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清朝末期没有外国侵略,中国说不定还是封建社会,那么是否应该感谢外国侵略?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要回答“是否应该感谢外国侵略”,我们需要非常审慎地剖析一下,这是一个涉及历史、社会、政治、伦理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不能简单地用“感谢”或“不感谢”来概括。

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清朝末期没有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走向很可能会截然不同。一种可能性是,正如你所说,中国可能会继续维持甚至发展其封建制度。但“封建社会”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含义也不同。如果仅仅是指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那么在没有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这种制度确实有可能在内部演变中缓慢延续。

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清朝末年,即使没有外来侵略,中国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矛盾和变革的压力。长期以来,官僚腐败、贫富差距、人口过剩、土地兼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民众的反抗情绪时有发生。即使没有列强的坚船利炮,内部的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也可能在某个时刻爆发,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导致王朝的更迭。只是,这种内部的变革,很可能是一个渐进的、中国自身力量主导的过程,其结果和形态,与后来西方影响下的变革,会有很大差异。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感谢”外国侵略呢?从字面意思上,“感谢”通常意味着因为对方的行为带来了好处,我们对其表示感激。然而,外国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从负面来看,这是显而易见的:

主权丧失与领土分割: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国家领土被割占,例如香港、澳门,以及势力范围的划分,使得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的破坏与人员伤亡: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无数无辜民众的生命牺牲。
经济的掠夺与剥削: 通过不平等条约,外国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巨额赔款、驻兵权、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控制了中国的海关、铁路、银行等重要经济命脉,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尊严的践踏: 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及外国人在华享有的特权,无不损害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社会秩序的破坏: 战争和外国势力的渗透,也导致了中国社会内部的动荡不安,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从辩证的角度,一些人可能会提出,外国侵略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变革:

“睁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朝统治者和部分士大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巨大差距,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洋务运动。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尝试的开端,虽然其目的和性质有局限性,但确实引入了一些西方先进的技术、军事制度和管理经验。
思想观念的冲击: 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如民主、科学、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提供了思想武器,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促进了人们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考。
革命的催化: 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及清政府在抵御外侮中的软弱无能,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反抗意识,催生了革命思潮,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帝制。

但是,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客观上促进了变革”并不等于“应该感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

动机的本质: 外国侵略者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扩张,而非出于对中国进步的“好意”。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在中国制造了战争和压迫。
代价的沉重: 任何由侵略带来的“变革”都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和痛苦为代价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积极”的副产品,就去“感谢”那些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行为。这就像一个强盗打劫了你,事后你发现他留下的一些东西恰好是你需要的,这也不能让你去感谢他的打劫。
自身力量的可能: 即使没有外来侵略,中国内部也存在着自发的改革力量和对变革的需求。也许这些变革会更缓慢,会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但它们是中华民族自身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将变革的功劳完全归于侵略,是对中国人民自身探索和抗争历史的抹杀。

总而言之,与其说“感谢”外国侵略,不如说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铭记民族的苦难: 那些被掠夺的财富,那些牺牲的生命,那些丧失的主权,都是中华民族无法抹去的伤痛。正是因为这些伤痛,我们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外国侵略的经历,用最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持先进的生产力、强大的国防和清醒的头脑,就必然会被欺凌。
反思历史,寻求自身发展道路: 我们需要从这段历史中反思,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这种反思,不是基于感激侵略者,而是基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感。

所以,如果清朝末期没有外国侵略,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那么这代表着一种可能的历史发展轨迹,一种没有被外力强行扭转的中国自身演变。但是,面对外国侵略,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感谢”那些给中国带来巨大创伤和损失的侵略行为,即使这些侵略在某些方面“客观上”加速了一些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应该做的是,从历史的伤痛中汲取力量,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的未来道路,而不是去感恩那些曾经踩在我们身上的脚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没错,欧洲侵略打破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国应当感激欧洲的侵略。

欧洲能侵略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科技和发达生产力。

所以欧洲要感谢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源头是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不再被宗教束缚的科技发展让欧洲引领了世界的潮流。

所以工业革命要感谢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因为黑死病肆虐感染了大量神职人员,重塑了社会结构,让教廷威望不再。

所以文艺复兴应当感激黑死病。

黑死病是源于蒙古帝国西征时将军中因感染鼠疫而阵亡的士兵用投石机扔进城中,从而由热那亚的地中海贸易路线开始传播。

所以黑死病要感激蒙古人。

蒙古人能崛起是因为女真政权大金国把蒙古先人俺巴孩钉死在了木驴上,耻辱刺激了成吉思汗等后代蒙古人反抗金国。

所以蒙古人要感谢金国。

金国能建立是因为大辽天祚帝欺压女真各部落,勒令女真酋长跳舞,引起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的反抗,建立金国。

所以金国要感谢契丹。

契丹能崛起建国是因为与常年与唐王朝的征战交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这些技术和人才被契丹吸收从而建立了大辽。

所以契丹要感谢大唐。

综上所述,省略中间环节,我们直接感谢大唐就可以了。

另外,这么有理有据,严谨考证的逻辑链条,有耐心有考据的人,可以一直延伸到东非大裂谷或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要回答“是否应该感谢外国侵略”,我们需要非常审慎地剖析一下,这是一个涉及历史、社会、政治、伦理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不能简单地用“感谢”或“不感谢”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清朝末期没有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走向很可能会截然不同。一种可能性是,正如你所说,中国可能会继.............
  • 回答
    溥仪若非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能否成为一位“好皇帝”,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无限遐想却又难以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长河将这位末代皇帝的出生时间推前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将会截然不同。或许,他将诞生于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年代,或者至少是一个改革的浪潮尚未吞噬一切的时期。在那.............
  • 回答
    三省六部制能够从隋朝初创,在唐朝得到完善,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这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官僚体系的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一、 制度设计的精妙与合理性: 分权制衡,减少君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清朝末年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与开元盛世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对比。这可不是一篇干巴巴的数据对比,咱们就从老百姓的视角,讲讲那两头光景,到底有多大的不一样。开元盛世:那叫一个“好日子”想象一下,唐朝的开元盛世,那会儿长安城里那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虽然不能说人人都是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宋朝和明朝的末代皇帝为何大多悲惨收场,而元、清两朝的末代皇帝却相对“幸运”地得以保全性命,甚至可以说是“跑掉”了?这背后牵扯到王朝更迭的性质、统治者的应对策略、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咱们不拿那些“AI”腔调,直接从历史本身的逻辑去捋一捋。宋朝与明.............
  • 回答
    明朝末年,如果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仍然健在,清军入关的局面无疑会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但要断言清军就一定无法入关,则过于绝对。历史的进程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即使有这些名将,也需要考虑其他关键因素。如果戚继光和李成梁健在,可能出现的积极影响: 增强军事指挥和战略能力: 戚继光: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偶然性、必然性以及权力转移的多种可能性。如果清朝没有入关,明朝的灭亡和政权的归属将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我们不妨从几个主要可能性来详细分析:一、 李自成统一中国的可能性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的可能性之一。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明末时期声势浩大,已经.............
  • 回答
    “如果清朝没有闭关锁国,中国的科学会引领世界吗?”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假说,它引发了我们对历史发展轨迹、文化交流以及科学进步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结合历史事实与逻辑推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闭关锁国”并非一个一蹴而就、完全隔绝的政策,而是清朝统治者.............
  • 回答
    关于“如果清朝没有入关,华夏的领土是否会变小”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但又充满假设性的问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势力、以及可能的演变路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清朝没有入关”意味着什么。 这通常指的是,满洲民族未能成功推翻明朝,建立清朝,并在汉族地区建立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将“汉人王朝”与“君主立宪制”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引发了对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深度思考。如果清朝是一个汉人王朝,那么中国是否会走向君主立宪,答案并非板上钉钉,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历史和政治土壤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汉人王朝”这个前提的涵义。通常我们理解的汉人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也是历史学界经常讨论的“架空历史”主题。如果清朝没有入关,中国历史的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也与此截然不同。要详细阐述这个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推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清朝没有入关”的背景.............
  • 回答
    如果清朝没有闭关锁国,历史的走向将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推测的议题。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探讨这种“如果”,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可能出现的情况:核心前提: 我们假设“没有闭关锁国”指的是清政府采取更加开放、积极主动地与西方世界交流的态度,而非完全对外开放毫无限制。这包括但不.............
  • 回答
    关于清朝如果由汉人统治,中国是否会持续输入西方科技,社会发展是否会显著落伍于西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来设想一下“汉人统治下的清朝”可能是什么样子。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即使是汉人统治,也并非意味着中国.............
  • 回答
    历史的“如果”总是引人遐思,但要深入探讨清朝若未闭关锁国,反而积极推进工业革命,近代史会走向何方,则需要我们抛开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内在逻辑出发,进行一番细致的推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清朝并非一开始就铁板一块地“闭关锁国”。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外贸易和交流并未完全中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假设。如果清朝真的能像一些东亚邻国(例如后来的日本)那样,以一种更灵活、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并善于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那么近代对外战争的结局确实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要说“打赢”,这并非易事。近代对外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更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发人深省的假设。如果清朝晚期中国不是被压迫的一方,而是拥有与列强比肩的实力,那么它是否会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列强”的含义。在晚清,列强之所以成为列强,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工业、先进的军事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一套成熟的政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如果我们假设清朝是由汉族人建立并统治的,那么中国封建王朝的命运,很可能会比历史实际走向发生显著的改变。但要说是否“灭亡”,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绝对性,或许用“转型”或“延续”来描述会更贴切。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探讨一下:一、统治合法性与民族矛盾的削弱:历史上的清.............
  • 回答
    清朝的兴衰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它的缺席无疑会对后来的中国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探讨“如果清朝没有取得政权,中国现在是否会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一假设,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清朝没有取得政权”这个前提下,可能出现的几种替代性历史走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如果清朝真的“迟百年入关”,也就是到了1740年代左右才开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统治,那么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否能发展成一股真正的历史潮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设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明末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看看当时社会经济的脉络,以及清朝入关的“迟.............
  • 回答
    要设想一个在康雍乾盛世时期遭遇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清朝,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如果”。如果历史的齿轮真的如此错位,中国将呈现出一幅与我们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的图景,其复杂性和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梳理。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康雍乾盛世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它本身也孕育着一些不容忽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