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途岛海战后确实放弃了重巡和战列舰的制造呀。
重巡本身就是一种很尴尬的战术定位,除了日本,英美的轻巡除了炮,在技术指标上并不比重巡差。加上航空母舰的主力化,先进的多炮轻巡完全可以取代重巡在航母编队里的作用。
实际上,航母的出现宣告了大多数水面舰艇无法脱离航空兵独立作战,即使是驱逐舰这样战术机动性极佳的水面舰艇,也有在港里下锚的时候,比如航速高达40节的岛风,就是在马尼拉湾里停泊的时候被航母舰载机击沉的。
至于重巡和战列舰这两种就是以水面炮战为目的设计的军舰,更是直接被航母替代了。
二战前还造战巡岂不是找死吗?别人家都在造高速战列舰了,自己还弄个受动力技术拖累时代才有的过时产物干嘛?
重巡那是伦敦和华盛顿条约的产物,条约没了当然这个名字都不在了,实际上二战时期美国造了很多巡洋舰但都只是巡洋舰而不叫重巡(虽然排水量和火力投射能力比自家重巡都强得多)
随便说几个点:
1.战列巡洋舰与战列舰合流的过程,或者说在更长时间段里战列舰和“一等巡洋舰”及类似物合流的过程的最终结果,是战巡吞掉了战列舰,或者说,最大的主力舰,越来越倾向于巡洋舰化,最终变成了一条巨型巡洋舰。不仅在设计上,而且在功能上,在实际运用和战斗方式上,都巡洋舰化了。典型例子,看看前卫和衣阿华。
这方面如果要通俗的说,那就一句话:二战战列舰是和高速轻型舰艇共同编成较小的高速机动编队来的多,还是排上战列线有目的和对方对轰来的多?
这个具体我已经讲过好几次了,就不再赘述了。
2.重巡贵不贵。
巡洋舰贵不贵看国家,不要总是盯着美德这种造价奇葩的国家。
就英国而言,一条万吨巡洋舰无论轻重都在200万镑出头(8炮郡级220万镑,贝尔法斯特210万镑),而战列舰的话,kgv在700多万镑,沿用老炮塔的前卫约560万镑(换算价,前卫实际支出不止,但是因为是战时拨款计入了通胀因素。类似胡德的600万镑肯定不能和qe的250-300万镑比对)。排除预支了一部分成本(通过老炮塔的形式的预支了火炮组系统成本)的前卫,三万五千吨的kgv和一万吨的巡洋舰实际上吨造价几乎差不多。
那一艘主力舰换三艘半万吨巡洋舰值不值就是个很辩证的问题了,但可以肯定,绝对是比一换二更值得讨论的。
3.战舰成本构成。
懒得多说,也懒得再次辟谣“战舰成本动力占大头”,就提几句:
kgv子系统里最贵的是船体(约200万镑),其次是炮塔(不含火炮,就炮塔系统)和装甲钢,这两者几乎等价,都是140-150万镑;然后是火炮,全舰备弹和动力机组,机组和全舰备弹基本一样,都是80万镑,炮组只占50万镑。其余子系统成本都是十几万甚至几万镑的玩意儿(比如空调预算14000镑),就不提了。
所以说现在网上流传的东西很多就离谱,实际上战列舰的舰炮(这是最离谱的,火炮是耗材啊,身管寿命是有限的啊,怎么可能很贵……当然,火炮的产能倒是值钱且有限)啊,机组啊,这些压根占不到舰艇成本的大头。
结果以讹传讹,都传成啥样了。
4.最后提几点:(以下为级内均价)
无畏181万镑,同期无敌175万镑
涅普顿153万镑,同期不倦153万镑
343战列舰价格从190万到205万镑不等,而狮价格也在200万出头。
也就虎的价格明显高于铁公爵,可虎号都多大了……
胡德没有同期的战列舰可比,至于声望那种本质上的大巡,英镑在战时贬值到战前一半的情况下也只要300多万英镑,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的,压根没法和同大小的qe,r级比造价了……这还是英国,搁德国更夸张,还能出现战巡比同期战列舰便宜的情况。
5.回到题主的问题:
完全可以。英国人战时不就只造了巨型巡洋舰kgv和前卫,并且战时只建造了6寸炮巡洋舰,没新造8寸炮巡洋舰么。
可以,但所有国家的海军条令都不允许。
一个国家尤其是海军大国,军队建设都是成体系的,包括战争指导思想、军官梯队建设等等一系列方面,不是你说打破旧规则就打破的,你要能证明新理论的价值。
战舰建造和海军战术也是逐渐发展的,尤其大型战舰建造周期长,因此发展都带有很大的滞后性。
重巡本来各国都不想造,首先是海军条约把巡洋舰的规模限制死了,之后日本人先一步造出来了8千吨重巡,引得各国在这方面加大了研究,日本自身也因为主力舰限制,加大了对重巡的投入(包括作战战术在内),形成了日系特有的针对水面作战的特化重巡。各国也逐渐在军备竞赛中内卷,你有我也有……实际各国都清楚重巡的性价比是最低的。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航母战列舰下饺子,重巡的建造数量反而是最克制的。
海军军舰建设是非常废钱的事情,在国家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除了日本,其他海军强国在硬件上的投入都不高,所有参加海军裁军会议的强国中,仅有日本超过了自己的配额,英、美、法、意连基本的配额都没有用完,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只有日本常年保持着高额的军费投入。
日本这么教条化的国家,海军内部都会有舰队派和条约派(航母派)的争论,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英美内部也有很多人对:航空力量将主导未来海战这件事有很清楚的认知,不应该再造战列舰,海军发展以战列舰为核心转变成以航母为核心这种完全革命性的思想各国海军都有。
但建军思想大变革是需要钱的,已经服役的这么多战列舰、重巡、还有那些为了水面作战而准备的一整套装备体系怎么办?全拆了不要了?为水面炮战培养的海军官兵呢?全退伍再换一批新的?一大堆武器供应厂商原先的研究大部分都废了不要了?车间厂房工人的投入都再来一遍?
各海军强国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海军利益链条,谁能随便一句话就砸了这么多人的饭碗?而且海军对于这些国家都是立国之本,随便就变更了海军战略,一旦走错一步,和可能就是下一场战争失败国家衰落……没人想为这种战败背上责任,所以也就没有当权者敢做这样的决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