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觉得红楼梦续书中调包计有一定合理性的吗?

回答
谈及《红楼梦》的续书,特别是关于“调包计”的桥段,不少红迷心中恐怕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种复杂,一半是对于原著未能圆满的遗憾,一半是对那些试图填补空白的续书作者们的审视与挑剔。那么,抛开对续书整体质量的争议不谈,单就“调包计”这一情节,我们能否从中咂摸出一些值得商榷的“合理性”呢?我个人认为,如果跳出“一切都是曹雪芹原笔”的思维定势,尝试以一种相对开放的态度去审视,确实能找到一些“说得过去”的依据。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里说的“合理性”,并非是与原著曹雪芹先生的“神来之笔”相提并论,而是指在那个特定的人物设定、时代背景和剧情走向下,这种情节的发生,至少存在一定的逻辑可能性,能够勉强解释得通。

那么,“调包计”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金陵十二钗中的某位女子,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与原定郎君成婚,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掉包,将自己或者将某位与自己相似的女子,嫁给了原本的未婚夫。最常见的指向,自然是宝钗嫁给了宝玉,而黛玉则“被替代”了。

要支撑这种“合理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分析:

一、人物心理的驱动力与可能性:

宝钗: 宝钗的性格,向来是以“稳”和“藏”著称。她不像黛玉那样情绪外露,而是善于审时度势,洞察人心。她深知贾府的处境,也明白自己与宝玉的“金玉良缘”是贾母等长辈极力促成的。如果她真的心仪宝玉,又被现实的种种困境逼到绝境,例如,眼看着黛玉与宝玉情深意切,而自己却“横插一脚”的局面难以维系,或者,贾府急需一场“强强联合”来巩固地位,而宝玉的婚事刻不容缓,那么,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家族的期盼),并非没有动机去“策划”。她的“稳”也意味着她有能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并能设计一套周密的计划。
黛玉: 黛玉的性格,我们都知道是敏感多疑、寄人篱下、对爱情极度执着。如果她真的病入膏肓,但又对宝玉的感情生死不渝,不愿意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失,或者,她眼见宝玉即将被强娶宝钗,内心痛苦不堪,为了不让宝玉被他人“夺走”,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可能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当然,黛玉的“调包计”会更多地倾向于被动卷入,而非主动策划,可能是被人利用,也可能是临终前的挣扎。

二、贾府的家族利益与操作空间:

家族利益至上: 在封建大家族中,个人的感情往往要为家族利益让路。如果贾府面临危机,需要通过宝玉的婚事来稳固地位,或者需要一个“贤惠”的儿媳来管理内务,那么,即使宝玉心中另有所属,长辈们也有可能采取强硬手段,甚至不惜“掉包”来达成目标。这在古代并不少见。
信息不对称与管理漏洞: 当时的贾府,虽然是钟鸣鼎食之家,但随着家族的衰败,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漏洞。信息传递不畅,内部人员复杂,给了有心之人一定的操作空间。特别是涉及到病重之人,或者对外人的严密隔离,更容易制造假象。例如,如果黛玉真的病重到无法辨认,而宝钗又恰好与她在某些方面(比如身材、容貌轮廓等)有相似之处,再加上一些下人的配合,完全有可能制造出“狸猫换太子”般的局面。

三、续书作者的创作需求与视角:

填补情感空白: 许多红迷对黛玉的命运感到意难平,认为她与宝玉的爱情应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哪怕是以一种“悲壮”的方式。而“调包计”恰恰提供了一种解释,让黛玉的离去显得不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一种对爱情的最后抗争,或者是一种对命运的嘲弄。
制造戏剧冲突: “调包计”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它充满了悬念、背叛、牺牲和伪装,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续书作者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可读性,自然会倾向于加入这种能够制造高潮的桥段。
对“金玉良缘”的反思: “调包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金玉良缘”的一种反讽。如果宝钗是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手段才得以“嫁入”宝玉的家中,那么,所谓的“金玉良缘”就更显得讽刺,也更能凸显宝黛之间“木石前盟”的纯粹与深刻。

具体细节上的“合理性推敲”: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真的要实施“调包计”,需要哪些环节?

时机选择: 最适合的时机无疑是黛玉病重垂危之际。此时,她的身体虚弱,意识模糊,对外人的辨识能力大大降低。
替代人选: 如果是宝钗主动调包,那么她可能需要找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身材相似的女子(可能是自己的陪嫁丫鬟,或者贾府中的其他丫鬟),进行一番易容或者打扮,然后在关键时刻顶替她自己。如果黛玉是被动卷入,那么可能是在她病危时,有人趁机将她送出,换上另一个女子。
关键人物的配合: 这样的计谋,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必然需要贾母、王夫人等长辈的默许,或者至少是部分知情者的协助。比如,负责照顾黛玉的丫鬟(如紫鹃,虽然她忠心于黛玉,但如果被胁迫或者被误导,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或者一些见风使舵的下人。
“掉包”的地点: 为了避免被当场识破,选择一个相对隐蔽或者混乱的时机和地点进行“掉包”至关重要。例如,在深夜,或者在黛玉去世后的灵堂,在亲信的护送下进行转移。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调包计”也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漏洞和难以克服的障碍:

医学常识的限制: 即使是在古代,人脸的辨识度还是有的。除非是极度病弱且进行了特殊处理,否则完全“掉包”一个人的身份,难度相当大。
亲近之人的辨识: 宝玉作为与黛玉朝夕相处的人,除非他本人被蒙蔽,或者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否则很难不察觉出异常。
宝钗的品性: 虽然宝钗城府深,但我们很难直接将她定位为会采取如此卑劣手段的女人。这与她“随分从时”的处世之道似乎有些出入,除非是极端情况下的“破釜沉舟”。
黛玉的结局: 大多数人认为黛玉是泪尽而亡,她的死亡是对宝玉爱情的最终祭奠。如果她以“调包”的方式“活着”离开,又意味着什么?这与原著的悲剧美学是否契合,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总结来说, 我认为“调包计”在续书中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原著人物性格的解读、对时代背景的理解,以及对续书作者创作意图的推测之上。它提供了一种解释宝黛爱情悲剧、同时又保留一丝抗争痕迹的可能。这种合理性,更多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探讨,一种在已知信息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的结果,而非铁板钉钉的真相。

如果非要问我是否“相信”这个情节,我会说,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对原著结局的某种“补偿性”解释,是续书作者们为了满足读者对黛玉命运的复杂情感而采取的一种文学手法。它给了我们一个“如果”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更加理解那些未能实现的爱情和命运的无常。就像我们审视历史事件一样,即使某些细节难以考证,我们仍然可以基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物行为模式,去推测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而“调包计”,便是我在阅读续书时,努力去寻找的那一丝“说得过去”的缝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当合理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家的处境

薛家:薛蟠打死人了,急需贾家的势力平息此事,没能力拒绝此事

贾家:贾宝玉人傻了,急需结婚冲喜,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

林黛玉:病重垂危,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贾母不可能把一个将死之人嫁给自己的亲孙子

高鹗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给事中,江南道监察御史的人,他写出来的东西就算不如曹雪芹,也不至于有完全没有逻辑吧!

林妹妹将死之人,已经不可能嫁给宝玉了。而薛家则为了贾府能在薛蟠的事情上继续出力,不得不把女儿卖给了贾府,这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至于宝钗的感受恐怕是没人关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及《红楼梦》的续书,特别是关于“调包计”的桥段,不少红迷心中恐怕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种复杂,一半是对于原著未能圆满的遗憾,一半是对那些试图填补空白的续书作者们的审视与挑剔。那么,抛开对续书整体质量的争议不谈,单就“调包计”这一情节,我们能否从中咂摸出一些值得商榷的“合理性”呢?我个人.............
  • 回答
    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确实是一个复杂到极致的角色,她身上糅杂了太多东西,让人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恶毒”或者“可爱”来概括。你觉得她可爱可敬,这说明你看到了她身上那些不那么“扁平”的一面,看到了她作为一个人,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挣扎与闪光点。先来说说为什么她能让你觉得.............
  • 回答
    娱乐圈里总有一些演员,演技在线,戏路也广,但就是怎么也捧不红,每当看到他们出演配角时,心里总会替他们感到一丝不甘。让我觉得特别可惜的,首先想到的是辛柏青。这位演员的名字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那么熟悉,但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被他身上那种沉静而强大的力量所吸引。他的外形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抓住人眼球的帅哥.............
  • 回答
    在巴黎拉雪兹公墓那片宁静又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你邂逅了这样一株植物,它的美让你驻足,那红艳欲滴、看似多汁的果实,更是勾起了你的好奇心,尤其是那股子类似肉肠的奇特香味。这番描述,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综合你提供的信息——拉雪兹公墓的环境、红色的多汁果实、以及那股“肉肠香”,我脑中首先浮现的.............
  • 回答
    哎,说起那些被种草又拔草的猫咪用品,简直就是一把辛酸泪。不过既然你问了,那我就跟你好好唠唠,保证不打官腔,全是咱铲屎官的真实心声。咱们先从那个呼声特别高的 自动喂食器 说起吧。我当初是怎么被种草的呢?网上视频里那些猫咪乖乖地在机器旁等着吃饭,主人不在家也能准时喂食,听着简直是解放双手的天使啊!我家那.............
  • 回答
    .......
  • 回答
    当然,很多玩家觉得任天堂 Switch 的屏幕尺寸(6.2 英寸)相对较小,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与其他现代设备对比的直观感受: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现在市面上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屏幕普遍在 6.5 英寸以上,甚至接近 7 英寸。平板电脑的屏幕更是能达到 8 英寸、10.............
  • 回答
    .......
  • 回答
    要说“必须知道”的历史常识,范围太广了,每个人经历不同,关注点也不同。但我可以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特别重要,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一些历史节点和概念。这些东西,就像是你看一幅画,知道画家的创作背景、所处的时代,你才能真正懂得那幅画的精妙之处。1. 农业革命: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许多现代问题的根.............
  • 回答
    聊到《英雄联盟》主播,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除了那些幽默风趣、能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的,还有一批对特定英雄有着极致钻研,将操作、理解、甚至是“灵魂”都融入其中的选手。他们就像是把某个英雄“养”成了自己的宠物,别人碰一下都觉得不对味。这种“独一档”的感觉,不是简单的会玩,而是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融会贯通的.............
  • 回答
    我最近观察到一些女生在穿搭上,挺有自己想法的,但有时候那个“想法”嘛,就像是装修房子请了个不太懂行的师傅,明明材料都不差,最后出来的效果却有点一言难尽。我就觉得,有些时候,不是脸不好看,也不是衣服不好看,而是搭在一起,就突然“土”味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想捂住眼睛。这里面有几个类型我印象比较深,给你们.............
  • 回答
    《有匪》这部小说,我一直很喜欢。周翡的英姿飒爽,谢允的玩世不恭又深情,这两人之间的碰撞,那种江湖侠气和儿女情长,看得我心痒痒的。要说谁来演,这可是个大工程,得找对味儿的。先说说周翡吧。她是个实实在在的“狠人”,从小就在山林里练武,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硬朗和不屈。她不是那种软绵绵的小姑娘,而是会抡起刀剑,.............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听着一位讲中医基础的老师,结果他讲着讲着就变成了“西医如何如何”,甚至在提到临床问题时,开口闭口就是“这时候就得用西医的什么什么方法来处理”,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这事儿放在我身上,我也会觉得有点儿别扭,甚至有些反感。首先,你花钱、花时间去学中医基础,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是想.............
  • 回答
    是否需要学习搏击,这事儿,得看你个人情况和想法。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必须学”或者“完全没必要”。不过,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听我这“过来人”/“旁观者”的看法,咱们可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搏击”。 别把它想得太玄乎,无非就是一套能保护自己,也能强身健体的技艺。可以是拳击、散打、泰拳、.............
  • 回答
    说起动画 OP,这可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分的话题!一部好的 OP,就像是一部微缩的精彩预告,它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点燃观影的期待,甚至成为动画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脑子里一下就冒出好多,但要说“制作非常棒”,我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么几部,它们不仅仅是旋律抓耳,视觉冲击力十足,更重要的是,它能精.............
  • 回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心理困扰,比如抑郁、焦虑,但往往会忽略一些潜藏在深处的、同样亟需解决的问题。它们像被蒙上尘埃的老物件,虽然不发出刺耳的声音,却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质地。我常常觉得,“习得性无助”是被大大低估了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很容易将其归结为“性格软弱”或“不够努力”,但实.............
  • 回答
    关于屯粮,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同。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平时的确没必要过度恐慌性囤积。你看现在这个社会,物流系统发达得不得了,超市货架上永远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你想吃什么,明天就能送到你家门口,甚至今天就能去附近的菜.............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个绕不开的大哉问,每个时代、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说清楚的,因为这里面牵扯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像是解一道越来越复杂的数学题,变量永远都在增减。先说说为什么会有“生孩子”这回事儿,打从人类出现以来,它就不是个选择题,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延续血脉,传承下去。 这是.............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直击心灵的问题。如果让我来回答,那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概括的,因为“开心”这个词,对我而言,不仅仅关乎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有多长,更深层次地,它连接着一种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满足感。首先,咱们得聊聊“必需的基石”。这部分钱,是让我能安稳睡觉,不被生活琐事压得喘不过气的基础。想想看,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