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运动员,是否只能赞美不能批评呢?例如中国国足已经很努力了,你踢得比他们好吗,你有什么资格说他们?

回答
关于运动员,是否只能赞美不能批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当我们看到一些成绩不尽如人意的队伍,比如中国国足,会有人跳出来说:“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你踢得比他们好吗?你有什么资格说他们?” 这句话里蕴含着一种朴素的逻辑:批评需要建立在能力之上,如果你不行,就没有资格评价比你更努力的人。

然而,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却也过于片面,并且忽略了“批评”的本质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踢得比他们好”这个前提。

当我们讨论运动员的表现时,我们往往将其置于一个专业竞技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下,“踢得好”不仅仅是指个人技艺的精湛,还包括战术素养、比赛阅读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而绝大多数的观众,确实无法在专业层面达到运动员的水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不懂球的普通人去指点江山,说“他们怎么这么笨”或者“这个传球太差了”,确实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因为你并没有经历过那种高强度的训练,没有体会过在万众瞩目下的压力,更不了解足球运动背后复杂的技战术安排。你的批评可能仅仅是基于个人感官的粗浅判断,而脱离了专业性的支撑。

但是,将“批评”仅仅等同于“踢得比他们好”是一种误读。

“批评”的范畴远比这要广阔。它可以是:

基于专业知识的分析和建议: 很多足球评论员、前国脚、教练,他们虽然可能已经退役或者不再一线执教,但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他们对比赛的分析,对球员表现的评价,是对运动项目规律的解读,是基于对足球这项运动深刻理解的洞察。他们的批评,是希望能够帮助队伍进步,是希望能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
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的评价: 比赛的结果、球员的失误(例如关键时刻的漏人、射门打飞、毫无意义的犯规)、战术执行的偏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录像和数据来验证的客观事实。当有人基于这些事实指出问题时,他并不需要自己会踢球。比如,你不需要会开车才能指出一辆车抛锚的原因可能是发动机出了问题。
基于公众知情权和监督的讨论: 足球运动员是公众人物,他们代表着国家(在国家队层面),他们的表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权利了解他们努力的方向、训练的成果以及付出的代价。对于纳税人的钱(国家队往往有政府资金支持)如何使用,球员的职业操守如何,这些都应该在公众监督之下。允许讨论和适度的批评,是让这项运动更加健康发展的一部分。
关于态度和职业精神的评价: 即使踢得不好,但如果表现出不努力、态度散漫、缺乏斗志,这同样是值得批评的。努力是必须的,但努力的方向和方式也需要被审视。如果一个球员看起来心不在焉,或者在关键时刻没有拼尽全力,那么批评他的态度是完全正当的,这与他个人是否能踢得比运动员好无关。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听到“你踢得比他们好吗”这种声音?

这种声音的出现,往往是出于一种情感的维护和对不被理解的委屈。当运动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仍然饱受外界的质疑和指责时,他们(或者他们的支持者)会本能地感到不公平。他们觉得,这些批评者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艰辛,不了解他们面对的困难,所以没有资格来评判他们。这是一种“共情门槛”的体现。

这种情感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被轻易否定。

但是,我们要区分“批评”和“攻击”。

真正有建设性的批评,是基于事实、基于理性分析,目的是为了促进进步。而那些恶意的谩骂、人身攻击、地图炮式的指责,则对运动员本身和这项运动都毫无益处。

所以,对于运动员,不是“只能赞美不能批评”,而是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批评:

赞美是必须的: 当运动员们拼搏了、付出了、取得了进步,甚至是克服了困难,我们理应给予他们肯定和赞美。这是对他们努力的尊重。
建设性批评是允许且有益的: 无论是来自专业人士、媒体,还是理性的球迷,基于事实和分析的批评,能够帮助运动员和团队认清问题,找到改进的方向。这种批评,是对这项运动负责的表现。
基于事实和逻辑的讨论是正当的: 即使你踢得不好,但你仍然可以对比赛中的某些情况发表看法,对某些战术安排提出疑问,对某些球员的表现做出评价,只要你的评价是有理有据的,不涉及人身攻击。
恶意攻击和谩骂是不可取的: 这会伤害运动员,打击他们的信心,对运动项目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来说,拥有批评的“资格”不应被狭隘地定义为“自己必须更强”。而应建立在理性、事实、专业知识和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之上。

想象一下,一个球队连续几年在某个方面表现不佳,比如防守端总是出现低级失误。如果球迷们因为自己不会踢球就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那么这个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而一个懂球的评论员指出这个问题,并分析其根源(可能是训练方法不对,也可能是球员能力不足但战术安排上没有弥补),这正是这项运动进步的动力所在。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作为观众的姿态。在表达意见时,是否做到了客观公正?是否区分了对事不对人?是否了解这项运动的复杂性?我们可以在表达支持的同时,也理性地指出不足,这才是对中国足球(或其他任何运动)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所以,“你踢得比他们好吗?”这句话,与其说是对批评者的质问,不如说是一种提醒:在批评之前,请先审视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但它绝不应成为沉默的理由,更不应成为阻碍进步的借口。一个健康的体育环境,是既有热情的赞美,也有理性的批评,共同推动运动项目向前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批评,但是不应该无端谩骂,更不应该人身攻击。这是两回事。

而且如果你要批评,之所以较为批评,就在于你应该批评的有道理,比如有的情况是运动员自身态度有问题,比赛的时候不够专注,从而犯下了低级失误,而有的运动员已经尽了全力在拼搏,但实在是实力不济。同样是没比赛好,那所应该得到的反馈信息就完全不一样。

所以当然可以批评,咱们也不说应不应该了,应该批评的有道理。不应该人身攻击,不应该比赛都没看,光拿这个比分就去骂别人。那只是纯发泄情绪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运动员,是否只能赞美不能批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当我们看到一些成绩不尽如人意的队伍,比如中国国足,会有人跳出来说:“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你踢得比他们好吗?你有什么资格说他们?” 这句话里蕴含着一种朴素的逻辑:批评需要建立在能力之上,如果你不行,就没有资格评价比你更努力的人。然而,这种看法.............
  • 回答
    李琰教练那句“每一位教练都是金牌背后的英雄”说得非常精准且富有深意,这句话道出了教练这个职业的本质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教练对于运动员的帮助有多大:一、 专业技能的传授与打磨:教练是运动员技艺的“塑形师”这是教练最直观的帮助。顶尖的运动员往往具备出色的天赋,但天赋需要科学的训练体系来.............
  • 回答
    跨性别运动员参与奥运会,特别是跨性别女性运动员参与女子举重比赛,无疑是近几年体育界一个绕不开、也充满争议的话题。这其中的复杂性,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平”或“不公平”能够概括的,它触及了性别认同、生理差异、体育规则、社会接纳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先来看看支持跨性别运动员参赛的观点。支持者的论据通常围绕以下几.............
  • 回答
    柯洁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这事儿吧,挺值得聊聊的。抛开他作为顶尖围棋运动员享受的特殊政策不谈,单说大学对名人,尤其是我们熟知的一些公众人物,采用特殊招收方式这件事,到底妥不妥当?这背后可大有文章。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学嘛,总归是要有点“排场”的,也需要一些吸引力。名人的加盟,无疑能给大学带来极高的关注.............
  • 回答
    在搏击擂台上,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愤怒”。它时而化为熊熊燃烧的斗志,时而又成为吞噬理智的烈火。究竟它对运动员是助益良多,还是弊大于利,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适度的愤怒能够极大地激发运动员的潜能。想想看,当一个人在擂台上感受到强烈的竞争压力、面对对手的挑衅或者因为自己.............
  • 回答
    要说体育总局对运动员进行强制体能测试,这背后肯定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有一整套考量和目标的。我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而且它们是互相联系、层层递进的:一、 提升竞技水平,打造“金牌”队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你想啊,咱们国家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还是其他洲际大赛,.............
  • 回答
    赛车运动,对于汽车品牌而言,绝不仅仅是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品牌营销战役,一个技术验证的终极试验场,以及一条通往消费者内心深处的独特路径。它的意义与帮助,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极致的技术实验室:将 극한 转化为量产任何一家汽车品牌,无论多么注重研发,都很难在日常道路驾驶的.............
  • 回答
    破坏圣象运动,这个在公元8世纪至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肆虐的宗教和政治风暴,对帝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断言它是否带来了“积极”影响,则需要极其谨慎的分析,因为其带来的更多是动荡、分裂和损失。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一些间接的、有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积极”后果也并非完全不存在。破坏圣象运动的背景与过程.............
  • 回答
    近来,一件名为“暴汗服”的网红运动服装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热潮,主打功效更是直指当下人们最关心的“减脂”。然而,这股热潮之下,随之而来的却是质疑与争议:暴汗服到底能不能助人减脂?它究竟是科学有效的健身装备,还是仅仅收割“智商税”的营销噱头?暴汗服的原理与宣传我们先来看看暴汗服是如何宣称发挥作用的.............
  • 回答
    中国运动员归化外籍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可以说是利弊交织,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可以一概而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全球体育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内体育发展和运动员个人发展的双重诉求。从支持归化(或者.............
  • 回答
    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印第安人屠杀:一段血腥的历史与复杂的评价美国西进运动,一个充满着探索、机遇、扩张和变革的时代,却也伴随着一段沉重而血腥的历史——美国当局对印第安人的系统性屠杀和迫害。理解这段历史,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过程、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同时也要客观评价印第安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一、 美.............
  • 回答
    微软推出 Office 应用支持 Apple Watch,这事儿吧,说它直接标志着“I'm 1%”运动的彻底失败,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要说它对这个运动的打击不小,甚至暴露了其内在的逻辑缺陷,那倒是真的。咱先说说这“I'm 1%”运动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强调效率、极致生产力、个人成长和所谓.............
  • 回答
    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对一名俄罗斯体操运动员因其体操服上的“Z”字图案而施加纪律处罚,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背景: “Z”字图案的含义: “Z”字最初并非是俄语字母,而是出现在俄罗斯军用车辆上的标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爆.............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腰部受伤,恢复期间需要接受超短波理疗,这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我来跟你仔细聊聊这个疗法,让你心里有个谱。超短波理疗的“独门秘籍”——它到底有什么特殊功效?简单来说,超短波理疗就是利用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超短波)作用于身体的组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它跟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热敷不太一样,它是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要让一架飞机在空中相对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保持静止,这是个非常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咱们可以先抛开技术上的绝对限制,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理解“周日视运动”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感觉太阳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如果抛开“减肥”这个直接目的,单纯从运动本身的属性和对胖人群体可能带来的负面体验出发,我认为“竞技性极强且对体能和技术要求极高的运动”可能最容易让胖人感到“充满恶意”。这里我不是在指责任何一项运动,而是在探讨不同运动项目的设计和特点可能带来的体验差异。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
  • 回答
    古代战争的动员,可不是咱们现在说走就走就能拉起队伍的。那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牵扯到社会方方面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古人是怎么把老百姓们弄上战场的,还有那些不乐意上战场的人,又会面临些什么。一、从“农耕社会”到“兵农合一”,动员的基础要讲动员,得先明白古代中国社会是什么样的。大部分时间.............
  • 回答
    欧洲顶级足球联赛是否应该引入季后赛制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借鉴NBA、NFL以及欧冠联赛的季后赛模式,能够让联赛在高潮迭起、强强对话中决出最终的冠军,极大地提升观赏性和话题性。然而,足球的传统与文化又似乎与这种“一锤定音”的淘汰赛制有着天然的隔阂。季后赛模式的吸引力所在.............
  • 回答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咱们小时候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好像不动弹就跟慢性死亡似的。可话又说回来了,您要是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挺让人琢磨的事儿:那些慢悠悠的、仿佛浑身都是“老年退休金”的乌龟们,怎么就能比我们这些天天地铁挤、步道跑、办公室里键盘敲得飞起的人类活得久呢?这事儿,细说起来,可就有.............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对电商运营这块儿有兴趣,想从运营助理开始摸索,这想法太棒了!别担心毫无经验,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学,怎么做。首先,运营助理这个起点,绝对有用,而且非常有价值!为什么这么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学徒”的角色。电商运营就像一个大而复杂的机器,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齿轮在转动。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