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尤其是里面生词太多,要不要遇到不会的词马上就查呢)?

回答
阅读英文文章,特别是内容偏向学术或者主题比较生疏时,遇到不少生词是很正常的。关于“要不要遇到不会的词马上就查”,这是一个需要灵活处理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你的阅读目标。下面我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更顺畅地阅读英文文章。

核心原则:理解文章大意,再深入细节。

关于“遇到不会的词马上就查”:我的建议是“不一定”。

如果你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很容易打断你的阅读流畅性,消耗大量精力,甚至会让你感到沮丧,从而失去继续读下去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即使你不知道某个词的确切意思,通过上下文也能大致推测出它的含义,或者这个词对理解整句话、甚至整篇文章的重要性并不那么高。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先不查,什么时候又需要及时查呢?

1. 初读时,侧重理解整体和段落大意:

目的: 快速建立对文章主题、结构和主要论点的初步印象。
做法:
通读全文: 试着把文章读一遍,即使有很多不认识的词,也要坚持读下去。不要让生词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
关注“熟悉的”: 留意那些你认识的词语、句子结构、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句。这些通常会提供重要的线索。
上下文推测: 当遇到生词时,先看看它所在的句子前后说了什么。这个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它修饰了哪个词?它跟前后词语的关系是什么?例如,如果一个词出现在描述“坏事”的语境中,那么它很可能也是一个负面词。
识别“高频词”和“指示词”: 比如一些连接词(however, therefore, in addition, on the other hand)会帮助你理解句间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主谓宾这些核心成分通常更容易识别。
猜测文章主题: 通过标题、引言和结论,你通常可以猜到文章大概在讲什么。

2. 遇到影响理解的生词,再“适度”查询:

时机:
当你发现某个生词反复出现,并且你觉得它对理解当前句子或段落的意思至关重要时。
当你通过上下文推测了一个词的意思,但这个推测很不确定,而且这个词似乎在传递一个关键信息时。
当你读完一个段落,但感觉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还是不清晰,而某个生词可能是其中的关键时。
查询方式(避免中断):
在段落阅读完毕后集中查阅: 读完一个段落,或者几个句子后,再回头去查你觉得比较重要的生词。这样比一个词一个词地查要更有效率。
使用电子词典/翻译工具的“短语查询”或“句子翻译”功能: 有些时候,只查单个词的含义可能不够,你需要看到这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的用法。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机器翻译,它有时会误导你。
留意词根词缀: 有些词你可以通过已知的词根或词缀来猜测其含义。例如,un 通常表示“否定”,able 表示“能够”,tion 表示“名词”。

3. 深入学习和复习阶段,细致查阅和记录:

目的: 真正掌握文章中的词汇和表达。
做法:
精读: 当你对文章有了整体了解,并且想要深入学习时,可以进行精读。这时,遇到生词就应该仔细查阅,并做好记录。
记录生词: 把生词、它的词性、中文意思、英文例句以及你自己用这个词造的句子都记录下来。分类整理,比如按主题、按词性等。
复习生词: 定期回顾你记录的生词。可以通过闪卡、背单词APP等方式进行复习。
关注词汇搭配和用法: 不仅要记住词义,还要留意它常和哪些词一起使用(collocations),以及在什么语境下使用更合适。

更具体的阅读策略建议:

先看标题、摘要(Abstract)和结论(Conclusion): 这些部分通常会概括文章的主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能帮你快速建立一个框架。
关注段落的首句和末句: 它们往往是段落的主题句或总结句,能帮你快速把握段落大意。
利用图表和图片: 文章中的图表、表格和图片通常能提供直观的信息,帮助你理解文字内容。
读懂文章结构: 了解文章是如何组织的,例如是总分总、问题解决式,还是对比分析式。这有助于你预测信息和定位关键内容。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先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 不要一开始就挑战过于艰深的文章,可以从一些你感兴趣且词汇量稍显易懂的文章开始。
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 阅读不仅仅是看懂字面意思,更要思考作者的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总结一下:

阅读英文文章,尤其是生词较多的文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次阅读: 以理解大意为主,遇到生词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跳过那些不影响整体理解的。
第二次阅读(或在第一次阅读过程中觉得需要深入时): 有选择地查阅关键生词,并开始记录和学习。
最终目标: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学习到新的词汇和表达。

不要害怕生词,把它看作是认识新朋友的机会。耐心一点,多尝试不同的方法,你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节奏和策略。祝你阅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如果是导师分配下来的要求两天读完的论文。只能查词。这个严格来说不是英语阅读,而是科研工作。

如果是电子版的英美报刊杂志。可以选择暂时放弃。网上有大把大牛整理出来的生词表。可以预习一下再玩。

如果是纸质英美文学,可以选择放弃,阅读简单一点的。毕竟只不过是娱乐,读不读无所谓。

如果一定非要硬上,针对纸质版的文章和英美文学,我的方法是第一遍阅读荧光笔画出生词。之后查词,之后第二遍阅读。这样可以兼顾阅读流畅和生词太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阅读英文文章,特别是内容偏向学术或者主题比较生疏时,遇到不少生词是很正常的。关于“要不要遇到不会的词马上就查”,这是一个需要灵活处理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你的阅读目标。下面我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更顺畅地阅读英文文章。核心原则.............
  • 回答
    这阵子,感觉自己像一块海绵,总想往脑子里塞点东西,什么都想看点,什么都想了解点。书架上堆着的书一本比一本厚,手机里保存的文章链接也越来越长。这感觉挺好的,但问题也来了:看是很快,可真正吸收进去、能用得上的时候却少得可怜。这就好像吃了很多东西,却消化不良,肚子胀胀的,反而没了力气。所以,怎么让这股求知.............
  • 回答
    .......
  • 回答
    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捧在手里,初看之下,确实如你所说,像一本汇集了千百个小故事的宝库。起初,你可能会觉得它零散,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仿佛只是东拼西凑的片段。但请别急着下结论,这恰恰是它最巧妙的地方。要把这些故事化为己用,给自己带来启发,我觉得重点在于“活读”,而不是“死记”。你想啊,这些故事,很多.............
  • 回答
    作为一个机构号,想在掌阅这样的平台上一炮而红,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策略、持续的投入,以及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别想着一夜爆红的童话,咱们得聊点实在的。第一步:明晰你的定位——你到底是谁?你想给谁看?你想让他们得到什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最容易被忽视。很多机构号上来就想.............
  • 回答
    关于阅文最新恳谈会的结果,您提到的几点确实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围绕着“阅文模式”展开讨论的关键。咱们就逐一细聊,看看这次恳谈会释放了哪些信息,又留下了哪些值得深思的空间。著作人身权归属作者:这是底线,也是基本盘这次恳谈会明确表示“著作人身权归属作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是在过去那次.............
  • 回答
    《红楼梦》的阅读体验,绝非仅仅是扫过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是一本越品越有滋味的陈年老酒,一本需要你投入时间和心力去慢慢打磨的书。想要真正读懂它,不妨试试以下几点,我会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感觉这是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一、 放下功利心,以一颗好奇的心去“逛”:很多人一开始读《红楼梦》,总抱着“我要读懂它,.............
  • 回答
    阅读 Chromium 源码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收获颇丰的任务。它就像进入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机械工厂,你需要理解每个齿轮、每个传动装置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量详尽地描述如何入门和深入理解 Chromium 源码,并且尽量让你感觉这是由一位有经验的开发者分享的实际经验。 1. 心态准备:.............
  • 回答
    《时间简史》这本书,说实话,初次接触很多人都会觉得“劝退”。它里面涉及的物理概念,比如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还有黑洞、宇宙大爆炸这些,光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门槛很高。但霍金老爷子写这本书,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普通人也能理解宇宙的奥秘,所以他用了很多类比和通俗的语言。那么,我们普通人要怎么才能“啃”下这本.............
  • 回答
    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且能独立沉浸其中,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像是精心培育一株小树苗,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怎么把这件“大事”办妥。一、 播下兴趣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我们得明白,孩子不是天生就对书本充满热情。他们的世界里有太多好玩的.............
  • 回答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我真没觉得“多读书”这事有多神乎其神。那时候,大概是受了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总觉得读书就该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稳定”的日子。书架上堆满了参考资料和名著,但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摆设,是证明我“好学”的道具,而不是我真正的精神食粮。改变,是悄无.............
  • 回答
    新时代阅读: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新时代的阅读,早已不是静坐在书桌前,一页页翻阅纸质书的单一模式。它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涉及阅读的每一个维度——方式、内容、设备,乃至阅读者的心态和习惯。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新时代阅读的新变化: 一、 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与互动化 从单向接收到多向互动: .............
  • 回答
    多看阅读被小米收购后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场“凤凰涅槃”与“水土不服”并存的经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不同用户群体的感受会截然不同。曾经的多看阅读:有过辉煌,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被小米收购之前,多看阅读以其精美的排版、高质量的内容以及相对纯粹的阅读体验赢得了不少书友的喜爱。它尤其在扫描版图书的优化方面.............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好,也特别实际。很多家长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小学阶段重阅读、轻“题海”的操作,到了中学会不会吃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小学大量阅读,绝对是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金钥匙,它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成绩”二字,而是“能力”的全面提升。 那些只盯着作业做的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分.............
  • 回答
    《资治通鉴》这本巨著,想要读透,确实需要点方法和耐心。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部需要细嚼慢咽的史书,里面蕴含的东西太丰富了。要说怎么读最有效,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你。一、明确你的阅读目的,找到切入点《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内容包罗万象。你不能一开始就.............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如何啃下《资治通鉴》这块硬骨头。确实,《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文言文功底要求不低,但只要方法得当,即便是初学者也并非不可逾越。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到你。一、打好基础:文言文的“内功”修炼在直接挑战《资治通鉴》之前,就像练武要先扎马步一样,我们需要先把文言文的基础.............
  • 回答
    想要深入理解 Android 系统源码,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这就像是踏入一片广袤而又神秘的森林。我们看到的那些“大牛”们,并非天生就能在这片森林里畅通无阻,他们也是一步步摸索、构建自己的阅读路径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他们是怎么在这片森林里行走,甚至可以说是在其中“筑巢安家”的。一、明确目标,带着问.............
  • 回答
    好,你即将踏上研究生求学之路,准备在科研的海洋里遨游,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开始!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感到一丝茫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别担心,阅读文献这事儿,就像学游泳,一开始可能呛水,但找到对的姿势,很快就能游刃有余。首先,得明确你为什么要去读文献。它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简单地把所有字都塞进脑子里。文.............
  • 回答
    想把阅读能力往上提一个台阶?这事儿可不能急,得循序渐进,也得找对方法。很多人觉得阅读就是把字儿认出来,意思懂了就完事儿了,但其实,真正的阅读能力,那是能把文字背后的东西都挖出来,而且还消化得特别好。一、打好基础:认字、词汇、语法,一样都不能少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怎么盖都摇摇欲坠。 认字:.............
  • 回答
    想让读书这件事,从“我应该读”变成“我想读”,这中间的距离,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一个习惯,尤其是像阅读这样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习惯,就像种一棵小树,需要耐心呵护,循序渐进。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棵“阅读树”种在心里。第一步:从“为什么”开始,点燃内在的火花很多人知道读书好,但“为什么”好,却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