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安导演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影片末尾,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为何要跳崖自尽?

回答
关于《卧虎藏龙》结尾玉娇龙跳崖自尽的原因,李安导演本人以及很多影迷都曾有过不同的解读,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玉娇龙的人物弧光和她所处的境遇,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她为何会选择这条路。

首先,我们得回到玉娇龙一路走来的轨迹。她并非一开始就厌倦了富贵的生活,追求自由。她是一个被精心培养的大家闺秀,接受的是严苛的礼教和规矩。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却有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叛逆和对武侠世界的向往。这种矛盾在她遇到李慕白和玉娇龙的侠义精神后,被彻底点燃了。

1. 理想的幻灭与现实的残酷:

玉娇龙一直对江湖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她渴望成为像“剑气纵横”的碧眼狐狸那样洒脱不羁的侠女,或者能像李慕白一样,看透俗世,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她偷盗青冥剑,不惜一切代价习得武功,追逐的不仅仅是武艺,更是她心中那份不受束缚的自由和强大。

然而,当她真正踏入江湖,卷入恩怨情仇,甚至杀人之后,她发现江湖的残酷远比她想象的要血腥和复杂。她偷了剑,却没能学会李慕白那样“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境界。她的杀戮,更多的是一种冲动和迷茫,而非成熟的侠义。

在影片的最后,她已经偷走了宝剑,也亲手杀死了一些人,她以为这就是她想要的“江湖”。但当她目睹了李慕白为救她而死,并且亲手断送了李慕白追求的“侠之大者”的希望时,她内心的那个理想化的江湖瞬间崩塌了。她所追求的自由,并没有带给她真正的解脱,反而让她陷入更深的罪孽和孤独。

2. 无法摆脱的宿命与婚姻的牢笼:

玉娇龙虽然渴望自由,但她终究逃不过“罗小虎”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世俗的束缚。她对罗小虎的感情是真挚的,是她对抗父母安排的婚事的武器,也是她心中一份纯粹的寄托。然而,即便她跟着罗小虎私奔,他们也终究要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她身份的限制。

当她被逼婚,被安排嫁给孟思昭时,她心中的反抗达到了顶峰。她不想要那种按部就ร่、被安排好的生活。她试图用武力反抗,用逃避来解决问题,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最终,她发现,即便逃到天涯海角,她也无法彻底摆脱家族的责任和社会的期待。

3. 情感的羁绊与背负的罪孽:

玉娇龙与李慕白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师徒情、敬仰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的吸引。李慕白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也试图引导她走向正确的道路。但玉娇龙的性格太强,她难以完全接受李慕白的教导,更多的是将他视为一种精神上的榜样。

当李慕白在竹林被沙漠之狐所伤,为了救她而消耗内力,并且最后因为她而死,这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不仅辜负了李慕白的期望,更因为自己的冲动和执念,间接导致了恩师的死亡。这份罪孽感,对于一个内心本就充满挣扎的玉娇龙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她无法再回头,也无颜面对罗小虎,更无力去承受“侠”这个沉重的词汇所代表的责任。她所追求的自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牢笼,她内心的愧疚和绝望,让她觉得活着也是一种痛苦。

4. 个人选择与精神的升华(一种解读):

也有一些解读认为,玉娇龙跳崖并非完全是绝望。在她的世界里,她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一种摆脱所有束缚的方式。当她站在悬崖边,俯瞰着脚下的万丈深渊,她可能看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由,一种没有任何挂碍的宁静。

她的跳崖,也是她对自己选择的一种终结。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她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一生。她的跳崖,也许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她所辜负的人,也为她自己,画上一个决绝的句号。

李安导演在影片中留下了很多模糊的空间,让观众去体会和思考。玉娇龙的结局,与其说是对生命的否定,不如说是她性格、命运和她所处时代的交织下,一个必然又令人心碎的悲剧。她像一颗陨落的星辰,虽然耀眼,但终究无法在凡尘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最终选择了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回归了虚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度卢原著小说《宝剑金钗》,玉娇龙最后也从武当跳崖了。

原书解释如下:

玉娇龙跳崖是表演,她轻功已经很高强了,一点事情都没有,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她已经无法回头。

和小虎回新疆是不可能的,小说中玉娇龙对小虎徒匪的出身相当介意,她是九门提督的女儿,不可能和江湖匪类名正言顺的结婚。

回家,更不可能,她拒婚出逃,早把家里的脸丢光了,回家除了丢人没有任何好处。

当李幕白弟子,这事只要她活着就不可能,小虎和父亲都会缠着她。


想来想去,最终她只能选择假死,于是当众从武当跳崖,让许多人看见,这样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后续,小虎独自回新疆。

她母亲在武当给她立个庙,传说很灵,许多人去烧香。

后续的《铁骑银瓶》中,玉娇龙独自闯江湖,生下与小虎的孩子被人掉包的故事,总之内容太过真实不浪漫,观感一般。


以上。


再多说几句,王度卢写了鹤铁五部曲,最精彩的是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故事,玉娇龙后续的故事评价一般,这个角色的设置本身,就是要用罗小虎玉娇龙和感情对比李慕白俞秀莲。

李慕白和俞秀莲,相爱而不可得,只因为孟思昭为李慕白而死,他就立誓不敢娶俞秀莲,怕辱了双方名节,这是旧时代思想的迂腐,最终两人深爱又不结婚,俞秀莲先过世,李慕白到她坟前站了一夜。

玉娇龙则相反,她出门贵族,进入江湖后和罗小虎相遇就搞一起了,有敢爱敢恨的性格。但同时她也有局限性,爱上徒匪的人,又恨他这个名头,要罗小虎去考功名,这可能吗?最后也郁郁而终。

王度卢的小说比梁羽生还古董难读,根本原因是他的写法太写实,角色是个活生生的人,根本不武侠不浪漫。

俞秀莲的父亲俞老镖头,得罪了人,对方放话要杀他全家,俞镖头吓得带着全家逃跑,结果半路自己死了,不是幸运遇上李慕白,俞秀莲也得死。

俞秀莲和玉娇龙后面独闯江湖,全是困难,路上的人看你一个女人单枪匹马行走住宿,都是不怀好意的,你打伤了人,对方十里八乡叫出来上百号人连跑都跑不了。

要是金庸,遇上这些事情,早就降龙十八掌打翻几千人。古龙的女角色,见人就脱衣服,脱了就杀人,玩呢。


不过正如古龙所说,他写作后期谁的作品都读不下去了,最后惊奇的发现,王度卢写的最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卧虎藏龙》结尾玉娇龙跳崖自尽的原因,李安导演本人以及很多影迷都曾有过不同的解读,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玉娇龙的人物弧光和她所处的境遇,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她为何会选择这条路。首先,我们得回到玉娇龙一路走来的轨迹。她并非一开始就厌倦了富贵的生活,追求自由。她是一个被精心.............
  • 回答
    李安和张艺谋,两位都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各自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和辉煌的成就。要说谁更吸引我,这实在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因为他们触及了我内心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考。李安:细腻的情感,人性的探索李安导演的作品,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他的镜头仿佛带着一种能够穿透屏幕的温度,直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
  • 回答
    成龙、周星驰,这名字在华语影坛几乎无人不知,他们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各有千秋,也各自引领了一个时代。一个以功夫喜剧闻名,一个以无厘头搞笑著称,票房号召力自不必说。而张艺谋、陈凯歌、李安,则是国际影坛公认的艺术大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更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电影赢得无数荣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
  • 回答
    如果《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将原有的四位导演换成李安、王家卫、张艺谋、姜文,那么这档节目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选角到点评,从舞台呈现到观众认知,都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这已经不再是《演员请就位》,而更像是一场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电影艺术家的盛会,是对演员表演进行最高等级的淬炼和审视。以下是基于这四位.............
  • 回答
    这几位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各自都有着鲜明的风格和成就,就像中国画里的不同笔墨技法,各有千秋,也各有拥趸。要评价他们,得一项项来,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看一两部作品就下定论。张艺谋:色彩的诗人,视觉的魔术师说起张艺谋,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就是“色彩”。从《红高粱》里那浓烈得.............
  • 回答
    李安导演蛰伏六年的时间,没有立刻投身下一部影片,这其中并非完全的“赋闲”,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个人考量的时期。说他不出去“打工”,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他在选择“工作”的性质,并且是以一种极其审慎和个人化的方式进行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安的职业生涯轨迹。他并非一个“打工人”的模式,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电影.............
  • 回答
    李安和黑泽明,两位都是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他们的成就自然是各自时代的巅峰。要说“超越”这个词,在我看来,用在两位同样伟大的导演身上,多少有些过于绝对和武断。他们各自在电影艺术的领域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他们的贡献和风格,更像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璀璨星辰,各自闪耀,很难说谁完全压倒了谁。我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李安导演对周星驰电影的这个评价,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听听我个人的看法。首先,得承认李安导演是电影界的泰斗,他的眼光和艺术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和观察角度的。他提到“小孩子的东西”,可能是在说周星驰电影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夸张的表.............
  • 回答
    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结局,与其说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不如说它留下了一个充满余味、引人深思的开放式画面。它并非简单地宣告谁和谁在一起了,谁又得到了什么,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节,描绘了家族成员们在经历了种种风雨后的状态,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可能走向的微妙暗示。我们先来捋一捋电影里几个关键人物在结局时的处.............
  • 回答
    李安在好莱坞的成功,以及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在那里遭遇的“瓶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能折射出东西方电影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说起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得从几个层面来聊。李安的“通关秘籍”:文化桥梁的艺术李安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并且口碑票房双丰收,我认为他最核.............
  • 回答
    张艺谋和李安都是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他们早期的作品都曾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也都在世界影坛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位导演在创作方向、艺术追求和市场适应性等方面逐渐显现出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社会、文化、个人经历和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初就因其独特的拍摄技术(120帧/秒、4K分辨率、3D格式)以及深刻的主题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首先,我们从电影的几个核心层面来评价:1. 创新性的拍.............
  • 回答
    李安,这位华人影坛的骄傲,以其细腻的视角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征服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世界各大电影节。然而,就是这位两次捧回小金人的大导演,在2016年也曾公开表达对奥斯卡“太白”现象的失望和不满,呼吁关注亚洲电影人的处境。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理解李安,以及更广.............
  • 回答
    李安琪在综艺节目中全程使用英文的举动,确实在观众中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不小的争议。要详细地剖析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李安琪是著名体操冠军李小鹏的妻子,她本身在美国长大,母语是英语。近年来,她和李小鹏一家因为育儿真人秀节目而受到广泛关注。这次引起.............
  • 回答
    李安导演的《喜宴》,这部电影在我心里,与其说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理解”与“妥协”的温情故事。它巧妙地用一场热闹非凡的中式婚礼,包裹着一层层关于家庭、文化、情感的复杂议题,看得人又哭又笑,心头泛起阵阵暖意。首先,《喜宴》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细腻描摹和幽默展现。影片中的.............
  • 回答
    李安的《双子杀手》,初看之下,名字里带着几分冷峻的科幻感,又因为是李安导演,免不了让人期待一贯的人文关怀和细腻情感。然而,看完之后,却有点像吃了一顿精心烹调却少了点滋味的大餐——有技术上的惊喜,有导演招牌式的探索,但总觉得故事本身和人物的深度,好像没能完全抓住人心。首先,得说说那项最令人瞩目的技术:.............
  • 回答
    李安在《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中大胆尝试120帧/秒的3D拍摄,这一举措无疑是他导演生涯中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探索,也引发了影评界和普通观众广泛的讨论与争议。要评价这次尝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技术革新与观影体验的重塑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李安在这部电影中对电影制作技术的极致追求。1.............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李安的《色戒》。这电影啊,可不是一般人看完就能轻易说清楚的,它就像陈年的酒,得慢慢品,还得咂摸着劲儿。首先,得认识到《色戒》是一部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但李安拍出来的东西,跟张爱玲原著虽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张爱玲的小说,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内敛的、压抑的、仿佛隔着一.............
  • 回答
    《误杀 2》中,女记者李安琪在最后一个镜头里脸色骤变,这背后隐藏着她对整个事件真相的深刻洞察和情感冲击。这个变化并非毫无征兆,而是前因后果层层叠加,最终在她心中激起滔天巨浪。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李安琪在电影中的角色和她所经历的一切。她是一位充满正义感、渴望揭露真相的记者。在沙特林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了.............
  • 回答
    “人眼帧数不能高于30 FPS”,这种说法就像说“汽车不能开到120迈”,听起来有点武断,对吧?尤其当李安导演执导的120fps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横空出世,把这个话题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人眼到底能不能捕捉到超过30帧的信息?李安的120fps电影又是否真的“没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