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程序正义,此事经某部门审批确认经某领导小组同意准许通过并愿意承担责任。单位在盖章之后,后续会有部门见章跟踪办理,相当于原始版的钉钉审批流程,没盖章则代表不同意,不通过,如没盖章还硬要执行,后续出了乱子,上级部门可根据程序来追踪责任。
凡是盖过公章的文件,代表主管部门全体通过,盖章的组织必须负责,凡是没盖过公章的文件,还可以说是误传和草案,不具备任何效力。
印章和签字,甚至于手机钉钉上的审批,都是不保险的,印章能复刻,签字能模仿,证件能造假,制服能伪造,网上审批也能盗用密码和手机,现代社会印章更应该代表一种确认的态度,是一种威信,是流程,指望具体的物品来保证安全是幼稚的,真正保证不出错误的是一环套一环的执行,是密不透风的事前确认事中留痕事后追责制度,其实还是人。
印章的安全性和门锁的安全性类似,这是一种宣告性防卫。
门锁的安全性有多高呢?小学时我们一整个班级的男生,第一个男生会撬锁后,在一个星期内全部学会了打开三环锁。所以门锁的防卫性能其实很低的,我不认为升级了锁之后能本质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升级比不升级强。
但是,一旦上了锁就给进入者的性质加了限制,撬锁进入的行为从撬的那一刻起,就明明白白的被宣告为违法。如果没有锁,就算我进去了又怎样,你不能证明我有偷窃的企图,我只是误入行不行。
当然,如果门锁只是防卫的唯一手段,防卫效果只能看警察叔叔破案能力了。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唯一手段只是表相的。比如小区的保安门卫、邻居察觉到有人撬锁或者陌生人进出,难道不会留意、制止?家里不放太多现金难道不是手段之一?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穷。
印章也是类似,萝卜章的成本很低,但是这个行为从行为一开始就被宣告违法。只要你刻了萝卜章,就可以认定你有伪造的意图。
至于把印章作为唯一凭证,大概和上锁作为唯一防卫手段一样吧。同样的,公章也是看似唯一的凭证,但其实不是。比如,正常公司仅有一个公章就可以让财务把款项付出去吗?就算你只是想用公章骗骗供应商的货,这种表见代理的风险公司确实要相对难发现点,但是一旦供应商开了票,你的财务发现不了吗?
所以只能说正常公司公章并不是唯一凭证。
盖章可算是一种原始的非对称加密验证方式,类似现在 的 RSA。
单从密文是无法完全逆向出私钥的。你从盖好的公章印记上还原出印章是很难的,除非你偷到原始印章,也就是私钥。
而且盖章不仅是作为凭证,还有其他用法。
比如盖在签名上或者重要内容上,这是防篡改,像是 SHA1。
比如盖在两页纸上各一半,这就制造了一对 RSA公钥和私钥。
在交易中主要有以下安全问题:
保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与授权,抗抵赖。
印章可以解决这四个问题,蜡封加盖章的信封可以做到保密,骑缝章可以保证完整性,加盖公章等于授权验证公章等于认证身份,盖了章表示确认认可交易不好再抵赖。
请参考 @闻檀眠 的回答,印章的安全性并不低。
在原理上公章是实现了PKI要求的安全性的,至于是否容易伪造那是工艺问题,用RSA加密如果私钥位数少还容易破解呢。
安全从来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只要安全手段所保护的东西的价值低于破解所需要的成本,那么就是相对安全的。
现在RSA的密钥长度已经4096位了,随着计算资源成本的下降,位数还会上升,如果哪天NP问题被搞定了,我们就要想点别的加密方法了。
最后别说什么中国特色落后神马的,很多人都出过国吧,世界大多数国家海关还是会在护照上盖章的,虽然盖章不是唯一的验证手段,但是是必要的。出境的时候如果没看到入境章还是会有麻烦的。
====================有感于评论而加的分割线======================
评论中可以看到有不少高人声称可以完美复制印章。
伪造印章只能算成功一半,不被发现能逃脱制裁才叫真成功。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恭请各位以身试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