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接手的烂摊子有多烂呢?这里有一个小细节。
当他从希腊回君士坦丁堡继承皇位时:
因为没有任何可用的拜占庭舰船,君士坦丁十一世被迫乘威尼斯人的船从希腊前往君士坦丁堡,帝国境况的悲凉可见一斑。1449年3月12日,当他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步入都城时,他立刻明白形势是何等的绝望。……
君士坦丁堡是滨海城市,整个帝国此时连可以迎接皇帝的船都没有了。
曾几何时,帝国有的是船。千年前的利奥王朝,帝国舰船规模是这样的:
利奥(利奥一世)等待已久的远征计划因此得到了宽慰与满意的回应,准备也随即开始。构想的远征规模相当庞大,据说从东地中海总共征集了超过一千艘舰船,集结了十万人员。如果这些数据可信的话,那么这支陆海军力量应该足以把汪达尔人从非洲大地上抹去,而且随便换哪一个指挥官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上都摘录自《拜占庭三部曲》。
因为巴列奥略王朝的黑点,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约翰五世,哦不,叶海亚·奥斯曼奥卢身上了。
因为君士坦丁十一世确确实实接手的是一个难以挽回的局面,而且从他之前在摩里亚方向的表现,他的能力是得到了证明的;而后来他也确实是努力的在保卫着城市,最后也战死在了战场上。他的一切已经非常清楚了,没有啥很有争议的地方,自然不会惹到啥口水。
之所以形象很好,因为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大家对他充满着同情,而且他也因为其末代地皇帝的身份而被更多的关注,也更多的被希腊人和他们的伟大理想联系在一起,自然形象非常好了。这里有一首希腊人专门为他写的歌曲,蛮好听的。
网易云音乐歌词翻译:
[委托搬运]【歌词翻译】你将如闪电般归来_拜占庭吧_百度贴吧还有一句离题的话要说:我认为黑是有用意的放大一个人的缺点与坏的一面,如果只是把他所做的事情确切的表述出来,并不是黑,那只是陈述事实。
————————以上为2016年12月21日原答案
下面补两个我后来的回答:
我的知乎回答:如何评价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之前在其他问题下面写过一个,不过今天想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72868/answer/190124925?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我的知乎回答:1453年,为什么西欧不救援君士坦丁堡? 不应该说是没有救援,援军存在,但是在路上,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16937/answer/215946368?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也不是没得黑。毕竟他是亡国之君。
不过跟崇祯皇帝比,十一公好太多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十一公的真实写照。
拜占庭到了他手上的时候也就那一座城了。所以他不想守国门也不行,他走到哪里都是行走的守国门。
但是跟崇祯比,他的表现好得多。
第一、被团团围住的时候,抵抗住了土耳其大军的轮番进攻多达50多天。
这点来说,其战斗意志很强悍。而且城里面的粮食与水的储存足够。否则早就给饿死了。另外十一公手下的兵都是雇佣兵。
第二、选择死的方式比崇祯强,死得体面很多,象一个战士。
他不是自杀,土耳其后来的电影等是说,他最后是死在冲锋的路上。
另外,十一公前面的那些皇帝真不行,天天瞎搞。比如200年前的1204年,君士坦丁堡就因为阿列克谢赖账,被洗劫一空过。从阿列克谢之后的皇帝都不行。十一公算是最好的了。
上文讲到了一个假设。
其实把十一公跟崇祯对调,十一公可能还能翻盘。
火鸡在舆论上是黑一黑的,不黑自己征服君堡的正统性就没了。比如电影《征服1453》,里面君11穷奢极欲志大才疏,出卖东正教会给教皇,镇压人民反抗,我奥斯曼受命于天,吊民伐罪,保护了东正教会,入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希腊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过火鸡又没什么话语权,从爱尔兰到契丹,都把他的电影当哈士奇看。
至于正统史书,都认为君士坦丁11世,包括前面几任皇帝不该是亡国之君,东罗亡于阿列克谢四世,始亡于罗曼努斯四世,实亡于巴西尔二世(确实很多人都认为巴屠夫都是近代希腊民族主义兴起后吹牛逼吹出来的)
客观来讲,君11这仗确实没法打,他接班的时候,就一君堡市长,而且这个君堡不是查士丁尼时期那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只有几万人口,和英国法国神罗那些“拉丁蛮子”城市没什么区别,而且论周围能控制的农村地区,还不如伦敦巴黎维也纳。军队动员能力不足5000,铁甲圣骑兵,北欧卫队什么的也早就泯没在历史洪流中了(北欧卫队那时候是否还存在是个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就算存在人数也不超过300),算上后续加入的基督教志愿兵和雇佣军,也不满一万。奥斯曼动员能力则不少于20万,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炮兵部队。
君11从个人品德和能力来看也没什么黑点,还一度击败了希腊那几个十字军军阀国家,恢复了一点点领土,虽然说他“出卖”东正教会确有其事,但是就当时那个形势来看,如果穆罕默德二世那天恰好吃多了心情不好,东正教会也是落个团灭结局,
很多人拿他和崇祯比,晚明很糜烂不假,我大清在黄台吉后期,动员能力满打满算,20万(蒙八旗还不满员),李自成称帝后,主力部队和辅兵加起来,大概是30万左右,但是晚明的军队数量,算上九边和地方的江汉军等军阀就有50万,动员能力是……而且君11连当皇帝都要火鸡苏丹钦点,崇祯当不当皇帝,至少不用征求黄台吉的意见吧?
——————1月4日补充——
其实很多人拿他和崇祯比,多半还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普及度太高,而其他朝代(包括南明)普及度没那么高。崇祯的局势套到拜占庭,应该类似于曼奇克特前的拜拜,虽然内部糜烂不堪,党争激烈,但国力对周边还是有着优势,不至于完全不可救药。至少也是尼西亚复国后的拜拜,各方诸侯虽然不太听话,但至少还能听指挥。而且崇祯也不是被清军灭的,是被义军逼的挂树,他倒是更像那堆倒行逆施被造反的君堡群众推翻然后戳瞎/勒死/暗杀……的拜拜皇帝。
非要找个中国人和他比的话,其实周赧王和君11最像:名义上的天子、实际上的市长(还是小城市长),穷的还不如一个土财主(君11穷的快连皇袍都做不起了,周赧王更是被债主追的直接躲起来当老赖)。
而且崇祯的局势真的不是无可救药,他自己作是一方面——按顾老的说法,崇祯就是思维比较单线,妄想靠征重税,编练地方军杀出一个太平天下,结果农民军越杀越多,看起来是勤勉俭朴,但实际上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认为他就是个苟皇帝,说到底是圈养王爷少年即位,不比君11当过摄政打过仗,中年继位那般有人生经验。再者,南明奇葩是另一方面,南明有点类似于曼奇克特后的拜拜,虽然半壁江山崩了,但还有一些军队诸侯,还有长江天险可守,然后作死内战硬生生把自己玩废了,清军一到立刻土崩瓦解。如果像拜拜和南宋一样,有效收拢残余力量,下放军权,再续个百八十年也未可知。
因为其他知名亡国之君多少都有点救的可能,比如崇祯,虽然彼时大明病入膏肓,但毕竟胳膊腿齐全,能跑能跳,状态好的时候甚至还能上台打一套闪电五连鞭。
要救君11,那真是拿着个头盖骨酒碗变出一个活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