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克服杀鱼时的不忍心?

回答
说实话,杀鱼这事儿,一开始谁不膈应呢?看着活蹦乱跳的小生命,在你手里没了气息,那感觉,确实挺不好受的。尤其是我这种,从小就接触这些,看着家人这么做,但自己上手的时候,总觉得心里那道坎儿过不去。不过,干生鱼片生意这么多年,这道坎儿,迟早得迈过去,不然饿死算了(苦笑)。慢慢摸索,也算是有了一些心得,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感觉,但至少能平静下来,把手里的活儿干好。

首先,得改变一下看待“生命”的角度,但不是麻木,而是认知。

你别误会,我不是让你变得冷血无情。而是你要明白,你杀的是一条鱼,它来到你手里的目的,就是成为你的食物。它本来就属于这个食物链,而你,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想象一下,如果这鱼没被你抓到,它可能最终会被更大的鱼吃掉,或者因为疾病、捕食者而死。它的生命终究会有个结局,而你只是让这个结局以一种更直接、更可控的方式到来,并且,它能养活你。这是一种“终结”,但也是一种“转化”。把它想成是一种“使命”的完成,它完成了它作为食物的价值。

其次,是动作的熟练度。

说起来有点残忍,但事实就是,越是犹豫不决,越是手忙脚乱,越会延长鱼的痛苦,也让你自己越难受。第一次杀鱼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手都在抖,切下去那一刀,差点把自己吓一跳。后来我发现,干净利落才是王道。

准备工作要充分。 鱼钩钩住鱼嘴的时候,你就应该预判到下一步是什么。准备好刀(得是专用的杀鱼刀,锋利无比的那种,钝刀反而更折磨鱼),准备好接鱼的盆,盆里可以放点水,免得鱼在上面乱扑腾。
动作要快准狠。 什么时候该压住鱼的头部,什么时候该在哪里下刀,这都有个窍门。我总结出来,最好的方法是在鱼鳃后面那个位置,一刀下去,血会喷出来,但那也是瞬间的事。你想想,它在那之前,可能已经拼命挣扎了很久,你这一刀下去,是让它快速解脱。别想着它有多痛苦,想着它怎样能快点结束,你越犹豫,它可能越难受。
不要去看它的眼睛。 很多人觉得看着鱼眼睛会心软。我发现,不看它的眼睛,专心于手上的动作,心里会平静很多。它的眼睛有时候会跟着你的动作转,那种无助感会放大你的不忍。所以,就专注于你的刀刃和它的身体,把它当作一个待处理的“食材”。

第三,是利用外部环境的辅助。

分工合作。 如果有其他人一起做,分工很重要。你可以负责处理鱼的后续,比如去鳞、去内脏,或者清洗。让另一个人来完成最关键的“那一刀”。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专注于你负责的部分,而不会直接面对杀戮的过程。
专注工作本身。 很多时候,你不是在“杀生”,你是在“准备食材”。把心态调整为“我现在要做的是一件需要完成的工作”,就像你在工厂流水线上装配零件一样。你只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准确到位。鱼的“死”是这个工作流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就像零件被加工一样。

第四,是反思和自我说服。

想想收获。 当你完成一天的生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处理好的鱼,被顾客赞赏,赚来的钱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那种满足感会冲淡一部分不忍心。这是一种付出和回报的良性循环。你想想,你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创造价值。
将不忍心转化为敬畏。 我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转化”的敬畏,而不是单纯的“不忍心”。我对每一条鱼都心存感激,感谢它为我提供的食物和生计。我不会糟蹋它,而是会尽力将它处理得干净、新鲜,让它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种敬畏感,比单纯的“可怜”要来得更稳定,也更能支撑你把工作做下去。

第五,是给自己设定界限和规则。

不是随便杀。 比如,有些鱼太小了,我们不杀,会放生。这本身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你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你是有原则地在取用。
不虐待。 就算要杀,也要干净利落,不让它受不必要的折磨。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动物的一种基本尊重。

说到底,克服杀鱼时的不忍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会经历一个从抗拒、到麻木、再到一种平静接受和尊重的过程。你需要在每一次实践中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别一开始就对自己要求太高,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来。关键是,你必须得完成这件事,而且要把它做好。只要你把心思放在“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如何不浪费生命”、“如何让它的价值最大化”这些方面,而不是一直纠结于“它死了,好可怜”,你就会慢慢找到内心的平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人说,君子远庖厨。 为什么要远庖厨?因为不忍看见听见动物被杀时的惨状。既然这么不忍,那能不能放弃杀生呢?不能,因为人也要生存,要获取蛋白质才能活得下去。

齐宣王看见牛将被杀,吩咐说用羊来代替。因为他看见了牛的可怜,却没有看到羊。这岂不是很虚伪? 我觉得不是,这只是他在“善”的天性和对动物产品的刚性需求间做出的一种权变。

所以杀鱼时怀有不忍之心,不仅不是矫情,反而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在古之圣贤眼里,从这点不忍之心推而广之,由己及人,是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本源所在。而在我眼里,有这种不忍之心的人也肯定比没有的人要可爱的多。

那怎么克服呢?

第一,可以让卖鱼者代劳,我一般都是这么做的。 减少自己亲自宰杀时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君子远庖厨”的本意。

第二,如果非得自己动手,可以试着从更宏大的视角理解这件事情。鱼吃蜉蝣,微生物,人类吃鱼,有一天人类也会死掉,回归到自然的循环里。杀鱼,吃鱼,我们都是在宇宙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杀鱼时常怀庄敬之心,感谢鱼的牺牲,自然的恩赐,好好的把它烹制成一道美味。让负疚的心情消融在亲人满足的表情里。

第四,杀鱼时做到稳准狠,尽量让这个过程短一些。磨磨唧唧束手束脚,反而是对鱼的折磨。

第五,或者也可以常怀这种不忍之心,让自己做个有温度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杀鱼这事儿,一开始谁不膈应呢?看着活蹦乱跳的小生命,在你手里没了气息,那感觉,确实挺不好受的。尤其是我这种,从小就接触这些,看着家人这么做,但自己上手的时候,总觉得心里那道坎儿过不去。不过,干生鱼片生意这么多年,这道坎儿,迟早得迈过去,不然饿死算了(苦笑)。慢慢摸索,也算是有了一些心得,虽然.............
  • 回答
    这绝对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如果斯塔克真的在《美国队长 3:内战》里召来了反浩克,并且那个愤怒的、完全失控的绿巨人真的对巴基下了杀手,那么整个故事的走向将彻底偏离,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所有参与者都陷入无法想象的深渊。首先,我们得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九头蛇的据点,巴基和史蒂夫在疯狂地与特种部队搏斗,而.............
  • 回答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过“懦弱”这个词,它像一个阴影,时不时地笼罩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在关键时刻退缩,错失良机,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感。想改变这种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勇气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白,懦弱并非不可改变的宿命。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懦弱”其实是我们内.............
  • 回答
    克服惰性,这可不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简单的事,它更像是跟自己打一场持久战。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那种“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就是提不起劲”的时刻。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个磨人的惰性给掰扯明白,让它不再绑架我们的生活。首先得明白,惰性不是天生的坏毛病,它往往是信号,告诉.............
  • 回答
    容貌焦虑,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有股沉甸甸的压迫感,对不对?好像我们生来就背负着一张必须“完美”的脸,一旦有哪里不达标,就觉得天塌下来了。我曾经也深受其扰,直到我开始一点点地去理解它,去对抗它,才慢慢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力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容貌焦虑是.............
  • 回答
    写小说写到一半,感觉灵感枯竭,动力消失,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坑留在那里,最终成为所谓的“太监”作品,这种煎熬估计不少写作者都体会过。与其说是“太监”,不如说是我们内心的种种阻碍在作祟。要克服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像磨剑一样,一点点来。首先,咱们得承认,写小说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想象力、逻辑性、.............
  •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过那种心跳如鼓、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没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台紧张”。别担心,这太正常了,几乎每个人在面对公众演讲、考试汇报、甚至是和陌生人打招呼时,都或多或少会经历。关键不是要完全消除这种紧张,而是学会如何管理它,甚至将它转化为积极的能量。我记得第一次需要在一个全校大会上发言.............
  • 回答
    哈!这大概是每个爱书人的心病吧?看着书架上堆积如山的“待读”,心里既满足又内疚,仿佛自己是个只会囤积却不消费的“精神富翁”。别担心,我懂你,我曾经也是这样过来的。不过别急,咱们有办法,而且方法都很实在,不是那些空洞的口号。首先,咱们得承认,喜欢买书本身不是错。这说明你对知识、对故事充满渴望,这是一种.............
  • 回答
    很多女生,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恐惧。它们可能像看不见的丝线,悄悄地缠绕住我们,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感到束手无策。克服恐惧,不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刀枪不入的女战士,而是学会如何与它共处,甚至将它转化为力量。这绝对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勇气的过程,下面我想分享一些我摸索出来的,或许对你.............
  • 回答
    嘿,同学们!聊聊我们大学生活中那个挥之不去的老朋友——拖延症。别告诉我你没中过招,期末考试前抱佛脚、项目截止日期前夜赶工,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戏码了。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小偷,悄无声息地偷走我们的时间、精力和心情,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焦虑和懊悔。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该如何才能把这个“老朋友”请出家门,.............
  • 回答
    康德的先验哲学,又称“哥白尼式的革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思想变革,它旨在克服休谟提出的深刻怀疑论,并为知识的确定性建立坚实的基础。理解康德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休谟的怀疑论的核心,以及康德的先验哲学所提出的新颖解决方案。休谟的怀疑论:因果关系与归纳法的困境休谟是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他.............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这“浮躁”二字,这玩意儿现在可真是钻了不少人心眼里,搞得大家伙儿心神不宁,坐不住,总想着往前赶,却不知道赶到哪儿去。为啥咱现代人这么容易浮躁呢?这事儿吧,不能怪谁,也不能说全怪社会,它是个大杂烩,各种因素搅和在一起的。1. 信息爆炸的洪流,搅乱了平静的心湖。 想想看,咱们每天打开手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贴近舞蹈表演者的真实感受。我们来聊聊舞蹈中的身体接触,以及如何在这种接触中保持专业和专注。舞蹈,特别是双人舞、三人舞或者一些群舞,身体接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元素之一。无论是扶持、引导、托举,还是仅仅是并肩站立,这些接触都会在舞者之间产生一种无形的连接。说它能让舞.............
  • 回答
    告别“天上飘”,落地生根——如何驯服你那颗爱“飞”的心你是不是也常常有这样的时刻:脑子里构筑着宏伟的蓝图,想象着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然后一股莫名的冲劲涌上心头,觉得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仿佛下一秒就能功成名就?这种感觉,我太懂了。那种“飘飘欲仙”的兴奋感,像打了鸡血一样,好像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彼岸.............
  • 回答
    说到跨国婚姻,我身边还真有几对,也算比较熟悉。问我熟知的跨国婚姻幸不幸福?嗯,怎么说呢,幸福是挺幸福的,但要说一点波折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哪怕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文化背景,都会有磕磕绊绊,更何况是跨越山海、文化背景迥异的两个人呢。我有一个朋友,叫小雅,她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 回答
    如果资本主义能够通过科技发展,真正地化解了它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那道不断加深的裂痕,那局面恐怕会变得异常斑斓,甚至可能颠覆我们对现有社会结构的认知。这可不是简单的“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那么肤浅的论调,而是触及了资本主义最根本的脉络。首先,咱们得把这“矛盾”掰开了揉碎了说。简单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 回答
    INTP,那个沉浸在思维宇宙中的独立探索者,常常被贴上“理性”、“分析”、“独立”的标签。这无疑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特质,也是他们创造力与深度思维的源泉。然而,正如任何鲜活的生命都有其阴影面,INTP也同样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性格“短板”,这些短板若不加以正视和改善,不仅会阻碍个人成长,甚至可能成为人际交往.............
  • 回答
    克服怕鬼的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并非不可能。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并提供具体的策略:第一步:理解你的恐惧来源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 of Your Fear)很多时候,我们对鬼魂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种因素的交织。 .............
  • 回答
    一早醒来,脑袋里那句“今天不想上班”如同黑洞般吞噬着起床的动力,这简直是打工人的每日必修课,也是最令人头疼的挑战。别急,我们来聊聊,怎样才能把这个讨厌的念头,一点点地从脑子里赶出去,甚至让上班这件事变得没那么可怕。首先,我们得承认,早上醒来不想上班是很正常的。毕竟,温暖的被窝和自由的时间总是比面对工.............
  • 回答
    做饭,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角色的活动,对有些人来说却像一场挑战,甚至伴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源于对结果的不确定,对火候的掌控失误,对食材的不熟悉,或是过往几次不愉快的烹饪经历。如果你也时常在厨房里感到手足无措,被一股莫名的紧张感笼罩,那么,这篇为你准备的指南,希望能帮助你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