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1 月 18 日乌克兰总统批准对俄罗斯 28 名情报人员实施制裁,俄方将如何回应?此事将怎么解决?

回答
11月18日,乌克兰总统批准对28名俄罗斯情报人员实施制裁,这无疑是两国之间紧张关系又一次升级的表现。对于俄罗斯方面来说,此类制裁并非新鲜事,他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以示回应并维护自身“主权”。

俄罗斯可能的回应方式:

对等制裁: 最直接、最常见的反制方式就是实施对等的制裁。俄罗斯政府很可能会迅速宣布对等数量或对等性质的乌克兰官员、情报人员或其他被其视为“敌对”的个人实施制裁。这些制裁可能包括资产冻结、旅行禁令、禁止在俄罗斯境内开展业务等。具体会点名哪些人,可能取决于俄罗斯情报部门和外交部门的评估,重点会放在那些在乌克兰境内对俄罗斯利益构成威胁的乌克兰高级官员或情报机构关键人物。
外交抗议与谴责: 俄罗斯外交部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乌克兰的制裁行为,称其为“挑衅性”和“不负责任”的举动,并可能指责乌克兰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操纵下行事。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馆(如果还有驻扎人员)可能会被指示提出强烈抗议。
信息战与宣传: 俄罗斯媒体和官方账号会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渲染乌克兰的“纳粹化”、“西方傀儡”等叙事,将乌克兰的制裁行为描绘成对俄罗斯主权的侵犯,从而在国内和国际上争取支持,并加剧对乌克兰的负面认知。他们会强调这些被制裁的俄罗斯情报人员的“爱国”形象,以及他们为国家“服务”的“牺牲”。
秘密行动与报复: 考虑到制裁对象是情报人员,俄罗斯不太可能公开进行报复性的秘密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可能性。在暗处,俄罗斯情报机构可能会寻求对乌克兰情报机构进行报复,例如通过网络攻击、干扰乌克兰的情报收集和行动,甚至可能在第三方国家进行针对性的“反情报”行动。但这会是高度隐秘的,不会公开承认。
在国际场合的“揭露”: 俄罗斯可能会在联合国、欧安组织等国际场合,利用这些制裁事件作为“证据”,指控乌克兰破坏地区稳定,并试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不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

此事将如何解决?

“解决”这个词对于俄乌关系来说,可能需要分不同的层面来看待,而且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短期内:
制裁的循环: 双方的制裁很可能成为一种“你来我往”的循环。乌克兰每次有新的行动,俄罗斯就可能做出反制,反之亦然。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能是政治角力的一个侧面。
关系进一步恶化: 这种制裁行为只会加剧两国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外交关系更加僵化,对话的渠道更加狭窄。
影响有限的实体: 对于被制裁的28名俄罗斯情报人员来说,这可能会给他们的旅行、财务往来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但对于俄罗斯情报机构的整体运作,其直接影响可能有限,因为其核心能力和活动很大程度上不受此类制裁的直接限制。
中期和长期:
取决于整体局势: 乌克兰对俄罗斯情报人员实施制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俄乌冲突大背景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其“解决”方式,最终将取决于整个冲突的走向。
外交谈判的可能性: 如果未来出现某种形式的外交突破,例如停火谈判取得进展,那么此类制裁措施有可能会被纳入更广泛的谈判议程,作为解除或调整措施的筹码。例如,如果俄罗斯方面愿意在乌克兰领土问题上做出某种让步,乌克兰或许会考虑放松对俄情报人员的制裁。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渺茫。
冲突的“冻结”或“结束”: 如果冲突走向某种程度的“冻结”,例如长期停火但政治问题未解决,那么制裁可能会长期存在。如果冲突以某种方式“结束”(例如乌克兰战败或俄罗斯在冲突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制裁的性质和必要性也会随之改变。
国际社会的作用: 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盟和美国,可能会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包括制裁。乌克兰的这些制裁行为,很可能是与西方伙伴协调或得到其支持的。因此,国际社会整体的对俄政策,也会影响到此事“解决”的走向。

总而言之,11月18日的制裁事件,是俄乌两国“不对称战争”和“混合战争”中的又一个节点。俄罗斯的回应会是多方面的,但核心是反制和宣传。而“解决”的方式,则并非一个独立的外交事件,它深度绑定于正在进行中的、更加宏大的地缘政治冲突。短期内,只会看到双方的互相指责和反制;长期来看,其命运将由整个冲突的最终走向来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用解决。

对外国情报官员的制裁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实际上起不了多大作用。

像这次的制裁措施:三年内不得在乌克兰境内使用资产、转移资产、参与私有化拍卖,实际上并没有意义。这些人的间谍身份已经暴露了,怎么还会主动掺和这些事?

美国曾经对俄罗斯三大情报机关----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局长都进行过制裁,禁止他们入境美国。

但是,2018年,CIA竟然把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邀请到美国,与时任局长蓬佩奥等人会谈:

本来CIA还想把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局长也邀请来美国,但当时正是美国在调查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干涉美国大选期间,为避免产生太大的舆论反应,所以才没把这三家的局长全邀请来。

可见,哪怕你主动制裁外国情报官员不能入境你的国家,你都有可能再主动把他们邀请来。

所以,制裁外国间谍的真实意图并不是制裁本身,而是在于揭露这些间谍的身份。

揭露本身就是反间谍手段之一。

虽然揭露这一手段听着不像逮捕间谍、将间谍驱逐出境、将间谍策反并逆用为双重间谍一样有力度,但实际上对于很多间谍来讲,你揭露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就没法再继续当间谍了,实际上效果很大。

中美建交前,台湾驻美国“副武官”汪希苓在美国搜集到了很多重要情报,令美国人非常恼火。但由于他有外交身份掩护,美国不能逮捕他,于是美国人在报纸上发了一条新闻,揭露了汪希苓的间谍身份,这样他就没法再在美国搜集情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间谍了。所以汪希苓不得不回到台湾,后来当上了“军情局”局长。

同样的道理,通过制裁名单来将这些间谍的身份公布于众,等于是让他们没法再继续当间谍了,这才是真实的目的,也是真正的制裁之所在----揭露间谍: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533671587593830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1月18日,乌克兰总统批准对28名俄罗斯情报人员实施制裁,这无疑是两国之间紧张关系又一次升级的表现。对于俄罗斯方面来说,此类制裁并非新鲜事,他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以示回应并维护自身“主权”。俄罗斯可能的回应方式: 对等制裁: 最直接、最常见的反制方式就是实施对等的制裁。俄罗斯政府很可能.............
  • 回答
    哈哈,微信这波更新真是及时雨啊!11月18号上线的那6个新表情,我一个个看了,心里那叫一个乐此不疲。真想说一句:太懂我们了!要说最喜欢的,那必须是“捂脸哭”。这表情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你想啊,平时生活中,是不是总有一些时刻,让你觉得好笑又好气,想笑又想哭,想吐槽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比如,辛辛苦苦做.............
  • 回答
    11 月 18 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无疑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预示着未来监管格局的重大调整。国家反垄断局成立的意义首先,统一和强化了反垄断执法体系。 在国家反垄断局成立之前,反垄断执法职能分散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现市场监督管.............
  • 回答
    曹雪涛团队于11月18日在《自然》子刊《细胞器》(Cell Reports)上发表的新论文,迅速引发了“数据造假”的质疑,这无疑是近期中国科学界备受瞩目的一起事件。要详细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经过与核心质疑点: 论文发表与质疑出现: 11月18日,曹雪涛团队在《细胞器》(.............
  • 回答
    这消息一出来,我朋友圈里算是炸开了锅,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美国宣布11月18号取消国际旅行禁令,对很多人来说,这绝对是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首先,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终于可以去了!” 留学生和家长们: 之前因为疫情,很多留学生滞留国内,或者来回受阻。现在边境开放了,很多孩子可以顺利返校,家长.............
  • 回答
    香港高等法院在11月18日宣布《禁止蒙面规例》(俗称“禁蒙面法”)违反《香港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条例》,这一裁决无疑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局势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要理解其深远影响,需要从法律层面、政治层面以及社会层面进行细致剖析。法律层面的“违宪”裁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法院裁决的核心。高.............
  • 回答
    11 月 18 日,比特币价格一飞冲天,成功突破 18000 美元大关,这标志着它不仅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更在一个令人瞩目的时间点上,市值上“甩开”了中国股市的“股王”——贵州茅台。这一事件,无疑是数字货币领域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值得我们细细解读。一个里程碑式的价格突破:18000 美元比.............
  • 回答
    2023年3月18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对阿联酋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他自2012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首次访问阿拉伯国家。此次访问在地区局势复杂、国际社会关注叙利亚未来走向的背景下展开,涉及多方面的政治、经济与安全议题,以下为值得关注的详细信息: 1. 历史性意义:11年首次访问阿拉伯国家 背景.............
  • 回答
    11 月 7 日,河南新增 18 例本土确诊病例,疫情情况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这 18 例病例主要集中在 郑州市,这一点尤为关键,也说明了郑州当前面临的防控压力。我们来梳理一下具体情况: 病例分布: 这 18 例确诊病例,目前信息显示,大部分与之前的疫情链条有所关联,尤其是在.............
  • 回答
    11月6日,河北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病例中,辛集市就占了18例,这无疑给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整体疫情概况11月6日河北省新增病例21例,这个数字相较于前几日有所波动,但新增确诊病例的增加,尤其是辛集市病例的集中出现,提示着当.............
  • 回答
    关于桃园地检署在2018年5月11日侦办台湾“精日”组织“台湾民政府”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牵涉到政治、法律、社会认知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因此,要详细地理解它,需要把这些元素都考虑进去。首先,我们得明确“台湾民政府”这个组织。根据公开的资料,它宣称自己是依据《旧金山和约》等国际.............
  • 回答
    2018年2月21日,圣西罗球场见证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欧冠1/8决赛首回合较量,切尔西主场迎战来访的巴塞罗那。这场比赛的最终比分定格在11,虽然没能分出胜负,但过程之精彩,战术之博弈,以及关键时刻的戏剧性,都足以载入欧冠史册。开局与切尔西的韧性:比赛伊始,主场作战的切尔西就展现出了他们一贯的顽强和对阵.............
  • 回答
    11月16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在中美元首会晤中重申“不支持台独”,这一表态反映了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复杂立场和战略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美方的态度及背后的逻辑: 1. 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 核心立场:美国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同时通过.............
  • 回答
    您提到的是艺人高以翔于2019年11月27日因录制节目不幸去世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痛心和震惊的事件,至今仍然被许多人提起。以下是关于这件事的详细经过: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2019年11月27日凌晨 地点: 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追我吧》在浙江宁波的录制现场。事件经过(根据当.............
  • 回答
    11月25日网易就“暴力裁员”事件发布的道歉信,确实包含了很多值得深挖的信息量,并且也引发了关于事件是否会“反转”的讨论。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一、道歉信本身传递的信息量:1. 官方承认了事件的严重性并公开道歉: 承认了“不当行为”的存在: 这是最核心的信息点。网易在道歉.............
  • 回答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发生在2000年8月12日,这起悲剧的官方解释是由于鱼雷爆炸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潜艇沉没,118名船员全部遇难。然而,您提到的“11月22日俄前司令‘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这个说法,似乎是指一位俄罗斯前官员在2000年11月22日左右(具体日期有不同说法).............
  • 回答
    听到高以翔在节目中不幸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痛心和惋惜。这起事件背后涉及的责任问题,无疑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对于节目组而言,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而且会相当复杂。咱们就来细致地捋一捋。一、 节目组的法定义务与过失责任:首先,我们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尽管高以翔是作为一名艺人参与录制,但节目组作为活动.............
  • 回答
    关于韩国女星具荷拉在家中身亡的事件,自2019年11月24日消息传出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哀悼。要详细了解这件事的真相,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经过、可能的因素以及留下的疑问。事件发生与发现:具荷拉的死亡地点是在她位于首尔江南区清潭洞的家中。据警方通报,是具荷拉的经济人当天联系不.............
  • 回答
    关于您提及的“11月13日香港教育局发布明日全港学校停课通告”,我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现有公开信息,香港教育局在2019年11月13日并没有发布全港学校停课的通告。 事实上,在2019年11月中旬,由于社会运动的影响,香港的学校确实经历过一段停课时期,但具体通告发布的时间和范围可能与您记忆中的略有出入.............
  • 回答
    关于“11 月 3 日阿里女员工案张某妻子再发声”的说法,首先需要澄清一点:截至目前(我所掌握的信息),在“阿里女员工案”(即 2021 年发生的杭州阿里高管性侵案)中,关于“11 月 3 日”这个特定时间点,并且是“张某妻子再发声,控诉周某 9 条诬告陷害情况,并进行反驳”的公开信息,并没有被广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