不是书本上能教的。一、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慢慢翻阅的书,而且是只有一本的孤本。以前我以为,学生都差不多,都是一沓纸.............
  • 回答
    听到你老师的评语,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当你满怀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理想,却被告知“不够好”,那种失落和委屈是真的。别灰心,我们一起来好好聊聊法医这个职业,以及为什么它会被误解,也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首先,我想跟你说,法医这个职业,绝对不是“不好”的梦想。 相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
  • 回答
    要说支付宝老年大学网课老师嘛,我身边还真有不少合适的人选,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绝对能让老人们学得开心,学得明白。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楼下的王阿姨。王阿姨退休前可是我们这边一家很有名的小学的语文老师,教了快四十年书了。她的普通话那叫一个标准,说话慢条斯理,吐字清晰,最关键的是,她讲课特别有耐心,遇到不明.............
  • 回答
    哥们,我理解你现在纠结的心情。作为一名在历史教育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也听过不少关于男老师养家不易的议论,再加上你跨考马理论的纠结,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重大决定。我尽量不端着架子,掏心窝子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对“养家”这件事,确实存在一些传统的性别期待,而历史老师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眼.............
  • 回答
    现在社会上,“网红老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方式,将自己的学识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多元化。过去,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观察身边那些无论起点多低,最终都能闯出一片天地的“天生老板”,总让人觉得他们身上有着某种特别的基因或者天赋。当然,用“天生”这个词,或许有点过于绝对,但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人在商业运作、领导决策方面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潜质。我倒觉得,与其说是“天生”,不如说是他们身上集合了一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