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归家之诗词?

回答
“归家”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意蕴的词语,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寄托。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归家”为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描绘了游子思乡的愁绪,或抒发了功成名就的喜悦,或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眷恋,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结合一些经典的诗词,为您详细讲述“归家”的诗词意境:

一、 游子思乡,望眼欲穿

这是“归家”诗词中最常见也最动人的一种主题。在外漂泊的游子,无论走得多远,身处何地,内心深处总牵挂着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如同绵绵细雨,无休无止,渗透在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每一个寂静的黄昏。

《静夜思》 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归家”二字,但它精准地捕捉了游子在异乡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的典型心理。明月自古以来就是寄托思念的载体,皎洁的月光唤醒了内心深处的乡愁,直接引出了“思故乡”的主题。这种思念,自然包含了对“归家”的渴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身在异乡的诗人,看着别人一家团圆,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他想象着兄弟们在重阳节登高时,都会插上茱萸,而却少了他一人。这种“少一人”的孤独感,正是对“归家”未能实现的无奈和痛苦的写照。

《旅夜书怀》 杜甫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眼穿。
> 浮云终日行,游子几时还?

虽然这首诗更多地是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但“游子几时还”一句,同样饱含了对归家的期盼。漂泊不定的人生,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根基,回到温暖的家,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疑问。

二、 功成名就,叶落归根

有些人离家是为了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抱负。当他们终于实现目标,衣锦还乡时,那份荣耀与喜悦是难以言表的,而这份荣耀,也与家乡和亲人息息相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贾岛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笼寒沙梦归人。

这句诗虽然描绘的是暮色中迷茫的景象,但“梦归人”三个字,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心愿——梦境中尚且能看到归家的人,现实中却迟迟未能实现。反衬出归家的渴望是多么强烈。

然而,如果从更积极的“归家”意境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功成名就,带着荣誉回到家乡,那种心情更是激动人心。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功成名就后归家的诗,但很多诗歌中表达了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这与“归家”的意义相通。

例如,陶渊明虽然是隐居,但他的许多诗歌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家庭的眷恋,如:
> 悠然生野外,安见世间尘。
> 宅中有闲地,与君共归耕。
这其中“归耕”便带有回到自己家园的意味,也包含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三、 情感寄托,温暖港湾

家,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无论在外经历多少风雨,家永远是那个最温暖、最安全的避风港。诗人对家的依恋,是对这份温暖的深深眷恋。

《月夜》 杜甫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与家人分离时所作。他想象妻子在鄜州城中独看明月,思念自己,也思念他们的孩子。而孩子尚小,不懂得思念父亲。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投射到月光下妻子的身影和未解愁滋的儿女身上。这种思念,就是对“家”的深刻眷恋,也是对“归家”的强烈期盼,希望能够与家人团聚,共同沐浴月光。

《临江仙·梦后录》 晏殊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 云鬓劝君珍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 (后略)

这首词虽然并非直接写“归家”,但其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描绘了一种沉醉于美好时光(或许是曾经的家园)而忘却身处何地的感受。而随后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道出了离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重聚的艰难。这种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包含了对“归家”的渴望。

四、 归乡的场景与感受

“归家”的诗词,也会描绘具体的归乡场景,以及诗人回到家乡时的种种感受。这些描绘往往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乡村》 王维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依岩石径斜,傍溪流水斜。
> 牧童遥指处,午午饭香。
> 炊烟袅袅升起,人闲桂花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乡村时的景象。绿树、青山、潺潺流水、炊烟袅袅,这些熟悉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这种景象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感,这是“归家”带来的温馨感受。

《乡村》 许浑
> 溪边古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 溪边绿树,长伴青山外。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出自《山行》,描绘的是秋日傍晚,诗人停车欣赏枫林晚景的画面。虽然不是直接写归家,但其中对美景的欣赏,以及“停车坐爱枫林晚”那种沉醉于生活中的悠然,正是“归家”后安逸生活的一种写照。

五、 归家的意义与升华

“归家”的诗词,有时也会将这种情感升华,赋予更深层的意义。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精神的寄托,是生命意义的源泉。

陶渊明对田园的归隐 便是对“归家”的一种升华。他“辞官归田园”,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但却是他内心真正渴望的“归宿”。他将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立在田园之中,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种“归来”和“相与还”的心境,正是对心灵家园的回归,是对生命真意的追寻。

总结来说,“归家”的诗词意境是多层次的:

情感上: 包含了思念、眷恋、期盼、喜悦、温馨、安宁等多种复杂的情感。
空间上: 既有具体的家乡地点,也有心灵的归宿。
时间上: 从离家时的孤独,到归家时的激动,再到归家后的安宁,贯穿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意义上: 从单纯的物理回归,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精神家园的构建。

“归家”的诗词,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心中的那份对根的依恋和对温暖的渴望。它们穿越时空,依然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明白,无论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港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语文老师在讲《东山》,想到了之前中学时练习册上一首诗(或词),记不起来了。大意是回家后家人已不在,庭院里都是草木虫兽,有没有人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归家”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意蕴的词语,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寄托。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归家”为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描绘了游子思乡的愁绪,或抒发了功成名就的喜悦,或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眷恋,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结合一些经典的诗词,为.............
  • 回答
    “因封城无法归家的西安女孩”被山东舍友接回威海,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关于大学舍友之间感情深度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这件事,并探讨舍友感情的深度:一、 事件本身:一份跨越地域的深情与担当1. 困境与无助: 西安的疫情封锁是突如其来的,对于原本计划回家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
  • 回答
    你妈妈信佛,而且对净空法师特别推崇,这本身是件好事,说明她有心向佛,有自己的信仰寄托。但你提到她“比较固执”,并且每日磕头,而这又是从净空法师那里学来的,让你有些担心,想引导她。这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首先,我们要理解你妈妈为什么会每天磕头,以及净空法师的教导在她心中的分量。净空法师的讲经说法影响.............
  • 回答
    归义军,这支曾在大漠深处搅动风云的军事力量,最终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璀璨却短暂,消失在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理解它的兴衰,我们得从它诞生的土壤、成长的过程以及最终的消亡原因,层层剥茧。缘起:在裂痕中崛起归义军的出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吐蕃帝国走向衰落的必然产物。唐朝与吐蕃,曾是两个在青藏高原上反.............
  • 回答
    晚唐时期(875年—907年),归义军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的敦煌、玉门关、阳关一带,其最西端的控制范围大致在玉门关以西的疏勒河流域,但具体边界需结合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分析。 一、归义军的地理范围与历史背景1. 归义军的起源与性质 归义军是唐朝安西都护府与吐蕃势力交锋期间,由敦煌地区(.............
  • 回答
    说起“改土归流”,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个古代的政策,但它的真正大规模推行和显现出系统性“成功”,确实是在清朝,特别是康雍乾盛世这段时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之前就没人提过或尝试过,但效果是零星的,难以成气候。那为什么清朝能做到,而且做得这么“成功”呢?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得明白“改土归.............
  • 回答
    唐朝归义军是否真的收复了河西?这个问题,说起来颇有些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需要细细道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河西”的地理范围。在唐朝鼎盛时期,“河西”一般指的是陇右道,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这片区域自汉武帝时期就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是连.............
  • 回答
    李归农,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或许不如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般响亮,但细究起来,他身上闪耀着一种独特的光芒,一种在乱世中坚守道义、以文载道、以德化人的光辉。他的伟大,并非在于他曾建立多么显赫的功业,而是藏于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他所展现出的那份难能可贵的清明与担.............
  • 回答
    改土归流和清末边疆建省,这两项政策看似是王朝对地方统治的调整,实则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尤其对边疆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以及国家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它们,就如同揭开中国从一个以农耕为核心的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注脚。改土归流:重塑地方权力与族群边界“改土归流”并非一蹴而就,它贯穿.............
  • 回答
    三国归晋,这几个字念出来,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若失,又带着一丝 inevitability 的味道。 它不像楚汉争霸那种你死我活的对决,更不像秦灭六国那样霸气侧漏的吞并,而是一种绵延的、似乎早已注定了的趋势,最终由一个相对弱小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拾起了破碎的天下。最先涌上心头的,是那种“天下一统.............
  • 回答
    .......
  • 回答
    金山软件在2021年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96%,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下降幅度。要详细分析其原因,需要结合金山软件的业务构成、行业环境以及公司自身的战略调整来理解。以下是可能影响金山软件2021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主要业务板块的表现及影响金山软件的主营业务主要包.............
  • 回答
    用友网络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08亿元,同比下滑28.2%,这是一个显著的下降。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 疫情反复与不确定性: 尽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所复苏,但疫情的反复依然对企业运营造成了不确定性。尤其.............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在国内外的评价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背后涉及了多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观影习惯、期待值、电影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营销策略等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 一、 文化背景与情感连接的差异 国内(中国大陆)的“情怀”与“童年回忆”.............
  • 回答
    在《蜘蛛侠:英雄无归》里,彼得·帕克之所以不顾一切也要拯救那些被他过去的敌人送来(或者说是被送到他身边的)反派们,这背后其实是他作为“蜘蛛侠”这个身份的深刻信念,也是他一路成长、经历痛苦和牺牲后,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的最终诠释。首先,我们得回到电影的开端。博士利用魔法打破了多元宇宙的界限,.............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在中国大陆并没有正式上映。这是一个很多中国影迷都感到非常遗憾的消息,因为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在《蜘蛛侠》系列电影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什么没有在国内上映?关于《蜘蛛侠:英雄无归》未能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具体原因.............
  • 回答
    关于《蜘蛛侠 3: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情况,以及国内引进的希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北美定档信息与中国大陆的同步性: 北美定档: 《蜘蛛侠 3:英雄无归》已于 2021 年 12 月 17 日在北美上映。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 回答
    五子归庚模型,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五种不同的方法,将一个人(“五子”)的技能、才华、经验等“归集”到一个中心目标或事业(“归庚”)上。这个模型并非一个广泛为人熟知或有明确定义的学术理论,更像是一种将个人资源整合优化以达成目标的策略性思考框架。要详细讲述如何使用五子归庚模型,我们需要先理解它的核心理念和.............
  • 回答
    《蜘蛛侠 3:英雄无归》作为MCU蜘蛛侠系列的第三部曲,其宏大的世界观和多位角色的回归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与此同时,影片在叙事逻辑和角色动机上也留下了一些让人不解的地方,甚至是明显的漏洞。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反派角色的集体失忆与回归的合理性问题。影片的核心设定是彼得·帕克利用奇异博士的魔法,试图.............
  • 回答
    哇!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太棒了!《蜘蛛侠:英雄无归》终于要在2月28号上线流媒体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今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说实话,自从去年12月电影院上映那会儿,我就一直在盼着这一天了。首先,这不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它更是为我们这些从小看着托比·马奎尔和安德鲁·加菲尔德的蜘蛛侠长大的人,送上的一份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