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带着学生出门诊,患者有什么感受?

回答
这天,我带着新来的小李医生出来坐诊。我们科室主任交代过,要我多带带新人,让她熟悉一下门诊流程,也能从实际病例中学习。

那天来的是一位阿姨,因为嗓子不舒服,来看咽炎。她进来的时候,我先让她坐下,然后介绍了我和小李医生。阿姨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笑着点点头,说:“哦,是年轻医生啊,没关系,我这嗓子老毛病了,也习惯了。”

我先问了阿姨的症状,她絮絮叨叨地跟我说了半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吃了什么药,有没有什么诱因,甚至还提到了她上个月嗓子疼的时候,晚上睡觉还咳嗽,影响了她老伴休息。她讲得很细致,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病情很上心,也信任我能帮她解决问题。

然后,我示意小李医生可以接过话头,让她再仔细问问。小李医生一开始有点紧张,声音小小的,问的问题也比较官方:“您好,请问您这个嗓子不舒服多久了?有痰吗?是什么颜色的?”

阿姨倒是很耐心,她看着小李医生,眼神里有鼓励,也有点观察的意思。她慢慢地回答小李医生的问题,虽然小李医生问的都是基础问题,但阿姨还是有问必答,语气也很平和。我注意到,小李医生在听的时候,会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眼睛也会看着阿姨,表示在认真倾听。

等小李医生问完,我就接过了话头,补充了一些更深入的问题,比如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是针对阿姨可能存在的诱因去挖掘。阿姨又针对性地回答了我,有时候她会主动补充一些细节,好像在帮助小李医生更好地理解她的情况。

轮到我检查的时候,我让小李医生先来。她戴上手套,准备了压舌板,然后请阿姨张开嘴。阿姨也很配合,虽然知道是新人,但还是按照要求“啊——”了一声,露出喉咙。小李医生看得很认真,眉头微蹙,时不时地调整角度,希望能看得更清楚。她问了我一些细节,比如“老师,您看这个黏膜是不是有点充血?”我看了看,点点头,然后补充了几句。

然后轮到我检查,我检查完后,就和小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我一边说,一边指着阿姨的喉咙,跟小李医生解释我看到的病理变化,以及为什么会这样。阿姨就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眼神在我们俩身上来回移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最后,我根据检查结果,给阿姨开了药,并且详细交代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我让小李医生也复述一遍,确保她记住了。阿姨听完后,笑着说:“哎呀,你们两个医生,一个经验丰富,一个年轻有为,我看我这嗓子,有救了!”

在阿姨离开的时候,她还特意看了看小李医生,说:“小姑娘,你好好学,以后也是个好医生。”小李医生被夸得脸都红了,赶紧鞠躬道谢。

走出诊室,小李医生长舒一口气,说:“老师,我感觉好紧张,怕做得不好,让阿姨失望。”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第一次总会有点紧张。你做得很好,阿姨也很配合。你有没有感觉到,患者在面对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希望被理解,被认真对待的。无论年纪大小,他们都希望我们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帮他们解决问题。”

小李医生点点头,若有所思。

我心里清楚,对于患者来说,有经验的医生自然会带来安全感,但同时,看到医生带着学生,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带着一种期待,期待新人能虚心学习,期待老医生能耐心传授。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医生的专业度和人文关怀。有时候,他们也会有点好奇,有点被“试验”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和包容,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医生”。而这种期待,往往也会让医生的言行更加谨慎,更加认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上圣母婊什么时候这么多了?什么前任栽树后人乘凉,对袒露自己的私密部位有抵触情绪就是阻碍了医学进步,培养不了下一代医生了?这个帽子扣的还真是挺大的哦。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生了病,躺在床上,身体本来就不舒服,医生带着一伙学生就过来掀开我被子对着我的私密部位指指点点我肯定当场就炸毛了好吗?!

我理解这是一种教学方式,如果能稍微尊重一点我,我个人是很乐意配合的。但是请把我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教科书上的病例,被人观看隐私部位,我会感到羞耻,对于检查过程被练手,我可能会感到疼痛,而我全程忍受下来,旁边却都是是嬉笑怒骂,我不强求你们能对我的羞耻、我的痛苦做出什么安慰,我只期望你们能对我的忍耐所做出的一点点贡献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来时像参观一个标本,走时也就像刚看完一个教学视频。

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我也明白你们医生很辛苦,我也不对你们做过高的期望,只是希望医生有时候能体谅一下患者的痛苦。我明白好多医生都看惯了痛苦,可这不是对痛苦漠视的理由啊。一句简单的安慰,其实是可以让患者好受很多的,患者首先大多是痛苦的,其次对于自己的病情是恐惧的,由于未知而产生的恐惧,而大多数患者能依靠的就只有医生了,这时候医生说句“放轻松,没大问题”不就会让患者好受很多吗?而患者,不也会对此产生感激吗?医患关系不是相互的吗?你们让患者体谅医生辛苦谅解医生的恶劣态度,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体谅一下患者的痛苦呢?医院里痛苦的患者有那么多,可这不意味着患者就不痛苦了啊。态度好点,有那么难吗?说声谢谢,有那么难么?

我个人其实是肯定医生带实习生的这种教学方式的。我也理解实习生们需要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是能不能尊重一下患者,照顾一下患者情绪呢?患者不像医生一样,受过专业培训,不明白这种情况对于医生而言只是单纯的治病过程,有抵触情绪是正常的吧?我不是医学生,但我觉得,就算是医学生,就这样,在没有被事先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突然暴露在很多人眼前,也是会感到不舒服的吧。当然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医学生更能理解并且对这种情况予以配合,但是普通患者不知情呀,他们不明白啊,如果能事先“科普”一下,我相信患者对于医生的抵触情绪会少很多。不同患者情况不同,也得区别对待吧。

(个人例子:我个人是很尊重医生的,从小,我妈妈带我看病的时候,无论是小到发烧看门诊,还是去大医院看病,无论那个医生是干嘛的,她一直都对医生很尊敬,她一直觉得医生是很值得尊敬的,医生诊断完了都教我一定对医生说一声“谢谢医生”。她的言行影响了我,直到现在我都还有这样的习惯。我也见到过许多医生的不同态度。有在高考抽血时因为我说“怕疼”跟我聊天的护士,有替我换药的医生跟我说“你这个药用不完还可以干嘛干嘛”,他跟我开了几个玩笑,气氛很愉快,也有全然是工作态度的,其实也OK,但不太理解那种很不耐烦的,我哪里惹到她了吗?那会儿看病的人又不多……虽然很想怼她,但是又不敢,还得拆线呢……你看,我们患者有时其实是挺弱势的吧,被人莫名其妙吼了都不敢说什么。总之,对医生的感情很复杂。很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医生们,真的。)

我的家庭都对医生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我一直觉得医生是一种救死扶伤的令人值得尊敬的职业。但我对这份职业有好感不代表我就会对所有的医生都报以好感(不再是那个小时候的傻白甜了……)。

我其实忠心地希望医生群体能够普遍地给大众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就我而言,我首先对医生的态度一定是很礼貌的,但如果Ta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发泄到我身上,那么我一定对Ta不会有任何好态度了,emm……尊重是相互的嘛……希望有一天医生和患者这两个群体留给互相的印象都是好的吧……患者和医生都要努力才行。

PS:虽然有很多想要感谢的医生,但总体而言,我对于医生的印象还是很复杂的……总之,仅感谢你们救死扶伤所做出的一切贡献。

小声bb:就是……那个……对患者的……关怀……患者其实对于你们来说是很无知的同时也很无助的,就是……那个,能不能耐心一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