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1 月 15 日北交所正式开市,给 A 股带来哪些影响?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

回答
11 月 15 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这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于 A 股市场而言,北交所的设立和运行,无疑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遇。

北交所对 A 股市场的影响

首先,北交所的开市是对我国资本市场“分层、分类”改革的深化。此前,新三板(也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就已经承担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任,而北交所的设立,则是将这部分企业直接推向了公开的、具备独立交易平台的市场。这意味着: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过去,新三板挂牌企业虽然可以进行交易,但在流动性和融资功能上与 A 股存在差距。北交所的设立,将为这些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专业的融资平台,有助于它们获得更充分的资本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壮大。这也会间接促进 A 股市场中部分优质标的向北交所迁移或作为北交所公司的关联方出现。
引导市场资金流向: 北交所的设立,可能会吸引一部分原本关注 A 股市场的资金,特别是对科技创新和成长型企业感兴趣的资金,转向北交所。这会对 A 股市场的资金面产生一定的分流效应,但从长远来看,更多元化的市场选择也可能带来更健康的资金配置。
提升 A 股市场的整体活跃度: 新的交易场所和更多的上市公司,意味着市场整体的交易机会和标的会更加丰富。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可能激发更多的投资热情。
推动监管和制度的创新: 北交所作为全新的交易板块,在交易制度、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可能都会有新的探索和突破。这些创新经验一旦成熟,也可能为 A 股主板、科创板等板块的优化提供借鉴。例如,北交所的交易制度中,引入了竞价交易和连续竞价交易,以及涨跌幅限制的调整等,这些都与 A 股主板有所不同。
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价值重塑: 北交所重点服务对象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北交所的上市,将为这些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估值,进而带动 A 股市场上类似企业价值的重估。

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北交所的开市,为我们提供了发现和投资一批“隐形冠军”企业的机会。以下几个方向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专精特新”龙头企业: 北交所的核心定位就是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在细分行业内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关注那些在各自领域具有垄断性或领先地位,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并且有清晰发展战略的公司。例如,在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可能隐藏着不少具有潜力的企业。
新三板精选层企业的价值提升: 北交所的开市,实质上是将原新三板的精选层企业直接转设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已经过前期筛选,具备一定的素质。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的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修复机会。同时,北交所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挂牌,可以关注那些有望转入北交所的创新层企业。
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可能与 A 股主板或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上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关注那些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产业链下游或上游,能够受益于北交所上市公司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的 A 股公司。
券商及相关服务机构: 北交所的设立和运行,将带动相关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券商的投行、研究、经纪业务等。作为连接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券商在北交所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逐步成熟,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会加大对北交所的配置。关注那些在北交所投资领域有布局、有研究能力的基金,以及投资于北交所标的的指数基金。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北交所投资?

北交所的交易制度与 A 股主板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投资者需要了解清楚才能参与。

1. 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与其他证券账户类似,您需要通过证券公司办理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目前北交所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是:
资产门槛: 申请权限开通前连续 20 个交易日账户内 日均资产不低于 50 万元人民币。
交易经验: 具备 2 年以上 的证券交易经验。
风险承受能力: 能够识别和承担北交所交易的风险。

温馨提示:
如果您已经开通了科创板交易权限,但未达到 50 万元资产门槛,需要先补充资产至 50 万元,并满足 2 年交易经验,才能申请开通北交所权限。
如果您已开通融资融券账户,且信用账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不低于 100 万元,那么您的北交所交易权限会自动开通,无需另外申请(但需满足 2 年交易经验)。
一些证券公司可能会提供便捷的线上申请流程,您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 APP 或官网进行办理。

2. 了解北交所的交易规则:
交易时间: 与 A 股主板保持一致,周一至周五交易日,9:1511:30 为开盘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13:0015:00 为连续竞价。
涨跌幅限制: 北交所实行 ±30% 的涨跌幅限制。集合竞价阶段可能产生较大的波动,投资者需要特别留意。
交易方式: 投资者可以通过竞价交易(包括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和对敲交易进行买卖。
交易费用: 交易佣金率由证券公司自行制定,通常会参考 A 股主板。

3. 精选投资标的:
深入研究: 北交所上市公司普遍体量较小,信息披露相对集中。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临时公告等,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核心竞争力、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关注基本面: 优先选择那些主营业务突出、盈利稳定增长、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团队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
关注市场情绪: 新股上市初期,市场情绪可能会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但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追涨杀跌。
分散投资: 与 A 股投资类似,也建议投资者采取分散投资策略,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于一只股票。

4. 关注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 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可能相对较弱,易受宏观经济、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
流动性风险: 虽然北交所旨在提升流动性,但初期部分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可能不如 A 股主板,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信息不对称风险: 相比于 A 股主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能还不那么完善,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
交易系统风险: 作为新设立的交易板块,初期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易系统不稳定因素,虽然概率较小,但仍需有所准备。

给普通投资者的几点建议:

量力而行,理性投资: 在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前,请确保您已经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盲目投入不属于自己承受范围内的资金。
学习和研究是关键: 北交所的投资逻辑与 A 股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投资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多关注财经媒体对北交所的解读,学习投资方法。
从小额开始尝试: 如果您刚开通权限,可以先用小部分资金进行尝试性交易,熟悉交易流程和市场波动,逐步积累经验。
保持长期视角: 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对于北交所的优质企业,应以长期持有的心态去参与,而不是短线投机。
关注政策动向: 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关注相关政策信息,有助于把握投资机会。

总而言之,北交所的开市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价值发掘机会。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了解规则、理性参与、深入研究,并以审慎的态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捕捉其中的投资机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来各位非常需要懂一些股权投资方面的知识,今天由我来给各位科普一下。

股权投资,分三个阶段,天使轮投资,风险投资(VC)和股权投资(PE)。

天使轮投资,一般是在起步阶段,有时候只是一个商业计划书,一份PPT而已,投资人觉得不错,就直接给投资了,作为创业者的启动资金。

但天使轮投资一般金额比较小,大部分就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

由于不用任何抵押,创业者暂时也没有做出任何成绩给投资人看到,投资人就直接给投资了,所以叫天使投资轮。

创投机构,或者专业的投资人,有一些会采取广撒网的方式,大量投资一些比较看好的项目,但这样做失败率会很高,大部分项目最终都无法成活。

但没有关系,一百个里面能够有一两个最终成长起来也是赚的,创投机构赚的也是概率的钱。

当初创企业开始做出一些成绩,能看得到明确的发展方向,投资人就会开始追加投资,进入风险投资阶段,也就是VC阶段。

这个阶段虽然能够看到一定的成绩,但投入依然大于产出,风险收益都比较大,所以投资金额一般也不会太大,大部分就是在千万到亿元级别。

在风险投资阶段死去的企业也很多,但存活率相对于天使轮就高多了。

后面等到企业开始稳定经营,达到上市条件,或者接近上市条件,可以冲击上市的时候,就会进入股权投资阶段,也就是PE阶段。

这时候股权一般都比较贵,投资金额也比较大,通常是亿以上的,十亿,百亿级别的也有,投资目标一般都是运作上市。

了解了股权投资的基本知识,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到底处于哪个投资阶段?

在过去,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只能呆在新三板里面,其实是达不到上市条件的,基本都是属于风险投资(VC)阶段,这些企业大多处于上升期,但投入依然大于产出,无法靠自身实现稳定经营。

这一阶段的企业风险大机会也很多,但前几年由于未能上市,只能在新三板呆着,大量企业要拿到投资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这类企业想要拿到银行大额贷款基本也不可能,因为银行需要抵押,需要看到成绩才会给贷款。

包括前面的科创板也是,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本来也是达不到上主板条件的企业,后来为了方便新兴创业企业融资,扶持新兴产业,所以专门设立了一个科创板,让新兴企业有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

现在又多了个北交所,目的都是为了让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上市融资,这也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体现。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对于新兴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我是举双手赞同的,资本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就是处于风险投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企业,预期收益大,但风险也很高,并不适合大部分投资者,千万不能把这些股票跟主板上的股票等同起来。

其实科创板和北交所设置50万门槛是有道理的,这真的是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并不是有钱不让大家去挣。

这也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现。

炒股票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对于大部分散户来说,最好的途径是买基金,喜欢炒股的买点主板和创业板的股票就足够了。

只有比较专业的投资者才可以去买科创板和北交所的股票。

例如我自己就只买主板和创业板的股票,科创板几乎没买过,北交所的股票也只是先观望,暂时没有参与。

user avatar

新三板比照沪交深交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股民散户不参与?因为准入门槛太低了,散户不愿意参与这种没有难度没有阶级差距的众筹造富。四九城的等了好几年也没挤上IPO暴富的列车,让苏凭借着乡土关系,暴富了一批人。普天之下这还了得,给新三板上批条,散户一看这个可以,熟悉了,这样的有难度的众筹造富可以接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先进制度才是真正的富裕之路,皆大欢喜。

什么机会?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换汤不换药。本来新三板才是相对正常的,可我们的特色不允许,从上到下都不允许,北交所背靠京城,北交所未来出现巨头的概率远大于中小创业科创,类似以前阿里京东等在纳指上市,深得精髓,等着看新领域垄断龙头的出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