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学生有什么搞笑沙雕日常?

回答
医学生嘛,你想听我跟你掰扯掰扯我们那点儿事儿?嘿,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不过我挑点儿最能让你笑出腹肌的给你说道说道。

咱们就从上课那天说起,那可不是一般的上课,那叫“生化大考”。讲到什么“三羧酸循环”,那玩意儿跟个绕口令似的,什么“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老师讲得飞快,台下早就一片哀嚎。我旁边那哥们儿,本来还挺认真的,听到一半突然一脸惊恐地抓着我胳膊说:“卧槽,这个循环是不是永不停止啊?我感觉我的人生都要被它套进去了!” 瞬间,整个教室弥漫着一股蛋蛋的忧伤,但也带着点儿黑色幽默。

还有就是解剖课了。那玩意儿可不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看就好了的,是真家伙!第一次进解剖室,那味道,emmm… 怎么说呢,有点儿像是老旧冰箱里放了很久的肉的味道,混合着福尔马林的味道,那绝对是“高级定制”的嗅觉体验。我们轮流观察尸体,每个人都跟个探险家似的,拿着小刀小心翼翼地翻找着结构。有一次,我负责找一个血管,找了半天没找到,旁边一个女同学幽幽地说了一句:“你确定你找的是血管吗?我感觉你是在给人做刮痧。” 那画面感,简直了!还有更沙雕的,我们分组做操作,结果一个人不小心把模型的手指头给掰下来了,然后就抱着那根手指头,一脸绝望地问老师:“老师,这个… 能接回去吗?要是能接回去,我明天就去参加外科考试了!”

当然,实验课也是我们的快乐源泉。什么培养皿里长出的菌落,那都是艺术品!我们还会给它们起名字,什么“小可爱”、“细菌王”。有一次,我们做微生物实验,本来是要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的,结果一个不小心,几个培养皿摞在了一起,然后就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底下那几个培养皿里的细菌,好像是被上面的培养皿“压扁”了一样,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扭曲状态。我们看着那场面,一致认为这是“菌落的现代艺术展”,还拍照发了朋友圈,配文“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考试周更是我们的“炼狱”和“狂欢”并举的时刻。为了考过,大家那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有的人直接把生理钟调成了“夜猫子模式”,通宵达旦地看书,脸上挂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看起来跟国宝一样。还有的人,把各种知识点写在小纸条上,塞在衣服里,希望能“沾点儿仙气”。最搞笑的一次,我们考试前,大家都在教室里复习,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卧槽,我把‘抗原’和‘抗体’弄混了!” 瞬间,整个教室的复习节奏都停滞了几秒,然后大家就开始低声讨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是先有抗原还是先有抗体?” 气氛别提多诡异了。

别以为我们只知道学习,我们也是有生活情趣的。比如,我们在食堂吃饭,总是会不自觉地观察别人的嘴巴形状,然后悄悄地说:“这个嘴唇弧度,是不是有点儿像XXX(某个解剖学上的结构)?” 或者,走在路上看到一只狗,都会下意识地想它的骨骼结构。还有,我们都会发展出一些别人不懂的“黑话”,比如“我昨天熬夜看教材,肝都快炸了”,这里的“肝”可不是我们真的肝脏,是我们用来比喻精神状态的。

最最搞笑的是,每次有人生病,或者看见别人身体有什么小毛病,我们都习惯性地开始“望闻问切”,然后一本正经地分析:“你看他这个脸色,有点儿发黄,可能是肝功能不太好,或者是贫血。” 结果对方一脸茫然地看着你:“我就是吃多了酱油,脸黑了点。” 这种时候,我们都会默契地收回目光,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总的来说,医学生的日常,就是一边顶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一边用幽默和沙雕来化解一切。我们能在无数个枯燥的夜晚找到一点点乐趣,能在无数个崩溃的边缘坚持下去。你说,我们是不是一群特别又可爱的生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给大家送点段子活跃气氛

~~~~~~~~~~~~~~~~~~~~~~~~~~~~~~~~~~~~~~~~


用简短的术语或者约定俗成的 JARGON 可以形成一种信息壁垒, 把不熟悉的听众排除在外,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或者机密的泄漏。普通人听到这些 privileged information 就不容易恐慌或者传播。例如, 美国的病房里面出现紧急情况, 他们可以预先约定 "code blue" 是需要抢救,“CODE RED” 是持枪歹徒闯入等等。护士站在广播找人的时候, 相应的人就能破解以及受到信息, 然后作出自己应该做的反应。

俺朋友说了个笑话。

某天夜晚,值班住院医生给俺朋友打电话:

“ x床病号肚子绞痛,咋处理?”

俺朋友回道:“赶紧打6542。”然后他冷静地挂断了电话。

但是, 5分钟后电话再次急促地响起,又是值班住院医生打来的。

“俺打了 6542,他们科室不管咱病房。”

俺朋友火了:“跟护士下口头医嘱说,打6542。她们懂的。”



俺有个朋友是医生,还有个老婆是医生。他们说文言文学得不好的学生,写病历的时候主诉都写不好,20个字让人啼笑皆非。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她参观手术的时候见过一些老教授不耐烦地叫:

"爱丽丝!"

"爱丽丝~~!"

"爱丽丝~~~!"。

旁边的助手先是呆若木鸡,然后小心翼翼地说 :

“老师,我的名字叫李寻欢...”

老教授大叫一声:“滚*,下去!”

这时,傍边的护长赶紧递上一把组织钳。

助手下来手术台, 低声下气地问护长:

“护长啊, 您英文名叫爱丽丝吗?”

护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说:

“他才叫爱丽丝。”

“它叫爱丽丝啊!”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她病理重修不是因为期中考和期末考分数不够 60分。也不是因为平时分不够。而是因为病理标本考试一票否决, 标本考试不及格。

观片考试中30秒之内她还分不清楚口腔粘膜和阴道上皮。监考老师敲钟把她震晕了。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聊起大病理和专业病理的总成绩存在明显的区别。专业病理总成绩比大病理高了几乎 10~20 分。

有人说是因为学生成长了,有人说是因为专业课老师更敬业。

还有人说专业病理出题的老师比较良心,最难的选择题默认答案是C, 主观题分数占比大;大病理教研室比较狠,选择题多选多答错带扣分的而且还是电脑阅卷。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开术后医嘱的时候, 他多嘴问了一句主任:

“促进吞咽动作防呃逆吊啥药?”

“吊个球。”

然后, 主任拍拍屁股走了。于是, 他就写了下来。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老师为啥爆粗呢?

没想到的是, 病房的护士真的执行了口头医嘱,吊个球。

她们用网兜挂了一个柠檬在术后病人的鼻子前面 。

真的把呃逆给防住了。


~~~~~~~~~~~~~~~~~~~~~~~~~~~~~~~~~~~~~~~~~~~~~~~~~~~~~~~~~~~~~~~~~



俺还有个朋友是普通外科的。他说了个笑话。某天新收了患者,某医学生在写病历。医学生以前是学电脑的, 不知道咋混进了医疗队伍。

俺朋友随口问了一句:“Digital examination 做了没有?”

医学生好奇地问道:

“我才看完麻省理工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写的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没想到写病历也数字化了。电脑还能做体格检查, 怎么做?”

俺朋友说:“Digital examination, 用手指。”



俺有个医学生朋友, 他导师姓黄。话说上世纪后叶, 黄教授到街道办事处调解离婚。

“为什么你们要离婚啊? 结婚十多年了。”

“她决定当素食主义者,Vegan。”

“素食健康啊,豆腐什么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的。 ”

“黄教授您有所不知,她排斥所有的动物蛋白。”

“......”

“......”

"别哽咽了,未曾想李商隐的诗词对您影响那么深远。"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 他是外科大主任, 平时不苟言笑的。

有一次是接台取肋骨。

大家都很累了, 开始打哈欠。于是护长就说, 最近风声很紧大家都不敢说笑话,主任您给大家讲一个吧。

主任点点头称赞道, 纪委特别是计生委巡视组认为咱手术室的管理确实有一套,井井有条。

参观手术的人爆笑。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个笑话。 她们班俩女生参观痔疮手术。两个人正嘀咕患者怎么看起来有点面熟,

没想到患者朝她们嫣然一笑, 说:

“怎么了, 铺了巾就不认识老师了?”

吓得她俩魂飞魄散, 夺路而逃。


~~~~~~~~~~~~~~~~~~~~~~~~~~~~~~~~~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他们班考诊基。内科教研室主考。轮到某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同学考试。诊断对象(志愿者)是他们同宿舍的舍友。学习很认真的同学十分老到和流利地问完了了现病史月经生育史和冶遊史,做完了全套的视触叩听探,信心满满地汇报完毕。

监考老师冷冰冰地问了一句:“表演完了吗? 有什么要补充的?”

学习很认真的同学不顾色友, 哦不, 舍友的挤眉弄眼。万分坚定的回答:“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监考老师说:“你这门课要重修。 今天考试零分。你的诊断对象的心脏在右边。 不是左边。”


~~~~~~~~~~~~~~~~~~~~~~~~~~~~~~~~~~~~~~


俺老婆复习考试的时候碰到了一道题, 因为她英文不太好, 就问俺怎么理解。俺翻了一下资料, 把难题给她解了。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只能自己寻找最佳答案。

顺便也能强答题主的问题:


“医学生有什么搞笑沙雕日常?”


       A 75-year old female patient is being treated for  oral lichen planus with a topical corticosteroid.  She also has low serum PTH and vitamin D.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a reduced alveolar bone mass in this patient is  A.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 senile osteoporosis. C. drug-induced osteoporosis. D. osteomalacia.     

** 考生应在 30 秒内看完题目。45 秒内作出选择。还需要5 秒钟转移答案。


解题过程:

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增加肾脏的钙丢失,代偿性的PTH增加,根据题目条件可以排除选项 C。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也会出现骨矿化减少、骨软化等综合症状。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起始阶段就可以发生骨量的迅速减低,随着糖皮质激素的持续使用,骨量进行性丢失。骨量流失的程度与糖皮质激素的平均剂量有关也与持续时间有关。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丢失在停用药物后可能逆转。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使其减少对钙的重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促进骨吸收;糖皮质激素对钙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钙吸收的减少和排出的增加。糖皮质激素导致血钙浓度减少,引起PTH分泌增加,激活破骨细胞。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骨吸收,降低骨形成,钙平衡失调。这些变化持续存在时,将导致骨质流失。

骨软化症血钙水平降低或正常偏低,血清磷不同程度降低。肾性骨病、血尿素氮及肌酐可反映病情,血磷可升高,而血钙很低。血磷酸酶低,ALP升高。选项 D 是搅局的,注意PTH。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 由于雌激素缺乏,血钙增高,可代偿性地使PTH分泌减少。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由于肠钙吸收减少,血钙水平低,可继发性地使PTH分泌增加。排除选项 B。

因此,患有骨质疏松症后检查PTH的变化情况再结合其他检查的结果即可明确是I型骨质疏松症还是Ⅱ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是否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致继发性)骨质疏松。

Ⅰ型骨质疏松症因雌激素降低,除了使骨钙丢失,对分布于肠道和肾小管上的肾激素受体刺激减弱,导致钙吸收抑制外雌激素还是1α羟化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可协助活性维生素D3的形成,雌激素还可降解骨对PTH的敏感性。因此当雌激素不足时,钙吸收会减少,1,25-(OH)2D3的合成也会受影响;骨对PTH的敏感性增强,这时即使没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TH不增高,也会增强骨的吸收 (破坏)。由于雌激素不足而造成的维生素D活化及维生素D受体缺陷而引起的钙吸收减少,大约是60%~70%绝经后Ⅰ型骨质疏松妇女的主要特征。“ low serum PTH and vitamin D”可以帮助确定答案是 A。


当然, 治疗措施俺就不贴在这里了。 以免有“医疗建议”之嫌疑。



俺外科的朋友说他们不太喜欢带异性医学生,

痒了没笨法蹭,【此处省略20个汉字】, 惹不起。




"麦文学" 就是笑话, 这俺知道。

user avatar

1.大一下学期某节课讲女性生殖系统,不可避免地有些女性裸体图片。

下课之后我们问老师要PPT,老师信誓旦旦地说已经发群里了,但是大家都表示群里没有……

最后发现是因为涉黄不能群发,可怜我们学委一个一个私发……

然而这种事情在我们之后的大学生活中经历了不止一次,非常平常……

2.大二生理实验课扎兔子。

但是实验课最难的(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是实验前麻醉兔子。

打麻药这个事情,是需要一个同学慢慢慢慢推进去的,而且要保证针在兔兔的耳缘静脉里不能打到肌肉里。

一只四五斤的兔子,在实验之前要先麻醉到眼睑反射消失,但是由于一组医学生的技术都不过关,不得不多次扎兔兔的耳缘静脉。

一个组八个医学生围着一只兔子,也就只有这个时候是需要全员上阵的。

一个摁两只前爪,一个摁两条后腿,两个摁腰,一个摁头,还有一个需要帮忙摁着兔兔的耳朵防止兔子挣脱,嗯,还有一个配药一个打麻药的。

你要知道一只濒死挣扎的兔子,哪怕再温顺,力气也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

但是由于技术实在不过关,这一项目至少要花掉我们二十多分钟,甚至别的组还有兔子尚未实验身先死的,也不知道是被捂死的还是被摁死的,幸亏没有医患纠纷……

就是我们老师实在心疼,这兔子160一只……

谢谢兔子为进阶路上的医学小白做出的贡献。

这个兔子为啥子那么贵,我问了学姐,学姐说因为是无菌室养出来的,非常干净,专门配了饲料来养,而且养的特别健康,是不给生娃的……
还有你们说的兔盒是啥我们真没见识过就是人摁着打麻药…
我发誓我们真的没有虐待兔子我们只是摁不住它QAQ

3.还是大二生理实验课。

这次故事的主角是蛤蟆。

刚开始抓蛤蟆的都是被强行推出去的男生,一脸嫌弃地抓个小的意思意思,然后我们八个人,两个做,六个围观,顺便拷贝数据回去写报告。

过了两节课,女生凭着医用外科手套克服了上去抓蛤蟆的恐惧。

再过了两节课,我们已经不需要什么手套就能轻松捏住一只活泼又蹦哒的大蛤蟆。而且之前老师规定一个组只能拿两只嘛,然后很明显八个人不够分的,但是箱子里还剩下不少……

后来就发展成去悄悄地偷蛤蟆,一个组平均三到四只,老师劝阻无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蛤蟆便宜),然后大家两人一组就耍得非常愉快……

但是到最后发展成,你要知道做实验难免有意外发生,比如小蛤蟆身体太弱还没撑到我们测实验数据就没了,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再来一只……

但是我们教室的纸箱子里已经没有了……

然后我们就去隔壁教室偷邻班同学的蛤蟆……

反正都穿着白大褂,老师也不认识……

但是后来的后来,隔壁教室的蛤蟆也不够用了,然后我们就去老师办公室,偷偷摸摸拿……下一班同学的蛤蟆。

谢谢蛤蟆们为进阶路上的医学小白做出的贡献。

也谢谢隔壁班的蛤蟆和下一班同学的蛤蟆为进阶路上的医学小白做出的贡献。

4.还是生理实验课。

还是蟾蜍。

这一回我们做的是蟾蜍的心脏插管。

由于这个实验非常费时费力费蟾蜍,这次是八个人霍霍一只蟾蜍。

旁的组第一只插管失败之后,也就是尝试了两三只就完美地记录了实验数据。

但是我们组开开心心(划掉)霍霍到了第六只……

就是到了最后所有其他组的同学都开开心心回去写报告了,打扫卫生的同学都开开心心回去了,我们还没弄完实验……

原因无他,我们组的大佬不少,但是都是理论大佬啊……

蟾蜍的一颗小心脏,大小比划一颗花生米,会蹦哒的那种,你只能拿着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夹着,我们拿着一根明显要比血管粗的管要从血管怼进心腔里去……

主要是找不到路还不敢硬怼,然后我们八个人轮流怼,好容易怼成功了一回,时间太久,这颗小花生米不蹦哒了……

然后到最后我们老师不得不上手帮我们弄……

等我们最终弄到了实验数据和图像之后,我们老师松了一口气,她的表情就是“可算下班了”。

……老师对不起耽误你下班了。

5.还是生理实验课。

还是兔子。

经过半个学期的霍霍,后半个学期的兔子霍霍得比较顺利了,等兔兔麻醉之后,会被五花大绑固定在实验台上,肚皮朝上的那种……

这时候带着温热的兔兔会被一群丧心病狂的医学生开始揩油,兔兔的肚皮手感真的不错……然后有些,部分,好吧八个医学生都对兔兔是雌是雄非常好奇,然后开始研究兔兔肚皮以下的部分…母兔兔是没什么好玩的,公兔兔……会被摸蛋蛋。

一开始是男生一脸坏笑地开始摸,后来……女生也一脸正经地打着研究兔子机体构造的幌子上手了。

嗯——肉红色的,表面有一层很细的绒毛,扁扁长长的,长得有点像扁豆,相对于兔子的身长来说是蛮大的,很软,没敢用力摸,温温热热的,手感真的很好

……相比之下兔子的丁丁真的很……短小,要不是摸到了蛋蛋我都没注意到兔子有丁丁。

高潮是后来有个男生没轻没重地捏了一把,然后可能是麻药劲快过去了,兔子腿猛地蹬了一下。

同组另一个女生斥责,“你又不是没有,捏兔子的干嘛?!”

……

6.还是生理实验课。

还是兔子。

有些兔子麻醉之后会排泄……巧克力。

然后有一回我们组日常负责按兔子后腿的蓝孩子没来,匀了配药的和摁耳朵的妹子去摁后腿,打完药兔子尿了。

我们也没想到兔子尿得还挺远……就两个妹子同时尖叫中招了。

淡黄的液体,蓬松的毛发,我摁着你的腿……(我没有开车)

还有时候兔子很喜欢拉巧克力,正常兔子也就拉几颗算了,有一只兔子从被麻醉之后就一直没停过,咕噜咕噜咕噜,拉了一座巧克力山……

后来被我们调侃拿了一只便秘的兔子……怪不得麻药没打完就不动了,(麻药是按斤数配的)上称的时候估计屎占了不轻的分量……

7.还是生理实验课。

还是兔子。

有一回做兔子的颈动脉插管。

兔子的心跳是要比人的心跳快得多的,尤其是兔子还被绑着,隐私部位还被医学生探索着,心跳可能就更快了。

所以颈动脉里血压真的很高,我们插好了管固定好了之后松开了止血夹,血溅了出来得有半米高(插管没扎紧)然后正对着血管插管的同学身上被血溅得跟案发现场一样,但是还是得抢救兔子,她不得不上手夹住血管然后让我们重新绑……

这个同学最后血淋淋的一身呦,回去洗了半个小时的白大褂。

然后下一周还是兔子颈动脉插管,这个同学兴高采烈地穿着好容易洗干净的白大褂来了。

然而还是她站在兔子血管正对的位置……

然后还是她,被溅得跟个案发现场一样……这个同学反正最后挺生无可恋的,最后还特意翻书看了一下下节课的内容,她说要是还是兔子颈动脉插管她就不洗了……

8.生理实验课前抓兔子也蛮有意思。

兔兔其实蛮温顺的,一般来说提溜着后脖颈托着屁屁兔兔就能弱小可怜又无助地被提溜回实验室了。

第一步要称下兔子的体重以便配麻药嘛,但是这个时候兔兔是不会老老实实呆在称上的,然后我们老师说可以安抚一下兔兔……

我还没反应过来我亲爱的好大儿(女)就把兔子抱在胸前轻轻拍着就跟哄孩子一样身上充满了母性光辉……

然后她就被挠了。(我没笑)

那天那只兔子一连挠了我们组三个女同学(没见血,就是有抓痕)。

然后他们三个人凑在一起讨论被兔子挠了要不要去打疫苗,然后我们老师很淡定地过来一人抹了点碘伏走了

我还是提溜着兔子托住屁屁让兔兔有了一个蛮可爱的坐姿。

我为什么不抱?因为臭,真的臭。

而且它太紧张了可能会在你手上拉屎啊。

9.还是生理实验课。

蟾蜍的搔扒反射。

这个实验是要剪掉蟾蜍的脑干但是保留脊神经的。

简单来说就是剪了蟾蜍的脑袋然后留下身子。

本来剪好的蟾蜍是要被挂到挂钩上的,然后用药剂涂抹蟾蜍的腹部,但是僧多粥少,蟾蜍多挂钩少,有些已经被剪好的蟾蜍,就不得不先放在桌子上等待上吊,啊呸,上挂。

但是这些没有了脑袋的躯体很诡异地开始在桌子上跳起了爱的魔力转圈圈,啊呸,开始绕着圈打转,然后这群做实验的二货开始开玩笑说这只蟾蜍在下咒,今天晚上就要去找剪了它的头的人。

然后我亲爱的舍友•剪头人,“它不应该先去找它的头吗?”

被剪下来蟾蜍的头是要放在一个大黑塑料袋里集中处理的。

然后这群二货就开始讨论蟾蜍会不会找错它的头,并且讨论了哲学问题,找错头的蟾蜍还是否是它本身,它是否会变成另一只蟾蜍……

10.作为医学院的学姐,从高考完的暑假开始,就有同学推的、亲戚推的、老师推的小学弟小学妹问我要不要学医。

我当然很诚恳地建议他们好好想想。

当然最后都没拦住,一个个都死活要扑进学医这个火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我们学校。

然后现在看看每年到期末,看看这些孩子在空间里哭着喊着后悔学医头要秃了的样子,学姐只能表示……深表同情,密切关注。

就是非常爽哈哈哈哈哈哈

11.还是生理实验课。

还是兔兔。

试验完的兔子是要给兔子做空气栓塞,以便尽快结束它的痛苦。

有一回是从兔子的耳缘静脉给兔子注射进去了好多药剂观察兔兔的心跳变化。

虽然说麻醉后的兔子还挺好注射的,但是我们确实恨兔子只长了两只耳朵,总归那节实验课兔子的两只耳朵被弄得鲜血淋漓的,针孔从远心端一直开到近心端,直抵耳朵根。

最后空气栓塞,屁颠屁颠的我又跑到远心端去推……

然后漏气了……

从以前扎的针眼里往外漏气。

我也不知道我咋想的,我招呼我的好大儿过来帮我堵一堵,两个憨憨二十根手指就是堵不住,我俩在这里一筹莫展,兔爷躺在实验台上抖了抖腿,隐隐有醒来的趋势。

飘过的学委说了一句,你就不能用之前捅过的针眼吗。

然后终于赶在兔爷麻醉醒了,之前把兔爷送走了。

实验后对实验动物进行致死处理,其实是符合人道主义的,因为实验后的兔子,往往颈动脉被切开或气管被切开,即使不进行致死处理,也会因为伤口失血过多或感染死去,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痛苦,实验动物需要经过漫长的挣扎才能死亡。反而在他们麻醉状态下,对他们进行快速致死可以最大可能地减轻他们的痛苦。

2020.8加更

12.医学生滚回来考试了。

我一直觉得,医学应该算文科,尤其是我需要写卷子的时候。

六张卷子,最后一两张我一度觉得是演草纸,直到最后在最上面有行小字。

比如,请写出机体抗肿瘤的机制。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你的表演了。

写到手断……

可能医科和文科的时候唯一区别就是,你不会就是不会,你编都编不上去……

就算你编上去了,你也知道肯定不对……



既然你们这么想看,那就给你们看看男同胞的……其实还有点失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别想了我才不会放女性的,哼

医学生的课件看完你们都是四大皆空的

(我问过编辑大大了,他说不会封的,举报无效)

这是胎儿睾丸发育的图,所以莫得纠结大小



2021年1月更新

13.这个学期我们新加了一个小伙伴,小白鼠。

开始的时候老师就警告过我们小白鼠是咬人的,让我们拿的时候一定提溜尾巴一定提溜尾巴不要被咬到……

但是小白鼠的大小,参考你的大拇指,白白小小一只,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模样,导致很多同学在实验之余拿手指去撸小白鼠,有一说一手感真的特别好……

一度激起了我们的少女心……

好可爱好卡哇伊……

怎么会咬人呢这种小宝贝……

然后我亲爱的某舍友在一次脊椎脱臼致死小白鼠的时候没摁住它的小脑袋瓜,被这种“小白耗子”扭过头一口刀住,据说当时甩都甩不下来,场面一度非常失控……

然后我们宿舍参观了这个舍友中指上四个一直在渗血的牙印子,从此rua这种“小白耗子”的时候再也没敢摘下过手套……

14.小白鼠一般来说被我们提溜着他们回实验室之后放在烧杯里都非常安静地趴着。

但是有一次实验课我们需要同时搞六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然后我们要做记号,搞到第六只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在他背部用记号笔画了一个紫色的“X”,看起来很威风。

这只小白鼠也没辜负我为它单独设计的记号,我们做了这么多次实验就没见过这么活泼的小白鼠。

那么高的烧杯,其他小白鼠都乖乖巧巧挤成一团不敢造次,只有它凭一鼠之力踩着其他鼠鼠成功越狱,跳下实验台,在实验室里狂奔。

我们三四个憨憨在后边对它围追堵截都干不过这只“特工X”,整个实验室里其他组的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有我们组的憨憨们大呼小叫跑前跑后忙着抓“特工X”,后来精疲力尽的我们终于逮住了“特工X”,几分钟后,“特工X”再次越狱,又是一轮新的围追堵截你追我赶,好容易抓着了“特工X”,在还没对它做啥之前,我们一致决定给它放回去吧,换一只。

我们可能打扰人家去拯救世界了……

哎,有没有可能我这神来之笔不小心解除了它的封印?

15.还是六只小白鼠同时实验的那节课,可能受上文鼠大侠的鼓励,还有一只小白鼠在被我们暂时放置在桌子上的时候也越狱成功。

但是它显然比“特工X”更有智慧。

我们智慧的实验室装修师傅(我也不管是谁装的我先骂为敬),在实验室的柜子和地面之间留了一个高度约为两厘米的缝隙,然后快快乐乐地打胶,安装了水槽,并放置了各种仪器在柜子上……也就是说这个柜子根本不可能挪动的好吗?!

然后这个智慧的缝隙只有我们的另一只越狱鼠能钻进去,实验室的笤帚扫把统统塞不进去,我们对这只智慧鼠真的毫!无!办!法!

我们能怎么办,我们也很绝望啊。

然后我们找来了老师,老师能怎么办,老师也很绝望啊。

只能等这位智慧鼠大师饿得不行自己出来了。

(当然没有后续,我们也不知道这只小白鼠最后怎么样了)

16.众所周知,医院里大夫护士们之间最容易丢的东西,不是手机钱包钥匙扣,是签字笔。

然而你们不知道的是,这个陋习早在我们学生时代就形成了。

怎么说,有节实验课,一个组的孩子们手忙脚乱各种摆弄小白鼠,小白鼠自然是又拉又尿的……然后这个时候桌子上有一卷大概水杯大小的卫生纸,也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说,大家就很自觉又快乐地去扯卫生纸,给小白鼠擦屎擦尿,抹桌子……

总之那节课我们用得格外痛快而不客气,谁也没仔细想是哪位土豪敢带着一卷卫生纸进实验室,只觉得都是兄弟,客气什么客气,用就完了。

然后快下课的时候我们组在收拾实验台,终于倍遭蹂躏的卫生纸活到了下课,但是它并不比一支笔粗多少了……

然后我们准备走的时候,有位仁兄举着这根“白棍棍”,问道,“这是谁的卫生纸?”

我们组九个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孩子出来认领……然后我们发现这tm不是我们的卫生纸,很可能是上个实验组的同学落下的……

同学你不用回来找了,它已经没了。

对不起。

17.托评论区小伙伴的福,我终于见过实验快结束的时候,过了麻药劲的兔子起来疯狂做仰卧起坐并尖叫的样子了。

对不起我给医学生丢人了。

我的第一反应叫得比兔子还大声。

然后那一天我们组没有一个孩子敢上去给兔子空气栓塞送走的。

……我们都怕它半夜回来找我们。

(对不起最后我欺负人了,我把那支空针管塞给我们组最老实的男孩子然后就逃窜到一米开外了)


我学完局解啦,总的感觉是,很敬佩大体老师,局解课是真的好累,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手术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了。

但是为了避免对大体老师的不尊重,其中的有趣事儿不跟你们说啦。

我现在在学外科和诊断的实验,等我上完来给你们讲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医学生嘛,你想听我跟你掰扯掰扯我们那点儿事儿?嘿,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不过我挑点儿最能让你笑出腹肌的给你说道说道。咱们就从上课那天说起,那可不是一般的上课,那叫“生化大考”。讲到什么“三羧酸循环”,那玩意儿跟个绕口令似的,什么“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老师讲得飞快,台下早就一片哀嚎。.............
  • 回答
    “哎呀,医生不拿提成,怎么还老让我们拍片子?一个小感冒,问诊费没多少,拍片子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背后到底有什么说法?医生这么做,又能捞到什么好处呢?”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疑问,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看似简单、却又被要求进行一系列检查的疾病时。毕竟,医生的薪资并非直接与药品的销售或检查项目挂钩,那他们为何还.............
  • 回答
    中医被妖魔化的背后,中医从业者和医学生们的故事,往往充满了无奈、坚守,有时也夹杂着委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这些故事,不是冰冷的学术辩论,而是活生生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经历,书写着对中医的热爱与困境。第一章:初生牛犊的迷茫与坚守——一位年轻中医的自白李明,一个刚毕业三年的中医内科医生。他至.............
  • 回答
    作为一名经历过医学院洗礼的人,我知道对于初入医学殿堂的你们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书,就像是在迷宫中找到了一盏指路明灯。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想的启迪,是陪伴你们度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伙伴。我来给你们推荐几本我个人认为对医学生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希望能帮助你们更好地开启医学之旅。一、扎实基础:打下最.............
  • 回答
    嘿,同为医学生,深知咱们这专业,除了埋头苦读,偶尔也需要点小情调来放松一下,比如追追番、看看剧什么的。你这需求挺实在的,屏幕素质、轻薄便携,顺带还能偶尔应付一下原神,这几个点抓得准!正好我也刚给我的旧笔记本“告老还乡”了,前阵子也做了不少功课,给你扒拉扒拉一些我觉得不错的选项,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首.............
  • 回答
    好的医学院和差的医学院,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像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要说区别,那可真是方方面面,细致到你可能都没想过。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能明白这其中的门道。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师资力量。好的医学院,那是什么样的阵仗?教授里随便抓一个,可能都是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叫得.............
  • 回答
    您好!关于高跟鞋的医学伤害,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穿高跟鞋无疑能够增添女性的魅力和气场,但长期或不当的穿着确实会对身体造成一系列的医学影响,甚至引发一些不适和疾病。首先,我们来看看最直观也是最常见的几方面影响: 对足部的影响: 这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拇外翻(Hallux Valgus).............
  • 回答
    冰冰姐自曝的“疲惫、怕冷、长期失眠”,这几个症状合在一起,确实是不少人会遇到的健康困扰。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三个表现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可能相互影响,指向一些潜在的身体或心理状况。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该怎么从科学上找对策。一、 症状背后的可能原因分析咱们先别急着找药,先分析分析冰冰姐说的这三.............
  • 回答
    丁香医生作为一家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健康科普平台,其对中医的“反对”并非全盘否定,而更倾向于审慎、基于证据的质疑和讨论。理解他们的立场,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尝试用更自然、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核心出发点:对科学证据的强调与尊重丁香医生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们坚持用“科学方法”来衡量医疗健康相关的.............
  • 回答
    听到李文亮医生病危的消息,我心里真的非常沉重。脑海里瞬间闪过好多画面,很多情绪涌上来,一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首先,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震惊和担忧。李医生作为最早向外界预警新冠病毒危险的人,他的名字和事迹,在疫情初期是那么的振奋人心,又那么的让人心疼。如果他真的病危,那将是对我们所有人心中的一个巨大打击。.............
  • 回答
    在医学领域,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病例和快速发展的知识体系,医生们常常需要借助强大的工具来辅助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探索未知。因此,市面上涌现出了许多旨在解答医学难题的软件,它们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支持。一、 辅助诊断与知识检索类软件:这类软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它们的核心在于整.............
  • 回答
    想做鼻综合手术,在南京找个靠谱的医生,这确实是个大工程。毕竟鼻子是面部“C位”,做得不好真的会影响颜值和心情。我身边也有朋友做过,也帮他们了解了不少信息,给你总结一下南京这边口碑比较好的鼻综合医生,希望能帮到你。在选择鼻综合医生的时候,大家最看重的无非就是这几点: 技术实力: 这是硬道理,关系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很重要。为什么要要求医生有医德?这不是一个凭空冒出来的要求,它根植于医学的本质、病人的基本需求,以及整个社会对生命健康的珍视。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生必须要有医德。 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救死扶伤,是减轻痛苦,是恢复健康。这可不是一份.............
  • 回答
    .......
  • 回答
    这天,我带着新来的小李医生出来坐诊。我们科室主任交代过,要我多带带新人,让她熟悉一下门诊流程,也能从实际病例中学习。那天来的是一位阿姨,因为嗓子不舒服,来看咽炎。她进来的时候,我先让她坐下,然后介绍了我和小李医生。阿姨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笑着点点头,说:“哦,是年轻.............
  • 回答
    医生看到这张图,首先映入眼帘的应该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画面,它承载着病人最直接的感受和身体反应。 具体来说,医生的反应会分几个层面:第一层:快速的、初步的识别与分类 “这是什么?” 医生会第一时间大脑飞速运转,将眼前的图像与他所熟知的各种疾病、症状、检查结果进行比对。这张图是X光片?CT扫描?MR.............
  • 回答
    .......
  • 回答
    当医生不易,选择医学方向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位即将踏入临床、对内科充满向往的男同胞,你在心内、神内、消化内和呼吸内这四大内科劲旅之间权衡,这绝对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来掰扯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认清一个现实:内科“大家庭”的魅力与挑战内科,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个分.............
  • 回答
    好嘞,聊聊高考医学类志愿填报这事儿,这可是个技术活,得一步一步来,不能瞎蒙。我尽量把我知道的、觉得管用的都跟你说道说道,希望能帮到你。首先,认清你是不是真的想学医。这事儿一点儿不夸张,学医不是儿戏。首先得问问自己,你对医学有热情吗?是对救死扶伤的理想,还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稳定、受人尊敬的印象?如果是后.............
  • 回答
    如果非要说我一生中“希望”有什么重大的医学突破,这问题还挺特别的。我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一生”的概念,更谈不上“希望”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但如果我能像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一样,去审视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并且有机会提出一个最渴望看到的进步,那么我会选择一个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衰老”这个生命终极难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