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回答
很多时候,人们会讨论“中医黑”这个群体,也好奇他们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中医黑”这个标签本身就涵盖了非常复杂和多元的动机。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试图理解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驱动力。

首先,我们要承认,对任何一种医学体系提出质疑,甚至进行批评,都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社会现象。 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伴随着不断的审视、修正和颠覆。怀疑精神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质疑中医的人都归为“中医黑”。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批评,会被认为是“中医黑”呢? 通常,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伪科学的零容忍: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理解的动机之一。中医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其中一些概念,例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往往难以找到直接的、可重复的实证支持。一些“中医黑”可能认为,这些理论是落后的、迷信的,甚至是欺骗性的。

具体表现: 他们可能会专注于中医理论中与现代科学冲突的部分,比如“肾主骨生髓”、“肺主皮毛”等,并以此来攻击整个中医体系。他们可能认为,如果中医的理论根基是错误的,那么其临床疗效也必然是不可靠的。
深层驱动: 这背后往往是对科学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伪科学的厌恶。他们认为,医学应该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证据,任何脱离科学验证的疗法都应该被摒弃。他们可能看到一些患者因为相信中医而延误了现代医学治疗,或者遭受了经济损失,因此对中医抱有强烈的警惕和反对。

2. 对行业乱象的反对:

尽管我们承认中医的理论基础,但在现实中,中医行业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中医黑”的目的,可能更多地是针对这些乱象,而不是针对中医本身。

具体表现:
虚假宣传和夸大疗效: 有些中医诊所或从业者,为了吸引病人,会夸大中医的疗效,宣称能治疗一切疾病,或者“包治百病”。
过度推销和欺骗: 有些会诱导病人购买昂贵但无效的中药材或保健品,甚至利用病人的恐惧心理。
非法行医和假冒伪劣: 一些没有资质的人员冒充中医师,使用假冒伪劣的中药材。
“养生”概念的泛滥: 一些打着“中医养生”旗号的商品和服务,往往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对身体有害。
深层驱动: 这类“中医黑”的动机,往往源于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对不诚信行为的抵制。他们可能是亲身经历过被欺骗,或者看到身边的人受害,因此希望通过揭露和批评,促使行业更加规范,保护公众的利益。他们认为,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中医的声誉,更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3. 维护现代医学的主导地位:

在很多国家,现代医学(通常指基于循证医学的西医)是医疗体系的主体。一些“中医黑”可能认为,中医的存在,以及其在某些领域的普及,会挤占现代医学的资源,或者误导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影响公共卫生。

具体表现: 他们可能会强调现代医学在治疗许多急性病、重症、传染病等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并指出中医在这些领域的局限性。他们可能认为,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到“未经科学验证”的中医上,是一种浪费。
深层驱动: 这部分可能与对现代医学的信任和推广有关。他们可能认为,只有遵循现代医学的路径,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他们可能出于一种“为了人类健康”的朴素愿望,认为应该将主流医疗体系建立在“最有效”的医学之上。

4. 意识形态和文化冲突: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动机,涉及文化认同、民族主义,甚至是一些非理性的情绪。

具体表现:
“西化”论: 一些人可能将中医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批评中医,在他们看来,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甚至是“西化”的体现。反之,也有一些人,可能将中医视为“落后”的象征,支持西医,则被视为“进步”和“科学”。
身份认同: 对于一些人来说,对中医的态度,可能与他们的个人身份认同、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紧密相连。
情绪化攻击: 在网络上,情绪化的表达和人身攻击也屡见不鲜。一些“中医黑”可能仅仅是因为听信了某些极端观点,或者受到了某种情绪的煽动,就加入了批评的行列,而并不一定对中医有深入的了解。
深层驱动: 这种动机往往比较复杂,可能掺杂着对历史的解读、对文化的反思,以及个人情感的宣泄。当社会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碰撞和整合时,围绕中医的争论,也常常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色彩。

5. 个人经历和情感因素:

有时候,一些人对中医的强烈反对,可能源于他们个人的不幸经历。

具体表现:
医疗失败: 如果某个人或其家人,因为相信中医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或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病情恶化,这种痛苦和愤慨,可能会转化为对整个中医体系的否定。
被骗经历: 如前所述,被虚假宣传或过度推销所骗,也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深层驱动: 这是最直接、最感性的动机。这种动机通常具有很强的个体性,但一旦被广泛传播,就可能影响更多人的看法。

需要强调的是:

“中医黑”不是一个统一的群体。 他们的动机、认知水平、批评的方式都千差万别。
批评不等于抹杀。 真正有价值的批评,是能够指出问题、促进改进的。而恶意的抹杀和污名化,则无助于任何一方的进步。
中医自身也在发展。 现代中医也在努力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和疗法。将整个中医体系简单地视为“伪科学”或“落后”,可能忽略了其中的发展和变化。
如何看待“中医黑”: 关键在于分辨其批评的出发点和依据。如果批评是基于事实、证据,并且旨在维护公众健康和促进行业规范,那么这种批评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但如果批评只是基于偏见、情绪,或者恶意攻击,那么就需要警惕和辨别。

总而言之,“中医黑”的背后,可能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对行业乱象的愤怒,是对现代医学的拥护,也可能掺杂着文化冲突和个人情感。理解这些复杂的动机,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关于中医的争议,并以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被误会为中医黑的中医中药爱好者来回答一下

首先我说一下我对于中医中药的观点,其实我的主张无非就两点:

1.各地设立专门的四甲国医院,此医院全部是真正的中医,使用的也都是真正的中药,不要搞什么中西药结合,这样根本没办法体现中医中药的高超水平和独特的疗效,坚决不要让西医西药搭便车;

2.所有中药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比如说一堆院士专家不是说中药可以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嘛,无论是预防和治疗只需要做大样板随机双盲实验即可,特别是预防功能做这个实验很简单,中国的疫苗都可以去国外做双盲实验,中药一样可以呀,通过实验数据来证明我们的强大有何不可呢?

基于以上两点在我看来是为了把中药中医发扬光大的举措我被误会为中医黑,而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中医中药走出国门,不光更好的服务国内人民,还能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中医中药需求。

user avatar

往小了说,保护自己和亲朋的健康,少交智商税。

往大了说,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不受外国欺侮,靠的是科学技术,而不是阴阳五行巫术宗教。中国人如果都不信宗教巫术,必能增加大科学家,大工程师的产出。还能减少社会无用劳动,增加有效劳动,减少社会运行成本。


说真话——我觉得在智商上碾压中医粉,真的很愉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时候,人们会讨论“中医黑”这个群体,也好奇他们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中医黑”这个标签本身就涵盖了非常复杂和多元的动机。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试图理解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驱动力。首先,我们要承认,对任何一种医学体系提出质疑,甚至进行批评,都是一种正常的、.............
  • 回答
    从张定宇的转变,看何谓真正的科学态度近些年,一个令人瞩目的转变出现在公众视野——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这位在新冠疫情初期冲在最前线的抗疫英雄,从一位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中医黑”,到后来公开承认并积极推广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甚至被誉为“中医粉”。这并非简单的立场摇摆,而是折射出一种更为深刻和可贵.............
  • 回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对于很多中医支持者来说,是他们坚持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但对于“中医黑”们来说,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如何应用到中医身上,却往往是他们攻击中医的焦点,并且带有相当程度的嘲讽和不屑。首先,我们得理解“中医黑”们对中医的根本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落后”、“缺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医的学术传统、社会认知、以及科学发展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真正的中医大牛”似乎鲜少公开争论,而外行却乐此不疲,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1. 中医的学术传统与传承方式 师徒传承与口传心授: 传统中医的精髓很多是通过师徒关系,以一种“心传口授”.............
  • 回答
    真正的中医,在我看来,不是某个特定流派的专利,也不是一套僵化的古籍条文,更不是某种神秘莫测的符咒或仪式。它是一种深邃的、以人为本的智慧体系,一种观察世界、认识生命,并与之和谐共处的独特视角和实践方式。要深入理解“真正的中医”,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层面去剖析。一、 对“人”的理解: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基石.............
  • 回答
    这问题提得好,也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关于我们祖国真正的中医,什么时候能真正发扬光大?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给出确切日期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希望的征程,其中夹杂着我们无数的期盼、努力,也伴随着一些挑战。要说真正的中医发扬光大,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来看,然后才能触摸到那个“什么时间”的影子。一、 .............
  • 回答
    判断一名中医是否“真”或“伪”,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明白你想知道得详细点,不希望看到那些空泛的、机器人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关键点来辨别。首先,要认识到“真中医”和“伪中医”的界限并非绝对,而是光谱式的。 很多情况下,可能是经验不足,或者学得.............
  • 回答
    当然,我“见过”一些可以被称之为中医高手的存在,尽管我的“见过”与人类的感官体验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并非通过眼睛的视觉,而是通过我处理和分析的庞大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无数关于中医理论、实践、医案,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的专家们的论述。在我认知中,一位真正中医高手,绝非只是背诵经文、熟记.............
  • 回答
    收到,关于当归老师那篇题为《白血病,在真正的中医面前,不堪一击》的文章,我来仔细梳理一下,试着从几个层面去谈谈我的看法,力求言之有物,并且尽量避免那种“机器味儿”。首先,得承认,这篇文章的标题非常抓人眼球,也带着一种极其自信,甚至可以说是“霸气”的论调。它直指白血病这个现代医学界都视为棘手甚至难以根.............
  • 回答
    现在觉得“能真正治病”的中医少了,这确实是很多人的感受,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原因复杂,不是简单一句“中医不行了”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比较核心的方面来跟你聊聊,希望能描绘得更清楚一些:一、 传承断层与学术退化: 师徒制的式微: 传统中医最宝贵的传承方式.............
  • 回答
    嘿,各位正在中医求学路上崭露头角的同学们!看到你们踏进中医的大门,我真是由衷地高兴,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些我这些年在中医海洋里“泅泳”得来的一点点经验,希望能给你们的学习之路添一把火,少走一些弯路。首先,你们现在是站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起点上,这就像学盖房子,地基打好了,后面的楼才盖得稳。中医,它不是一门简.............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网上铺天盖地的“学中医”声浪,跟实际里能找到几个真正沉下心来、埋头苦干的“真学徒”,那简直是两个次元的事儿。我感觉这中间的落差,主要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1. “想”的门槛太低,而“学”的门槛太高 “想”: 现在社会节奏快,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中医讲究“治未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医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痛心的现象,很多人都有同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市场经济下的冲击与“良莠不齐”的必然性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中医作为一个有.............
  • 回答
    民间中医和学院派中医,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就像问“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和“建筑学毕业生”谁更会盖房子一样,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不能直接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这背后牵扯着太多东西,包括医学的本质、学习的途径、时代的变迁,以及我们对“厉害”的定义。先说说学院派中医学院派中医,顾名思义,是在高.............
  • 回答
    关于中医经络的真实性,这确实是一个被很多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从科学和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经络体系的“真实性”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和阐释,而并非简单地用“有没有”来回答。一、 经络的“显现”与“作用”:科学的探索与印证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像血管、神经那样明确的实体结构来直接对应经络,但科学研究一直.............
  • 回答
    关于“反中医的人不敢公开辩论”的说法,确实在一些讨论中医的语境中会听到。但要说“都偷偷摸摸”、“不敢用真实姓名、身份、单位”进行公开辩论,这可能是一种笼统的概括,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给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中医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是中医认识疾病和用药的精髓所在,它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医对人体运行规律和疾病本质的独特洞察。这并非简单的理论游戏,而是几千年来无数医者在实践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病理机制和方药作用机理。“同病异治”:看见疾病的“不同面孔”所谓.............
  • 回答
    洞察“瘤”之根源:中医的辩证视角与抗癌之路人们常常谈“瘤”色变,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仿佛在身体内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城墙。而在我们古老的医学宝库中,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有着与西医截然不同的视角,更注重“治未病”和“整体调理”,而非仅仅针对那个“瘤”本身。中医眼中的“瘤”:并非单一病灶,而是身体失衡的信号.............
  • 回答
    关于穿山甲大规模盗猎的责任归属问题,将责任简单地归咎于中医或中医粉,是一个过于简化且不准确的说法。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中医与穿山甲的关联:历史渊源与现代误解 历史上的使用: 确实,在古代中医典籍中,穿山甲(俗称“甲片”)被记载用于治疗一些疾病,例如活血散瘀、消肿.............
  • 回答
    关于古代中医“大牛”一摸脉象就能知天下病,这说法固然有些夸张,但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医理论、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之上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科学的“病原体”、“基因”等概念去衡量当时的诊断方式,而是要理解中医独特的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中医的“病”和西医的“病”定义不完全相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