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大熊猫还没有黑眼圈。
但当时的大熊猫的躯体已经拥有黑白色的花纹了,这是为了在冰雪和森林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白色是为了适应冰雪环境,黑色是为了适应森林环境,这种黑白相间的条纹是对森林中阴影的适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较浅的毛色和积雪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表明大熊猫的白色毛发有助于它们在积雪的栖息地隐藏。
与此同时,大熊猫黑色的毛发可能有助于它们在森林中隐藏——在这里它们有可能成为包括豹子在内的食肉动物的猎物。
研究人员推测,大熊猫进化出黑白两种毛色是一种妥协,这是因为它们全年在这两种栖息地都会活跃。
研究人员认为,大熊猫长成这样源于其消化能力较弱,只能以竹子为食而不能吃更多种植物。它们也无法像有些熊那样在冬天存储多余的脂肪来冬眠。它们必须终年活动,长途跋涉去觅食,其栖息地变化也很大,从雪山到热带森林都有。[1]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熊猫开始使用注视来震慑其他的大熊猫。
如果一只大熊猫眼睛能够瞪得很大,就可以显得自己很凶猛,从而震慑住另一只熊猫。熊猫是独居动物,拥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如果能在战斗之前就通过注视在气势上压倒来抢地盘的熊猫,那对于熊猫的生存会非常有利。不管是雄性还是雌性,熊猫都有领地意识,而且雌性的还会更强一些。
但是熊猫是有极限的,眼睛瞪得再大,也大不到那里去,于是一些熊猫戴上了黑色的眼罩,不再做原来的熊猫了: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得一些熊猫在双眼周围演化出了黑眼圈,且黑眼圈越来越大,这对于熊猫之间的斗争来说无疑是一种作弊,一些熊猫不用瞪它们的眼睛,也可以显得眼睛很大。很快,这种眼睛周围具有黑眼圈的特征在熊猫内部迅速传播,因为你有黑眼圈,就可以显得眼睛很大,就可以震慑住其他没有黑眼圈的熊猫,就可以守住自己的领地,就有更多的吃的,就能更好地活下去,就有更多的几乎与其他的熊猫生下带有黑眼圈的小熊猫,久而久之,大家都有了黑眼圈。
大家都有了黑眼圈,这样黑眼圈原来的作用可能就不大了,一些熊猫的耳朵也开始演化成黑色的了,当它们发出威胁的时候,会低下自己的肩膀,将耳朵映衬在颈部白色的皮毛上,看上去就像有一个大白头上有两双大眼睛在注视着你!而且这种黑色的耳朵似乎对其他物种的捕食者也有警告作用,告诉他们自己也是凶猛的捕食者。
后来大家都有了黑眼圈和黑耳朵,它们用黑眼圈和黑耳朵震慑其他熊猫的作用开始下降。但今天熊猫的一些行为仍然让人能联想到过去它们使用黑眼圈的方式,比如熊猫在发出威胁时,会盯着对方,甚至会通过改变毛发的方向放大自己的黑眼圈。如果熊猫想表达自己不具有攻击性,比较友善,它们会将自己的头偏开尽量不盯着对方,并用爪子捂住自己的眼圈或者把自己的面部藏起来。看来熊猫之间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斗争啊,不过在野外熊猫之间见面的机会应该并不多。
到了今天,今天熊猫的黑眼圈主要发挥的作用是身份识别,不同熊猫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黑眼圈,熊猫可以记住其他熊猫眼圈的样子来记住对方是谁,就像不同的人长得不一样一样,我们也通过脸部来识别不同的人。黑眼圈可能只是一部分,熊猫的口鼻部的形状,鼻子的形状也是很重要的面部特征。
最后,关于熊猫黑眼圈的作用和演化过程是个人基于以下新闻和文章内容的推断,只是个人观点,原文中没有提到相关内容。
最后附上熊猫身上各处图案的作用:
躯干以及四肢黑色的毛发:在森林中与林荫背景中的保护条纹。
躯干与头颈部的白色毛发:与雪地环境中保护色。
黑色的耳朵:体现自己的凶猛,恐吓其他捕食者和熊猫
黑色的眼圈:物种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身份识别,或者/同时用于表示敌意和震慑对方。
新闻:
Why 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
文献:
Why is the giant panda black and whit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