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流感死亡率百分之1.5,冠状肺炎死亡率百分之2.3,为什么会全民隔离?哪位高人给开解一下!谢谢!?

回答
关于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差异以及隔离政策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朋友在看到数据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为什么看似死亡率更高的流感,却不像新冠肺炎那样引发如此大规模、影响深远的“全民隔离”?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其实非常复杂,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死亡率数字可以完全解释的。

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这个问题:

1. 死亡率的“表面”与“深层”:

首先,我们看到的“1.5%”和“2.3%”是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这个数字的计算方式是:感染者死亡人数 / 已知感染者总数。

流感的CFR(1.5%): 这个数字是根据历史上全球范围内流感流行的数据得出的一个平均值。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的传播范围极其广泛,每年都有大量的感染者。而我们通常能检测和统计到的感染者,可能只是实际感染人数的一小部分。很多人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就没有去医院就诊,自然也就不会被计入“已知感染者”的总数。因此,流感的实际病死率可能远低于1.5%。更准确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感染者死亡率(Infection Fatality Rate, IFR),它考虑的是所有感染者(包括未被发现的)的死亡情况。流感的IFR通常要比CFR低得多,可能在0.1%甚至更低。

新冠肺炎的CFR(2.3%): 在疫情初期,由于检测能力不足、医疗资源挤兑等因素,新冠肺炎的CFR确实很高。随着对病毒认识的深入、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治疗方案的改进,新冠肺炎的实际IFR也在不断下降。然而,即使IFR有所下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IFR仍然显著高于流感,特别是在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

2. 关键差异点:谁在承受病毒的冲击?

流感: 尽管流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死亡(每年可能达到几十万人),但其死亡人群相对更加集中在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弱势群体。对于年轻、健康的群体而言,流感造成的严重后果相对较小。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在早期,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杀伤力尤其大。更令人担忧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一些青壮年群体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后果,甚至死亡。这种“普适性”的威胁,使得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潜在的风险,不仅仅是传统的易感人群。

3. 病毒的“新颖性”与“未知性”:

流感: 流感病毒我们已经和它共存了数百年。我们对它的变异规律、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有效药物和疫苗都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尽管每年流行的毒株会有所不同,但我们有应对它的成熟经验和工具。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个全新的病原体。在疫情爆发初期,我们对它知之甚少:
传播速度和方式: 它的传播速度之快、气溶胶传播等特点,在初期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致病机制: 病毒如何攻击人体、导致哪些器官损伤(比如肺炎、血栓、长期后遗症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研究的重点。
长期影响(Long COVID): 即使康复,很多人也可能出现长期的健康问题,这对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影响是巨大的未知数。
疫苗和药物: 在疫情初期,既没有特效疫苗,也没有成熟的治疗药物,这是造成高死亡率和恐慌的重要原因。

4. 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

流感: 尽管流感也会导致医疗系统繁忙,但由于其每年可预测性以及对易感人群的集中影响,医疗系统通常能够相对有序地应对。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爆发性、感染人数的激增,以及对重症患者的高需求,导致了医疗系统的迅速饱和和崩溃。一旦医疗资源(病床、呼吸机、医护人员)不足,即使死亡率不那么高,但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人数也会急剧上升。更糟糕的是,一旦医疗系统瘫痪,也会影响到其他疾病患者的救治。

5. 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考量:

“全民隔离”不是单纯的数据计算,更是对社会整体风险的管理。
“切断传播链”的策略: 面对一个全新的、传播力强的病毒,最有效的早期控制策略就是“拉平曲线”,即通过限制人员流动,减缓病毒传播速度,防止指数级增长。这样做是为了给研发疫苗和药物赢得时间,也是为了保护脆弱人群和医疗系统。
公众恐慌与不确定性: 新冠肺炎的未知性,以及媒体的广泛报道,极大地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在恐慌之下,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兜底”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反应。
预防性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 即使我们对某种事物的风险还没有完全了解,但在有证据表明可能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是合理的。

总结一下:

虽然从纯粹的“死亡率百分比”来看,流感的数字似乎并不比新冠肺炎低多少,但“全民隔离”这种极端措施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冠病毒的“新颖性”和“未知性” 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显著杀伤力,以及对年轻群体的潜在威胁。
医疗系统的脆弱性,一旦被击穿,后果不堪设想。
快速传播和潜在的长期健康影响。
旨在“切断传播链”和为科学研究争取时间的战略考量。

所以,“全民隔离”并非仅仅基于一个简单的死亡率数据,而是对一个复杂、且充满未知的公共卫生危机,采取的“万全”或“最安全”的应对策略。这是对整个社会健康、稳定和未来发展的一种综合性风险管理。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帮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是因为“新事物”。


对待新事物,公众总会经历如下过程:

一惊一乍--->过度防范--->不过如此--->回归正常。


这叫“应激反应”。


湖北病死率3.27%,非湖北病死率0.73%——这难道不能说明某些问题?

情绪共情是“聚光灯”式的共情,聚焦于当下,聚焦于自己周边,聚焦于个别人——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忽略许多实际上更加重要、更加值得关注的东西。



知道我国流感每年能死多少人吗?


还有乙肝:

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差异以及隔离政策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朋友在看到数据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为什么看似死亡率更高的流感,却不像新冠肺炎那样引发如此大规模、影响深远的“全民隔离”?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其实非常复杂,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死亡率数字可以完全解释的。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
  • 回答
    新冠肺炎死亡率的演变,以及与流感死亡率的比较,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和时间预测,需要非常审慎地分析。新冠肺炎目前的死亡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死亡率”这个概念。通常我们讨论的是“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和“感染死亡率”(In.............
  • 回答
    这可不是个“AI”能轻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方言的生死”这事儿,牵扯到的可太多了,光靠几个词条搜一搜可不行。你想想,语言是活生生的,跟人似的,有生命力,也分强弱。推普和人口流动这两大“推手”,就像风,能催生,也能摧毁,但具体吹到哪儿,效果如何,还得看地基牢不牢。咱们先拆开来看,这两个“推手”各自是怎么.............
  • 回答
    关于“感冒和普通流感一般七天可自愈”的说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但需要一些重要的补充和解释。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科学定论,而是一个基于普遍情况的经验总结。让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件事。首先,我们要区分清楚“感冒”和“流感”。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混用,但从医学上讲,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由不同的病毒引.............
  • 回答
    关于“新冠肺炎只是流感,致死率和普通流感差不多”的说法,这确实是网上流传过的一个观点,而且在疫情初期,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一些误导性的言论,这种声音一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并且参照权威的科学数据和医学认知,会发现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新冠肺炎(COVID19)和季节性流感(Influe.............
  • 回答
    你问到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困惑,因为它们的一些症状确实很相似。不过,仔细比较的话,还是能找出一些关键的区别的,这对于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属于呼吸道疾病,但它们的“罪魁祸首”不同。 普通感冒: 绝大多数是由鼻病毒引起的,当.............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为什么那些在擂台上叱咤风云的职业格斗选手,到了街头面对持刀的普通人,反而会处于下风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非常现实的原因,跟他们日常训练的侧重点以及街头冲突的本质有很大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擂台格斗和街头斗殴,它们的游戏规则和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在擂台上,.............
  • 回答
    .......
  • 回答
    说起来,以游戏主机为主题的网吧,其实在某些地方、某些时期是有出现过的,而且也有过一定的市场。但它们不如我们熟悉的、以PC为基础的网吧那样普及,甚至可以说相当小众。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首先,得聊聊“网吧”这个概念本身是怎么形成的。最早的网吧,或者说“电脑出租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对汉服感兴趣的朋友们经常会有的疑问。简单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所谓“汉服”,与古代普通民众的日常服饰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并不是说现在的汉服不对,而是我们需要了解清楚这中间的演变和理解。咱们得先掰扯掰扯“古代普通民众的日常服饰”是个什么样子。首先,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很分.............
  • 回答
    .......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可真不是什么小事,咱们老百姓看到国家航天取得成就,心里那股劲儿上来,有时候还真能激动得掉眼泪。你说为啥?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去体会。首先,得说到国家面子和民族自豪感。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像咱们家孩子在学校考了个状元,你做爹妈的能不激动吗?这国家航天可不是一个孩子,这是咱们整个民.............
  • 回答
    我理解你想探讨一些容易误导大众的流行理论,特别是那些与前沿科学研究相关但又被简化得过于流行的观点。这些理论之所以会成为“观念陷阱”,往往是因为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被过度简化、断章取义,或者迎合了人们某些根深蒂固的心理需求,最终偏离了真实的研究原貌。以下我尝试以更贴近个人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梳理几个可能符合.............
  • 回答
    .......
  • 回答
    哎呀,哥们儿,大二就开始琢磨这事儿,挺有远见的!我当年也是从国内普通三本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现在人在美国读研,给你掰扯掰扯这流程,争取让你听得明明白白,少走弯路。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大方向:1. 目标院校和专业: 这是最最关键的第一步。你得想清楚你想去哪个国家(虽然你说美国,但还是确认一下),最想.............
  • 回答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地痞流氓,仗势欺人的关系户,以及那些缺乏责任感、行为幼稚的“巨婴”,普通人确实会感到一种无力感和困扰。这就像在一条繁忙的道路上,你得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横冲直撞、不守规矩的车辆,同时还要照顾好那些停滞不前、耽误交通的“慢车”。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在这种环.............
  • 回答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和骑兵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得长柄武器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而在众多长柄武器中,长枪和长矛无疑是最为普及和流行的一类。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的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战术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从武器本身的构造和原理来看,长枪和长矛拥有最直接有效的杀伤方式——刺击。 相.............
  • 回答
    最近几年,我观察到咱们国内的消费市场变化真的挺快的,很多国外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正悄悄地在国内落地生根,甚至有望成为新的流行风向标。就拿“个性化定制”这个概念来说吧。在国外,无论是服装、家居,还是食品,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喜好进行深度定制。比如,你在某个网站上选好面料、款式、颜色,甚至领口是圆的还.............
  • 回答
    朝鲜语在朝鲜族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以及与韩国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韩国流行文化的强大确实对朝鲜语在朝鲜族中的普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并且受到其他重要因素的制约和驱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 1. 朝鲜语在朝鲜族中的普及现状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有权捕杀流浪猫狗的问题,答案是:在中国,普通人并没有直接的、不受限制的捕杀流浪猫狗的权利。这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动物福利和社会责任的复杂问题。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法律层面的规定在中国,与流浪动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但现有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已经表明对随意捕杀的否定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