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佳能表示「受疫情影响 + 相机市场萎缩,关闭经营 32 年的珠海公司」?佳能目前经营状况如何?

回答
佳能关闭经营 32 年的珠海公司,并将其原因归结为“疫情影响 + 相机市场萎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现象,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佳能自身的战略调整,也折射出整个相机行业以及全球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

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佳能珠海公司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 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佳能在中国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也是其在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长达32年的运营历史,使其不仅是佳能产品制造的重要一环,更是佳能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
产品线广泛: 珠海公司曾经生产佳能众多产品线,包括数码相机、镜头、打印机、复印机等,覆盖了其核心业务。这说明其在佳能的整个生产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中国市场的深耕: 珠海公司的存在,也代表着佳能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和投资,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 佳能关闭珠海公司的原因剖析

佳能官方给出的“疫情影响 + 相机市场萎缩”两个原因,虽然简洁,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行业变迁和企业决策:

1. 相机市场萎缩的根本性原因:
智能手机的崛起与拍照功能的进步: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突飞猛进,其便携性、易用性以及社交媒体的集成度,极大地满足了普通消费者的日常记录需求。这直接挤压了传统卡片机和入门级数码相机的生存空间。
消费者习惯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手机记录生活,而对专业摄影的需求,虽然依然存在,但并非大众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替代品的多样化: 除了手机,运动相机、无人机等新兴影像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市场需求。
细分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 在中高端相机市场,虽然仍有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支撑,但市场规模相对有限,而竞争则异常激烈,这使得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2. 疫情影响的放大效应:
全球供应链中断与成本上升: 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原材料、零部件运输成本上升,生产制造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这使得像珠海这样的海外生产基地,在成本控制上面临更大挑战。
需求波动与订单减少: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对非必需品(如高端相机)的购买意愿下降,导致相机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封锁与停工: 疫情导致的封锁措施和人员限制,也可能影响了珠海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增加了运营成本和效率问题。
促使企业加速战略调整: 疫情就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本已存在的市场趋势,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生产布局和市场策略,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方案。

3. 佳能自身的战略调整与优化:
生产基地优化与成本效益考量: 佳能可能在评估全球生产网络时,发现珠海基地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或者其他地区(如东南亚)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劳动力资源。关闭珠海公司,可能是为了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区,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聚焦核心业务与高附加值产品: 随着市场变化,佳能可能正在调整其产品策略,更加聚焦于利润率更高、技术门槛更高的产品,如全画幅无反相机、专业影像设备等,而将一些低利润或市场需求下降的产品线剥离或转移生产。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生产: 佳能可能正在推进其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寻求更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珠海公司可能未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模式,或者其升级改造的成本过高。
退出低增长或亏损业务: 如果珠海公司承担了部分低增长或亏损的产品线生产,关闭也可能是为了剥离不良资产,集中资源发展更具潜力的业务。

三、 佳能目前经营状况分析

佳能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其经营状况并非单一维度可以概括,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看待:

1. 整体营收与利润:
影像业务的挑战与转型: 佳能引以为傲的相机业务(包括数码相机和镜头)确实面临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虽然高端相机市场仍有爱好者支撑,但整体销量下滑是客观事实。佳能近年来也积极调整策略,例如大力发展EOS R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希望通过高端化来维持影像业务的盈利能力。
其他业务的支撑与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佳能并非只有相机业务。其经营范围非常广泛,包括:
打印机与喷墨产品: 这是佳能重要的现金牛业务,在办公和家用打印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尤其是在商用打印领域有较强竞争力。
医疗系统: 佳能旗下的医疗业务,包括放射治疗系统、内窥镜、超声诊断设备等,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是其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佳能医疗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产业设备与智能制造: 佳能还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光刻机中的iline光刻机等)、平板显示器制造设备、显微镜等方面有所布局。这些业务虽然相对小众,但在特定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网络摄像头与安防监控: 在安防监控领域,佳能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拓展。
业绩表现的整体判断: 综合来看,虽然相机业务受到挤压,但佳能通过积极拓展和深化其他业务,尤其是医疗和工业设备领域,整体经营状况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韧性。但与过去相机业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时期相比,其整体增长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像业务拖累。财报数据会更直观地反映其当前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态势。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影像技术依然领先: 尽管市场萎缩,佳能在影像传感器、镜头设计、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方面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其在全画幅无反相机领域的创新(如EOS R系列)获得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
在新兴领域的布局: 佳能也在加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等,以期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市场竞争与品牌影响力:
相机市场竞争激烈: 在相机领域,佳能与尼康、索尼等品牌竞争激烈。索尼凭借其在传感器和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无反相机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给佳能带来了挑战。
品牌忠诚度与专业认可: 佳能凭借其多年的品牌积累和在专业摄影领域的深厚底蕴,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许多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仍然信赖佳能的产品。

四、 对此事件的整体看法

行业趋势的必然结果: 佳能关闭珠海公司,是相机行业整体萎缩趋势下,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的一个缩影。这并非佳能一家公司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传统相机行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在市场变化面前,任何企业都需要不断审视和调整自身的战略。佳能关闭珠海公司,虽然会引起关注和讨论,但可能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做出的必要决策。
中国制造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在中国设厂的跨国公司可能会重新评估其生产布局。这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既是挑战(如面临产业转移的风险),也是机遇(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品牌价值和创新能力,以应对竞争)。
关注佳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佳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其在医疗、产业设备等高增长领域的表现,以及其在影像领域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总结来说, 佳能关闭珠海公司是相机市场萎缩和疫情影响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也是佳能主动进行战略调整、优化全球生产布局的体现。虽然相机业务面临挑战,但佳能凭借其在其他业务领域的实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整体经营状况仍具韧性。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和科技变革的双重影响下,任何企业都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反干不过索尼微单,

光刻机干不过asml,

小dc干不过智能手机,

打印机干不过国产了。

公知和精日们除了用嘴支持佳能,身体很实诚


user avatar

我记得一件事,去年苏州日企关门的时候,工人不满赔偿方案的一个理由是那块地回收政府,给工厂的补偿金有几个亿。

如果上面这是真的,在选择中国和泰国工厂之间我肯定选泰国啊,关掉中国厂地皮还能大挣一笔。

user avatar

佳能的复印机打印机、医疗设备确实很红火,甚至疫情期间,佳能的检测设备等等还盈利颇丰。

比如推出了一款消毒的药物,我2020年6月,在青岛最大的摄影器材经销商永盛公司的佳能EOS R5、EOS R6的推介会上买了一瓶。

为啥我当时不买EOS R5、EOS R6,就买了这瓶158元的消毒药物?

因为疫情原因,芯片短缺,EOS R5、EOS R6没有货,因为疫情收入陡降,我也没有钱。

今天给我的佳能产品合个影:


这次关闭的珠海工厂主要是数码卡片相机业务。市场萎缩,加上中国人工成本上升,类似的外企已经关闭了很多在中国的业务。

2021年元旦,佳能的青岛分公司就突然关闭了,所有人居家办公。看到熟悉的佳能公司职员做的回顾视频,我很是感慨。

在2003年左右吧,数码相机在家庭中开始普及。

但在2017年,因为手机摄影的崛起,曾经每家一台的卡片机慢慢没有了市场了。

我第一台数码相机是2001年3700元买的ixus V。(查了一下资料,那时候青岛社平工资是8100元。我当时每周加班50多个小时,一天两顿饭在工厂,所以收入还可以。)

后来我先后也买了佳能A70、ixus V后续产品、柯尼卡美能达的Z3、松下LX3、G11、G1X、G1X II、G7X II两台等十几台卡片机。

直到前年,手机、运动相机摄影能力越来越强,我手头微单有三台,就告别了G7XII。

这是时代的变化,没有办法。

user avatar

佳能在整个数码相机市场份额高,然而在数码相机出货量上10年来是持续下跌的。前位的数码相机大品牌的非换镜头相机持续低迷。

2021年10月中数据:

佳能看上去很不错吧。

然而再看看这个

蓝色部分是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

红色部分为可换镜头相机。

我们可以看见可换镜头相机的出货量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对于摄影高端(或相对高端)需求的人数大约变化不大。

然而低端相机的数量受手机冲击严重。

2011年10月14日 iphone 4s发布。

数码相机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它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性发展。基本2013年后,没出现颠覆性的功能。虽然极致需求不断改进,而对于大多数爱好者,哪怕是职业摄影师,2016年后的旗舰机型,现在对大多数摄影师来说依然干活一点问题都没有。换机冲动减低,未来预期增幅不会太大,甚至下跌。

另外纸质图像的媒介传播需求也不断下跌,数字化网络分享需求不断增加。网络分享你要6000万像素干嘛?即便是纸质的大多加上后期裁幅需求,2400-2600万像素也覆盖绝大多数需求了。宽容度是底大,除非从全画幅跳到中画幅。那价格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了,还有也不需要如此高的像素,高像素很多情况反而对高宽容度起反作用。

当然相机不仅仅就是像素,但像素是个营销十分诱人的指标。

另外就是自动对焦水平提高,还有视频能力的提高,以及……但相机拍视频分享的门槛相对还高,需求量不过太高。

所以各大厂商对于预期是十分暗淡的。关厂,关掉剩余的消耗是基本操作。

继尼康关闭所有日本本土相机制造厂商后佳能宣布不再开发单反系统。富士的CEO更是耐人寻味的说:我们还会制造相机的(嗯,一毛一样的话曾经在奥林帕斯CEO的嘴里想当初吐出来过)。尼康的市场份额领人担忧的持续下跌。

我有个悲观的预计,还会有家大品牌相机厂商会倒闭。因为这点市场容量是容不下那么多品牌的。名字我就不说了,免得一堆喷喷喷了。

user avatar

你错了,珠海佳能其实早有败像了。

作为一个和珠海佳能做了三年邻居(2014——2017年)的打工人来说,听说关闭的消息时,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是不是市场因素我不评论,我不懂。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影响只是“临门一脚”,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珠海佳能的关闭而已。

七年前的佳能,那个时候的员工福利是让人很羡慕的,至少相比于其他本地很多制造企业的员工待遇都好。

有不错的奖金,有福利住宿,有免费舒适的专车接送上下班,每年还举办日本总部派代表参加的晚会,能吵到大半夜。

我到现在还记得14年秋的晚会,还放过一首《落花情》,我还挺喜欢听的。

不得不说,我当年都特别羡慕自己能成为那里面的员工(事实上也差点就成了)。

但后来情况慢慢不对了。

大概是15年底16年初左右,阔气的专车长队没了,晚会也没了,门口摆摊的小贩也少了许多。

等我17年中旬从珠海辞掉工作离开的那年,从外面看,已经感觉那个企业有些破败的味道了。

认识的几个在佳能里面打工的老乡,也陆陆续续辞职了。有的回家种地,有的做小买卖了。

人都是有直觉和惰性的,干的好好的突然离职,周围人少了很多,判断这家公司走下坡路,真的不奇怪。

算了,作为一个旁观者,就说这么多吧。

至于详情,等专业人士的分析。

user avatar

佳能的影像部门确实还活的凑合(反正比尼康强……),但也显著不如以前好了。2021年全世界可换镜头相机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运转不畅,销量估计与去年相差不多,大概是五百多万的量级。仅仅三年以前,也就是2018年,可换镜头相机的市场还有如今的两倍,不可换镜头的相机更是大概有今年三倍之多;再往前看三年,2015年不可换镜头相机的销量几乎是今年的十倍……

显而易见,珠海厂生产的仅仅六年前还是大众产品(DV与小型DC),但现在手机碾压性的优势已经把它们变成了标准的小众产品。没人买为什么还要继续生产?手机的传感器已经不比当年小卡片机尺寸小,直播拍照都做得来,顺带还能打电话聊天玩游戏,重量也没有显著增加。

由于需求减少,各家都在把产能整合到少数一两个工厂,以及向更低成本地区转移:

  • 佳能是最后一个还在日本进行大部分生产的相机厂,少部分低端产品在台湾
  • 尼康已经全线搬迁到泰国
  • 索尼也是全线泰国
  • 富士和松下的大部分相机产能(似乎)在国内

至于佳能全公司活得好……这倒也没错,但佳能复印机和CT机卖得好关相机部门啥事啊。


2022年2月更新:根据佳能2021年财报,佳能在全年总共出货60万台不可换镜头相机。就这个销量,恐怕维持不住珠海厂是正常的,维持得住才是新闻。

user avatar

数码相机产业已经被智能手机彻底干翻了。

猜一下2020年总共卖了多少台数码相机?

2020年全世界数码相机才卖了888万台。

手机中仅仅只是iPhone11,2020年共售出6480万台。

由此对比,可见数码相机产业有多产。

佳能珠海工厂生产的都是低端相机,相机都没人买了,工厂关闭只是早晚的事情。

我比较期待的是,哪天日本汽车产业在电动新能源车的打击下关闭工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