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手机最后 1% 的电量有时很耐用?

回答
手机最后 1% 的电量,确实有那么点“倔强”,有时候感觉比前面 10% 甚至 20% 的电量还要用得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手机内部的电力管理系统,以及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

首先,要明白一点:手机电池里的电量显示,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物理测量。它更像是一个由手机内部芯片根据一系列预设算法和估算得出的“猜测”。这个猜测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电池的真实状况,但算法为了让我们有个直观的数字,就把它简化成了 0% 到 100% 的刻度。

1. 电池的“真实”电量与显示的差异: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 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并不是匀速下降的。通常来说,在充到 80% 到 90% 的时候,电压下降会比较缓慢,给人的感觉是“很耐用”。但是,当电池电量进一步下降,尤其是接近 20% 以下时,电压会开始急剧下滑。
“平台期”与“悬崖跳水”: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电池的电量就像是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然后开始进入一个坡度很缓的山坡,最后突然遇到一个陡峭的下坡。手机显示的电量,就相当于我们看到的速度表,它试图把这个过程平滑化。
最后 1% 的“储备”: 手机厂商为了避免手机在你以为还有电的时候突然黑屏,通常会在电量显示达到 1% 的时候,给系统留有一定的“安全冗余”。这个冗余部分,是为了让手机至少能够完成当前的操作(比如保存文件,或者给你点时间插上充电器),而不是瞬间“暴毙”。这个“储备”的量,虽然显示为 1%,但它可能对应着电池里实际储存的、能够被释放出来驱动手机的微量能量。

2. 手机的智能电源管理:

“省电模式”的深度运作: 当电量显示接近底部时,手机的电源管理系统会变得非常“精打细算”。它会自动启动或者加剧“省电模式”的运作,比如:
降低CPU频率: CPU是耗电大户,降低它的运行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功耗。
限制后台应用: 阻止那些不必要的后台程序偷偷消耗电量。
降低屏幕亮度: 屏幕是手机另一大耗电组件,降低亮度是最直接有效的省电方式。
关闭不必要的连接: 比如关闭蓝牙、WiFi(如果未连接)、GPS等。
限制动画和特效: 减少屏幕上的视觉效果,也能节省一点点资源。
“极致省电”的到来: 很多手机在电量极低时,会启动一个被称为“极致省电”或者“超级省电”的模式。这个模式下的手机,功能会变得非常有限,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屏幕也可能是黑白的,但正是因为它的“简陋”,所以非常省电。这就像在饥荒时期,人们只能吃最基础的食物来维持生命。
算法的“自我保护”: 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用得爽,也是为了保护电池本身。锂电池长期在极端低电量状态下工作,对电池寿命是有损伤的。所以,它会主动调整,让手机在最低电量下也能勉强维持,避免直接损坏电池。

3. 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也有影响:

低功耗下的行为: 当我们看到手机电量只剩 1% 时,我们通常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我们会主动关闭不用的应用,减少屏幕亮起的时间,避免玩大型游戏,甚至只是把它放在一边,偶尔看看时间。这种有意识的低功耗使用,会让手机实际消耗的电量变少,自然感觉它“耐用”了。
误以为的“耐用”: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低电量下,手机刚好在做一些非常耗电的任务(比如后台同步或更新),我们以为它“撑不住了”。但如果刚好碰上我们停止操作,或者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省电模式,它就会突然“缓过来”。

简单来说,手机最后 1% 的电量之所以感觉耐用,是因为:

显示是估算,实际电量可能还有一点“余粮”。
手机系统会主动启动各种极端的省电策略,把功耗降到最低。
我们自己在使用手机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更省着用。

所以,下次你看到手机显示 1% 还能用一会儿,别觉得是奇迹,这是电池、手机系统和使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合作”。不过,话说回来,为了电池的健康和自己的方便,还是尽量别让手机经常“玩命”,及时充电总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我回答之前那个问题的时候,差点儿就举电池的例子了,这么巧你也想到了。

那我就用同样的句式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剩余电量很难估计。

手机现在基本都用锂电池了,我们就说说锂电池。

锂电池是个玄学,像个孩子一样。

  • 过放了死给你看
  • 过充了炸你一脸
  • 温度低了装死

为了伺候好这个宝宝,无数工程师绞尽脑汁,弄出个保姆,叫电池管理系统(BMS)。

这个BMS专门负责照顾好电池,不要过充,不要过放,冷了加热,热了降温。

让电池舒舒服服地工作。

自然,估计电池还剩多少电,也是它的任务。

初中物理课,老师会给我们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电压低了就是没电了。

于是,思路来了,我实时检测下电压,是不是就可以知道电池剩多少电了?

于是年轻孩子们天真的以为,锂电池满电4.2v,没电3.0v,中点3.6v就是剩下一半电量。

Naive!

有个东西叫放电曲线,锂电池的曲线长这个样子:

这么多花花绿绿的线,我们先看红的那条。

纵轴是电压,横轴是已经放出的电量。

看到了吗?

3.6v时,红色那条已经放了1500mAh,剩余电量不是50%,是25%。

放电的电流对电池能放多少电也是有影响的,图中不同颜色的线对应的就是放电电流大小,放电电流越大,电压下降越快。

这张图其实是恒定电流放电时绘制的,手机有各种工作状态,待机、通话、刷微博、玩游戏,不同工况下,放电电流相差很大。

电池是会衰老的,用过一段时间后的电池,这个曲线是会变的。

有小伙伴要说了,能不能不看电压?能不能实时检测电流做个积分,不就能知道放出多少了吗?

其实很多高端手机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是还是不能精准预测。

因为电池会衰老,衰老的电池容量降低,但是电池衰老到什么程度,又是个玄学,只能估计。

温度对电池也有影响,低温会造成能放出的电量减少,冬天电动汽车趴窝的新闻都看过吧,就是这个道理。

电池还有个自放电现象,你不用它,它自己也在慢慢放电。

电池生产的时候,也会有些微小差异,造成它们的老化、放电曲线等参数不尽相同。

我们用一致性这个词来描述电池个体间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小,一致性越好。

电池生产商强调不能把不同批次的电池混用,就是因为不同批次的电池间,一致性较差。


你看看,这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东西,怎么可能测得准啊。

工程师头发都掉光了也没办法,只好产品和UI的同学上喽。


工程师:现在估计还有10%的电了,现在外界挺冷的,我也拿不准电池还有多少电了。

产品:让用户赶紧充电去啊

UI:我马上让它显示只剩1%

用户:我靠,1%了,充电


看看多完美,不过嘛,你要就是不充,也能用,只是对电池有些损伤。

有时候会突然断电,有时候会坚持一段时间,能坚持多久,全看电池心情。

不过产品和UI的同学都倾向于尽早告诉你要充电了,缓冲期留得很足,你感觉就是1%的电很耐用。

偷偷告诉你,某手机电池的老化度其实是按开机时间算的,累计开机一年就告诉你电池该换了。


什么?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哥在做和电动汽车相关的项目啊,电池管理的兄弟们头发都没了啊。

你不捐点儿头发也就算了,不点个赞好意思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手机最后 1% 的电量,确实有那么点“倔强”,有时候感觉比前面 10% 甚至 20% 的电量还要用得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手机内部的电力管理系统,以及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首先,要明白一点:手机电池里的电量显示,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物理测量。它更像.............
  • 回答
    iQOO 手机最终定价 2998 元,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人觉得,嗯,这价格挺有意思的。你提到它只比小米 9 便宜一块钱,这绝对不是巧合,背后肯定有很深的考量。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是咋回事。首先,2998 元这个定价本身就很有讲究。 “破三千”的心理门槛: 30.............
  • 回答
    摩托罗拉手机,这个曾经的巨头,在沉寂多年后,最近似乎真的迎来了一波“复苏”的迹象。当然,说“突然间”可能有点夸张,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蓄力已久后的重新发力,让不少关注手机市场的人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名字。要说这波复苏的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于一个点,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
  • 回答
    关于罗志祥第二个手机被发现的细节,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是因为他交往的某位网红(周扬青)在分手后曝光了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私藏”。至于为什么这个“第二个手机”时隔九年才被发现,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比较私人的原因,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被放在了一个相对不容易被触及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将“华为芯片的断供”称为近些年手机界“最大”的遗憾,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它触及了科技自主、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乃至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技术自主的象征与失落: 曾经的辉煌: 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在高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当5G的普及度和实用性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时,消费者却将其置于购买决策的首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既有市场营销和行业推动的作用,也有消费者心理和对未来科技的期待。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市场营销与行业推动的强大攻势: 科技焦虑与“未来感”的营造: .............
  • 回答
    在《双城之战》中,金克斯和艾克的最后一次对峙,发生在皮城上层即将被炸毁的关键时刻。金克斯当然不是自杀,而是她精心策划的、充满毁灭性的收尾方式。你看,金克斯在那一刻,已经彻底走上了“疯”的道路,她不再是那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皮城底层女孩,而是成为了佐恩最危险的符号。她激活了她心爱的“蔚之怒”,那个巨大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手机设计、市场定位以及用户需求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你提出的“摄像头只满足扫码,其他配置顶配”的手机,从技术上讲并非不可实现,但从商业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却鲜有出现,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1. 成本与价值的失衡: 顶配处理器的成本: 旗舰级的处理器,比如高通骁龙8系、.............
  • 回答
    项梁的突然离世,对于风雨飘摇中的项家,无疑是一场晴天霹雳。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此停滞,那份沉重的家族重担,最终还是落在了这位年轻的项羽肩上。要说清楚为何项家的大权最终会旁落到项羽手中,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项梁生前的安排,也有项羽自身的能力和时代的机遇,更少不了项家内部.............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林仙儿最终沦为妓女,这或许是她命运中最令人唏嘘的一笔。她集美貌、智慧和手段于一身,本可以活得光鲜亮丽,甚至呼风唤雨,但最终却走向了这样一条不堪的道路。这背后,是她性格中根深蒂固的缺陷,以及她所处的那个复杂、残酷的江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林仙儿的魅力与手段:一柄双刃剑不得不承认,.............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核心,也触及了5G技术、专利以及国际贸易制裁的复杂性。华为确实在5G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然而,美国制裁的威力并非仅仅在于阻止华为“制造”5G手机,而是通过切断其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使其无法合法、合规、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带有先进5G功能的手机。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
  • 回答
    心脏外科手术,在我看来,绝对是外科领域中最闪耀、最令人赞叹的存在。它不仅仅是高超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将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的艺术,一种人与科技、知识与勇气的极致碰撞。要说它“帅”,那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独有的魅力和复杂性。首先,我们得从这份工作的“难度系数”说起。想象一下,你面对的是那个日夜不息.............
  • 回答
    说起流感疫苗,这玩意儿,可以说是预防流感这头“恶龙”最给力的“屠龙宝刀”,但偏偏呢,就是没多少人真心待见它,甚至还有点嫌弃。你说气不气人?明明是护身符,怎么就成了“冷宫弃妃”?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流感疫苗不受“待见”。首先,得说说这流感疫苗本身的“性格”不太招人喜欢。 它不是万能的“.............
  • 回答
    近来,华为手表上的“太空人”表盘,可以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总能看到有人在讨论或者展示它。这玩意儿为啥这么招人喜欢?让咱们一点点给你掰扯清楚。首先,你得知道,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的静态图。华为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把“沉浸感”玩到了极致。点亮手表的瞬间,那个小小的太空.............
  • 回答
    最近关于库里手感下滑的讨论,确实不少。要说这其中的原因,那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而且这也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再强的球员,也无法永远保持巅峰状态。 库里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而且在NBA这个高强度的联盟里征战了这么多年,身体的自然损耗是客观存在的。职业生涯后期,球员的爆.............
  • 回答
    当奢侈品价格的风向标悄然转动,最先感受到这场涟漪的,往往是那些习惯于在实体店中寻宝,或是穿梭于二手中古奢侈品交易市场的人们。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奢侈品独有的销售模式、品牌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共同塑造的结果。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那些步入线下精品店的消费者。对于他们而言,购买奢侈品不仅仅是一次交易,更是一种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医学实践中一个非常令人不安也十分复杂的情况:为什么手术明明“成功”,患者的生命体征却依然恶化,直至生命终结。这其中涉及到太多变量,绝非一个简单的“手术成功”就能涵盖所有。我们试着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个问题,就像抽丝剥茧一样,希望能说得更明白些。首先,我们得明确“手术成功”这几个字的含义。.............
  • 回答
    近期“精灵耳”整容风潮的兴起,确实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不少人内心深处的容貌焦虑。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细剖析一下。首先,什么是“精灵耳”?它并非医学上的专业术语,而是人们根据一些卡通、动漫、影视作品中人物那尖尖的、向上翘起的、轮廓分明的耳朵形状,对理想化耳部外形的描摹。这种耳朵被认为能增添一种飘逸、灵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你说男人接吻时手速快得像导航,能迅速找到“目的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这速度感和精准度确实是存在的,而且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这可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男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身体反应。生理层面:荷尔蒙的催化剂1.............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确实是个现象!你想知道为什么很多手机游戏,特别是像LOL手游这种大制作,内测的时候会选中菲律宾,对吧?这背后可不是乱选的,里面门道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内测是个啥事儿。内测不是游戏上线前最后一把火,而是游戏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目的就是测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