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是谁没钱,球员家长还是指青训机构。
如果你指球员家长,那我就基本懂你想问的啥了。不用再问了,有天赋有能力的孩子,在东部沿海足球发达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江苏,浙江,踢球不花钱还可能会赚钱。这种孩子从小就有青训机构抢着签约,地方足协抢着拉来训练,各名牌中小学抢着拉他入读,父母可能就是承担个球鞋的钱。到了18岁拿到职业合同可能还能有一个不错收入,现在虽然是低多了,但也不需要父母花太多费用。
然而我觉得你问的应该不是这些球员吧,对的,如果不是在足球发达地区的优秀足球苗子,没钱,就别踢了。
一、足球落后省市的“尖子”球员在足球发达地区最多就是半主力或替补,孩子天赋可能与人相当,但训练他的教练就与人差远了。跟高考一个道理,7岁旗鼓相当,到了10岁就被碾压了,这是大概率,不谈个例。所以这些孩子的最优选择是尽早转移的足球发达地区训练,这就需要钱。
二、足球发达地区的替补球员,即使在强队,有好教练,但长年不比赛,也得不到进步的。他们如果想要弥补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就要额外培训,加练,吃补药,这些就需要钱,而且一点不少的。
三、足球落后地区的替补球员,就免谈了吧,这些孩子在足球上有所建树的几率微乎其微,更应该利用好足球运动的特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运动员等级证给自己高考加分。而不是感叹自己家没钱所以自己踢不好球。
我觉得中国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三种情况,而且家长依然认为自己孩子天赋异禀,只是因为没钱所以才踢不出来。或者直白点说,“是因为没钱买好的装备,没钱打点教练,没钱找关系,我那天才的孩子才没踢进国家队,年薪千万。这都是没钱的原因”。
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天赋异禀球员都不怎么花钱,是金子真的总会发光的,而总不发光的话,那大概率真的不是金子了。不要觉得大家小时候看着都差不多,其实差距一直存在,而且在加速拉大。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和精神,培养综合素质,才是大多数人真正够得着的目标。
足球从来都是免费的运动,全世界都不是,巴西都不是,那些贫民窟出来的球星先不提幸存者偏差,他们的踢球费用也是父母兄弟姐妹还有他青少年的教练经纪人攒出来的。足球不是公益!足球不是公益!足球不是公益!
钢琴不是公益,网球不是公益,奥数不是公益,少年编程不是公益,足球也不是!
是菜啤没钱就踢不了。
对于那种上场就是只为了填满11人阵容的球员,上谁不上谁有区别吗?反正都踢不出来。
稍微有点天赋的,
比如韩鹏,没钱去秦皇岛的足球学校,在家门口的足球学校踢球,一年内完成了从普通足校到鲁能足校,再到鲁能一线队的三级跳;
再比如买提江,鲁能球探团队前前后后飞了几次喀什看他踢球,然后带回来;
再比如韦世豪,当时鲁能的青训教练都快给他爹妈跪下来了,然后倒贴钱把人弄来踢球;
再比如段刘愚,这回不仅是鲁能,恒大富力这堆球队都舔着脸求段刘愚过来踢球,然后段刘愚选了鲁能(保证去巴西留学踢球);
再比如王大雷,这个就更牛啤了,还没从东北路小学出来,当时的足协高层,国字号门将名宿马克坚就跑过来看他踢比赛。
回到题目:中国足球青训,是不是没钱就踢不了?
不是,是既没有钱,又没有天赋就踢不了。但,这难道不是全世界都这样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