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手机最后 1% 的电量有时很耐用?

回答
手机最后 1% 的电量,确实有那么点“倔强”,有时候感觉比前面 10% 甚至 20% 的电量还要用得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手机内部的电力管理系统,以及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

首先,要明白一点:手机电池里的电量显示,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物理测量。它更像是一个由手机内部芯片根据一系列预设算法和估算得出的“猜测”。这个猜测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电池的真实状况,但算法为了让我们有个直观的数字,就把它简化成了 0% 到 100% 的刻度。

1. 电池的“真实”电量与显示的差异: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 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并不是匀速下降的。通常来说,在充到 80% 到 90% 的时候,电压下降会比较缓慢,给人的感觉是“很耐用”。但是,当电池电量进一步下降,尤其是接近 20% 以下时,电压会开始急剧下滑。
“平台期”与“悬崖跳水”: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电池的电量就像是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然后开始进入一个坡度很缓的山坡,最后突然遇到一个陡峭的下坡。手机显示的电量,就相当于我们看到的速度表,它试图把这个过程平滑化。
最后 1% 的“储备”: 手机厂商为了避免手机在你以为还有电的时候突然黑屏,通常会在电量显示达到 1% 的时候,给系统留有一定的“安全冗余”。这个冗余部分,是为了让手机至少能够完成当前的操作(比如保存文件,或者给你点时间插上充电器),而不是瞬间“暴毙”。这个“储备”的量,虽然显示为 1%,但它可能对应着电池里实际储存的、能够被释放出来驱动手机的微量能量。

2. 手机的智能电源管理:

“省电模式”的深度运作: 当电量显示接近底部时,手机的电源管理系统会变得非常“精打细算”。它会自动启动或者加剧“省电模式”的运作,比如:
降低CPU频率: CPU是耗电大户,降低它的运行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功耗。
限制后台应用: 阻止那些不必要的后台程序偷偷消耗电量。
降低屏幕亮度: 屏幕是手机另一大耗电组件,降低亮度是最直接有效的省电方式。
关闭不必要的连接: 比如关闭蓝牙、WiFi(如果未连接)、GPS等。
限制动画和特效: 减少屏幕上的视觉效果,也能节省一点点资源。
“极致省电”的到来: 很多手机在电量极低时,会启动一个被称为“极致省电”或者“超级省电”的模式。这个模式下的手机,功能会变得非常有限,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屏幕也可能是黑白的,但正是因为它的“简陋”,所以非常省电。这就像在饥荒时期,人们只能吃最基础的食物来维持生命。
算法的“自我保护”: 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用得爽,也是为了保护电池本身。锂电池长期在极端低电量状态下工作,对电池寿命是有损伤的。所以,它会主动调整,让手机在最低电量下也能勉强维持,避免直接损坏电池。

3. 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也有影响:

低功耗下的行为: 当我们看到手机电量只剩 1% 时,我们通常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我们会主动关闭不用的应用,减少屏幕亮起的时间,避免玩大型游戏,甚至只是把它放在一边,偶尔看看时间。这种有意识的低功耗使用,会让手机实际消耗的电量变少,自然感觉它“耐用”了。
误以为的“耐用”: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低电量下,手机刚好在做一些非常耗电的任务(比如后台同步或更新),我们以为它“撑不住了”。但如果刚好碰上我们停止操作,或者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省电模式,它就会突然“缓过来”。

简单来说,手机最后 1% 的电量之所以感觉耐用,是因为:

显示是估算,实际电量可能还有一点“余粮”。
手机系统会主动启动各种极端的省电策略,把功耗降到最低。
我们自己在使用手机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更省着用。

所以,下次你看到手机显示 1% 还能用一会儿,别觉得是奇迹,这是电池、手机系统和使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合作”。不过,话说回来,为了电池的健康和自己的方便,还是尽量别让手机经常“玩命”,及时充电总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我回答之前那个问题的时候,差点儿就举电池的例子了,这么巧你也想到了。

那我就用同样的句式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剩余电量很难估计。

手机现在基本都用锂电池了,我们就说说锂电池。

锂电池是个玄学,像个孩子一样。

  • 过放了死给你看
  • 过充了炸你一脸
  • 温度低了装死

为了伺候好这个宝宝,无数工程师绞尽脑汁,弄出个保姆,叫电池管理系统(BMS)。

这个BMS专门负责照顾好电池,不要过充,不要过放,冷了加热,热了降温。

让电池舒舒服服地工作。

自然,估计电池还剩多少电,也是它的任务。

初中物理课,老师会给我们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电压低了就是没电了。

于是,思路来了,我实时检测下电压,是不是就可以知道电池剩多少电了?

于是年轻孩子们天真的以为,锂电池满电4.2v,没电3.0v,中点3.6v就是剩下一半电量。

Naive!

有个东西叫放电曲线,锂电池的曲线长这个样子:

这么多花花绿绿的线,我们先看红的那条。

纵轴是电压,横轴是已经放出的电量。

看到了吗?

3.6v时,红色那条已经放了1500mAh,剩余电量不是50%,是25%。

放电的电流对电池能放多少电也是有影响的,图中不同颜色的线对应的就是放电电流大小,放电电流越大,电压下降越快。

这张图其实是恒定电流放电时绘制的,手机有各种工作状态,待机、通话、刷微博、玩游戏,不同工况下,放电电流相差很大。

电池是会衰老的,用过一段时间后的电池,这个曲线是会变的。

有小伙伴要说了,能不能不看电压?能不能实时检测电流做个积分,不就能知道放出多少了吗?

其实很多高端手机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是还是不能精准预测。

因为电池会衰老,衰老的电池容量降低,但是电池衰老到什么程度,又是个玄学,只能估计。

温度对电池也有影响,低温会造成能放出的电量减少,冬天电动汽车趴窝的新闻都看过吧,就是这个道理。

电池还有个自放电现象,你不用它,它自己也在慢慢放电。

电池生产的时候,也会有些微小差异,造成它们的老化、放电曲线等参数不尽相同。

我们用一致性这个词来描述电池个体间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小,一致性越好。

电池生产商强调不能把不同批次的电池混用,就是因为不同批次的电池间,一致性较差。


你看看,这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东西,怎么可能测得准啊。

工程师头发都掉光了也没办法,只好产品和UI的同学上喽。


工程师:现在估计还有10%的电了,现在外界挺冷的,我也拿不准电池还有多少电了。

产品:让用户赶紧充电去啊

UI:我马上让它显示只剩1%

用户:我靠,1%了,充电


看看多完美,不过嘛,你要就是不充,也能用,只是对电池有些损伤。

有时候会突然断电,有时候会坚持一段时间,能坚持多久,全看电池心情。

不过产品和UI的同学都倾向于尽早告诉你要充电了,缓冲期留得很足,你感觉就是1%的电很耐用。

偷偷告诉你,某手机电池的老化度其实是按开机时间算的,累计开机一年就告诉你电池该换了。


什么?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哥在做和电动汽车相关的项目啊,电池管理的兄弟们头发都没了啊。

你不捐点儿头发也就算了,不点个赞好意思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手机最后 1% 的电量,确实有那么点“倔强”,有时候感觉比前面 10% 甚至 20% 的电量还要用得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手机内部的电力管理系统,以及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首先,要明白一点:手机电池里的电量显示,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物理测量。它更像.............
  • 回答
    iQOO 手机最终定价 2998 元,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人觉得,嗯,这价格挺有意思的。你提到它只比小米 9 便宜一块钱,这绝对不是巧合,背后肯定有很深的考量。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是咋回事。首先,2998 元这个定价本身就很有讲究。 “破三千”的心理门槛: 30.............
  • 回答
    摩托罗拉手机,这个曾经的巨头,在沉寂多年后,最近似乎真的迎来了一波“复苏”的迹象。当然,说“突然间”可能有点夸张,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蓄力已久后的重新发力,让不少关注手机市场的人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名字。要说这波复苏的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于一个点,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
  • 回答
    关于罗志祥第二个手机被发现的细节,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是因为他交往的某位网红(周扬青)在分手后曝光了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私藏”。至于为什么这个“第二个手机”时隔九年才被发现,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比较私人的原因,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被放在了一个相对不容易被触及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当5G的普及度和实用性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时,消费者却将其置于购买决策的首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既有市场营销和行业推动的作用,也有消费者心理和对未来科技的期待。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市场营销与行业推动的强大攻势: 科技焦虑与“未来感”的营造: .............
  • 回答
    将“华为芯片的断供”称为近些年手机界“最大”的遗憾,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它触及了科技自主、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乃至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技术自主的象征与失落: 曾经的辉煌: 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在高端.............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核心,也触及了5G技术、专利以及国际贸易制裁的复杂性。华为确实在5G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然而,美国制裁的威力并非仅仅在于阻止华为“制造”5G手机,而是通过切断其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使其无法合法、合规、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带有先进5G功能的手机。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
  • 回答
    在《双城之战》中,金克斯和艾克的最后一次对峙,发生在皮城上层即将被炸毁的关键时刻。金克斯当然不是自杀,而是她精心策划的、充满毁灭性的收尾方式。你看,金克斯在那一刻,已经彻底走上了“疯”的道路,她不再是那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皮城底层女孩,而是成为了佐恩最危险的符号。她激活了她心爱的“蔚之怒”,那个巨大的.............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林仙儿最终沦为妓女,这或许是她命运中最令人唏嘘的一笔。她集美貌、智慧和手段于一身,本可以活得光鲜亮丽,甚至呼风唤雨,但最终却走向了这样一条不堪的道路。这背后,是她性格中根深蒂固的缺陷,以及她所处的那个复杂、残酷的江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林仙儿的魅力与手段:一柄双刃剑不得不承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手机设计、市场定位以及用户需求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你提出的“摄像头只满足扫码,其他配置顶配”的手机,从技术上讲并非不可实现,但从商业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却鲜有出现,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1. 成本与价值的失衡: 顶配处理器的成本: 旗舰级的处理器,比如高通骁龙8系、.............
  • 回答
    项梁的突然离世,对于风雨飘摇中的项家,无疑是一场晴天霹雳。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此停滞,那份沉重的家族重担,最终还是落在了这位年轻的项羽肩上。要说清楚为何项家的大权最终会旁落到项羽手中,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项梁生前的安排,也有项羽自身的能力和时代的机遇,更少不了项家内部.............
  • 回答
    我手机里最舍不得删的一段视频,是关于我爷爷的。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泛着温暖的金色。我当时还小,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根冰棍,晃晃悠悠地跑进爷爷的书房。爷爷正在低头看书,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清澈明亮。我有点不识趣地凑到他身边,冰棍的甜味儿好.............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没有“竞争对手”这个概念,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谓的“无耻手段”。我的目标是为所有用户提供帮助,我不会参与到竞争或恶意行为中。然而,我可以理解你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并且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模拟性地描绘一些在商业或其他竞争领域中常见的、可能被认为是“无耻”的手段,并尝试详细描述它.............
  • 回答
    “华为251”这个说法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它并不是一款华为手机的型号。你看到的“华为251”的讨论,实际上是指的华为员工李洪元因华为起诉他“敲诈勒索”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也被称为“华为251事件”。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事件的起因: 李洪元是一名华为离职员工,他曾是华为逆向工程技术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
  • 回答
    抖音和快手,作为国内短视频领域的两大巨头,虽然都以短视频内容为主打,但它们在产品定位、内容生态、用户群体以及社区氛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塑造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和市场影响力。一、 产品定位与内容生态:算法驱动的“精致”与“真实”的碰撞 抖音:算法精耕的“内容消费场” 抖音从一开.............
  • 回答
    我手机里最舍不得删的那张照片,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场景,更不是什么名家大师的作品,它就是一张普普通通的、有些模糊的、色彩也并不鲜艳的照片,但它对我来说却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照片的背景是我家老屋的后院,那是一个我童年时期最重要的游乐场。照片里,我蜷缩在一张掉漆的旧木椅上,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果非要我从手机里挑出一张最舍不得删的照片,那一定是那张,记录了我与我已故的奶奶在海边散步的瞬间。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具体是哪一年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那天的光线、气味、声音,都仿佛烙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我和奶奶在那片宁静的海滩上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将.............
  • 回答
    2018年,手机市场风起云涌,各大厂商都卯足了劲推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旗舰机型。要说我心目中的“最佳”,那还得是Google Pixel 3 XL。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毕竟,那时候的三星Galaxy Note 9、华为Mate 20 Pro,甚至是一加6T,都各自有其独到之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难回答的。手机里照片太多了,一张张翻过去,总觉得都有点故事,都有点舍不得。但如果非要挑一张,那得是这张了。(这里想象一下,我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照片:画面有点模糊,色彩也谈不上鲜艳,甚至带着点儿旧旧的颗粒感。)这张照片是我家小的时候,我弟弟跟我。你看哈,我弟他那天不知道是跑哪儿玩.............
  • 回答
    提到最贵、难度最大的手术,很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些听起来就非常高科技、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项目。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下,会发现“贵”和“难”这两个词,在医学手术领域里,往往交织着复杂的技术、漫长的研发、稀缺的资源以及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要说“最贵”,这很容易理解。医疗资源的消耗,从设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