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网络舆论左转之后,剩余价值魔怔人倒是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脑子不清楚的地方是,剩余价值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下的那一部分中能被投资人拿到的部分,才可以算是被“剥削”的剩余价值。
哪怕是在国有制下,也依然是会产生剩余价值的,绝不存在一个人在劳动中可以拿走所有剩余价值的情况。
好比现在国家会划拨一部分国有企业利润到养老金,这些国企利润,难道不是国企员工工作中产生的剩余价值?企业姓“国”就能改变这个事实了?
对于某些总觉得自己的剩余价值被剥削的了人,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有个建议,那就是你尽量去一个上市公司,然后同时购入该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你作为打工人拿到了属于你的工资,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与此同时作为公司的股东,你也可以参与公司利润的再分配,相当于拿到了剩余价值。
一举两得,多好。
你不建有的是人建
现在谁投资会去建厂啊,还不如扔黄浦江能听个响。
谁要建厂的请联系我,钱不需要可以送给需要的人。
既然这个投资人这么听话,工人说不许剥削就不剥削,那么工人再说一句:不许不建厂。然后投资人乖乖建厂了,这个问题就破解了。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是唯物的科学。马克思论证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时,用的逻辑或者说思维主线是生产力,如果一种制度越来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那它就必将被另一种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主义不是神学,不是道德说教,马克思从未说过因为剥削剩余价值是不道德的,所以资本主义会灭亡。反过来说,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那资本主义一开始也不会诞生,因为资本主义诞生之初乃至之前,剥削也仍然是不道德的。
网左整日提分配,却不提生产,不提占有生产资料,不行动起来自己办集体企业,然后用事实证明公平的分配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更高的生产力打败那些资本主义企业,这真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最有战斗力、最雄辩的、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与唯物主义背道而驰。
以下是正经回答:
首先投资人为什么要建厂?为了获得利润,如果没有利润,投资人就不会投资
利润从哪来?从剥削剩余价值来,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产生利润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剥削剩余价值可以剥削自己的工人,也可以通过市场剥削消费者
如果投资人愿意投资一家工厂,那这家工厂一定有利润
如果这家工厂没有剥削自己的工人,那他必然剥削了消费者,也就是其他企业的工人
对应到现实中,越南廉价衬衫厂厂长显然是剥削了越南工人,同时还向欧美消费者、欧美投资人让利
互联网巨头(美团、字节等等)、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阿里、腾讯等等),没有剥削自己的员工的剩余价值(员工创造的利润>员工的工资>员工的劳动价值),但显然通过自己特殊的市场地位剥削了消费者或者衬衫厂厂长,而厂长被剥削的部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衬衫厂工人
自由市场的假设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意思就是有无穷多个投资人,这个投资人不建厂,自有其他的投资人建厂。
如果只有一个投资人,他不建厂就没人建厂了,说明这是个完全垄断的市场。垄断加上资本主义,那没救了。
想象一个“工人”,
提出了一个想象中的“要求”,
给出了一个想象中的“答案”,
构成了一个想象中的“悖论”。
这种问题也需要破解?
梦里什么都有,何必纠结于资本论呢?
但凡读过点儿马克思的人,大概应该明白,马克思并不是说“不许剥削”
而是在说:为什么以前有剥削,为什么现在有剥削,为什么以后没剥削。
这个问题,是为了讨论实际问题的吗?
似乎有人没明白,
为什么我要说,这是一个【想象的悖论】,
为什么我要说,【马克思并不是说“不许剥削”】。
其实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剥削不剥削的问题
哪怕所有工人平摊出钱,最后的收益也会不平等
总有人能力突出,总有人偷奸耍滑,总有人贪小便宜,也有人大公无私,这是人性,而人性是控制不住的
不许毁投资协议,否则赔偿违约金。
你是不是对于美国工会有什么误解?
你以为美国工会是替工人维护利益?当然不是,美国工会最大的功能是排除异己,保护当地工人权利。
什么意思?也就是当地工会只是当地工人,驱逐外地工人的工具,借此提高当地工人工资。
而曹德旺,是需要全美国最好的工人加入他的企业,而不是搞一个依靠工作搞工人霸凌的工人养老乐园。
保护工人权利,应该是由政府来管,而不是工会组织。
工会出现是由于政府部门行政缺失导致的。这个和中国古代的民团是一回事。要是政府可以保护村民安全,村民何必再自己组建民团。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而美国工会在发展中,已经成为左右美国当地政府的一种力量,好不好呢?其实不好。
你想想如果浙江工人自己搞一个工会,要求在浙江企业,必须全部雇佣浙江工人,那么其他省份的工人,在浙江还能找到工作吗?而就浙江那点工人,根本满足不了浙江企业用工需求,由于工人缺少,导致用工成本上涨。
企业受不了自然要搬走,工会说不行。要求政府出台法令,走不了,又赔不起,怎么办?只能破产倒闭。
最后浙江还能成为中国工业基地吗?
即便是能生存的企业,自然要最好的工人,那么那些技术不好的,文化水平低的工人,如何能竞争过这些工人?而大量工厂倒闭,你又能去哪里找工作?
你会说去临省呀!不好意思临省也有工会,他们也禁止外省工人到他们省工作。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就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在中国因为不存在这样的工会组织,所以可以公平自由寻找工作,这叫调剂型失业。
而西方国家,失业就是失业,除非你直接走,换个地方缴纳社保,成为当地居民,加入当地工会。你才能在当地重新找工作。而这个问题很难,当地都是用工过剩,谁还会用你这个新来的!
除非是曹德旺这样的企业。
回到问题上来
你想破解什么?工人是不愁吃穿吗?可以数十年如一日不工作的挑选工厂。
不可能吧!
这样的结果就是,底特律知道吗?能跑的工人都跑光了,谁还在这里和工会一起安贫乐道。工作吃饭是第一位的。
不建就不建呗,干嘛要破解?我去考公务员还不行吗
这个问题,其实挺严肃的。
如果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思想实验,资本家不在本国建厂后,资本家手里的资本会如何使用?投资实业,置办地产,股市投机?无论如何,钱总是要有个去处的。
在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意识普遍觉醒后,资本家无法再用以前的手段剥削当地工人(至少不能那么露骨了),但他们仍然可以外迁工厂到落后国家,在落后国家组织生产,并用超额利润中的一部分养活国内的工人阶级,使他们不至于造反,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资本主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用自己的经济逻辑让全世界都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附庸。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世界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才能抵抗旧势力的疯狂反扑。统一资本生产要素,进行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类未来的投资。
到那时工人就不用说“不许剥削剩余价值”了,而应该开始操心之后的投资生产问题,不过那应该就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了。当主人,总是好过当奴隶。
打工人:
投资人:那我不建厂了。
打工人:蚌埠住了,哭唧唧,嘤嘤嘤。
70年前的上海工人:
投资人:那我不建厂了。
工人:你工人爷爷来共产你了,交出生产资料。
曹德旺之所以能在美撤资,是因为他撤资后还可以回中国建厂。
但如果中国工会也发挥工会本身的水平呢?
那他曹某人可能要破大防了。
这种事情不是假设,而是在中国真实发生过的。
在四五十年前,中国的政策和意识形态依然视资本家为万恶的剥削者的时候,为了“保护”工人不受剥削,不许私人办企业,劳动者要么在农村种地,要么去国企打工。
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国有十亿人,八亿农民啊,不管是国企还是土地都用不了这么多的劳动力,这个时候中国尽管有大量的劳动力,但是无法充分就业,那时政策上管中国人口叫做“人口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的就出现了第二次的“逃港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跑到香港去打工。
(我不知道知乎上的“左”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这些劳动者要主动的去投奔资本主义阵营,为什么放着不被剥削的好日子不过要主动的去被剥削。)
为了解决逃港的问题,摆在当时的领导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进一步压缩用于国家发展的资金,充当军费开支,用军队阻止人们逃到香港。要么,就让香港的资本过来。
如果当时的领导人选择第一条路,恐怕也没有中国的经济奇迹了。当你解决不了就业问题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就叫做“人口负担”,而一旦为劳动者找到出路,那立刻变为“人口红利”。
(什么叫“解放生产力”啊)
所以说到这里问题就已经很清楚了,劳动者要的不是不被剥削,而是利益!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博弈不是零和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啊,资本家没有利益他凭什么建厂呢?你要是资本家你会干吗?这个问题几十年前中国领导人就搞明白了,怎么现在又退回来了?
有人会问:你认为该怎么保护工人利益。回答也很简单:组建工会,不是那种名存实亡的服务于资本家的工会,而是工人自发组织的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因为如果一个资本家对一群分散的工人博弈,那资本家毫无疑问占据优势,如果是一个资本家对一个工会组织,那这种博弈可以接近平等。当然工人也不会提出“不许剥削剩余价值”这种诉求,能按时下班,能发放点福利,能交五险一金在中国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为啥不投资?建黑灯工厂啊。整个车间全自动,不需要一个加工工人。老板自己机械专业,负责常规维护,重大故障外包给工程师。然后工人是拍手欢呼没人剥削自己了,还是学卢德分子冲进去砸机器呢?
投资人从来不筹办工厂,投资人决定是否投资。
想要筹办工厂的人提供给投资人全套方案,给投资人仔细讲解为什么要建厂,以后的收益如何,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筹办工厂的人在报告中说:“当地工人提出不许剥削剩余价值。”
那么,投资人会问:“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
筹办工厂的人回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投资人说:“好吧,今天的报告就到这儿吧。你什么时候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来找我。”
一个星期后,没有回音。
投资人转而将该笔资金用于购买石油期货。
开发区仍然是一片荒地。当地开发办主任被撤职,主管招商引资的副区长被调往市图书馆任副馆长。
苏联已死,烧纸没用。
两个字,无解。
在可预见的未来,私有制依旧对生产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企图完全消灭私有制的幻想都会走向灾难。
以今日的生产力水平来说,对私有制的带来的苦难,而把矛头指向私有制完全是对普通民众的欺骗。或者换句话说,与其是私有制的问题,不如说是。。。的问题。
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收私有生产资料,然后自己建厂呀。
谁家的金融资本也别碰实业,有一分钱贷给实业了,金融资本家全家得艾滋病。
为毛要建厂?
都不建厂,要么资本家给银行付利息保全财产,要么资本家自己雇保安,交给政府间接雇警察也行。
你把钱堆在家里,你猜有没有好汉打它的主意?
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它要求资本家每年给它提供百分之十的增殖,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兴高采烈的奴隶,资本家决定不投资,不能给资本提供增殖,那他就变成了保管一笔财产的普通人,不再是资本家。
所以资本家投资是刚需,资本家不会像地主一样把银子埋到地里。
有本事就大家一起躺平晒屌,反正到时候我是一定兴高采烈的。
前段时间我目睹过一场辩论。其实就是Q群里的键政。
特别有意思。
某朋友说:如果真按劳动法走,我们公司就破产了。
另一朋友回复说:那就去申请破产。请。
那朋友不服气地说:那我真要破产了啊?满公司的员工要吃饭的啊?
这朋友继续说:请。
接下来,无论这位要破产的朋友怎样说自己破产的坏处,都没用。那位反驳的都只说一个字:请。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不会真的去申请破产的,说“如果这样我们就破产了”,不过是喊喊而已。
网左敲键盘固然没什么用。
精资敲键盘就有用了?
题主你再想想呢?
对抗思维要不得。凡事,先捉摸能不能求同存异,做到双赢
一起把厂子做起来,把盘子做大,大而不能倒
然后,经营不善,就工会出面,让政府注资,兜底
工会和资本家,就按照持股比例,分钱
然后继续经营不善,继续工会出面,继续政府注资,兜底
循环,完美
+++++++
所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工会是最大投资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