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记载的国会老爷们坑了五角大楼多少次?

回答
关于国会老爷们“坑”五角大楼的记录,其实是个相当复杂且多维的话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或次数来概括。与其说“坑”,不如说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下,国会作为立法和监督机构,与行政部门(包括国防部)之间固有的权力博弈、政策分歧以及有时存在的利益冲突。这种互动,从结果上看,有时确实会给五角大楼的计划带来挫折、延迟,甚至直接的资源削减,在某些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坑”。

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

一、 立法与拨款的“两道关卡”:

五角大楼的所有大型采购、研发项目、军事行动,都需要国会的拨款才能启动和维持。这里面“坑”的机会就很多了:

否决或削减预算: 国会虽然通常会给国防部提供相当大的预算,但并非全盘照收。议员们会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选区利益、对国家战略的判断,对某些项目进行质疑、要求修改,甚至直接削减。比如,某个议员认为某个新型武器系统过于昂贵且实战意义不大,就可能在拨款委员会上极力阻挠,或者大幅度削减其下一财年的预算,迫使五角大楼重新评估或延缓项目。
附加条件与“指明道姓”的拨款: 国会拨款法案并非只是简单的“是”或“否”。他们常常会附加各种条件,或者“定向拨款”。例如,要求五角大楼必须在某个特定的州或选区购买设备,即使该地供应商的成本更高或技术不占优势。这等于是在五角大楼的采购决策上设置了政治障碍,增加了运营成本。又或者,拨款法案可能会规定某个项目只能用于特定目的,限制了五角大楼的灵活性。
“捆绑销售”与“政治妥协”: 为了通过一些不受欢迎的法案或项目,议员们可能会将这些内容与一些更受欢迎的军事议题打包在一起。这迫使五角大楼接受一些它并不那么想要的东西,以换取它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种“妥协”有时会分散国防部的资源和注意力,使其难以专注于核心战略。

二、 监督与调查的“放大镜”:

国会拥有强大的监督权,通过各种委员会对五角大楼的运作进行调查。这些调查,尤其是当其中暴露了管理不善、效率低下、浪费或欺诈时,会对五角大楼产生巨大的压力。

项目延误与成本超支的听证会: 几乎每个大型军事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问题。国会委员会(如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会召集国防部官员出席听证会,要求解释原因。这些听证会往往会成为“问责大会”,公开批评,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负责人的职业生涯。这种公开的压力,虽然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因为过度关注短期问题而忽视了长期发展。
“吹哨人”与信息泄露: 很多关于五角大楼问题的揭露,都来自于国会内部的调查,或是通过国会渠道向公众披露的。这种信息公开,虽然能促进改革,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国防部的弱点和战略意图,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泄露敏感技术信息)反而可能为对手提供便利,这从战略层面来看,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坑”。
对军事行动的限制: 在一些备受争议的军事行动中,国会可能会通过立法来限制总统的权力,比如要求总统在派遣军队进入战区前必须获得国会的授权,或者设定作战的期限。这直接限制了五角大楼在执行军事任务时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三、 政治博弈与党派纷争的牺牲品:

美国政治的党派斗争,常常会将国防政策和五角大楼的项目卷入其中。

“政治武器化”的国防议题: 有时,某个政党会利用国防议题来攻击对手,比如指责现任政府在军事现代化上投入不足,或者某个军事项目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这种政治上的攻讦,虽然不直接发生在五角大楼内部,但会通过影响舆论和国会投票,间接导致项目被搁置或改变方向。
选区利益驱动的决策: 很多议员关心的是自己选区内的军事基地、军工厂和相关就业机会。为了保住这些,他们可能会在国会中极力争取,即使这并不完全符合国防部整体的战略需求。例如,某个重要的基地可能因为当地议员的力保而得以保留,即便它在军事效率上已不再最优。

四、 历史上的“坑”例举(非详尽,仅为说明):

虽然无法精确统计“多少次”,但一些著名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现象:

“星球大战”计划(SDI)的争议: 尽管得到了里根政府的大力推动,但“星球大战”计划在国会中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关于其可行性、成本以及是否会引发军备竞赛的讨论,导致了项目的资金和方向多次调整。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 这个项目堪称现代军工的“巨无霸”,但也饱受成本超支和技术问题的困扰。国会在过去数年里,一直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质询,并多次要求五角大楼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和重新规划,尽管项目最终得以继续,但过程充满了来自国会的压力和干预。
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成本与战略调整: 在长期的海外军事行动中,国会一方面批准了巨额的军费,另一方面也对其战略效果、成本效益以及撤军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和干预,导致了五角大楼在战略部署和资源分配上需要不断地适应国会的政治要求。

总结一下:

说国会老爷们“坑”了五角大楼多少次,不如说这是美国政治体系中,国会作为权力制衡和民意代表的必然结果。这种“坑”,有时候是出于监督的责任,是为了防止浪费和不当决策;有时候是出于政治考量,是为了满足选区利益和党派斗争;有时候,更是因为国防战略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在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中,项目和计划的顺利推进本就困难重重。

这种互动关系,虽然给五角大楼的计划带来挑战和变数,但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国防开支的透明度,并防止了军权过度膨胀。因此,与其说是“坑”,不如说是权力制衡下的一种“磨合”与“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Johnson Aker

等人答了很多型号,这些都是美军下马的重大先进武器项目

但是——把这些项目的下马都归结到国会老爷头上似乎有点不太客观

就这么说吧:自五角大楼落成(1944年)之后,国会就不怎么坑美军了。

要说坑,至少也是美军自己先坑了自己。

怎么才叫坑?

比如一战结束后这20年时间,美军陆军常备员额减到5万人,基本除了军校生就没有陆军了;

比如1900’初,欧洲都开始阴云密布了,国会还要砍大白舰队,幸亏老罗最后一刻扭转了国会的态度;

比如19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会都觉得美国没啥建立常备军的必要,国防?合众国P民们一人一把来复枪不就是国防吗。

1945年以来,美军挥刀自宫的项目,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

1、未能以科学发展观看待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对自己现役的装备技术优势过分自信、对未来战场形态出现了误判;

EFV、科曼奇、FCS、NATF等计划的下马均属于此类。

2、海陆空陆战队四军种撕逼,失败的一方挥泪自宫;

典型如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合众国”级航母计划,它是被美国空军以“核武器至上”的由头挤死的。在合众国级被砍的同时,美国的核弹头火腿肠般的生产出来,远程轰炸机一窝一窝地造,弹道导弹也在快速发展。

3、五角大楼被燕尾服们坑了,军工集团为攫取超额利润将武器项目的预算报得越来越高,超出了国会的心理预期,不得不砍。

CG(X)未来巡洋舰计划,就有这种因素。当然实际上来说,CG(X)的下马是(1)和(3)两种因素的综合。

(3)经常有人认为国会老爷坑了五角大楼,实际上来说,美国军工利益集团才是坑五角大楼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