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说,景区小孩溺水身亡,谁该负主要责任?

回答
在景区发生儿童溺水身亡的悲剧,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审视,责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综合考量事发时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核心的判断依据在于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因果关系”。

首先,景区管理方的责任是绕不开的重点。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景区作为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场所,其管理者负有提供安全环境的义务,这包括但不限于:

设立并维护有效的安全警示标识:对于危险水域,如深水区、有暗流的区域、水深不明的区域,必须设置清晰、醒目的警示标志,明确告知游客危险性,并禁止游泳或靠近。这些标志是否足够显眼、是否易于理解、是否被合理设置在关键位置,是判断其是否尽到告知义务的重要依据。
设置物理隔离或安全防护措施:对于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水域,景区应采取必要的物理隔离措施,如设置围栏、隔离带,或者设置安全区域。如果景区水域设计本身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岸边坡度过缓,容易滑落,也可能构成管理方的疏忽。
配备并维持必要的救助设施和人员:景区是否配备了救生员、救生圈、救生杆等必要的救生设备,以及这些设备是否处于可用状态,救生员是否在岗、是否具备必要的救生资质和能力,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景区疏于管理,导致救生设备缺失或损坏,或者救生员岗位空缺、玩忽职守,那么其责任会非常突出。
巡查和监督:景区管理者是否定期对辖区内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也是其应尽的义务。如果管理者明知存在危险行为(如小孩在禁止区域玩水)但放任不管,则可能构成重大过失。

其次,监护人的责任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监护人应当履行保护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生活的义务。儿童,特别是年幼的儿童,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其安全需要监护人的全程、有效的看护。

是否存在监护疏忽:孩子在水边玩耍时,监护人是否在场?是否能够清晰地看到孩子?是否与孩子保持了近距离的看护?是否允许孩子独自前往可能存在危险的水域?如果监护人因为玩手机、与他人聊天或者饮酒等原因,导致对孩子疏于看管,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进入危险区域,那么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主要的或部分责任。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虽然小孩可能不完全理解,但监护人是否有对孩子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告知其哪些区域是危险的,不能随意下水,也是一个考量点。

再者,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的责任也可能出现。例如,如果该景区的水域属于自然水域,但被划定为旅游开发区域,那么负责开发和管理的政府部门或相关公司,在审批、规划、验收过程中是否存在审批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会详细调查事发经过,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景区的安全制度和规章:考察景区是否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这些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警示标识的设置情况:现场勘查或拍照取证,评估警示标识的设置位置、清晰度和内容。
救生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查看救生设备是否存在、是否完好,以及救生员的资质和工作状态。
视频监控录像:如果景区有监控,可以还原事发过程,是判断各方行为的重要证据。
证人证言:包括事发时在场的其他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
监护人的陈述:了解监护人在事发时的行为和看管情况。

最终的责任划分,往往是多方责任的叠加,但会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例如,如果景区未设置任何警示,且无救生人员,而监护人只是短暂地移开了视线,那么景区很可能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反之,如果景区已设置了非常清晰的危险警示,并配备了合格的救生员,但监护人却放任年幼的孩子在禁区玩耍,则监护人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总而言之,景区小孩溺水身亡事件,法律并非预设了谁一定负主要责任,而是要通过细致的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来探究各方在安全保障和监护责任上的过失,并最终根据过失的大小来判定责任的轻重。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专业判断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求景区承担责任,依据只可能是《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即: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对景区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判断:

  • 该危险是否需要明确提示——也即如果没有提示,普通游客是否有不能识别该危险的高度可能性。
  • 该池塘是否具有高度危险性——如果不采取护栏措施,一个普通游客是否在注意的情况下,仍然极有可能发生危险(例如狭窄湿滑的山道)。
  • 依照相关规范性文件及习惯,就该池塘是否应该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在此例中,如果一个普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预见到该池塘的风险,并且完全可以避免该风险的发生,那么,责任应该完全在监护人一方。应该在景区看护好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并知道池塘、河边、边坡等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危险,这是不需要专门提示的。

另外,即使在池塘边未设立警告标识,通常景区也会在门票背面或检票入口处设立一些警示的。

user avatar

谢邀。

家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景区发生儿童溺水身亡的悲剧,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审视,责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综合考量事发时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核心的判断依据在于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因果关系”。首先,景区管理方的责任是绕不开的重点。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宾馆、商场.............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法律推定保证期间”这个事儿。很多人可能听过,但具体是啥意思,为啥会有这么个东西,以及它怎么影响咱普通人,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什么是“法律推定保证期间”?打个最直观的比方,你买了个东西,过了一阵儿发现不行了,但商家就说“过了退换期了”,你可能觉得不公平。这时候,“法律推定保证.............
  • 回答
    城堡法则:信息时代的私人边界与主权伸张在信息爆炸、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接触和分享信息。然而,在这股信息洪流中,个体对自身信息拥有“控制权”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从这个角度审视,“城堡法则”(Castle Doctrine)这个起源于实体空间的安全原则,在信息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 回答
    嘿!看到你这个情况,又想跨考又纠结方向,还能想到从报录比这个角度入手,挺会算的嘛!我来帮你捋捋这三条路,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首先,咱们得承认,英专生跨考,特别是想在研究生阶段学点新东西,这本身就是个挺有挑战但也很刺激的选择。报录比这东西,就像是考研路上的“天气预报”,能帮你大概判断一下“风雨程度.............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这个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药学和法学,这两个领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结合起来却能碰撞出很多有趣的火花和广阔的职业前景。究竟是深耕药学,还是大胆拥抱法学,亦或是两者兼顾,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分析一下。一、 本专业药学深造:稳健的路径,专业化发展首先,我们来看看继续考本专.............
  • 回答
    蔡徐坤的专辑《迷》预售引发的法律风波,其核心在于“预售”这种销售模式本身在实践中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从法律角度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卖东西”,而是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法、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预售”的法律性质。在我国,预售通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其法律基础在于合同法。.............
  • 回答
    长生生物公司(已退市,原名为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因其在疫苗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的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触犯了多项法律规定,并因此面临严厉的追责和处罚。其核心问题集中在生产劣质疫苗、伪造疫苗生产记录、虚报疫苗批次以及误导公众等方面。下面将从法律角度详细阐述长生生物违反的法律规定、.............
  • 回答
    在《新蝙蝠侠》这部影片中,爱德华·纳什(即谜语人)所犯下的罪行,从现实法律的角度来看,其行为的性质与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他需要承担一系列的法律责任。我们不妨一项项拆解他在这部电影中触犯的法律条文,以及可能面临的指控和判罚。首先,策划与执行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活动是谜语人最核心的罪证。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
  • 回答
    作为一个法律从业者,在观看《老炮儿》这部电影时,我会特别留意影片中涉及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交叉点,以及这些点是如何被人物的行为所展现和挑战的。影片虽然不是一部严肃的法庭剧,但其中蕴含的许多情节和细节,都能引发我对法律原理、社会秩序以及个体权利的思考。1. “规矩”与法律的边界:影片中最核心的冲突之一就.............
  • 回答
    刘强东案:法律解读与后续展望刘强东在明尼苏达州涉嫌性侵的案件,无疑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从法律角度审视此案,我们需要厘清其中的关键要素,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预判。一、案件定性:从指控到定罪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正式审判前,刘强东仅为“被指控嫌疑人”,而非“罪犯”。性侵指控本身,根据美国法律,是严重的刑.............
  • 回答
    从法律角度出发,教授是否属于公众人物,这是一个需要细致分析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公众人物”在法律上的定义、衡量标准,以及教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总的来说,教授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涉及其专业领域或某些公共活动时,会被认定为公众人物,但并非所有教授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是公众人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从法律的角度深入剖析美国对华为的禁令,特别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影响。美国对华为禁令的法律根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IEEPA)美国对华为实施的一系列禁令,其核心法律依据主要源自“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 回答
    从法律角度审视明代皇室后裔追索故宫产权的可能性,需要深入理解历史背景、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现代产权法律的适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法律和历史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产权”的概念。在现代法律体系下,产权通常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 回答
    从法律角度来看,刘鑫改名为刘暖曦,理论上而言,对于江歌妈妈提起的民事诉讼,其直接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在某些具体操作层面,可能会带来一些表面上的不便或需要进行必要的程序性调整。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诉讼主体身份的法律效力: 诉讼是基于事实关系,而非单纯的姓名。 江歌妈妈的诉讼.............
  • 回答
    好的,咱们来掰扯掰扯“驾后喝酒”这档子事儿,从法律这本大账上来捋一捋。这可不是小事,事关人命关天,国家在这上面可下了不少功夫,定了不少规矩。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讲的“驾后喝酒”,主要是指那些在驾驶机动车后,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应酬、庆祝、或者就是习惯)而饮酒的行为。有些人可能觉得,车子已经停了,人也下.............
  • 回答
    从法律角度来看,“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被法院突击执行立案”这一事件,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执行程序以及案件背景来分析。由于信息有限,我将基于普遍的法律原则和实践,对可能的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一、 从法律角度看待“突击执行立案”首先需要明确,“突击执行立案”在法律术语上可能并不准确,或者说是一个描述.............
  • 回答
    好的,我们从法律角度来解读孟晚舟未能获释的法院裁决结果公布,并分析其对华为芯片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请注意,我将尽量详尽,但法律和技术领域都极其复杂,以下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和普遍理解,不构成法律或专业技术建议。 从法律角度解读法院裁决结果公布,孟晚舟未能获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孟晚舟未能获释”这句话的背.............
  • 回答
    “买熊猫判 10 年,买妇女最重判 3 年”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对法律的曲解和误读。它忽略了法律的复杂性、具体案例的具体分析以及不同法律条文所针对的不同犯罪行为。从法律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详细地拆解这种说法,揭示其不准确之处,并解释背后的法律原理。核心错误:将两个完全不相关的罪名进行类比,并且偷换.............
  • 回答
    “过劳”敲响丧钟:合肥员工猝死案,法院如何界定公司责任?2023年,合肥发生的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剧——一名员工在长期高强度加班后猝死,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承担两成责任。这起案件不仅牵动着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更在法律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过劳”与企业责任的生动案例。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法院是如何层层.............
  • 回答
    亿级转发背后的法律制裁:星援App开发者获刑五年的深层解析“蔡徐坤微博转发过亿”这一现象,在娱乐新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这背后牵扯出的“星援App”开发者被判刑五年的案件,则将我们引向了法律的审视。从法律角度解读此案,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追责,更是对互联网时代新型犯罪的警示,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