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

回答
要说刘备这个人,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正史里的刘备,比起后世许多演义描写的“仁德圣君”形象,要更复杂,也更具烟火气。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出身。三国志里说他“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也。”这话就点明了刘备的皇族血统,但这个皇族血统嘛,多少有点“远”了。到了他曾祖父那辈,就已经落魄到“家贫,常织席贩履”的地步了。所以,刘备这出身,是带着金字招牌,但实际生活却和普通百姓没两样。这种出身背景,对他后来的思想和行为,肯定是有影响的。一方面,他身上带着一份“天潢贵胄”的优越感,对恢复汉室有着天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长期的贫困也让他更能体谅民间疾苦,懂得拉拢人心。

说到“仁德”,正史里确实有不少记载。比如最著名的“携民渡江”事件,虽然三国志的记载比演义要简略,但曹操的进攻下,刘备依然“去,遂兼兼将民”,这份情义是实打实的。刘备也确实是那种能让士卒死心塌地跟着他干的人。《三国志》说他“仁而善用人”,而且“恩信著于人”,这就说明了他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能做到让别人感受到他的恩义。他对待关羽、张飞这样早期的伙伴,也是极尽尊重,有情有义,这在当时那种你死我活的乱世里,是相当难得的。

但是,刘备的“仁德”也不能完全用后世的道德标准去套。他骨子里,是个极其讲究实际的人,是个枭雄。 很多时候,他的“仁德”也是一种政治策略,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比如,他之所以能吸引到那么多英雄豪杰,甚至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展现出的那种不同于曹操、孙权的政治理念和人格魅力。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权谋;孙权是世家大族,那是家业;而刘备,虽然出身皇族,但他的旗帜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一种理想,一种政治号召力,对那些有志于匡扶汉室,或者看不惯曹魏朝廷黑暗的人来说,刘备的旗帜就显得格外有吸引力。

刘备的个人能力,也不能小觑。 他虽然不像曹操那样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也不像孙权那样有稳固的江东基业,但他在乱世中能从一个卖草鞋的,一步步建立起蜀汉政权,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的用人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关羽、张飞是他早期的倚仗,赵云、黄忠、马云禄(演义里的人物,正史没有)、魏延等都是他后来招揽的猛将。特别是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那份“三顾茅庐”的诚意,以及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给予的绝对信任和放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诸葛亮为刘备集团的建设和发展,确实是居功至伟,而刘备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懂得识人、用人、容人。

同时,刘备也并非没有缺点。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过分看重兄弟情义,有时候甚至会因此耽误大事。 比如,关羽被杀后,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执意出兵讨伐东吴,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惨败。这次战役,对蜀汉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消耗,也影响了后来的北伐大业。这说明,刘备在处理个人情感和国家大业之间,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意气用事”。

再者,虽然刘备对外宣称“兴复汉室”,但到了他统治蜀地的后期,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规划,并且有着自己的政治野心。 比如,他最终称帝,建立蜀汉,这本身就说明他不是单纯的效忠汉室,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他的“兴复汉室”更多的是一种号召,一种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他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

总的来说,刘备这个人,是一个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于一身的枭雄。 他出身寒微,却有着恢复汉室的宏图大志;他待人以诚,却也懂得笼络人心,运用权谋;他有军事上的挫折,却能在逆境中不断崛起;他看重情义,但有时候也会被情义所累。

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奸雄。他是一个在乱世中,凭借着自己的魅力、坚韧和政治智慧,最终建立起一方势力的伟大人物。他的故事,也正是三国时期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一个缩影,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要理解刘备,就得看到他身上的多面性,看到他作为一个凡人在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非凡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备不长胡子,这点只有三国无双注意到了,日本人还是有点东西的



抖完机灵再吹一下刘备

假如三国没有刘备,那三国绝对不会有现在这么高的热度,无非就是另外一段南北朝,五代十国罢了,普通人根本不会关心这段历史。

没有刘备,现在妇孺皆知的曹丞相,大魏吴王,知名度也不会超过刘裕,苻坚,拓跋焘。

没有刘备,就不会有被封神的关公,只有解良一武夫而已。

没有刘备,就不会有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的武侯,只有南阳一耕夫而已。

没有刘备,就不会有万人敌的当阳英雄张翼德,长坂坡战神赵子龙。

没有刘备,马超的知名度会远不及伏波将军。

没有刘备,对戏曲届是一场灾难,《捉放曹》《失空斩》《定军山》等上百段曲目将不复存在。

没有刘备,对游戏届更是一场悲剧,多少经典三国游戏会胎死腹中。

没有刘备,指望谁来伸大义于天下?谁来拯救百姓于水火?该指望屠城如吃饭的曹丞相,还是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大魏吴王呢?

没有刘备,我就不会了解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人清廉,以民为本的政权。

user avatar

正史上的刘备,与演义里的刘备,完全是两个人。

正史刘备,若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枭”;用两个字,“枭鸟”;用四个字,即为“食母恶鸟”。

仅不完全统计:

刘备投了公孙瓒,然后就拐了公孙瓒的兵,去徐州不回来了;

刘备投了陶谦,然后就把陶的丹阳兵搞到了手;

刘备投了吕布,然后就搞了吕布的战马,还在吕布的地盘私自扩军,挖吕布墙角;

刘备投了曹操,然后就带了曹操兵在徐州造反了;

刘备投了袁绍,然后就带了袁绍的兵跑路了;

刘备投了刘表,然后就搞到手了一只较大规模的水军;

刘备投了孙权,然后就把大半个荆州搞到了手;

刘备入了川,然后就把刘璋的兵马钱粮搞到了手,后来又反过手来把刘璋整个吃了。

试问,有刘备的这份辉煌的答卷,在“食母”方面,还--有--谁……能望其项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