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阅读红楼梦?

回答
《红楼梦》的阅读体验,绝非仅仅是扫过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是一本越品越有滋味的陈年老酒,一本需要你投入时间和心力去慢慢打磨的书。想要真正读懂它,不妨试试以下几点,我会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感觉这是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一、 放下功利心,以一颗好奇的心去“逛”:

很多人一开始读《红楼梦》,总抱着“我要读懂它,我要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我要找到人物关系图”的心态。这种心态,反而会让你紧绷起来,错过很多细微的美好。

先别急着“懂”: 就像刚进一个大观园,先别急着把园子里的所有景点都记住名字、了解历史。先随心所欲地走一走,看看哪里的花开了,哪里的水流得特别,哪个角落里藏着个小亭子。先让那些人物、那些场景在你脑子里有个大概的印象。
感受气氛: 《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氛围。那种富贵闲愁,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青春的明媚和淡淡的忧伤。读的时候,试着去感受这种氛围,让自己沉浸其中。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那些人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 注重细节,因为“魔鬼”藏在其中: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都蕴含着深意。

人物的言行举止: 细读人物是怎么说话的,是怎么走路的,是怎么吃饭的。同样是送东西,宝钗是“送上一个荷包,上面绣着金锁”,黛玉则可能是“随手递过来一个橘子”。这些细微之处,都在勾勒人物的性格。宝玉摔玉、黛玉葬花,这些看似情节,其实都是人物情感最直接的表达。
景物的描写: 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比如,黛玉住的潇湘馆,竹子密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就暗示了她孤傲、清高、易折的性格。宝钗住的蘅芜苑,“异香扑鼻,不见花木”,则显得冷漠、现实。留意这些景物,它们就像人物的“影子”,映照出人物的内在。
服饰和饮食: 人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也都大有讲究。比如,一些大家族的宴席,菜品的名字、烹饪的方法,都体现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和大家族的排场。
诗词曲赋: 书中的诗词曲赋,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不仅是人物才情的展现,更常常预示着人物的命运,或是抒发人物的心境。比如,太虚幻境里的“薄命司”里的判词,就是非常明显的预示。

三、 理解人物,不只看表面,更要看内心: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是极其成功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人物的“外壳”,要读懂他们,需要更深入地去理解。

人物之间的关系: 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是主线,但除了他们,还有那么多的人物,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试着去理清这些人之间的互动,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暗地里的较量。比如,王熙凤和赵姨娘之间的明争暗斗,宝钗和黛玉之间的表面客气和暗流涌动。
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人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初的懵懂少年,到后来的经历风雨,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都会有所改变。关注他们的变化,你会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人物的局限性: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里的很多人物都很“完美”,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有自己的缺点。比如,宝玉虽然心地善良,但有时也显得懦弱;宝钗虽然贤淑,但有时也显得过于理性,缺乏一些人情味。理解这些局限性,才能看到更真实的人物。

四、 关注社会背景和文化: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还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风貌。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其内部的等级制度,奴仆的地位,主子们的权力,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生活: 书中对诗词、绘画、戏曲、医药等方面的描写,都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
女性的命运: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红楼梦》通过描写黛玉、晴雯、金钏等女性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五、 循序渐进,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

对于刚接触《红楼梦》的读者,一次性全盘理解可能会有些吃力。

从前四十回开始读: 很多人认为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与前四十回在风格和思想上有所差异。你可以先集中精力读完前八十回,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后四十回。
参考一些好的阅读指南或赏析文章: 但注意,这些只是辅助,不要完全依赖它们。你自己的阅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可以找一些评价较高的学术文章或者评论,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的,然后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对照。
关注同一个情节,多看几遍: 很多情节,你第一次读可能只知道大概,但多读几遍,尤其是那些关键的情节,你会发现新的东西。比如,黛玉初进贾府时,她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其他人的反应,值得反复推敲。

具体怎么读呢?可以试试这样:

第一遍: 像是去公园散步,随心所欲地读,熟悉主要人物和故事线。不用太纠结细节,感受整体的氛围和情节的推进。
第二遍: 带着目的去读,可以重点关注某个你特别喜欢的人物,或者某个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去细读里面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描写。同时,可以开始留意一些景物描写和诗词。
第三遍: 开始深入研究,可以结合一些背景资料,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精妙。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伏笔和暗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保持耐心和热情。 《红楼梦》不是一本快餐读物,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和情感。当你沉浸其中,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多么广阔而迷人的世界。

阅读《红楼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你每一次翻开它,都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感动。祝你在这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红楼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个人的建议:

1.不要在熟悉文本前(至少通读两遍,记住绝大多数出场三次以上的人物和主要情节)看任何所谓红学家长篇大论的书和视频,以防被任何红学研究者夹带私货的内容带偏。读书是私人的事,自己还没试过水深就听别人的教导过河,有概率栽进去。

2.只读前八十回,千万一开始别看续书部分。续书那叫同人文,把同人文当原著就不对劲了。

3.先把书读到处处有自己的理解的程度,在此之前不要看剧版,87版也不行。

4.不要带任何偏见,曹公对书中人物的褒贬并不与大众主流观点高度一致。

5.抛开现代社会观念才能理解许多情节和人物。

6.在足够有红楼阅读量和理解量以后再考虑乱七八糟的索隐派观点,癸酉本我建议不碰。

7.读到尽量透的时候,可以学张爱玲收集不同版本,以比较细微差别而更好地理解曹公原意。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可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楼梦》的阅读体验,绝非仅仅是扫过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是一本越品越有滋味的陈年老酒,一本需要你投入时间和心力去慢慢打磨的书。想要真正读懂它,不妨试试以下几点,我会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感觉这是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一、 放下功利心,以一颗好奇的心去“逛”:很多人一开始读《红楼梦》,总抱着“我要读懂它,.............
  • 回答
    阅读英文文章,特别是内容偏向学术或者主题比较生疏时,遇到不少生词是很正常的。关于“要不要遇到不会的词马上就查”,这是一个需要灵活处理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你的阅读目标。下面我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更顺畅地阅读英文文章。核心原则.............
  • 回答
    阅读 Chromium 源码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收获颇丰的任务。它就像进入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机械工厂,你需要理解每个齿轮、每个传动装置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量详尽地描述如何入门和深入理解 Chromium 源码,并且尽量让你感觉这是由一位有经验的开发者分享的实际经验。 1. 心态准备:.............
  • 回答
    《时间简史》这本书,说实话,初次接触很多人都会觉得“劝退”。它里面涉及的物理概念,比如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还有黑洞、宇宙大爆炸这些,光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门槛很高。但霍金老爷子写这本书,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普通人也能理解宇宙的奥秘,所以他用了很多类比和通俗的语言。那么,我们普通人要怎么才能“啃”下这本.............
  • 回答
    这阵子,感觉自己像一块海绵,总想往脑子里塞点东西,什么都想看点,什么都想了解点。书架上堆着的书一本比一本厚,手机里保存的文章链接也越来越长。这感觉挺好的,但问题也来了:看是很快,可真正吸收进去、能用得上的时候却少得可怜。这就好像吃了很多东西,却消化不良,肚子胀胀的,反而没了力气。所以,怎么让这股求知.............
  • 回答
    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且能独立沉浸其中,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像是精心培育一株小树苗,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怎么把这件“大事”办妥。一、 播下兴趣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我们得明白,孩子不是天生就对书本充满热情。他们的世界里有太多好玩的.............
  • 回答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我真没觉得“多读书”这事有多神乎其神。那时候,大概是受了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总觉得读书就该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稳定”的日子。书架上堆满了参考资料和名著,但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摆设,是证明我“好学”的道具,而不是我真正的精神食粮。改变,是悄无.............
  • 回答
    .......
  • 回答
    新时代阅读: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新时代的阅读,早已不是静坐在书桌前,一页页翻阅纸质书的单一模式。它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涉及阅读的每一个维度——方式、内容、设备,乃至阅读者的心态和习惯。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新时代阅读的新变化: 一、 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与互动化 从单向接收到多向互动: .............
  • 回答
    多看阅读被小米收购后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场“凤凰涅槃”与“水土不服”并存的经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不同用户群体的感受会截然不同。曾经的多看阅读:有过辉煌,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被小米收购之前,多看阅读以其精美的排版、高质量的内容以及相对纯粹的阅读体验赢得了不少书友的喜爱。它尤其在扫描版图书的优化方面.............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好,也特别实际。很多家长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小学阶段重阅读、轻“题海”的操作,到了中学会不会吃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小学大量阅读,绝对是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金钥匙,它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成绩”二字,而是“能力”的全面提升。 那些只盯着作业做的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分.............
  • 回答
    《资治通鉴》这本巨著,想要读透,确实需要点方法和耐心。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部需要细嚼慢咽的史书,里面蕴含的东西太丰富了。要说怎么读最有效,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你。一、明确你的阅读目的,找到切入点《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内容包罗万象。你不能一开始就.............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如何啃下《资治通鉴》这块硬骨头。确实,《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文言文功底要求不低,但只要方法得当,即便是初学者也并非不可逾越。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到你。一、打好基础:文言文的“内功”修炼在直接挑战《资治通鉴》之前,就像练武要先扎马步一样,我们需要先把文言文的基础.............
  • 回答
    想要深入理解 Android 系统源码,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这就像是踏入一片广袤而又神秘的森林。我们看到的那些“大牛”们,并非天生就能在这片森林里畅通无阻,他们也是一步步摸索、构建自己的阅读路径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他们是怎么在这片森林里行走,甚至可以说是在其中“筑巢安家”的。一、明确目标,带着问.............
  • 回答
    好,你即将踏上研究生求学之路,准备在科研的海洋里遨游,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开始!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感到一丝茫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别担心,阅读文献这事儿,就像学游泳,一开始可能呛水,但找到对的姿势,很快就能游刃有余。首先,得明确你为什么要去读文献。它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简单地把所有字都塞进脑子里。文.............
  • 回答
    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捧在手里,初看之下,确实如你所说,像一本汇集了千百个小故事的宝库。起初,你可能会觉得它零散,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仿佛只是东拼西凑的片段。但请别急着下结论,这恰恰是它最巧妙的地方。要把这些故事化为己用,给自己带来启发,我觉得重点在于“活读”,而不是“死记”。你想啊,这些故事,很多.............
  • 回答
    想把阅读能力往上提一个台阶?这事儿可不能急,得循序渐进,也得找对方法。很多人觉得阅读就是把字儿认出来,意思懂了就完事儿了,但其实,真正的阅读能力,那是能把文字背后的东西都挖出来,而且还消化得特别好。一、打好基础:认字、词汇、语法,一样都不能少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怎么盖都摇摇欲坠。 认字:.............
  • 回答
    想让读书这件事,从“我应该读”变成“我想读”,这中间的距离,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一个习惯,尤其是像阅读这样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习惯,就像种一棵小树,需要耐心呵护,循序渐进。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棵“阅读树”种在心里。第一步:从“为什么”开始,点燃内在的火花很多人知道读书好,但“为什么”好,却说.............
  • 回答
    阅文集团起诉知识产权局,这件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弄清楚,阅文集团是什么样的公司。简单来说,它在中国网络文学领域是绝对的巨头,拥有大量的版权,比如咱们熟知的《斗破苍穹》、《琅琊榜》这些,很多都是阅文旗下的 IP。作为内容产业的核心,IP的保护和价值实现,对阅文来说是天大.............
  • 回答
    创作小说如何弥补阅历的不足?作为一名作家,尤其是新手作家,缺乏丰富的个人阅历是许多人都会面临的挑战。然而,阅历的匮乏并非创作的终点,而是通往更广阔想象空间和深刻洞察力的起点。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可以巧妙地弥补个人阅历的不足,创作出引人入胜、触动人心的故事。一、 深入研究与资料收集:构建坚实的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