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使用测谎对贪腐进行筛查?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啥测谎仪在反贪腐筛查这块儿,好像没那么普及,也没那么被当成“灵丹妙药”。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一句“测谎不准”就能概括的。得掰扯掰扯里面的门道。

首先,得承认,测谎仪这东西,它确实能捕捉到一些生理信号上的变化——心率加速、呼吸加深、皮肤电导率升高什么的。理论上说,这些变化可能跟人在撒谎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关。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刑事侦查,它可能会作为辅助工具,提供一些线索。

但要拿它来给官员们做“贪腐筛查”,那问题可就大了。为啥?听我慢慢说:

一、 测谎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的科学,它是个“可能性”的推断,不是“确凿”的证据。

想象一下,测谎仪测的是你身体的反应,而不是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它检测的是一种“紧张”或者“不安”。可问题是,一个清白的人,在接受测谎这样的高压程序时,他紧张吗?当然会紧张!别说贪腐官员了,就是普通老百姓,被拉去测谎,那种被审视、被怀疑的感觉,谁能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种“紧张”和“撒谎的紧张”之间,你真的能那么轻易地区分吗?

而且,有些人天生就是“心理素质过硬”,或者说,他们能够通过训练来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你觉得那些能玩转权力游戏的人,会没有点儿办法来应对一个测谎仪吗?所以,测谎仪的“有效性”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它提供的“结果”,更像是一种“可能性提示”,而不是铁板钉钉的真相。

二、 “贪腐”这个罪名,比“是否偷了钱”要复杂得多,测谎仪抓不住“精髓”。

贪腐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你偷了吗?”就能套出来的。它里面牵扯着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暗箱操作、隐瞒不报……很多时候,贪腐行为本身就很隐蔽,甚至是在法律的模糊地带进行的。

一个经验丰富的贪腐分子,可能根本不会承认自己“收了贿赂”,他可能会说:“这是感谢费”、“这是人情往来”、“这是合法的投资回报”。他甚至能把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准备得滴水不漏。测谎仪能分辨出这种“包装过的谎言”和“赤裸裸的谎言”吗?很难。

而且,贪腐的定罪,更依赖于证据链的完整性——银行流水、合同协议、证人证言、交易记录等等。测谎仪给出的生理反应,顶多算个“佐证”,根本无法独立成为定罪的依据。你总不能因为某人测谎时紧张了一下,就判他贪腐吧?这法律上说不过去,老百姓也得炸锅。

三、 法律和伦理上的巨大障碍,是绕不过的坎。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把测谎作为强制性的筛查手段,是受到法律和伦理上的严格限制的。原因有很多:

“沉默权”和“不自证其罪”的原则: 一个人有权保持沉默,不被迫提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测谎本质上就是在逼迫你“说真话”,如果你撒谎了,生理反应就会暴露你。这和一些基本的人权原则是冲突的。
“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体系,对于测谎结果作为法庭证据的采纳,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很多时候是根本不采纳的,因为它不够可靠。如果测谎结果不能在法庭上作为定罪的依据,那么用它来大规模筛查,意义何在?总不能只用来“吓唬人”吧?
“隐私权”的侵犯: 测谎是对个人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探测,这涉及到很强的隐私性。未经明确授权或法律程序,对公民进行大规模的生理数据收集和分析,很容易被视为侵犯隐私。

四、 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和成本,也是个大问题。

就算我们不考虑上面那些原则性问题,单就实际操作而言,也是困难重重:

大规模的执行成本: 要对数量庞大的官员进行定期的、系统的测谎筛查,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来购买设备、培训人员、建立测试场地。而且,你还得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和专业性,这又是一笔开销。
“误判”的风险和社会影响: 如果测谎存在误判,一个清白的人被标记为“有嫌疑”,这对他的声誉、工作乃至生活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风险,在反贪腐这种事上,一旦出现,后果太严重了。
“技术进步”与“反技术进步”的博弈: 就算你找到了一种“相对”准确的测谎技术,很快就会有人研究出“破解”它的方法。这种技术和反技术的博弈,会没完没了,投入产出比不高。

五、 更有效、更符合现行法律和伦理的反贪腐手段早就存在了。

相比于去冒那些风险,去追求一个科学性存疑、法律上不被接受的工具,我们其实有更成熟、更可行的方式来反贪腐:

健全的监督机制: 公开透明的财产申报制度、权力运行的流程公开、回避制度、问责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从源头上堵住贪腐漏洞的有效手段。
严格的法律惩处: 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望而却步。
畅通的举报渠道: 保护举报人,鼓励知情人举报,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
加强审计和监督: 定期、深入的审计,可以发现隐藏的违规行为。

所以,总的来说,测谎仪在反贪腐筛查上的不普及,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或者“没发现”它,而是因为它本身存在着科学性、法律性、伦理性和操作性上的诸多难题。在更有效、更可靠、更符合社会普遍认知的反贪腐体系面前,它确实显得不够“给力”,甚至可能带来更多麻烦。与其寄希望于一个“测谎器”,不如踏踏实实地把现有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好、做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删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啥测谎仪在反贪腐筛查这块儿,好像没那么普及,也没那么被当成“灵丹妙药”。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一句“测谎不准”就能概括的。得掰扯掰扯里面的门道。首先,得承认,测谎仪这东西,它确实能捕捉到一些生理信号上的变化——心率加速、呼吸加深、皮肤电导率升高什么的。理论上说,这些变化可能跟人在撒谎.............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直击了不少人对现代科技的疑问: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聪明”的计算机,在航空发动机这种超级复杂的“大家伙”身上,还不能把研发周期“缩短个三五年”?特别是看到院士们辛辛苦苦一年才把一个发动机模型测完,心里肯定会想:这“试错”的时间也太长了点吧?咱们得先明白,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可不是.............
  • 回答
    缺少证据的时候,测谎仪听起来似乎是个好帮手,能直接揭示出谁在说谎,从而锁定嫌疑人。但现实的破案过程,尤其是在缺乏其他有力证据的情况下,测谎仪的作用远不如大众想象的那么神通广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靠的,所以它并不能成为破案的“万能钥匙”。首先,我们要明白测谎仪测的是什么。它测的不是“谎言”本身,而.............
  • 回答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看待和评价事物的方式,尤其是当我们要用一个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个体系时。如果我们要用中医的标准去“测”非中医(比如西医),这背后隐藏着一套逻辑,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咱们一点点捋。为什么“不用”中医标准测非中医?—— 根本原因在于“标”与“本”的差异最核.............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交通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美国并非完全不用交通电子眼,而是其使用情况、普及程度以及侧重点与中国等一些国家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美国交警亲自执法,这背后有很多历史、法律、文化和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什么看起来美国交警亲自测速更多?1. 历史与法律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通常情况下,Unix Domain Socket(UDS)被认为在本地进程间通信时比 TCP/IP 回环(`127.0.0.1`)具有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性能。但是,在 Go 中测试 MySQL 查询时,你可能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大,甚至差不多。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我们可以从多.............
  • 回答
    这事儿,在手机圈子里,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梗了。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见过不少,也挺多人纳闷。感觉就像是,测评的时候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结果私下里却是“真香”现场。要说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用“虚伪”两个字来概括。这里面掺杂了技术、用户习惯、生态、个人喜好,甚至还有.............
  • 回答
    .......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通信不用光,偏偏爱跟无线电波打交道的事儿。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用光,但为啥无线电波更普及,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呢。首先,得说说光的特性。光嘛,咱都知道,速度贼快,跟无线电波一样,都是以光速传播。这绝对是个优势,信息传递起来没得说,瞬间就到。而且,光波长短,频率高,理论上能携带的信息量也特别大,.............
  • 回答
    写这个题目的时候,脑子里闪过好几个念头。一上来就想说“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吗?” 但细想一下,很多“没事找事”的事情,最终反而解锁了新世界的大门。用 Scrapy 就像开奔驰,舒服、高效、功能全面,但有时候,你想知道这车是怎么设计的,或者你就是要造一辆别人没有的怪兽,那你就得撸起袖子自己从零开始。所以,.............
  • 回答
    电动汽车(EV)不普及换电池模式,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毕竟,在燃油车时代,加油站遍布城乡,加油的时间也远比充电短得多。为什么电动车却没能像加油站一样,迅速铺开一个庞大的“换电站”网络呢?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其实相当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换电池模式并非完全不存在。 事实上.............
  • 回答
    香港回归祖国多年,但至今仍坚持使用港元而非人民币,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归咎于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的单方面意愿,而是历史、经济、法律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什么不直接使用人民币?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回归后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方针,香港保留了其原有的制度和运作.............
  • 回答
    哎,问到点子上了。你说我为啥没用 TypeScript,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挣扎了很久。其实,我不是“不”使用 TypeScript,更准确地说,是“没有”使用,或者说,在某些场景下,我更倾向于选择 JavaScript。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一篇生硬的技术报告,而是我作为一个“开发者”.............
  • 回答
    国家为什么不直接用超级计算机去发动51%攻击,去控制某个虚拟货币?这个问题,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句“钱不够”或者“技术不行”就能解释清楚的。这里面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考量,而且每一点都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51%攻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简单.............
  • 回答
    高级珠宝制作之所以不完全依赖模具,而是更多地采用切割、打磨等“更费力”的方式,是因为这两种制作方式在艺术性、独特性、材质特性以及工艺传承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艺术性与独特性:摆脱模具的束缚,实现无限创意 模具的局限性: 模具(无论是翻砂模具还是注塑模具)本质上是为了批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确实,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陀螺仪的应用随处可见,比如手机的屏幕旋转、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甚至汽车的稳定系统。那为什么这么“聪明”的陀螺仪,在咱们的步枪或者狙击枪上却很少见呢?首先,咱得明白陀螺仪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利用了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想象一下一个快速旋转的轮子,一旦.............
  • 回答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初期,解放军并没有动用在内战中缴获的日本坦克,这其中包含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用”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结合当时的军事、技术、政治以及国际环境来分析。1. 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的大问题: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中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军用潜艇设计中的一些核心矛盾和权衡。虽然喷水推进(Waterjet Propulsion)在某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比如操控性、效率,甚至在某些特定工况下的静音性,但它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主力作战潜艇上,这背后有很多实际且复杂的原因。让我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喷水推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