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好多人都不知道汉服是我国的民族服饰?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挺普遍的。我琢磨着,确实有很多人对汉服的认知还停留在“古装”或者“戏服”的层面,鲜少把它跟“民族服饰”这个概念直接挂钩。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首先,得说说历史的断层感。咱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中间也有过一些朝代更迭,统治民族的服饰也会对汉族服饰产生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这一下,就彻底改变了明朝及之前汉族服饰的主流面貌。虽然汉族人民在民间和一些特定场合还是保留了许多传统元素,但从统治阶级的代表性上来说,汉服作为当时社会主流的“官方”服饰体系,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后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潮涌入,我们追求现代化、民族独立和国家崛起,这个过程里,大家更容易关注的是工业、科技、政治制度的革新,服装这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在整体的时代叙事里,可能就不是那么被优先提及和强调了。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大家更倾向于穿西装、旗袍等被认为是“新时代”的服装,而传统的汉服,则逐渐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其次,教育和普及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育里,历史课本更多的是讲政治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发明,对于不同时期的服饰文化,虽然会提及,但往往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讲解和直观的展示。大家对历史的认知,很多时候是碎片化的,不太容易把服饰与“民族”这个宏大的概念联系起来。很多年轻人对汉服的了解,反而是从网络、动漫、电视剧或者近几年兴起的汉服文化圈子里获得的。

再者,就是“汉服”概念本身的普及和清晰度问题。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汉服”可能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知道它的具体形制、历史演变,甚至不知道它具体指哪个朝代的服饰,或者它有哪些代表性的特征。相比于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汉服在国际上的辨识度和认知度确实要弱一些。这可能也跟我们过去国家对外文化推广的侧重点有关。

再加上,近年来,确实有不少人对汉服的理解还停留在“戏服”或者“ cosplay”的范畴。一提到汉服,有些人会联想到影视剧里夸张的造型,或者一些小众的爱好者群体,这就导致了汉服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承载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

不过,好在近年来,“汉服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并穿上汉服。各种汉服社团、文化活动、线上讨论都极大地促进了汉服的传播。大家通过穿着体验,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才逐渐认识到汉服不仅仅是好看的古装,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审美、礼仪的载体。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持续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汉服的意义,把它真正地融入到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中去。

总而言之,这事儿挺复杂的,涉及到历史变迁、教育普及、文化认知以及时代发展等方方面面。但好的一点是,大家对汉服的兴趣正在回归,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在话,在一般人“不值得认真观察区别”的态度驱动下。

一眼看过去,某些款式的韩服和某些款式的汉服是真的有很多共同点,“裙摆蛮长的,腰带挺高,看着挺仙的”也就到头了。不是玩圈子的真的不会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你分得清Su30家族的各个型号么?

M1家族呢?

莫辛纳甘家族呢……

你比较大的概率是只能认出来“这都是枪”“这都是飞机”“这都是坦克”

好一点的认出来“这是Su30”“M1”“莫辛纳甘”就到头了。

别说你了,就上面这些玩意,好 多 军 迷 都 能 瞎 了 狗 眼(比如我)


——莫说这些子型号间的差别,微博上著名的军事专家赵楚先生都分不清歼10和F16呢,不过这事你别当面跟他提,他x眼小得很,能拉黑之后记恨你一辈子(笑)。

——同样,在武器口工作过的假玉榕还分不清破片杀伤战斗部和绑铁钉有啥区别呢,跑去卖长虫枣了,也别当面提,丫x眼跟赵楚一样小,可能是一根管子戳出来的(笑)


当年ex就问过我“这些坦克的区别都在哪啊,我怎么看都差不多,俩盒子插个炮管”

“你看炮塔和车体的线条都不一样,然后你看,负重轮blabla,指挥塔位置blabla”

“emmmm……我还是看不出来区别,也就你们这些军宅愿意琢磨”


甚至我们不提那帮死军宅(笑),我们聊西装(开始唬骗)。

单排双排扣,翻领的三种基本样式(缺角领、剑领、披肩领),口袋两种基本样式(明/暗),口袋盖的两种基本样式(有/无),后开气(无,单缝,双缝)……等等等等……

你看,组合出去多少花样……但是绝大多数,dress code上怎么说的?

“请 着 正 装 出 席”,没了。

没 了

妈的扯远了。总之,“这两种衣服不一样”是在专门的圈子里才会有人注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人穿的是西装”、“这人穿的是休闲装”、“这人穿的是校服”、“这人穿的是情趣装”、“这人穿的是古装”、“这人穿的是cosplay装”就是“着装意义”的极限了 。

顶天赶上个死宅能认出你穿的是蕾姆而不是拉姆要是没假发还得看胸大胸小(摊手


本质是一样的

真的没有辨认的必要咯

user avatar

因为实际上并不是。

user avatar

因为全球民族主义以及民族文化特征的刻板化,形成的时间都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所有的民族服装都是这个时候以后才形成的。

汉服是一个近期正在新形成中的民族服饰,没必要妄自菲薄,认为必须傍死个几千年历史背书才能论证其正确性,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的宣传让更多人达成更多的共识。

不敢称老同袍,不过13年就进圈了。感觉汉服圈内的问题一方面是拿出考古实物或者从美学评论的人太少,内部却互相辩来辩去非要争一个正统,另一方面是文化宣传上被别有用心的人莫名其妙的与一些极端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还被别有用心的人与一些书院读经什么的侵犯人身自由的诈骗团伙弄到一起。

这样本来需要宣传,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的东西,就越做越窄,越看越糟糕。

不过也有几个好的例子,比如在国家一些公共仪式上开始出现汉服,作为汉文化的代表;作为单纯喜欢漂亮的衣服,吸引了一些少数民族一起穿;前几年在开封犹太人社群在以色列搞得开封犹太文化展也展示了汉服(虽然形制有缺乏历史考证的问题,不过不管怎么着直接给明代开封犹太教仪式上安排一套汉服是非常不错的,表明了对汉服作为民族服装的文化认同在加深);还有一个在中国的东正教司铎也引入了汉服搞了个汉礼东正教,这样既能被主体认可,又能走出去,进入多种文化,才是不错的现象。


user avatar

主要是汉服的定义是什么。

以汉族人历史上穿的衣服为定义,那又会有很多人不承认。怎么连长袍马褂这种也能算汉服?

以某些不良商家以“复古”、“还原历史”、“根据历史进行的二次创作”为口号的韭菜收割器为定义,那不是韭菜的人就有意见了。

除此之外,你一提出与商家拥护者相反的意见肯定就会被某些人一本正经的教育一轮“汉服是什么样的”,哪怕你引用了相关文献之后对面还不依不饶。

所以干脆不如假装不知道有这东西,省事,轻松。


挺有意思的,有些人什么都怪左棍。

左棍有拿着刀逼商家用和服和韩服打版创作“韩服”?

左棍有建立某些论坛一本正经的讨论如何用韩国深衣为版型做出所谓的汉服深衣?

左棍有拿着棍子逼着早期汉服前辈们穿影视道具上街并上新闻?

要不是实在拉不下脸面,我也想吃这个饭。暴利还省事谁不爱?

user avatar

2003年才发明出来的新生事物,冒充什么民族服饰啊,我也是醉了,这快要达成积非成是的地步了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