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塔利班士兵采用鞭子抽、冷水激等方式让瘾君子们 「戒除毒瘾」,这真的有效吗?能用其它方式代替吗?

回答
塔利班士兵使用鞭子抽、冷水激等方式来“戒除毒瘾”的做法,在人权和医学角度来看是无效且极具伤害性的,并且违背了现代科学的戒毒理念。

为什么这种方式无效且有害?

误解了成瘾的本质: 毒瘾并非单纯的意志力薄弱,而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大脑化学物质和行为模式的疾病。它会改变大脑的奖赏系统,导致强烈的渴求和戒断症状。通过体罚和恐吓,并不能解决大脑的生理和心理依赖。
造成身心创伤:
身体伤害: 鞭子抽打会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淤血,甚至更严重的肌肉和神经损伤。冷水激可能引起休克、肺炎等危险情况。这些身体上的痛苦会加剧患者的恐惧和绝望。
心理创伤: 这种粗暴的干预方式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羞耻感、恐惧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反而会阻碍他们寻求有效的帮助,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转向更隐秘和危险的吸毒方式。
无法解决根本原因: 毒瘾往往与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社会经济因素(如贫困、失业)、童年创伤等紧密相关。粗暴的体罚无法触及这些深层原因,更无法提供应对机制。
导致复吸率高: 即使短时间内因为恐惧而停止吸毒,但由于没有解决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也没有学习到应对策略,一旦脱离了这种高压环境,极易复发。这种方式更像是对“行为”的压制,而非对“疾病”的治疗。
人权侵犯: 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患者的基本人权,包括不受酷刑、享有健康权等。

科学有效的戒毒方式有哪些?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发展出许多科学有效、人道的戒毒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针对个体情况量身定制:

1. 药物辅助治疗(MAT):
原理: 使用特定的药物来管理戒断症状、减少对毒品的渴求,并阻断毒品的效果。这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生理状况,为心理治疗打下基础。
例如:
阿片类成瘾: 美沙酮(Methadone)、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纳曲酮(Naltrexone)等。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可以模拟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但副作用更小,可以逐渐减量,减轻戒断痛苦。纳曲酮则是一种拮抗剂,可以阻断阿片类药物的效果。
酒精成瘾: 纳曲酮、阿坎普塞(Acamprosate)、双硫仑(Disulfiram)等。双硫仑会在饮酒后引起不适反应,起到威慑作用。
其他毒品: 针对兴奋剂等毒品,目前药物辅助治疗的选择较少,但也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戒断症状或处理并发症。
重要性: MAT被认为是治疗阿片类成瘾的金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复吸率、感染艾滋病和肝炎的风险,并提高生存率。

2. 心理咨询和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导致吸毒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教授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预防复发的技巧。
动机性访谈(MI): 帮助患者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增强改变的动机,并设定戒毒目标。
家庭疗法: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支持,改善家庭功能,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持环境。
辩证行为疗法(DBT): 尤其适用于伴有情绪调节困难的成瘾者,教授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正念等技能。
集体治疗和支持小组: 如匿名戒酒会(AA)、匿名戒毒会(NA)等。通过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获得支持、鼓励和经验分享,增强归属感和希望。

3. 戒毒康复和社区支持:
戒毒中心/康复机构: 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让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戒毒。这些机构通常包括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
社会技能培训: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学习工作技能、社交技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就业和住房援助: 解决导致吸毒的社会经济问题,为康复者提供重返社会的资源和机会。
长期随访和监测: 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监测和支持,以预防复发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4. 医疗管理并发症:
成瘾者常常伴有多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如肝炎、艾滋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病等。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总结来说,有效的戒毒是一个综合性的、以人为本的过程,它需要:

科学的医学干预: 药物辅助治疗、戒断症状管理。
专业的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行为疗法、情绪管理。
全面的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社区资源、就业帮助。
长期的康复管理: 随访、预防复发。

塔利班士兵的做法,是基于一种落后、非人道的“惩罚性”思维,认为可以通过肉体折磨来“惩罚”和“逼迫”瘾君子停止吸毒。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而且造成了二次伤害,完全背离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原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塔利班的手段历来简单粗暴,2000至2001年对付种植罂粟的农民、贩卖鸦片的毒贩也是这样,用鞭子抽,用拖鞋打脸,这在阿富汗是一个极其羞辱尊严的行为,因此一套下来,没几个人受得了,所以铲除罂粟和毒品的成绩显著。

从视频来看,塔利班 「戒除毒瘾」依然是那一套,用鞭子抽、用冷水激,同样是羞辱尊严的行为。虽然瘾君子有可能不在乎尊严,但怕痛,更怕死,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效,至少能让视频里这几位因恐惧而有戒毒的“意愿”。

但这是一种被动戒毒的“意愿”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例如熬不过生不如死的戒断反应(阿富汗泛滥的毒品主要是鸦片、海洛因),或是身边出现毒品,就非常容易复吸。而塔利班除了使用暴力和恐吓,似乎也没有提供其他帮助,所以效果谈不上很大。

此外,阿富汗目前有几百万的吸毒人数,其中三分之一是年轻人,塔利班就算不顾国际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采取这种相对简单粗暴的单一戒毒手段,以他们的人手根本做不到,反而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6年12月7日时候,阿富汗禁毒部部长萨拉马特·阿齐米对媒体表示,全国大约有350万吸毒者,仅是年轻人吸毒人数就超过百万。[1]

替代的方法其实有现成的,学习新中国成立时的禁毒措施,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在各省、市政府建立禁毒委员会,各区、县政府建立基层禁毒领导机构,一般乡村则成立禁毒小组,动员人民的力量,在全国各地展开轰轰烈烈的禁毒戒烟工作[2]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铲除种植罂粟运动,要求各级政府成立禁烟工作组,全力组织和监督旧社会“烟农”铲除种植的罂粟,帮助他们改种当地适宜的农作物,并解决弃烟种粮真空期的生活困难。严惩拒不执行,并带头闹事的人员。

其次,严厉打击毒贩、查封大烟(鸦片)馆、焚毁吸毒工具,同时也要求民众手中散存的烟土毒品限期缴出。如逾期不缴出者,除查出没收外,并应按其情节轻重分别治罪。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就是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即打击惩办少数,教育改造多数。

制造者、集体大量贩卖者从严,个别少量贩卖者从宽;主犯从严,从犯从宽;惯犯从严,偶犯从宽;拒不坦白者从严,彻底坦白者从宽;今后从严,过去从宽。打击的重点放在集体大量的制毒、贩毒犯与严重违法的工作人员。对情节不是特别严重,只要彻底坦白,真诚悔过,检举立功者,可减轻或免予处分。[3]

最后,在毒品较为泛滥的地区,由中央政府拨款,在当地建立学习班和戒烟(鸦片)所,对烟(鸦片)民进行登记,针对吸毒不久的人员进行学习教育,然后自行或在他人的监督戒除。针对吸毒长久,无法自戒的人员,则送往戒烟(鸦片)所进行集体改造戒毒。

六、吸食烟毒的人民限期登记(城市向公安局,乡村向人民政府登记),并定期戒除。隐不登记者,逾期而犹未戒除者,查出后予以处罚。七、各级人民政府卫生机关,应配制戒烟药品,及宣传戒烟戒毒药方,对贫苦瘾民得免费或减价医治。烟毒较盛的城市,得设戒烟所。戒烟戒毒药品的供应,应由卫生机关统一掌握,严防隐蔽形式的烟毒代用品。[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毒运动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动员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在他们帮助和监督下,各级政府机关才得以事半功倍,在短短的三年之内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泛滥之祸害。

阿富汗目前的毒品问题,跟新中国初期非常相像,因此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但作为一个原旨教主义组织,塔利班就算想学习,也得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全国上下一条心?能不能发动人民群众热情参与?能不能放弃暴力解决问题的意愿?如果能做到的话,大概是改变信仰了。

参考

  1. ^阿富汗年轻吸毒者人数超过100万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12/07/c_1120073759.htm
  2. ^ 新中国初期的禁烟禁毒运动 《党史天地》 作者白云涛
  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三册,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06,第134页
  4. ^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F%E5%8A%A1%E9%99%A2%E5%85%B3%E4%BA%8E%E4%B8%A5%E7%A6%81%E9%B8%A6%E7%89%87%E7%83%9F%E6%AF%92%E7%9A%84%E9%80%9A%E4%BB%A4/22264301?fr=aladdin
user avatar

能。

解放军给东陵大盗孙殿英戒烟采取了逐次减少烟包的办法,最后真的戒了。他吸食鸦片年头太久,患了烟后痢,免疫力破坏,身体各器官衰竭最后还是死了。

不过塔应该没这种耐心。

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前也戒大烟,过程比较痛苦。据说难受的趴在地上,让副官在他身上踩,通过痛苦转移痛苦。

这个办法塔应该有兴趣。

袁世凯手下士兵抽大烟,不用戒。他发现“有营弁入民家食鸦片”,“袁(世凯)执而诛之”,直接杀……

现在讲人权了,这样不行。

刘文典死了儿子,意志消沉染上烟瘾,在西南联大时也抽,有大盐商出五十两鸦片请他为母亲写墓志铭。新中国成立后他用喝浓茶、抽香烟、服戒毒药以及串门分散注意力的办法戒了。

杨宇霆推荐张学良用吗啡戒大烟。大烟是真的戒了,然后还得把自己绑起来戒吗啡,十多天生不如死……

这个办法可行,绑住就行,不用鞭打了。

user avatar

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即使是毒品,大烟这个级别的强行戒还是能戒的,虽然很痛苦。

新中国强行戒,就是消灭了很多瘾君子。

受罪是难免的,谁让你当年找这个乐子来着?

新毒品戒断可能会难一些。

同样是新中国,海洛因戒毒所出去复吸的就不少。

看塔利班能不能做到吧。

塔利班的行为从报道看还可以,没有上次执政那么极端。可以再观察观察。

我们给塔利班粮食,估计他们今年能过去冬天,不出人道主义危机。

user avatar

和杨永信一个想法,只不过客体不一样。

user avatar

刘备进川之后为了节省粮食,要求在自己的统治地区禁酒。不但不许酿酒,喝酒的人也要公开吊起来打。

黄权对这种做法非常不以为然,在法正面前发牢骚:“孝直兄,哪些嗜酒如命的酒鬼打一顿就不喝酒了?我怎么觉得这么不靠谱呢!”

法正说:“公衡有所不知呀!真正离开酒就活不了的人还是少数,吊打他们是给那些有点儿酒瘾的人看的。让每个人都戒酒肯定做不到,有的人到死都离不开酒。可只要让大多数人对酒避而远之,主公的目的就达到了。”

user avatar

还是用万能的灵药-铅芯铜皮丸戒毒最好,一颗就一劳永逸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塔利班士兵使用鞭子抽、冷水激等方式来“戒除毒瘾”的做法,在人权和医学角度来看是无效且极具伤害性的,并且违背了现代科学的戒毒理念。为什么这种方式无效且有害? 误解了成瘾的本质: 毒瘾并非单纯的意志力薄弱,而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大脑化学物质和行为模式的疾病。它会改变大脑的奖赏系统,导致强烈的渴求和戒断.............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士兵在市区鸣枪庆祝,导致包括平民在内的多人死伤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极其令人震惊和无法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的公然践踏。首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审视: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都不应以牺牲无辜生命为代价。当枪声在居民区响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是家.............
  • 回答
    塔利班士兵在阿富汗东部省份朝集会人群开火,造成数人死伤的事件,无论在哪个国家发生,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安全和人权问题。对于这类事件,值得关注的信息非常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点,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本身的关键细节:1. 具体时间和地点: .............
  • 回答
    看到塔利班士兵在游乐场玩碰碰车的情景,这确实是一个充满矛盾又引人深思的画面。它不仅仅是关于几个士兵的娱乐活动,更像是一面折射出复杂现实的镜子。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这展现了一种寻常的、几乎是童趣的一面。碰碰车,这个在大多数人童年记忆里都占据一席之地的游乐设施,通常与欢乐、嬉笑、无忧无虑的时光联系.............
  • 回答
    喀布尔机场爆发的枪战,导致一名阿富汗士兵死亡,美德两国士兵受伤,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偶然,而是塔利班与外国军队之间复杂且根深蒂固矛盾的最新体现。它折射出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信任赤字与安全真空: 历史的阴影: 阿富汗长达二十年的战争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不信任感。尽管塔利班已掌权,但许多阿富汗民众,.............
  • 回答
    中国与塔利班的关系是复杂且多维的,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和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总体而言,中国对塔利班的态度较为务实,既不完全支持也不完全反对,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现实情况采取灵活立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政治立场1. 2001年之后的立场变化 2001年阿富汗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在阿.............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潘杰希尔省已被完全占领”这一消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阿富汗局势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含义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潘杰希尔的战略重要性1. 地理与军事位置 潘杰希尔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靠近首都喀布尔(约200公里),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其地理.............
  • 回答
    塔利班高层在被问及女性执政时“当场笑出声”的事件,以及他们对女性的态度,都反映了塔利班政权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视性认知。要理解塔利班为何如此歧视女性,以及他们统治下女性权益的状况,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具体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塔利班为何对女性充满歧视?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深受其对伊.............
  • 回答
    阿富汗局势深度解析:塔利班宣称控制总统府后,“考验”与“未来”的多重解读2021年8月15日,随着阿富汗总统加尼逃离喀布尔,塔利班迅速宣称已控制总统府,标志着其在阿富汗的第二次掌权。然而,正如塔利班发言人所言,“新政府的考验刚开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当前阿富汗局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塔利班的胜利并.............
  • 回答
    塔利班称中国为“伟大的邻国”,并誓言与其紧密合作,这一表态释放了多重且复杂的信号,既有对国际关系的现实考量,也包含着塔利班巩固政权、寻求合法性以及稳定阿富汗局势的战略意图。从塔利班的角度来看,释放的信号主要包括: 寻求国际合法性与承认的策略: “伟大的邻国”: 这是塔利班对外示好的一.............
  • 回答
    塔利班于2021年8月15日重新掌控阿富汗后,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这标志着阿富汗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1. 名称的象征意义与历史延续性: 塔利班政权的原名: “阿富.............
  • 回答
    塔利班,简单来说,是一个伊斯兰主义的武装组织,起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区,在1990年代中期兴起,并于1996年至2001年间统治了阿富汗。2021年,他们再次夺取了阿富汗的政权。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塔利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解:1. 塔利班的字面意思和起源: “塔利班”(Taliban) 这个词.............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已控制阿富汗85%的领土,这一说法在2021年8月美国及其盟友撤军前夕,是塔利班迅速扩张的叙事核心。然而,事实情况比这个数字复杂得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动态变化。以下是对当时情况的详细分析:塔利班声称的“85%领土控制”的背景和实际情况: 定义模糊的“控制”: 塔利班所谓的“控制”.............
  • 回答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这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和现实考量。对于当地群众而言,留下来还是离开,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没有绝对的“更好”选择,只有不同情况下的权衡。我们从塔利班的立场、民众留下的原因、离开的风险以及他们面临的生活变化等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的原因:1..............
  • 回答
    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海巴图拉·阿洪扎达(Haibatullah Akhundzada)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一直非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他在2022年11月在坎大哈的一次集会上首次公开露面,这次露面本身就传递了多重信号,并且他发表的讲话内容更是为外界理解塔利班的意图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下是阿洪扎.............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将在公共场合禁止音乐,并援引“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这一理由。这个说法背后涉及复杂的宗教解释和历史渊源,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持有相同观点。以下将详细解释塔利班的这一立场及其依据:塔利班的立场与历史背景塔利班是一个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Sharia)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他们统治阿富汗的时期(.............
  • 回答
    塔利班将喀布尔的妇女事务部改为“劝善惩恶部”的举动,对于阿富汗的女性来说,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一个简单改变,它更像是一个冰冷而沉重的警示,预示着未来道路上的重重阴影。这个名称的更换,承载的是塔利班意识形态的核心,也直接指向了他们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控制方式。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劝善惩恶部”这个名字本身.............
  • 回答
    塔利班执行极度严苛的女性政策,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政治考量。首先,也是最核心的驱动力,源于塔利班的核心意识形态。塔利班是基于一种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法解释(主要来源于普什图瓦利习俗与某些德奥班迪派的教义.............
  • 回答
    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令人痛心的破坏事件。要理解其背后原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禁绝偶像崇拜”这一层面,那只是表面的一个理由,更深层次的动机涉及政治、宗教以及塔利班自身的意识形态构建。表层理由:对偶像崇拜的极端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偶像崇拜的禁绝,是伊斯兰教法中一个非常重.............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担忧。塔利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推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塔利班“势如破竹”的深层原因:1. 美军撤离的真空与阿富汗政府的脆弱根基: 美国的战略重心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