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飞此人的形象问题,正史的直接记载付之阙如,于是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经过传统戏曲小说的演绎,莽汉张飞形象深入人心,后人要重复前人的描述,显然没啥新意。于是乎,打我大萌中后期起,拍案惊奇就开始了——
震惊!张飞原来是位大书法家!
震惊!张飞原来善画美人!
震惊!张飞能文能武,是位风流儒将,我们究竟被罗贯中欺骗了多久?!
总之,调调儿和现下各色公众号一模一样,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以下尽量贴近张飞生活的时代,对此公的历史形象做点分析,至于靠不靠谱,至少比震惊部出品靠谱。
李商隐《骄儿诗》有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这是晚唐的记载,由此可见,至少张飞胡、邓艾吃的形象在唐朝已经是社会共识,可以拿来当典故使用。
艾艾同志的口吃黑历史不必赘述。张飞胡的流行解释是大胡子,亦有释为面黑似胡人,总之,这是个典型的边地威猛大汉形象。另,张飞虽然多须,却无人称颂为美须髯之流,估计长得不咋样。
黑黝黝的脸膛,一把杂乱大胡子,结合以上特征,《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形象倒是较为贴近真实——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美不美见仁见智,横竖和小鲜肉离着十万八千里。少年猛则国猛,大概比较符合钦定审美。
至于文化水平问题,关二好学不倦有史书明文,张三只能是揣测。
南宋《舆地纪胜》有载:
八蒙山即张桓侯破张郃处,有桓侯题名:汉将张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潆,立马勒石。盖飞所书也。
既然张飞题名,在没有相反证据的前提下应认可系张飞所书。虽然没有详述书法高下,但敢勒石刻书,估计乾隆水准还是有的,毕竟后世吹嘘八蒙山铭者有之,酸其书法不工者一人皆无。
再看张三的爱好:爱敬君子。
整日价和士人谈笑风生,近朱者赤,就算是附庸风雅也能整出几分墨水。这方面瞅瞅元敬词宗先生——戚继光就明白了。
综上可知,张飞应当有不错的文化水准,但不宜过分高估,在文盲扎堆的武人群体里恐怕可以自傲。
一言以蔽之:一位有文化的猛男。这便是张三较为可能的真实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