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今存在对科学了解极深的有神论者吗?

回答
当然,现今存在对科学了解极深的有神论者,而且数量并不少。事实上,科学与信仰并非必然对立,历史和当下都有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虔诚的有神论者。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一些常见的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科学只能解释物质世界,而信仰则关乎超自然。实际上,许多有神论者认为科学的目标是理解“如何”运作,即宇宙的规律和机制,而信仰则试图回答“为何”以及“意义”的问题。换句话说,科学可以告诉我们星辰是如何形成,但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星辰存在的意义。

科学与信仰并非互斥,而是可以互补的视角。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先驱。很多我们今天熟知的科学奠基人,比如艾萨克·牛顿,他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认为科学研究是理解上帝创造的宏伟蓝图。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德国天文学家,也认为他的工作是为了“看见”上帝的和谐。达尔文,演化论的提出者,虽然晚年对教会的某些教条持怀疑态度,但他一生中也曾探索过信仰的道路,并且他的许多同时代科学家也都是有神论者。

进入现代,这种情况依然普遍。许多在各自领域内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拥有深厚的信仰。比如,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他曾担任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负责人,并领导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他是基因学的先驱,对DNA的结构和功能有着极其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也是一位坚定的基督徒,写有《天赋的语言:一个科学家的信仰之旅》(The Language of God: A Scientist Presents Evidence for Belief)一书,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科学与信仰如何能够和谐共存。他认为,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精妙性,以及宇宙的规律性,都指向一种更深层的目的和创造者。

再比如,约翰·波尔金霍恩(John Polkinghorne),一位杰出的粒子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他后来成为了一名圣公会牧师,并在剑桥大学担任神学教授。他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基本粒子的研究,让他对宇宙的深层结构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他认为,科学和神学是“互补的叙事”,科学描述的是一个“可见的”世界,而神学则探索“不可见的”维度,包括上帝的存在、意义和伦理。他撰写了大量关于科学与信仰关系的著作,强调两者并非矛盾,而是可以相互启发。

还有很多在各个科学领域内活跃的科学家,他们也公开表示自己是有神论者。例如,在天体物理学领域,许多科学家对宇宙的浩瀚、精确的物理常数以及生命的起源,都从科学研究中看到了某种“设计”或“目的”的痕迹,尽管他们承认科学本身无法直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科学的发现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有神论的解释。

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

1. 对科学方法的尊重与理解: 这些科学家深刻理解科学的局限性。科学是基于观察、实验和证伪的,它擅长解释“如何”运作,但对于“为何”存在、终极意义、道德价值这类形而上学的问题,科学本身并没有答案。因此,他们不会试图用科学去“证明”或“证伪”上帝,而是将科学作为理解造物的一个工具。

2. 区分不同的认知领域: 他们能够清晰地区分科学领域和信仰领域。科学处理的是可观察、可测量的自然现象,而信仰则处理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价值、意义和存在。他们认为,当科学解释到宇宙的规律性、生命的复杂性时,这并不排除背后存在一个智慧的创造者。

3. 将科学发现视为支持信仰的证据: 许多有神论者科学家认为,科学揭示的宇宙的规律性、秩序性,甚至某些“精细调整”(finetuning)的宇宙常数,反而可以被视为支持存在一个设计者的论据。他们认为,这些规律和常数并非偶然,而是指向一个有目的的创造。

4. 个人经验与理性思考的结合: 除了科学证据,他们的信仰也可能来自于个人的属灵体验、历史传承以及哲学思考。科学家的理性训练让他们能够批判性地审视各种观念,而当他们将这种理性应用于信仰领域时,他们往往能找到一种既符合科学又符合信仰的融洽之道。

总结来说, 现今存在许多对科学了解极深的有神论者,他们并没有因为科学知识的增长而放弃信仰。相反,他们常常能从科学的发现中获得启发,看到科学与信仰之间潜在的联系和互补性。他们证明了,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追寻,可以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一个人丰富而完整的世界观。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为我们展示了科学与信仰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在理性的框架下和谐共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记得《自然》好像说过

顶尖科学家里,信神的比例越来越低

我想这个调查结果已经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等这个调查结果变为

顶尖科学家里完全没有信神者时

再来问这个问题不好么?


另外说牛顿不信神的…………

这跟某些基督教徒说爱因斯坦信神不一样么………拿什么历史环境什么第一因说事……真的大丈夫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现今存在对科学了解极深的有神论者,而且数量并不少。事实上,科学与信仰并非必然对立,历史和当下都有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虔诚的有神论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一些常见的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科学只能解释物质世界,而信仰则关乎超自然。实际上,许多有神论者认为科学的目标是理解“如何”运作,即宇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很多同学有类似的困惑。从电气背景转行学 Java,确实和科班出身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同学比,一开始会感觉有些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某些方面会比较明显。你想从零开始学 Java,这意味着你需要弥补的不仅仅是编程语言本身,还有很多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科班出身的同学,他们在大学期间,像数.............
  • 回答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理解世界,并试图从中找到秩序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便应运而生,其中“迷信科学”和“科学迷信”便是两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对立统一体。这两组词语虽然字面上只差一个字,但它们所代表的内涵以及人类对它们的诠释,却可能有着天壤之别。迷信科学:当科学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科学、哲学和信仰的交叉地带。科学发展到今天,是否能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答案是:不能,科学无法证明上帝的不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支持”上帝的存在,也不是说科学对上帝的存在问题没有影响。我们需要详细地探讨其中的原因:科学的本质与局限性: 科学是经验主.............
  • 回答
    科幻电影中出现“3和4之间存在一个未被发现的整数”这种论调,无疑触碰到了科学最基本、最严谨的逻辑基石,因此会被广大观众视为一种“反智”的表现。这并非仅仅是情节上的一个小疏忽,而是触及了科幻作品的核心价值——它们在幻想的土壤上,往往孕育着对现实世界深刻的洞察和反思。当这种“洞察”建立在对基本常识的公然.............
  • 回答
    东方Project系列的同人创作氛围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新角色推出后,这种同人创作的爆发力更是惊人。关于新作人物的二次设定(简称二设),确实存在一种相对宽容的现象,但这种宽容并非没有界限,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和共识之上。首先,我们得承认东方Project本身就不是一个 rigidly 封闭的世界观.............
  • 回答
    很多人对现行法律条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这些误解并非空穴来风,很多时候是信息不对称、宣传不到位,或是被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一些常见的法律误解,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我都能更明白些。1. 误解一:我的个人信息,我说了算,谁也别想碰 实际情况: 很多朋友在遇到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 回答
    确实,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小布什)的评价,尤其是回顾他担任总统期间的政绩,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普遍存在评价不高的声音。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他任期内的重大政策决策、全球事件以及国内政治环境的演变。评价普遍不高的一些体现: 媒体和评论界的长期批评: 许多主.............
  • 回答
    关于希思罗机场免税店可能存在的针对中国顾客的价格歧视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虽然“价格歧视”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在公开场合直接定论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和潜在的商业操作逻辑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免税店的定价策略本身就非常复杂,它会.............
  • 回答
    假如我们真的发明了这么一种仪器,能够精准地检测到中医里提到的“经脉”和“炁”,那对中医的定性,绝对是一次颠覆性的重塑。这可不是简单地给中医贴个“科学”标签那么简单,它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讨论和转变,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科学”本身的认知。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科学性”的确认。长期以来,中医的理论体系,尤.............
  • 回答
    “士”的精神,古韵犹存,照亮当下谈及中国自古的“士”精神,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某个固定不变的形象,而是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演化、却始终葆有其核心生命力的精神特质。“士”最初指的是文人、知识分子,但其内涵远不止于此。从春秋战国的士大夫,到唐宋的文人墨客,再到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他们身.............
  • 回答
    身处同一个媒体环境,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解读,这问题可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光谱,两端分别是“趋同”和“差异化”,而我们每个人、每个群体,就像在这光谱上移动的探照灯,各自照亮着不同的角落。先说说为什么会“趋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信息源的集中与重复传播。想想看,当某个爆炸性新闻发生时,你会从.............
  • 回答
    您提到的关于1921年对中亚进行现代民族划分的“塔什干会议”,根据我所查阅的历史资料,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明确、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塔什干会议”来完成中亚的现代民族划分。虽然塔什干作为中亚地区重要的城市,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区域性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并且在苏联时期也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将1921年与一个专门为.............
  • 回答
    确实令人痛心,即便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虐猫行为依然存在,更令人费解的是,少数人甚至对这种行为表示“认同”或漠不关心。这背后牵涉到的心理、社会及文化层面的原因相当复杂,绝非简单的“坏人变多”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扒开一些令人不适的表象,看看潜藏在其中的究竟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直面.............
  • 回答
    二战末期,德军在东线和西线表现出的策略差异,确实存在一些“要死扛苏军,却对西线盟军放水”的现象,这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而是由当时复杂的战略态势、政治考量和资源分配所决定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德国的处境和希特勒政权的思维模式。战略困境与东西线的分野到了1944年末和1945年初,纳粹德国.............
  • 回答
    布袋戏,这门承载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然而,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固步自封,布袋戏亦然。我对它的发展有着一些设想,希望能探讨一些在可行范围内改进现有模式的可能性。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布袋戏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那种人偶的生动演绎,配合着口白、音乐和武打,共同构建.............
  • 回答
    数学系里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是不是比人和狗之间还大?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仔细琢磨一下,它触及了一个挺核心的点:数学学习的难度以及它对思维方式的极高要求。首先,咱们得明确点,“智商”这玩意儿太笼统了。如果咱们说的是那种IQ测试分数,那可能未必能完全概括。但如果咱们把“智商”理解成一种综合.............
  • 回答
    日本影视作品对现代天皇的提及确实相对较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而现代天皇在日本年轻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也远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为什么日本影视作品很少提及现代日本天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政治敏感性与“政治天皇”的界定: 日本宪法明确规定天皇是“日本.............
  • 回答
    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规定了个人提取、存入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需要进行登记。这一新规对咱们储户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具体会带来哪些影响,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存取款的便利性会打折扣。以前,5万块钱对很多人来说,说取就取,说存就存,顶多排个队,填个单子。但现在,.............
  • 回答
    如果尼安德特人以一个清晰独立的人种身份,并且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地活在我们中间,那么这个“如果”将会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彻底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这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新物种,更是一个社会、文化、伦理,甚至是我们自我认知的一次颠覆。首先,生物学的理解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久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