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脑洞问题,其实有助于我们对如何评价社会中各种立法行为建立一套思维方法,以下几点,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方向:
可以看看立法与所要实现的目的是否相称:
立法的目的,似乎是为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推行正确的喝果汁方式,避免沉淀物影响口感。如果成立的话,就会遇到一个矛盾的问题:为什么只管「果汁饮料」,不管「果汁」?
两者还真不是一回事,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饮料通则》(GB/T10789—2015)国家标准,果蔬汁(浆)和果蔬汁(浆)类饮料是不同的东西,前者指通过机械方法处理水果蔬菜获得的汁液或浆液制品,或者浓缩汁加入水分的复原品,后者则是以前者为原料,可能加入其他原材料/ 辅料的加工制成品:
其实,两者都有可能产生果肉沉淀,都存在不同成分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为什么只强调果汁饮料需要摇晃呢?为什么蔬菜汁饮料就不需要摇晃呢?从这一点来看,立法可能无法实现其目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立法是否清晰
试想,一家商店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 将果汁饮料都陈列在一台可以自动旋转瓶身的机器上,确保出售前所有果汁都经过充分的摇晃(可以脑补自动给手表上线的机器):
问题来了,店家从架子上不断旋转的果汁中拿下来一瓶,整个过程有监控录像;顾客拿回家之后,在六个小时以后喝了,应该罚款吗?
这就涉及到对法律的解释问题了:通过机械手段,使瓶身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使内容物发生位移,算不算「摇一摇」?进行这样的动作多长时间呢喝掉饮料,才算是「先摇一摇」?
诚然,法律不可能穷尽现实世界所有的情况,但模糊到如此程度,也不算高质量的立法。
我们可以再看看执法成本的问题。
这里有两方面成本,一方面是为了惩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执法成本,另一方面是对社会法治信念的消耗。执法成本尚且还好说,不就是在各大商超门口让有执法权的人员带着执法记录仪,从收银台一路跟到拿起瓶子的一刻,瞅准机会开罚单。
但社会成本就不好说了,过几天在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网友开始质疑这个国家是不是被果汁饮料财阀控制,开始嘲弄一系列管理社会的法律法规,甚至开始以光明正大违法为荣,这笔社会成本就严重了。
总之,虽然题目是个脑洞,但可以帮助我们在评价各种立法时找到一些切入点:看看立法与所要实现的目的是否相称,是否清晰,社会成本究竟如何。法律想要不断完善,要靠不断评估实践中的效果,喝前摇一摇如此,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我已经拎着一瓶果汁在大街上晃荡了半天。我没喝,不是因为我不渴。实际上我已经渴得不行,但我一直告诫自己,还不到喝的时候。
当一个红袖章终于注意到我,并将执法记录仪对准我时,我心说:到时候了。
我小心翼翼地抬起瓶子,从腰间直到胸口,生怕将果汁洒出——实际上,瓶盖我都未曾打开。但我必须这么做,我必须让自己的动作平稳如斯,不能跟“摇动”扯上任何干系。否则那个红袖章会立刻扭头走人。
我慢慢地旋开瓶盖,内心狂喜不止。我知道,狂喜的不止我,还有那个红袖章。截至目前,我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违法者,而且我的一举一动全记录在他的执法记录仪中。我只消再旋开瓶盖,然后闷头喝一口,他便能行使他的执法权。
我遂了他的心意。旋开瓶盖后,我举瓶朝他致意,然后对着瓶口畅饮一番。放下瓶子,瓶盖还未盖上,我看见他已经压抑着笑容朝我大步跑来。
我没想过要跑。当然,如果此时我跑一会儿,效果会更佳。但我有点累,我已经在街上晃荡了半天。我等着他跑到我的身边,这辈子还没有谁向他一样,那么急不可耐地跑向我。有那么一刻,我觉得他是我的同性爱人,又或者我们是同一个地下组织亲密无间的同志。我们阔别已久,我们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再次相逢。
我看着他在我面前停下,气喘吁吁。但我知道,他是不会给我一个拥抱了。因为他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笑。
“罚款,50元!”
“凭什么?”
“喝果汁饮料必须先摇一摇,否则罚款五十!”
“你有证据吗?”我握着瓶子问他。
“就在刚刚,”他拍拍记录仪,“我全拍下了。”
“拍下什么了?”
“你,喝果汁,前,没有摇一摇。”
“我承认,我刚才没有摇一摇。”我举起瓶子又喝了一口,接着说,“但是我不承认我喝了果汁。”
“你不刚刚又喝了么?”
“是啊,我是喝了,但这可不是什么果汁。”
我把瓶子里的液体倒出来,那是纯净透明的水,装在黄色颜料涂抹的瓶子里而已。
我笑了,那个红袖章却萎了。我把瓶子一丢,正要笑他两句,一个捡破烂的老头从跟前急急走过:
“妈妈的,跟了半条街才到手,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吃饱了撑的。”
——————————————
后记:
回到单位,我跟师父炫耀了一番,师父拿着保温杯听我说完,眼里只有不屑。
“这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他说,“因为你并没有突破法律。你若真有本事,应该试着突破法律而不受到处罚。那才算本事。”
“说得轻巧,您能吗?”
师父把保温杯放在桌上,又示意我去看看杯口。
钢制的保温杯中,原来装着果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