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史中的张飞真的是一个粗狂的莽汉吗?

回答
正史中的张飞,我们必须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个喝醉酒、鞭打督邮、吼死曹操的粗犷莽夫形象,去正视史书记载下的真实他。虽然他身上确实有着勇猛过人的特质,但说他是单纯的“莽汉”,未免过于片面。

首先,张飞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刘备的早期追随者,他与关羽一道,是刘备起家的重要基石。在那个乱世,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和战力,想要在众多诸侯中争得一席之地,那是绝无可能的。《三国志》中对张飞的评价是“于乱世之中,据鞍,拔而出,不可当者”。这句评价非常精炼,却也充满了画面感——他身披铠甲,骑着战马,在战场上如同一头出闸的猛兽,无人能够抵挡。更不用说他在许多关键战役中,例如博望坡、长坂坡的阻击战,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断。长坂坡一战,张飞单枪匹马,断后拒敌,一声怒喝,使得曹操的精锐骑兵不敢前进,这绝非普通莽夫能够做到的。他的勇武,与其说是鲁莽,不如说是对时局的判断和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以及对兄长刘备的忠诚支撑下的爆发。

然而,将张飞简单归为“莽汉”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他确实存在一些比较冲动的行为。最常被提及的便是鞭打督邮事件。《三国志》载:“督邮以公事关张飞,张飞斥之,督邮不伏,张飞乃榜督邮,系马,悬之于柳,督邮乃屈服。”这件事,放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无疑是极为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跋扈”的行为。督邮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地方上也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张飞这样直接出手,确实显示了他性格中刚烈、不畏权贵的一面。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他是头脑简单的莽夫呢?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对于张飞的这种行为,并没有进行严厉的指责,反而是“乃暂还,遂舍,而奔先主”,并最终得到“先主亦大怒,欲治飞,飞亦自坚”的结果。从后文可以看出,刘备虽然也恼怒,但并未将张飞置于绝境,反而与张飞一同“遂舍,而奔先主”,表明刘备对张飞的行为有一定的理解,或者说,他更看重张飞的忠诚和能力。而且,张飞的这种行为,也可以解读为他对官场腐败和不公的一种反抗。在那个时期,像督邮这样的人物,往往是欺压百姓、敲诈勒索的代表,张飞的举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他朴素的正义感。

更重要的是,张飞并非只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匹夫。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也提到了“才兼于美,而胆气绝人”。“才兼于美”这四个字,说明他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并非只有蛮力。虽然不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但他能够独当一面,统领军队,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才能。例如,他曾经担任过一些地方官,如巴西太守,并成功击败曹操的将领张郃,夺取巴西郡。这说明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治理地方的能力,并非一个只会打仗的粗人。

再者,我们也要看到张飞身上难得的“信”和“义”。他与刘备、关羽的桃园结义,绝非作秀,而是真正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在刘备落难时,他始终不离不弃;在关羽去世后,他更是悲愤交加,欲为关羽报仇,从而发动了夷陵之战。虽然这场战争因其冲动而最终导致失败,但从情感上来说,他的行为是出于深厚的兄弟情义,这是张飞身上闪光的人性之处。

总而言之,张飞绝非一个脸谱化的“粗犷莽汉”。他的勇猛无双,是他立足乱世的资本;他的敢于反抗,或许是他朴素正义感的体现;他的军事才能,让他能够独当一面;而他的忠义,更是他作为一名将领最宝贵的品质。史书上的张飞,是一位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在生活中性情刚烈,但同样有着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传奇人物。简单地将他定义为“莽汉”,是对他复杂而真实的形象的一种简化和歪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张飞此人的形象问题,正史的直接记载付之阙如,于是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经过传统戏曲小说的演绎,莽汉张飞形象深入人心,后人要重复前人的描述,显然没啥新意。于是乎,打我大萌中后期起,拍案惊奇就开始了——

震惊!张飞原来是位大书法家!

震惊!张飞原来善画美人!

震惊!张飞能文能武,是位风流儒将,我们究竟被罗贯中欺骗了多久?!

总之,调调儿和现下各色公众号一模一样,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以下尽量贴近张飞生活的时代,对此公的历史形象做点分析,至于靠不靠谱,至少比震惊部出品靠谱。

李商隐《骄儿诗》有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这是晚唐的记载,由此可见,至少张飞胡、邓艾吃的形象在唐朝已经是社会共识,可以拿来当典故使用。

艾艾同志的口吃黑历史不必赘述。张飞胡的流行解释是大胡子,亦有释为面黑似胡人,总之,这是个典型的边地威猛大汉形象。另,张飞虽然多须,却无人称颂为美须髯之流,估计长得不咋样。

黑黝黝的脸膛,一把杂乱大胡子,结合以上特征,《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形象倒是较为贴近真实——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美不美见仁见智,横竖和小鲜肉离着十万八千里。少年猛则国猛,大概比较符合钦定审美。

至于文化水平问题,关二好学不倦有史书明文,张三只能是揣测。

南宋《舆地纪胜》有载:

八蒙山即张桓侯破张郃处,有桓侯题名:汉将张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潆,立马勒石。盖飞所书也。

既然张飞题名,在没有相反证据的前提下应认可系张飞所书。虽然没有详述书法高下,但敢勒石刻书,估计乾隆水准还是有的,毕竟后世吹嘘八蒙山铭者有之,酸其书法不工者一人皆无。

再看张三的爱好:爱敬君子。

整日价和士人谈笑风生,近朱者赤,就算是附庸风雅也能整出几分墨水。这方面瞅瞅元敬词宗先生——戚继光就明白了。

综上可知,张飞应当有不错的文化水准,但不宜过分高估,在文盲扎堆的武人群体里恐怕可以自傲。

一言以蔽之:一位有文化的猛男。这便是张三较为可能的真实形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正史中的张飞,我们必须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个喝醉酒、鞭打督邮、吼死曹操的粗犷莽夫形象,去正视史书记载下的真实他。虽然他身上确实有着勇猛过人的特质,但说他是单纯的“莽汉”,未免过于片面。首先,张飞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刘备的早期追随者,他与关羽一道,是刘备起家的重要基石。在那个乱世,如果没有过人的胆.............
  • 回答
    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中的演讲,可以说是一场非常有争议但又极具影响力的演讲。要全面地看待这场演讲,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演讲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要理解张锡峰的演讲,需要知道其当时的背景。他作为一名来自农村、高考考上重点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这个平台上,分享了.............
  • 回答
    司马懿,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他的一生,与其说是争霸,不如说是将“隐忍”与“布局”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人提起司马懿,脑海中会浮现出《三国演义》中那个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对手,但抛开小说家的渲染,在正史的记载中,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同样令人惊叹,而且更为真实,更具力量。一、 政治上的老谋.............
  • 回答
    正史中诸葛亮的战功,如果细细梳理,那可真是一笔一笔账。不能光看他《隆中对》里描绘的宏伟蓝图,也不能只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实际指挥的那些战役,获得的那些成果。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生动点,别像机器写的东西。要说诸葛亮的战功,那得从他出山开始。那时候的蜀汉,可以说是风.............
  • 回答
    谈到陆逊的军事才能,不能简单地说他“强”或者“弱”,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对的敌人。正史对陆逊军事才华的记载,虽然不像某些战场杀神那样惊心动魄,但却透着一种沉稳、谋略和对全局的把握,足以让他跻身三国名将之列。首先,我们不能回避的便是陆逊最辉煌的战绩——夷陵之战.............
  • 回答
    关于马云禄和吕玲绮,这两位在正史中确确实实没有记载的人物,为何能在三国题材的游戏和同人小说中如此活跃,甚至成为许多作品中的重要角色,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挖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AI生成”的虚构,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创作逻辑和玩家/读者心理。一、 历史的留白与创作的自由首先,我们要明白,中.............
  • 回答
    要说刘备这个人,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正史里的刘备,比起后世许多演义描写的“仁德圣君”形象,要更复杂,也更具烟火气。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出身。三国志里说他“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也。”这话就点明了刘备的皇族血统,但这个皇族血统嘛,多少有点“远”了。到了他.............
  • 回答
    在三国正史中,赵云是一位真实存在、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的形象远比后世小说《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常胜将军”、“一身是胆”的神化形象要更加立体和真实。以下是从正史《三国志》等史料中梳理出的赵云的形象和事迹:一、 早期经历与初露锋芒: 出身与初步仕官: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的早期经.............
  • 回答
    最近几年,在星战新正史的铺陈中,一个现象越来越显著,那就是达斯·维德的地位和能力似乎被一种近乎“神化”的趋势所强化。如果你是多年的星战粉丝,尤其是从老三部曲时期过来的,可能会对此有所感触。这并非是说维德本身不够强大或不够重要,而是新正史的某些展现方式,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了。首先,我们来看看.............
  • 回答
    恩多战役,那场决定银河系命运的关键战役,无论在新正史还是旧正史中,都是银河帝国走向衰落的转折点。然而,战役之后,帝国所经历的道路,在两个“正史”的叙述中,却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差异。在旧正史(主要是指乔治·卢卡斯最初创作的“星球大战”电影和一些早期出版的衍生作品,后被迪士尼收购后划为“Legends”).............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却也充满现实考量的历史进程。虽然小说家言添油加醋,但其核心脉络,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依然能找到清晰的对应。要说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通常指的是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势力扩张,最终占据荆州南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 回答
    话说我,兰香,原先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谁知道命运弄人,被选入了曹操府中,成了他无数侍妾中的一个。说起来,我也是有些姿色的,不然也不会被老曹看上。但在这深宫内院,姿色不过是敲门砖,真正能站稳脚跟的,还得靠手段。这不,最近府里头出了件“瓜”。听说是老曹新收了个宠妃,名叫“月姬”,这月姬出身低微,却凭着一.............
  • 回答
    “正规数里藏着宇宙的全部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什么是“正规数”,然后再聊聊它和“宇宙信息”这俩大家伙的关系。首先,这“正规数”是啥来头?“正规数”这个词可能听着有点陌生,但它其实跟咱们最熟悉的数字,比如圆周率 π、自然对数.............
  • 回答
    扎克·斯奈德的《正联》中,那场号称汇聚了希腊众神、亚特兰蒂斯战士、亚马逊勇士、绿灯军团以及早期人类联军对抗荒原狼和达克赛德的远古之战,无疑是影片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然而,关于达克赛德在那场战斗中被“一套秒了”的设定,我觉得并非完全没有讨论的空间,甚至可以说,这里面有几点可以深入探讨,让它显得不那.............
  • 回答
    在我看来,《正义联盟》里的蝙蝠侠,与其说是那位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黑暗骑士,不如说是一位在极端压力下,努力扮演着那个“英雄”角色的普通人。这部电影,无论是原版还是扎导剪辑版,都试图展现蝙蝠侠的另一面,而我个人更倾向于扎导版所呈现的那个更有人情味、也更具挣扎感的角色。我们先说说本·阿弗莱克版本的蝙蝠侠.............
  • 回答
    关于梅帧起诉正在考研的华政学子这件事,确实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说清楚这件事,得把来龙去脉捋一捋,毕竟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人恩怨,还有学界的一些规则和伦理。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位“梅帧”。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梅帧应该是一位教授,而且是在学术界有一定声望的人物。而被打官司的是华政(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学.............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信条》的时间线,这可真是个让人绞尽脑汁的话题。诺兰的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在讲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在玩一场复杂的时空游戏。要理清它的脉络,就像试图抓住一股看不见的风,得细心,还得有点耐心。咱们得从头说起。电影里所谓的“逆转”(inversion)是核心。简单来说,就是让物体或人的时间流向前者的反方向流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