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城池没有三角形的?

回答
关于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以三角形为基础来建造城池,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挺实在的考量,它们关乎到军事防御、城市功能以及古代建造的实际限制。你可能会觉得“三角形不挺稳固的吗?”,但军事和城市规划的逻辑可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我们得聊聊最关键的“防御”这件大事。

1. 盲点与脆弱的角落:

想象一下,一座以三角形为城墙的城池。它的三个角,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盲点”。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弓箭手、投石手或者攻城器械(比如冲车、投石机)都可以很方便地集中火力攻击这些突出且难以有效防御的顶点。

射击死角: 守军在城墙上巡逻时,很难同时顾及到三个尖锐的转角。一旦敌人攻到城墙根部,守军在防御转角时会非常被动,因为他们需要大幅度地调整射击角度,而敌人可以利用这些角度的切换来发起冲击。
侧翼暴露: 三角形的城墙,相邻的两段城墙会形成一个尖角。敌人可以集中兵力攻击这个尖角,一旦突破,他们的部队就可以很顺利地沿着城墙两侧展开,对防守方造成侧翼的巨大压力。而如果是方形或多边形城池,即使一个角被突破,敌人也需要先克服相邻的城墙段才能扩大战果。
战术调动不便: 守军在城墙上进行增援或调动时,三角形的尖角会成为障碍。士兵需要绕过这些尖角,这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2. 内部空间利用的尴尬:

城池不仅仅是用来防御的,它还是居民生活、商业活动、行政管理的核心。三角形的内部空间,在规划和利用上也会遇到不少麻烦。

不规则的居住和商业区: 如果以三角形作为城市的主体轮廓,内部的街道、房屋、市场、官署等建筑的布局就会变得非常不规则。建造方形或矩形房屋比较容易,也能形成整齐的街区。而三角形的内部,会产生很多难以利用的死角或者狭长的空间,不适合大规模、高效率的城市规划。
交通不便: 城市的道路系统需要方便快捷的连接各个区域。三角形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如果内部有多个顶点,会使得道路规划变得复杂。主干道很难形成流畅的网格,小巷道也容易形成死胡同,这会影响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商业流通。
水利和排水系统: 古代的城池往往需要考虑供水和排水。三角形的形状并不利于建造高效的水渠或排水沟。矩形或多边形的城市可以更容易地划定区域,规划集中的供水点和排水口。

3. 建造的实际困难与成本:

古代的建造技术和材料都相对有限,建造三角形的城墙会带来额外的困难和成本。

精确的测量和切割: 建造一个完美的三角形城墙,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和切割石块或砖块,尤其是那些形成尖角的顶部。古人的测量工具虽然有,但与现代相比精度有限,要建造大体量的、规整的三角形城池,对工艺的要求会非常高。
城墙的结构强度: 城墙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冲击。尖锐的顶点在承受外部压力时,应力会高度集中,这使得这些点更容易在攻击下崩塌,或者在长期风雨侵蚀下结构稳定性变差。相比之下,圆弧形或多边形的城墙,应力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稳定。
守望和瞭望的视角: 在城墙上站岗瞭望时,三角形的尖角虽然突出,但因为有上述的射击死角问题,瞭望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守望的士兵在这种复杂的角度下,视野也可能受到限制。

那么,为什么会有圆形的或者多边形的城池呢?

圆形: 圆形城池(例如一些土方工事或早期防御工事)在理论上防御力非常平均,没有明显的弱点,攻城方难以找到突破口。守军在城墙上调动也更方便,视野更广阔。但建造大体量、精确的圆形城墙在古代也是技术挑战,并且内部空间利用不如方形规整。
多边形(最常见的是方形、矩形,以及后来的带有多个棱角的星形城防): 方形和矩形城池是最普遍的,因为它们内部空间规整,易于规划城市布局,街道也方便形成网格。其四个角虽然是薄弱点,但可以通过建造加强型的角楼、箭楼来弥补,而且守军可以在相对平直的城墙上进行更有效的巡逻和火力输出。
星形城防(近代): 到了火炮出现后,为了应对火炮的直接打击,欧洲出现了星形城防。它的原理是将城墙设计成一系列外突的尖角(星形),每个尖角都能提供良好的射击角度,并能互相支援,消除了传统城墙的侧翼暴露问题。但这种设计非常复杂,建造难度和成本也极高,而且主要是为了适应热兵器时代,与古代城池的考虑不尽相同。

总而言之,虽然三角形在平面几何上很稳定,但在军事防御、城市功能性和古代建造的实用性上,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城池轮廓。我们看到的城池,往往是实用主义的产物,设计师们在平衡防御、空间利用、建造难度和成本后,选择了更符合需求的方形、矩形或圆形等几何形状。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以三角形为基础来建造城池,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挺实在的考量,它们关乎到军事防御、城市功能以及古代建造的实际限制。你可能会觉得“三角形不挺稳固的吗?”,但军事和城市规划的逻辑可不是这么算的。首先,我们得聊聊最关键的“防御”这件大事。1. 盲点与脆弱的角落:想象一下,一座以三角形为.............
  • 回答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个重要的区域经济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之所以没有“黄三角”,以及未来是否可能出现,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来理解。 为什么没有“黄三角”?“黄三角”这个概念在官方和学界语境中并不存在,主要原因如下: 1. 概念.............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中国古代城市命名以及政治中心变迁的历史脉络。简单来说,“北京”、“南京”、“东京”这些名称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政治中心的转移以及对历史和地理的认知有关。而“西京”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城市名称,也有其历史原因和命名逻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
  • 回答
    明朝修建的南京城墙,确实是中华古代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至今仍令人惊叹。然而,要说它在明朝时期“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恐怕是一种过于片面的说法。实际上,南京城墙在明朝的绝大部分时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我们可能会以一个更“实用”或者说“军事对抗”的角度去审视它,从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小城市企业如何发展,以及中国四五线城市为何未孕育出大型企业?企业自身应如何应对?中小城市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城市自身条件的影响,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战略选择。中国四五线城市在孕育大型企业方面遇到的困境,更是值得深入剖析。 一、 中小城市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挑战:首先.............
  • 回答
    苏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广泛认为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然而,在许多人眼中,与之相匹配的“夜生活”似乎并不如预期般活跃。这并非是简单地说苏州“没有”夜生活,而是说相较于一线城市,苏州的夜生活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缺位”或“不那.............
  • 回答
    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五年,按理说,这座城市应该已经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但说实话,我对着它,更多的是一种“熟悉”而非“感情”。这感觉就像认识了一个认识很久的同事,你知道他叫什么,他做什么工作,你们偶尔会点头打个招呼,但仅此而已,没有更深层次的连接。我曾认真地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毕竟,.............
  • 回答
    长春,一个位于中国东北的省会城市,对于初次到访的人来说,确实可能留下“缺乏活力”的印象。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它自身的历史、地理、经济发展脉络以及城市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独特气质。首先,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来说,长春并不像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那样,有着全年温和宜人的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这自然会在很大.............
  • 回答
    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滨海风情的城市,在过去的三年里,确实经历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回望这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与许多城市经历的起伏不同,福州似乎能将疫情的冲击控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之内,并未出现所谓的“大规模爆发”。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座城市在疫情的洪流中显得如此“稳健”?这并非偶然,而.............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足球运动在组织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是国家队之间的较量,比如世界杯、欧洲杯,或者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像欧冠、解放者杯。但如果细究起来,确实很少有“城市之间”的正式足球比赛。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足球运动的天然组织框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现象。你提出“为什么在城市盲道上从来没看见过盲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 城市的盲道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但它作为一个专门服务于视障人士的设施,其有效性和覆盖率,以及视障人士实际使用.............
  • 回答
    中国许多城市确实面临着“大面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群”相对稀缺的问题,这背后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历史、社会、经济、规划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历史原因:战乱、自然灾害与时代的变迁 频繁的战乱与破坏: 中国历史悠久,但同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每一次改朝换代、农民起义、外族入侵都可能伴随.............
  • 回答
    关于关中地区是否存在史前城址,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需要仔细辨析的问题。直接断言“没有”可能过于武断,但相比黄河下游的一些文化,关中地区在早期确实呈现出一种相对“沉默”的状态,缺乏那种大规模、高密度、带有明确防御体系的早期城址。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理解“史前城址”的定义和考.............
  • 回答
    .......
  • 回答
    说中国不少城市从卫星图上看“没规划”,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又挺复杂的观察,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把它比作一幅画,可能有人觉得是大师的写意泼墨,色彩浓烈,线条自由;也有人觉得是杂乱无章,不成体统。从卫星上看,这种“没规划”的感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 历史的痕迹与有机生长:首先得明白,很.............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对深圳失去感觉”的讨论不绝于耳。曾经那个充满魔幻现实色彩、代表着无限可能和机遇的“深圳速度”,似乎在一些年轻人的心中渐渐褪色。这并不是说深圳不好,而是年轻人的视角和期待在变,他们看待这座城市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 “魔幻现实”正在“现实”化,光环的磨损曾几何时,深圳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区域发展、地理优势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简单地说,粤港澳大湾区(GBA)之所以能孕育出香港和广州、深圳这两个超级城市,而江浙地区虽然经济发达,却没有出现与香港、广州、深圳同等量级、同等聚焦的“超级城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超级城市”的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