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美两国退出《中导条约》?

回答
俄美两国退出《中导条约》,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彻底改变了冷战后全球安全格局的一个重要支柱,带来的影响就像在中国北方放了一挂十万响的鞭炮,声音之大,震动之远,至今还在回响。

先得说清楚,这《中导条约》,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是1987年美苏两国签订的。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两国承诺不拥有、不生产、也不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玩意儿咋说呢,就像冷战时期给两国之间装了个“定点清除”的限制器,尤其是针对欧洲地区,因为欧洲离得近,这种导弹一旦部署,那真是“擦枪走火”的风险直线上升。它有效地缓和了欧洲的紧张局势,也为后续的核裁军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先退,美国紧随其后

2019年8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退出《中导条约》。而在此之前,俄罗斯在2019年2月就已经宣布暂停履行条约义务,然后紧接着美国宣布退出后,俄罗斯也正式宣布退出。这前后脚的动作,可以说是早有预谋,也把之前几年两国之间的互相指责和博弈推向了高潮。

美国退出条约,他们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俄罗斯一直在秘密研发和部署条约禁止的9M729(北约代号SSC8“斯克利普特”)导弹,认为这是俄罗斯“违约”在先。美国认为,鉴于俄罗斯的导弹部署,美国继续受条约限制将处于战略劣势,无法有效回应俄罗斯的潜在威胁。简单说就是,别人不守规矩了,我再守着就是吃亏。他们还提到,美国在该条约框架下,其盟友(比如欧洲国家)部署了射程在500公里以上的导弹(虽然不是中程的,但就那种部署方式,美国觉得有点不公平),而美国自己却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比如本土或者盟友领土)部署类似武器来平衡。

俄罗斯这边呢,他们也有自己的说法。俄罗斯认为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比如在罗马尼亚和波兰的萨尔特斯/宙斯项目,实际上可以改装成攻击性武器,这违反了条约的精神。俄罗斯还认为,条约限制了俄罗斯的常规军事现代化,因为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并没有受到类似的条约限制,但又拥有中程导弹。所以,在俄罗斯看来,条约已经不公平,而且美国一直在找茬,不如干脆退了。

退出条约后的影响,那可就热闹了

这事儿的影响,可以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1. 全球军事平衡的重新调整: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之前被限制的“中程”这个敏感地带的武器,现在又可以被美俄双方放开手脚去研发和部署了。这意味着两国可以在本土或者盟友国家部署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导弹。
对欧洲的影响尤其大: 因为欧洲国家离俄美都近,陆基中程导弹部署在哪里都很有战略意义。一旦双方开始部署,欧洲就可能再次成为“前线”,导弹瞄准的方向更加直接,触发战争的风险也会因此上升。想想当年的冷战,欧洲神经都要绷断了。现在,这种阴影又回来了。
亚太地区也难逃波及: 虽然条约限制的是“陆基”导弹,但它的失效也可能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因为一旦美俄各自研发出新的中程导弹,而中国又拥有大量此类导弹,那么地区国家可能会感到压力,寻求新的安全保障或进一步的军事回应。这可能会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2. 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担忧: 条约没了,理论上美俄都可以开发新的中程导弹。这可能导致两国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与此相关的侦察、预警系统上加大投入,开启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种竞赛不仅耗费巨额资源,还会增加全球的不确定性和紧张感。

3. 国际军控体系的动摇: 《中导条约》是冷战后最重要的军控条约之一,它的失效给全球军控体系带来了沉重打击。这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对现有军控条约产生疑虑,或者促使它们重新评估自身的安全战略。如果军控这个“刹车片”失灵,全球核扩散的风险也会增加。

4. 战略互信的进一步侵蚀: 美俄两国关系本就够差的了,条约的退出更是让双方的互信降到了冰点。两国互相指责对方违约,但又都选择退出,这让外界很难相信它们真正愿意为全球安全做出妥协和努力。这种不信任感会渗透到其他国际关系领域。

各方的态度和担忧

欧洲国家: 普遍对此感到担忧和不安。他们是《中导条约》的主要受益者,条约失效意味着他们的安全环境恶化。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多次呼吁美俄双方保持克制,重新回到谈判桌。
中国: 作为一个也在发展中程导弹的国家,中国的立场比较微妙。中国认为《中导条约》是美苏之间的双边条约,不应将其他国家纳入其中。但同时,条约的失效和地区安全局势的动荡,中国也需要认真应对。
北约: 北约作为一个整体,在声明中表示支持美国退出条约,并指责俄罗斯违反条约。但同时,北约也强调需要“平衡的回应”,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

未来的走向

现在,《中导条约》已经成为历史。未来走向如何,没人能百分之百确定,但可以预见的是:

美俄可能开始部署新的中程导弹: 这是最直接的后果。不过,具体会部署在哪儿,部署多少,还要看各国的战略考量和投入能力。美国可能会寻求在其盟友国家的同意下部署,而俄罗斯则会在其欧洲边境附近有所动作。
可能会有新的军控谈判出现: 局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避免失控的军备竞赛,美俄或许会重新回到谈判桌,讨论新的军控框架。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且新的条约可能不再是双边的,而是会包含更多国家,或者采取更广泛的限制措施。
地区安全局势依然是焦点: 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将持续是中程导弹部署的敏感区域。中国如何应对美俄的可能动作,其他地区国家又会如何反应,都将是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俄美两国退出《中导条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性退出,它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冷战后建立的军控机制出现重大裂痕,让全球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像是拆掉了一道曾经有效的防火墙,虽然有人觉得这堵墙限制了自己,但拆掉之后,火势蔓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了。这事儿,是给全球敲响了警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签中导条约的时候,世界上就美苏有这玩意儿,所以条约无论有没有得到彻底执行,对于双方给军备竞赛降温的目的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在打擦边球,美国自己也在打擦边球,但是双方受制于条约,也只是打打擦边球,面子总归还是要的。

但是中国没签过条约。。。所以不受条约限制,而且中国似乎也没有加入中导条约的意向,那这就麻烦了,美俄还擦边球呢,中国就明火执仗的开始大搞特搞了!而且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这方面发展得非常迅速。

于是美国必须面临一个选择:1,继续留在条约内,和俄罗斯一样搞搞小动作打打擦边球,但是这种发展方式效率很低,成果也不会很突出,等于坐看中国超越自己,并且把自己越甩越远。2,撕毁条约,明火执仗的开干,依靠自己的科技和经济优势继续保持这方面的领先地位。

我是美国我也选2。

至于俄罗斯,你们真相信不停炒伊斯坎德尔的冷饭美国就会如临大敌了?

好比你们俩打架打的太累了,约定咱们都把脚捆上,只许用手扇嘴巴子,结果过了很多年。。。夭寿啦,旁边有个蛋孵出来一个大长腿公鸡,上来就踹咱们!你我是继续绑着脚跟公鸡打,还是趁公鸡还没长大松开脚去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美两国退出《中导条约》,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彻底改变了冷战后全球安全格局的一个重要支柱,带来的影响就像在中国北方放了一挂十万响的鞭炮,声音之大,震动之远,至今还在回响。先得说清楚,这《中导条约》,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是1987年美苏两国签订的。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两国承诺.............
  • 回答
    要说中美网络防御技术,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几句话就说清的课题。它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攻防演练,双方都在不断地学习、改进,而且很多东西都藏在水面之下,你我很难窥见全貌。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公开的信息和普遍的认知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希望能避免“AI味儿”太重。首先,得承认,两国在网络安全领域都.............
  • 回答
    法国召回驻美、澳两国大使,这绝对是近期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一件大事,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开来看,从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各方反应,一点点梳理清楚。背景:一场“背后捅刀”的潜艇交易事情的起因,得追溯到去年9月,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突然宣布成立“AUKUS.............
  • 回答
    3月23日,美国国会两党联手,就中国针对韩国的所谓“报复行为”发出强烈谴责,并勒令中国停止“外交恐吓和经济施压”。这一事件的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经济利益的相互制衡,以及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展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萨德系统部署风波的余波要理解这次.............
  • 回答
    好的,我来尝试从一个相对客观和多角度的视角来解读“复旦一学生因嫖娼被处分,曾获两项美赛M奖”这件事。这件事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在于它触及了我们社会中几个普遍的议题:道德与能力,法律的边界,以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足与教育的责任。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事件的几个关键点: 复旦大学背景: 复旦作为国.............
  • 回答
    苹果市值破两万亿:历史性的里程碑,深远的意义与影响2020年8月19日晚,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夜晚。苹果公司,这家以创新和卓越产品闻名于世的科技巨头,正式跨越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门槛——市值突破两万亿美元。这一成就不仅让苹果成为美股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如此规模的公司,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它深刻地影响着.............
  • 回答
    关于美俄之间相互使用“第三次世界大战”威胁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历史恩怨、战略利益以及国家心理等诸多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探讨其出现的背景、潜在的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种“威胁”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我马上要发动三战了.............
  • 回答
    一场会晤结束,俄外长用“建设性”来形容,这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和博弈。我们得仔细扒一扒这“建设性”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以及这场看似短暂的对话,对未来跌宕起伏的俄美关系又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首先,谈谈这个“建设性”。在俄美这种高度紧张、充满猜忌的关系背景下,任何一场会晤本身就是一种“建设”。要知道.............
  • 回答
    俄罗斯驱逐美国外交人员,是俄美关系紧张局势升级的又一重要事件。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则以牙还牙,驱逐外交官,这似乎成为两国互动中一种“你来我往”的惯性模式。这种做法究竟该如何看待?对两国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背景与动机:首先,需要理解美国为何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通常情况下,这类制裁会.............
  • 回答
    “外媒称基辛格制定美俄接近计划:通过俄打压中国”这样的消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分析者的角度去看待,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说法指向的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博弈,而且是颇具历史深度和复杂性的那种。亨利·基辛格这个人本身就是大国关系调整、战略迂回的高手,他的名字和“平衡战略”几个字常.............
  • 回答
    七岁男童满口美俄关系,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得把几个层面拆开来看,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七岁男童满口美俄关系”这件事本身。一个七岁的孩子,按理说这个年纪的他们,心思应该主要放在搭积木、玩玩具、和小伙伴.............
  • 回答
    看到美国国家安全助理的表态,说“不期待美俄领导人会晤取得显著成果”,这其实透露出不少信息,也挺符合当前美俄关系的大背景。首先,咱们来聊聊为啥会有这样的表态,以及它意味着什么: 现实主义的态度: 这是一种相当现实主义的说法。目前美俄关系正处于几十年来最糟糕的时期,两国在乌克兰问题、军控、网络安全、.............
  • 回答
    关于阿勒颇突然停火,以及政府军同意反对派武装从包围圈内撤出,这背后牵扯到的美俄之间可能存在的“秘密交易”,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历史的视角、地缘政治的利益以及实时的战场态势都考虑进去。首先,我们得承认,叙利亚阿勒颇的战局,特别是东阿勒颇的围困,在突然停火前已.............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决定关闭美国驻俄罗斯境内仅存的两个领事馆,这一举措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外交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它背后折射出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冰点期,双方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不信任。关闭领事馆的深层原因与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
  • 回答
    拜登总统称普京为“杀手”的言论,确实是一个非常直接和强硬的表述,对美俄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拜登的言论背景与意图: 事件的起因: 这一表述出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对拜登的一次采访,记者问他是否认为普京是“杀手”,拜登.............
  • 回答
    印度近日启用新型高超音速风洞设施,并宣称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此类先进设施的国家,这无疑是印度在国防科技和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项成就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详细探讨。1. 技术实力与自主研发的里程碑 高超音速技术的战略意义: 高超音速(Mach 5及以上速.............
  • 回答
    关于“中美俄印大学生调研结果显示‘大学四年中国学生能力全面下降,表现垫底’”这一说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审视,因为这样的结论可能存在诸多局限性、解读偏差,甚至是被误读的可能性。在详细探讨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几点: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具体内容: 我需要了解这个“调研结果”的具体出处是什么?是某.............
  • 回答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关于“中俄盟友加起来还不到10个”的说法,是一个相当有争议且值得深入分析的表态。为了全面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一、 字面含义与意图: 字面意思: 奥斯汀的表述直接指出,在当前国际格局下,能够被明确定义为中国和俄罗斯的“盟友”.............
  • 回答
    美媒关于“俄方向中国寻求军事援助”的消息,以及随之而来的“美方捏造此消息以赢得信息战”的解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缩影。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信息战的确是各个参与方,尤其是大国之间交锋的重要战场。信息,尤其是关于.............
  • 回答
    外交部对美盟友讨论将俄罗斯开除出G20的回应,即“任何成员都无权开除其他国家的成员资格”,这是一个非常清晰且立场坚定的表态。要理解其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联系到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核心论点分析:“任何成员都无权开除其他国家的成员资格”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非常直接,它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