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徒步旅行,经常一个人背着包离开城市,去山里或者沿着国道一直跋涉.
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习惯.
现阶段因为没有时间,因此里程也通常会控制在20km之内,有近期手环数据为证:
我的行走极限是50~60km/天(本人平时有大量专业训练和武术基础,普通人切勿轻易尝试).
几年前的一次徒步,我突破了60km的极限,尽管我走到了gps预先设置好的航点(一个有旅店的村子)
但是,当时的状态依然很好,并且从等高线地图判断周围海拔落差不大,于是决定穿过这个村子,走到下一个航点再住宿.
当我走到75km左右的时候,我开始后悔了,疲惫阵阵袭来,小腿和膝盖像是灌了铅,好在鞋子还算舒适(一双安踏的徒步鞋,业界良心),否则脚底的磨损也将不堪设想.
gps上面显示离下个村子还有至少10km的距离,天已经完全黑透,周围没有一个人.
现在回想起来
支撑我向前走的信念并不是对于黑暗,或陌生环境的恐惧,
而是那个航点.
我告诉自己,那里有温暖的旅店,热气腾腾的食物,和舒适的床.
于是航点变成了一个目标.
而我要做的事情也非常简单:再走一步.
只要再走一步,就更近一些
当我把问题最小化到"再走一步"的时候.
我要做的事情,也仅仅是迈开我的腿了.
我至今还记得,那次徒步我走了87.3km的路程.行程的末尾,我甚至忘记了疲惫一路小跑冲进了那个村子.
对于这件事的复盘,我得到了两个关于"克服惰性"的技巧:
1.首先给自己一个足以激励你,并且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个人认为,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有效,长期目标往往会带来短期拖延
如果你有类似感受请在评论中回复,统计一下人数)
2.在惰性来袭的时候,先把一条腿迈出去(比如当你在打个盹和去写论文之间犹豫的时候,你可以先拿起笔,写上一行.
如果这个方法对你有效请在评论中恢复,统计一下人数))
甚至后来我开始刻意的和惰性作对.
比如在寒冷冬天的早晨,我会在想懒床之前,跳下床去洗漱.
比如在工作堆积如山,但睡意来袭的时候,去踩一阵跑步机.
如果你把惰性当成一个人,而非一种情绪,那么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甚至当你每次把"惰性"击倒在地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最后补充一点:
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可以让你得到精力充沛的一天,也有助于抵抗惰性.
如果你因为熬夜而一天无精打采,我建议你去睡觉.
强烈不建议和生理层面的需求作对.身体对于睡眠,食物的基础需求通常和懒惰无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