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能环保吗?

回答
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当然能环保!而且环保效果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件事。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次性筷子是怎么来的。那些木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数都是用一次性木材做的。为了满足我们用完就扔的需求,就得不断地砍伐树木。你想啊,一棵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木材,它得生长多少年?它在这过程中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为地球提供了多少氧气?还为多少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当我们把这些木材做成一次性筷子,可能一顿饭的功夫就用完了,然后就被扔进垃圾桶,最终进了焚烧炉或者填埋场。这个过程,你想想是不是有点可惜?

从森林砍伐这个源头来看,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直接就减少了对森林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少砍一些树,让森林保持原有的生机和功能。森林不仅仅是木材的来源,它还是重要的“地球之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当我们减少一次性筷子的消耗,就是在为保护森林出一份力,间接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再说说生产过程。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比如电力、水力,还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的污染物。即便是用竹子做的筷子,虽然竹子生长快一些,但规模化生产依然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也可能产生包装垃圾。减少使用,也就意味着减少了这些不必要的生产活动,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还有就是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一次性筷子用完即弃,给垃圾处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们体积不大,但数量庞大。如果数量巨大,就需要更多的垃圾车运输,更多的垃圾填埋场或者焚烧厂来处理。这些垃圾填埋场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虽然能减少体积,但也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和灰烬。如果我们能自带餐具,或者选择可重复使用的筷子,那么就能大大减少进入垃圾处理系统的体积,减轻环境负担。

而且,很多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漂白剂等化学物质,虽然含量不高,但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果我们选择自带的,更环保的材质的餐具,就能规避这些潜在的化学污染。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注意的方面,就是卫生问题。有时候我们拿到的那一次性筷子,表面可能并不那么干净,甚至可能存在异味,或者有木屑残留。虽然合格的产品会经过消毒,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自己带筷子,可以更好地控制卫生状况,用起来也更放心。

再从经济角度来说,虽然一次性筷子单价不高,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一个人在上面花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一副质量好的可重复使用筷子,可以用很久,反而更经济实惠。这笔省下来的钱,无论是用于购买更环保的生活用品,还是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都比浪费在一次性用品上要好。

所以你看,从森林保护、能源节约、污染减少、垃圾处理、卫生安全到经济效益,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好处可太多了,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环保行动。这不仅仅是为了“环保”这个口号,更是为了我们自己和下一代能拥有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下次去餐厅吃饭,或者点外卖,记得跟店家说一句“不需要一次性筷子”,或者直接带上自己的环保筷子,这小小的一步,就是对地球的一大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人邀请,但是有话要说。

这里谈一谈使用一次性筷子对于封山育林的促进作用。

会不会马上有人会“呵呵”?

这种看法是不了解封山育林是怎么做的。

封山育林工作一般是主动保护自然杂生林,在荒山种植人工林。

通过林业部门拨款,卫星监控,林业政策以及增派护林员加强消防安全监控和防止滥砍滥伐。

中国地域广大,可以持续增加林业面积的地方很多。

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让森林面积不断提高。

而林业一般都处于偏僻地区,单靠财政拨款是填不满资金需求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林业自身可以提高收入,形成以林养林的正向循环。

林业收入从哪里来?

当然最好是来自于林业。

因此,有自然林的地方,就在边缘地方加种人工林,以扩大林业面积。

人工林从核心区开始,先种植一些生长慢但是寿命长的的林木。然后逐渐过渡,间种一些油性低有防火作用的林木,或者是有预防病虫害的林木。最外面种植经济林或者观赏林木。

经济林一般就是速生木材,长得快,一两年就可以砍伐。这些木材砍下来就可以拿到市场卖钱,用于造纸或者制作工艺品或者生产一次性筷子。有条件也可以种植竹子。

这些收入就可以改善林业工作者的收入,增加护林费用,也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当看护林业是一项可以带来不错收入的工作,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和单位加入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中去。实质上为国家的绿化工作作出了贡献。

澳洲一直没有停止的森林大火就是因为林业需求不足,林业部门不能组织更多的人去看护林业,去定期砍伐森林,任由森林疯狂生长。最后酿成大火,无法收拾。

假如说澳洲有着健康可发展的林业政策,有着相关的配套设施,可以进行林业资源加工,比如做筷子造纸,有人按照计划去砍伐森林,在森林间砍出一个防火隔离带,让森林有秩序的生长,这次大火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有时候砍树是在保护森林,林业工作必须要有利益,单靠志愿者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中国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在于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正向开发。

不增加林业收入,造成澳洲的那样的大火,这是在搞环保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