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史中的司马懿有哪些厉害之处?

回答
司马懿,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他的一生,与其说是争霸,不如说是将“隐忍”与“布局”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人提起司马懿,脑海中会浮现出《三国演义》中那个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对手,但抛开小说家的渲染,在正史的记载中,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同样令人惊叹,而且更为真实,更具力量。

一、 政治上的老谋深算,深谙权力运作之道

司马懿并非仅仅是个军事将领,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漫长而复杂的政治生涯中,他展现了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战略眼光。

曹魏的“定海神针”: 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司马懿都曾为之效力。尤其是在曹叡时期,曹叡年少,对朝政了解不深,又因为疑心较重,司马懿能够凭借自己的功劳、资历以及稳健的政治表现,一步步获得曹叡的信任,成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器。每一次重大的政治危机,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对外作战,司马懿都能挺身而出,解决问题,将一个摇摇欲坠的曹魏政权维系下去。
精妙的政治手腕,平衡各方势力: 在北方的曹魏,内部派系林立,尤其是以夏侯氏、曹氏为代表的宗室势力,以及以曹爽为代表的新兴权贵。司马懿深知,直接与这些势力硬碰硬,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因此,他采取了“隐忍”和“等待”的策略,一方面在战场上建立赫赫功勋,树立威望;另一方面,在朝堂上,他保持低调,不主动挑起冲突,而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机会,如“高平陵之变”,抓住关键时机,以雷霆手段一举剪除了曹爽集团,掌握了军政大权。这背后,是对权力格局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机把握的精准判断。
“二上奏”与“辅政”: 曹叡临终前,将年幼的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司马懿深知,这其中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危机。他没有急于争权,而是先任用曹爽为大将军,自己则退居次位,以“疾”为由,不常上朝。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反而让曹爽放松了警惕,给了司马懿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的机会。在曹爽专权期间,司马懿表面上对曹爽的施政不置一词,但暗中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收买人心。当曹爽因骄横跋扈而失势时,司马懿抓住机会,在关键时刻发动政变,一举奠定了自己家族在曹魏的统治地位。
对政权的“继承”: 司马懿并非想推翻曹魏,他的目标是为自己的家族在曹魏的政治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并最终实现“过渡”。通过“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将权力从曹氏转移到自己手中,为日后司马炎建立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政治智慧在于,他懂得在看似稳定的权力结构中,如何悄无声息地渗透,并最终实现颠覆。

二、 卓越的军事才能,稳扎稳打的指挥艺术

虽然我们更常将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他本身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尤其擅长防守和消耗战。

“不失寸土”的坚韧: 司马懿的军事风格,更偏向于稳健和防御。他不像曹操那样追求以少胜多,也不像诸葛亮那样勇往直前。他更注重保存实力,通过坚固的防守和消耗对方的兵力来取得胜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对阵诸葛亮时,采取了坚守营垒,不与蜀军决战的策略。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畏惧诸葛亮,但实际上,这是司马懿对当时魏蜀双方实力对比的清醒认知。他知道,在诸葛亮擅长的山地作战中,强行出击很可能损兵折将,而拖垮蜀军,则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策略。最终,他成功地消耗了诸葛亮的锐气,并在诸葛亮病逝后,趁机追击,大败蜀军,为曹魏稳定了北方边境。
“围而不攻”的策略: 在对阵公孙渊时,司马懿同样展现了其出色的战略眼光。当时公孙渊凭借辽东的地理优势,拒不出战,司马懿久围不攻,采取了“围而不攻,诱敌深入”的策略。他一方面修筑营垒,稳固阵地,另一方面则制造假象,诱使公孙渊出兵。当公孙渊最终因粮草问题而被迫出击时,司马懿抓住机会,一举将其歼灭。这种耐心和对时机的把握,是许多将领所不具备的。
对地形和天气的敏锐判断: 司马懿非常善于利用地形和天气来作战。他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就曾利用斜谷的地形,建立坚固的营垒,让诸葛亮难以进攻。同样,他对天气的预测也相当准确,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作战计划。
“坚壁清野”的战术: 在一些情况下,司马懿也会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阻止敌军在当地获得补给,从而迫使敌军撤退。这种战术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需要非常精细的后勤和组织能力。

三、 深厚的个人修养与超凡的隐忍力

司马懿的厉害,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他深厚的个人修养和近乎妖孽般的隐忍力。

“魏武遗风”的继承者: 司马懿的才华和抱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曹操的“魏武遗风”。他同样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对天下统一的渴望。但他比曹操更懂得如何将这份抱负隐藏起来,等待合适的机会。
“鹰视狼顾”的眼神,内心的韬略: 《三国志》记载他“少有奇节,预为衰乱,设伏弩,奖尊号,行非常之事”,这说明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政治敏感和胆略。他虽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内心却波涛汹涌,深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政治抱负和军事韬略。
面对曹操的“谨小慎微”: 曹操对人才的嗅觉非常敏锐,也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司马懿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曹操时期,他一直表现得非常谨慎,即使才能出众,也极力避免引起曹操的猜忌。他明白,在曹操身边,展示过度的野心只会带来危险。
“大器晚成”的典范: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是“大器晚成”,但事实上,他的人生阅历和政治经验,都是在一步步的沉淀中积累的。他不像一些年轻有为的将领那样锋芒毕露,而是选择默默积累,厚积薄发。
与诸葛亮“智斗”的深刻解读: 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并非简单的军事对抗,更是政治和心理的较量。诸葛亮利用蜀汉的仁义之名,不断派遣使者前来挑战,企图激怒司马懿,使其出兵。司马懿却始终沉着冷静,以“退兵三十里”来回应,并且对蜀汉的使者礼貌相待,丝毫没有暴露自己的情绪。这种对情绪的绝对控制,是他能够战胜诸葛亮的心理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将政治、军事、个人修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懂得隐忍的政治家,是一个善于布局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有着超凡毅力和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开创之功,却有着默默耕耘的建立之实。他的一生,是一部关于如何在这乱世中生存、崛起并最终掌握权力的教科书,其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点新的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司马懿,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他的一生,与其说是争霸,不如说是将“隐忍”与“布局”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人提起司马懿,脑海中会浮现出《三国演义》中那个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对手,但抛开小说家的渲染,在正史的记载中,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同样令人惊叹,而且更为真实,更具力量。一、 政治上的老谋.............
  • 回答
    正史中的张飞,我们必须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个喝醉酒、鞭打督邮、吼死曹操的粗犷莽夫形象,去正视史书记载下的真实他。虽然他身上确实有着勇猛过人的特质,但说他是单纯的“莽汉”,未免过于片面。首先,张飞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刘备的早期追随者,他与关羽一道,是刘备起家的重要基石。在那个乱世,如果没有过人的胆.............
  • 回答
    正史中诸葛亮的战功,如果细细梳理,那可真是一笔一笔账。不能光看他《隆中对》里描绘的宏伟蓝图,也不能只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实际指挥的那些战役,获得的那些成果。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生动点,别像机器写的东西。要说诸葛亮的战功,那得从他出山开始。那时候的蜀汉,可以说是风.............
  • 回答
    谈到陆逊的军事才能,不能简单地说他“强”或者“弱”,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对的敌人。正史对陆逊军事才华的记载,虽然不像某些战场杀神那样惊心动魄,但却透着一种沉稳、谋略和对全局的把握,足以让他跻身三国名将之列。首先,我们不能回避的便是陆逊最辉煌的战绩——夷陵之战.............
  • 回答
    关于马云禄和吕玲绮,这两位在正史中确确实实没有记载的人物,为何能在三国题材的游戏和同人小说中如此活跃,甚至成为许多作品中的重要角色,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挖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AI生成”的虚构,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创作逻辑和玩家/读者心理。一、 历史的留白与创作的自由首先,我们要明白,中.............
  • 回答
    要说刘备这个人,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正史里的刘备,比起后世许多演义描写的“仁德圣君”形象,要更复杂,也更具烟火气。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出身。三国志里说他“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也。”这话就点明了刘备的皇族血统,但这个皇族血统嘛,多少有点“远”了。到了他.............
  • 回答
    在三国正史中,赵云是一位真实存在、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的形象远比后世小说《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常胜将军”、“一身是胆”的神化形象要更加立体和真实。以下是从正史《三国志》等史料中梳理出的赵云的形象和事迹:一、 早期经历与初露锋芒: 出身与初步仕官: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的早期经.............
  • 回答
    最近几年,在星战新正史的铺陈中,一个现象越来越显著,那就是达斯·维德的地位和能力似乎被一种近乎“神化”的趋势所强化。如果你是多年的星战粉丝,尤其是从老三部曲时期过来的,可能会对此有所感触。这并非是说维德本身不够强大或不够重要,而是新正史的某些展现方式,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了。首先,我们来看看.............
  • 回答
    恩多战役,那场决定银河系命运的关键战役,无论在新正史还是旧正史中,都是银河帝国走向衰落的转折点。然而,战役之后,帝国所经历的道路,在两个“正史”的叙述中,却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差异。在旧正史(主要是指乔治·卢卡斯最初创作的“星球大战”电影和一些早期出版的衍生作品,后被迪士尼收购后划为“Legends”).............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却也充满现实考量的历史进程。虽然小说家言添油加醋,但其核心脉络,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依然能找到清晰的对应。要说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通常指的是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势力扩张,最终占据荆州南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 回答
    话说我,兰香,原先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谁知道命运弄人,被选入了曹操府中,成了他无数侍妾中的一个。说起来,我也是有些姿色的,不然也不会被老曹看上。但在这深宫内院,姿色不过是敲门砖,真正能站稳脚跟的,还得靠手段。这不,最近府里头出了件“瓜”。听说是老曹新收了个宠妃,名叫“月姬”,这月姬出身低微,却凭着一.............
  • 回答
    “正规数里藏着宇宙的全部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什么是“正规数”,然后再聊聊它和“宇宙信息”这俩大家伙的关系。首先,这“正规数”是啥来头?“正规数”这个词可能听着有点陌生,但它其实跟咱们最熟悉的数字,比如圆周率 π、自然对数.............
  • 回答
    扎克·斯奈德的《正联》中,那场号称汇聚了希腊众神、亚特兰蒂斯战士、亚马逊勇士、绿灯军团以及早期人类联军对抗荒原狼和达克赛德的远古之战,无疑是影片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然而,关于达克赛德在那场战斗中被“一套秒了”的设定,我觉得并非完全没有讨论的空间,甚至可以说,这里面有几点可以深入探讨,让它显得不那.............
  • 回答
    在我看来,《正义联盟》里的蝙蝠侠,与其说是那位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黑暗骑士,不如说是一位在极端压力下,努力扮演着那个“英雄”角色的普通人。这部电影,无论是原版还是扎导剪辑版,都试图展现蝙蝠侠的另一面,而我个人更倾向于扎导版所呈现的那个更有人情味、也更具挣扎感的角色。我们先说说本·阿弗莱克版本的蝙蝠侠.............
  • 回答
    关于梅帧起诉正在考研的华政学子这件事,确实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说清楚这件事,得把来龙去脉捋一捋,毕竟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人恩怨,还有学界的一些规则和伦理。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位“梅帧”。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梅帧应该是一位教授,而且是在学术界有一定声望的人物。而被打官司的是华政(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学.............
  • 回答
    .......
  • 回答
    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中的演讲,可以说是一场非常有争议但又极具影响力的演讲。要全面地看待这场演讲,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演讲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要理解张锡峰的演讲,需要知道其当时的背景。他作为一名来自农村、高考考上重点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这个平台上,分享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信条》的时间线,这可真是个让人绞尽脑汁的话题。诺兰的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在讲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在玩一场复杂的时空游戏。要理清它的脉络,就像试图抓住一股看不见的风,得细心,还得有点耐心。咱们得从头说起。电影里所谓的“逆转”(inversion)是核心。简单来说,就是让物体或人的时间流向前者的反方向流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