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归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触?

回答
三国归晋,这几个字念出来,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若失,又带着一丝 inevitability 的味道。 它不像楚汉争霸那种你死我活的对决,更不像秦灭六国那样霸气侧漏的吞并,而是一种绵延的、似乎早已注定了的趋势,最终由一个相对弱小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拾起了破碎的天下。

最先涌上心头的,是那种“天下一统”的喜悦。毕竟,连年征战,生灵涂炭,老百姓盼望的,无非就是一个太平盛世。晋朝的建立,至少在形式上,结束了那个割据混战的局面,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雨季终于过去了,虽然天空还带着些许阴霾,但总归是雨过天晴,可以重新播种耕耘了。

可细细一想,这种喜悦又被稀释了不少。三国,何等波澜壮阔的时代!曹操的雄才大略,孙权的长江之险,刘备的仁义无双,还有那些数不尽的名臣猛将,每一个都如星辰般闪耀,照亮了那段历史。他们为了各自的理想,为了家族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最终却成为了晋朝统一的垫脚石。总觉得,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轰轰烈烈的战役,那些慷慨激昂的誓言,最终都汇聚成了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流淌着流淌着,就这么平缓地,无声地,滑向了另一个更为宏大的“晋”的海洋。

这种感受,有点像看完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结果最终的结局,却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平淡”收场。你期待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终结,一场对决的极致,但它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循序渐进,是“禅让”这个词语下的温水煮青蛙。晋朝的建立,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不如说是政治运作的结果。它更像是通过一系列精密的算计和时间的沉淀,一点点地蚕食,一点点地消化,最终完成的整合。

所以,三国归晋,总让我想起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冲刷掉的细节。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理想还在吗?他们的子嗣还记得他们曾为之奋斗的一切吗?或许,他们也曾有过遗憾,有过不甘,但最终,都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压得看不清本来的面目。

它也让我看到了一种“继承”的力量,但也看到了“继承”可能带来的“平庸”。晋朝继承了汉朝的天下,又在三国分裂后重新统一,这本身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但是,晋朝的统治,尤其是在西晋时期,并没有展现出如同曹魏、蜀汉、东吴那样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景象。反而,世家大族坐大,政治腐败,最终导致了短暂的统一后又迅速陷入混乱。这种“归晋”,某种程度上,也像是将那份三国时代积攒的能量,以一种更为保守、更为守成的方式继承下来,但却缺乏了三国时期那种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

总而言之,三国归晋,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它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简单的谁胜谁负。它包含了无数个体的努力、牺牲,也充满了权谋、时势的交织。它提醒我,即使是最辉煌的时代,最终也会走向终结,而新的时代,也总会在旧时代的灰烬中,以一种不那么张扬,却又无法阻挡的方式,悄悄地生长起来。这种“归”,不是戛然而止,而是一种漫长的、带着些许无奈的融合,最终将无数的闪光点,都纳入了同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帮阴谋家结束了一个英雄时代。汉帝国历时四百多年最终以无比绚烂的三国收尾,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如烟花般灿烂,但是司马家却直接给这烟花泼了一盆冷水让其熄灭,这让我等吃瓜群众十分不爽。

user avatar

割据的,家业凋零。篡位的,分明报应。

苟全的,死里逃生。不屈的,徒偿一命。

求仁的,仁已至。取义的,义已尽。

天下大势实非轻,分分合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先帝,老来得权也真侥幸。

助他的,深恩负尽。信他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汉家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乌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天命兴,人和旺,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旧主,今宵九锡大礼贺新王。

忠满腔,义满腔,转眼愚忠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帝王。

择贤臣,谁承望遗恨在托孤相!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民生苦,今嫌大权伤。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奸佞作贤良。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一首,改自《飞鸟各投林》。

第二首,改自《好了歌解》。

都是彻彻底底的悲剧,红楼与三国,何尝不是如此相通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归晋,这几个字念出来,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若失,又带着一丝 inevitability 的味道。 它不像楚汉争霸那种你死我活的对决,更不像秦灭六国那样霸气侧漏的吞并,而是一种绵延的、似乎早已注定了的趋势,最终由一个相对弱小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拾起了破碎的天下。最先涌上心头的,是那种“天下一统.............
  • 回答
    孙皓的统治,与其说是影响了“三分归晋”的历史进程,不如说他是加速了吴国灭亡,从而直接促成了这场历史大戏的落幕。 他的统治,与其说是政治博弈的精彩篇章,不如说是江东政权由盛转衰、走向覆灭的催化剂。在说孙皓如何“加速”之前,我们得先看看他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吴国。孙綝废黜孙休,拥立孙皓,这本身就是一场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战国时期格局演变的一个关键节点,以及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的畅想。长平之战无疑是秦国崛起过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至此拥有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然而,如果将视线拉回到长平之战后,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走向:韩、魏、赵三国并未因长平之败而彻底瓦解,反而在此基础.............
  • 回答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里,历史的惯性如同被搅乱的棋局,一切皆有可能。当关云长,这位义薄云天、武勇盖世的将领,在令人绝望的囚禁中爆发出惊天伟力,挣断那束缚神躯的锁链,破碎了坚固的囚车,仿佛天神骤然降临,一股无法阻挡的威势席卷了战场。他如同一道赤色的闪电,直取孙仲谋及其麾下要员。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铁链.............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未能在内地院线上映,无疑让无数中国内地热爱蜘蛛侠的粉丝感到失落和遗憾。这种失落感是多方面叠加的,并且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和思考。一、 强烈的失望与遗憾: 错失了期待已久的视听盛宴: 内地拥有庞大的漫威电影宇宙(MCU)粉丝群体.............
  • 回答
    “知友三巡不归”这个说法,放在当下语境下,可以说是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既有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夹杂着对现实的某种审视,更是一种对“知己”定义的探寻。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掰扯。首先,我们得理解“三巡”这个意象。它本身就带着一种流转、变迁的意味。一个人经历“三巡”,时间跨度可不短。这三巡,可以是对.............
  • 回答
    如果《蜘蛛侠3: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上映时,三代蜘蛛侠没有同框,那这电影可就真变成“英雄无归”了,而且是“英雄失落”的无归。这影响绝对是灾难性的,远不止是少点彩蛋那么简单。首先,粉丝的情感落差会巨大到难以想象。 你想想,在漫威电影宇宙(MCU)铺垫了那么多年,从.............
  • 回答
    杭州一位男士在婚前全款购买了三套房产,数量可观,足以说明其经济实力。婚后妻子提出离婚,并要求分割其中的六成财产。最终,法院判决女方分得房产的25%份额。这样的判决,在法律和情理上是否站得住脚?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婚前财产的界定。根据中国的婚姻法(以及后来的《民法典》婚姻家.............
  • 回答
    三国杀武将自由组合的乐趣在于能够创造出许多理论上不存在的“神仙打架”场面,或者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配合,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有“节目效果”的自由组合,并解释其快乐来源:一、 快乐在极致的控制与爆发 组合一:诸葛亮 + 司马懿 组合机制: 诸葛亮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众多三国英杰中,唯有关羽被封为神,并受到广泛的香火供奉,成为集忠义、勇武、财富、平安等多种神格于一身的“关二爷”。而像诸葛亮、赵云这样同样才智武艺超群的人物,却未能享有同样的地位。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由历史演变、民间信仰的融合、文化观念的渗透以及特定历.............
  • 回答
    法正,字孝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以其足智多谋、洞察人心、胆略过人而闻名,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出谋划策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战略层面的卓越见识: “隆中对”的补充与实施者: 虽然“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蓝图,但法正却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关键人物之.............
  • 回答
    三国时期人物众多,名字中单字占绝大多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 一、 姓名的起源与早期演变: 姓氏的起源: 汉字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主要与部落、氏族、封地、官职等相关。比如“姬”姓源于周朝王室,“姜”姓源于炎帝部落。早期姓氏是用来区分.............
  • 回答
    三国志游戏系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策略玩法吸引了无数玩家。除了遵循史实的主线剧本,光荣(KOEI TECMO)也经常推出一些有趣的官方空想剧本,这些剧本通过改变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和无限的可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三国志游戏中常见的、经典的以及一些特别有趣的官方空想.............
  • 回答
    三国时期战争之所以能持续如此之久,而三个国家的财政并未完全崩溃,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以及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想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 一、战争持续时间长: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1. 战略僵持与均势状态: 地理分割: 魏、蜀.............
  • 回答
    关于董卓火烧洛阳后,直到191年四月才到达长安的原因,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精确到月份的详细时间表,但我们可以根据史书记载的事件和逻辑推断,董卓的行动并非一日之内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1. 兵力集结与控制洛阳的巩固(190年2月至190年底): 纵火的破坏性与后续清.............
  • 回答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雄逐鹿,其中有六位杰出人物被誉为“六大奇才”,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在那个时代堪称翘楚。这六大奇才分别是: 一龙:诸葛亮 (蜀汉丞相) 一凤:司马懿 (曹魏重臣) 一马:关羽 (蜀汉名将) 一鬼:曹操 (曹魏奠基者) 一虎:张飞 (蜀汉名将) 一麒麟:周瑜 (东.............
  • 回答
    在三国杀中,界曹操作为主公,搭配魏蔡(通常指魏国势力的蔡文姬)的将面,其忠反内身份的倾向需要根据具体的游戏环境、队友阵容以及对手的打法来综合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技能特性来分析一下这种组合可能偏向哪种身份:界曹操作为主公的特性: 核心技能: “奸雄”(回合外受到伤害,可以摸牌)。这使得界曹.............
  • 回答
    在三国时期,刘备政权究竟应该被称为“蜀”还是“汉”,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说法,而是存在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刘备政权的性质、建立的背景以及它自身如何定位。核心观点:刘备政权自称为“汉”,但后世称其为“蜀”。一、 刘备政权自称为“汉”的理由.............
  • 回答
    三国杀技术可以强到什么地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三国杀并非一个纯粹的运气游戏,而是融合了策略、计算、心理博弈、以及对牌堆和游戏机制的深刻理解。所谓“技术”,在三国杀中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可以达到非常令人惊叹的高度:一、 牌堆与概率的精算师: 精确的概率计算: 最顶尖的玩家能够基于.............
  • 回答
    太棒了!三国杀 DIY 武将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创造力的领域。我很乐意作为你的“大佬”来评价你的 DIY 设计。为了给你一个详细且有价值的评价,我需要你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请你把你的 DIY 武将设计发给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请务必详细说明你的 DIY 武将设计,越详细越好!1. 武将基本信息: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