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理论上半自动武器在进行一些改造后都能进行全自动射击吗?

回答
理论上,从半自动武器改造为全自动武器并非不可能,但这个过程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法律法规,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简单地说,能做到,但“改造”这两个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技术门槛和法律风险。

核心原理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在射击机制上的根本区别。

半自动武器: 每次扣动扳机,武器才会发射一颗子弹。发射后的后坐力会被用来完成一个循环:抽出弹壳、压入下一发子弹。但关键在于,一旦完成这个循环,击发机构就会被重置,等待下一次扣动扳机才会再次击发。 核心是“一次扣动,一次击发”。
全自动武器: 一旦扣动扳机,武器就会在子弹打光或者松开扳机之前,持续不断地发射子弹,直到弹匣耗尽或武器过热。这需要击发机构保持在“准备击发”的状态,直到外部条件(松开扳机)改变。核心是“一次扣动,持续击发”。

关键改造点:击发机构

要实现全自动射击,最核心的改造点在于击发机构(fire control group)。半自动武器的击发机构被设计成在每次击发后,都会自动解除击发状态,阻止武器在没有再次扣动扳机的情况下再次发射。全自动武器的击发机构则需要保留击发状态,直到操作者主动松开扳机。

具体来说,改造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部件的修改或替换:

1. 扳机组(Trigger group): 这是整个改造的核心。半自动扳机组的目的是在每次击发后,让阻铁(sear)复位并可靠地锁住击锤(hammer)。而全自动扳机组则需要一个机制,让阻铁在击发后不复位,或者有另一个触发机制(比如一个连发选择器或者自动阻铁)能够让击锤在完成一次循环后,在下一发子弹上膛的同时,立刻被阻铁重新锁定,然后等待下一次击发。

例如,AK系列步枪: 在AK的击发组中,有一个“解放销”(disconnector)负责在半自动模式下将击锤在复位后锁住。全自动模式下,通过引入一个选择器挡板(selector plate),当选择器拨到全自动挡时,这个挡板会向上推,使得解放销无法在击锤复位时锁住它。这样,在后坐力作用下完成退壳、上膛的循环后,击锤就可以直接被自动阻铁(auto sear)重新锁定,准备下一次击发。如果扳机还被扣住,那么击锤就会被自动阻铁释放,再次击发。
例如,AR15系列步枪: AR15的设计在半自动状态下,当击锤在完成一次射击后被解放销(disconnector)抓住并提起。要实现全自动,需要替换掉解放销,或者增加一个自动阻铁(auto sear),以及一个能够与该自动阻铁配合的选择器(selector)。当选择器拨到全自动挡时,自动阻铁就能在枪机复位上膛的同时抓住击锤,只要扳机仍然被扣住,就能持续发射。

2. 选择器(Selector Switch): 大多数全自动武器都配有选择器,允许射手在安全、半自动、全自动(或两发点射等)之间切换。要将半自动武器改为全自动,通常需要增加或修改这个选择器以及与之配合的内部组件。这个选择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拨动开关,它会联动内部的销子、挡板,来控制击发机构如何工作。

3. 枪机(Bolt/Bolt Carrier Group): 有些全自动武器的枪机设计会包含一个锁闭销(locking pin)或者其他机构,用于配合击发机构实现全自动。例如,在M16步枪的早期设计中,其枪机座(bolt carrier)上的一个突起与全自动的击发组中的自动阻铁相互作用。在AR15的半自动版本中,这个突起可能被设计成不会与标准半自动击发组中的解放销产生预期的联动。所以,有时候改造也可能需要调整或替换部分枪机组件,以匹配新的击发逻辑。

4. 弹匣释放(Magazine Release): 有些设计在全自动模式下会取消或修改弹匣释放的方式,但这不是普遍的必要改造。

改造的复杂度与风险:

精密加工: 上述这些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要求都非常高,需要精密加工设备和专业知识才能完成。一个小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武器失效,甚至发生危险。
材料强度: 全自动射击会产生更大的应力和热量。如果改造使用的材料强度不足,很容易导致部件损坏甚至炸膛。
可靠性与安全性: 合法的枪械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全自动武器时,会进行大量的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非专业的改造,即使理论上可行,也很难达到相同的安全标准。
弹药消耗: 全自动射击会极快地消耗弹药,这对于战场环境的战术考量很重要,但对于非法改造者来说,获取大量弹药本身就是一大挑战。

法律与伦理:

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枪支进行此类非法改造,将其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都是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即使是法律允许的枪支爱好者,通常也只能购买合法生产的半自动版本。

任何将合法持有的半自动枪支非法改造为全自动的尝试,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高额罚款、长期监禁,并且可能留下终身犯罪记录。这种行为不仅危及公共安全,也严重违反了枪支管制法律。

总结来说,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将半自动武器改造为全自动的,关键在于修改或替换击发机构中的核心部件,让武器在一次扣动扳机后能够持续击发。但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术精度、对枪械原理的深刻理解,并且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和严重的法律后果。这绝不是一个简单或可以轻易尝试的“小改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自动远比你想象中简单←_←,甚至不需要什么成本


所有半自动都可以变成全自动。撞火式开火包治百病

国内的54手枪常常会因为老化发生莫名连发的毛病。

兄弟连中曾经提到过磨平阻铁来实现m1加兰德全自动开火的方法。

user avatar

其他武器不太了解,但AR15是可以的。


在美帝合法的改全自动据我所知有两种方式。在维加斯枪击案里出名的撞火托(bumpfire stock)是其中一种,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

美帝的AR-15很流行,除了整枪很多人也会选择自装AR-15。因为零件多是军标(mil-spec),做到了公差小,模块化,可互换。所以另外一种方法是买老AR15(1986年5月19号之前生产),加200刀的stamp。然后把旧的下机匣和扳机组换到自己的新AR上实现全自动射击。因此很多越战的M16,M16A1现在都卖到1万多刀。



需要替换的零件大概有

1. 枪机总成(BCG)

半自动的BCG击锤沟长一些

2. 下机匣(lower receiver)

半自动



全自动


全自动的下机匣在模式选择器杆的上面多了一个孔,用以添加全自动模式下脱离器的阻铁。我看过有diy达人用80%下机匣或者新的下机匣自己钻阻铁孔,就不用使用旧的全自动下机匣了,不过可能不合法。

3. 扳机组(trigger group)

全自动扳机组




半自动扳机组




全自动的扳机组模式选择器(selector)、击锤(hammer)和脱离器(disconnect)形状都不一样。扳机我记得是可以通用的。

全自动ar的半自动模式跟半自动ar一样,扣下扳机带动脱离器释放击锤,击锤击打撞针。发射药推动子弹,多余燃气通过道气杆推动枪机总成复位,枪机总成复位的同时reset击锤,脱离器卡住击锤。

全自动模式下,模式选择器带动上面的全自动阻铁卡住脱离器。当击锤复位时只要不松开扳机,脱离器就不会勾住击锤,从而实现全自动射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论上,从半自动武器改造为全自动武器并非不可能,但这个过程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法律法规,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简单地说,能做到,但“改造”这两个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技术门槛和法律风险。核心原理的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在射击机制上的根本区别。 半自动武器: 每次扣动扳机,武器才会发射.............
  • 回答
    手机内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大小”是一个有点笼统的说法,通常我们关注的是CMOS的两个关键维度:工艺制程的节点(例如 7nm, 5nm, 3nm),它代表着晶体管的尺寸和集成度,以及芯片本身的物理尺寸。理解这两者对手机的未来至关重要。CMOS 工艺制程的理论极限和最佳值首先,我们来.............
  • 回答
    理论上,太空并非完全不适合生命存在。虽然我们对地球生命的认知是基于地球环境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推演和考虑更广泛的化学和物理原理来设想可能适应太空环境的生命形式。以下是一些关于理论上可以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的详细探讨:1. 适应极端环境的关键要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太空环境的极端性,以及生物需要具备哪些基.............
  • 回答
    当然,关于电池能量密度超越汽油、充电速度超越加油的可能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限制,我们可以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一整套复杂的物理化学、工程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首先,我们来谈谈电池能量密度超越汽油的可能性。汽油,作为一种成熟的化学燃料,其能量密度非常高.............
  • 回答
    私人养熊猫?想美事呢,那可真是个天文数字!先不说别的,单是“拥有”一只大熊猫这事儿,在中国大陆就早已被国家列为禁忌,不允许私人拥有。想养?那得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或者获得官方批准的极少数动物园,而且还得是和中国林业局签订了巨额租赁协议的。所以,从法律和实际操作上来说,私人养熊猫这事儿,在咱们国内压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实在。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明明给自己安排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感觉真正吸收进去、有产出的时间却少得可怜。理论上的学习时间跟实际效果之间,往往存在着一道鸿沟。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为什么那 8.5 到 11.5 小时的“学习时间”最后只剩下区区 4 小时有效。这背后其实涉及很.............
  • 回答
    “Rosetta 2”这个名字,在 Mac 用户群体中,已然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 Apple الانتقال到自研芯片的浪潮中。它允许那些为 Intel 处理器设计的应用程序,在搭载 Apple Silicon 的 Mac 上流畅运行,这无疑是本次转型的关键一环。但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油.............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也是一个跨越科学与想象边界的问题。从我们目前对生物的理解出发,答案是非常、非常困难,几乎可以说在现实层面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将“理论上”的概念极大化,并允许一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生物机制存在,那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一丝丝可能性。我们得先明白,核弹的威力体现在几个方面:1. 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宝石学和材料科学的核心。直说吧,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宝石都能合成。这个“所有”二字,恰恰是问题的关键。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说说什么是“合成宝石”,以及它和“仿制宝石”的区别。很多人容易混淆,觉得只要是实验室里弄出来的就都是“合成”。其实不是。什么是合成宝石?合成宝石,.............
  • 回答
    理论上,一个国家确实可以通过仅发行新币来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印钞税”或者更广义地称为“货币化赤字”。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做法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并且很难长期维持。让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逻辑和潜在的风险。印钞税的运作逻辑: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政府需要钱来修建基础设.............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理论上来说,无人机确实具备成为临时通讯卫星的一些潜力,但要真正实现并达到“卫星”级别的功能,会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先来拆解一下“通讯卫星”的核心功能,然后看看无人机在这方面能走到哪一步。通讯卫星的核心功能:1. 高空覆盖: 卫星运行在地球轨道上,通常是几百到几万公里高。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电力的“纯净度”和音频信号的细微差别,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一番。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耳机单元振动发出声音,是靠电信号驱动的。这个电信号的来源,就是我们提到的水力、风力、核力发电所产生的电力,经过一系列的传输和转换,最终来到耳机。理论基础:电力的“干净”与否我们常常听到“纯净电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把它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彻底理解这个“吸力极限”。首先,咱们得明白,我们平时靠“吸”喝水,其实不是真的在用嘴产生负压把水“吸”上来。实际上,是我们嘴巴的动作让吸管内的气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这个压差,加上大气压本身的力量,就把水“推”进了吸管里,然后流进了嘴里。.............
  • 回答
    你说的那个“六度分隔理论”非常有意思,它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一系列熟人关系链,和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联系链的长度,平均下来竟然只有六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但其实它背后是有一些研究和实践支持的,并不是随便说说的。理论是怎么来的?这个理论最早是.............
  • 回答
    《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中,APTX4869这个名字,相信很多粉丝都不会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贯穿剧情的谜团,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道具”。那么,抛开动漫的虚构光环,单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APTX4869这种药物,有没有可能存在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APTX4869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剧情里,它被描.............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探索的想象力边界,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认知和观测上的局限。您提出的“无工质飞船”概念非常吸引人,如果真的存在并且亮度惊人,为什么我们还没“看见”它呢?这背后涉及到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您提到的“无工质飞船”大概是个什么概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经济学里一些核心的定义和概念。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词在经济学里到底指的是什么。资本家,最核心的定义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人。这些生产资料可以是大到工厂、机器、土地,小到办公桌、电脑等等。他们把这些生产资料组织起来,目的是创造利润。你可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强大的工具——泰勒展开。简单来说,理论上泰勒展开在解决很多极限问题时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是一个万能的“通杀”工具,无法解决所有极限问题。 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开来聊聊这个事儿。 泰勒展开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有用?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函数 .............
  • 回答
    这个问题颇具趣味,它触及了人类身体的极限以及我们对“超级壮汉”的想象。我们不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细细探讨。从理论上来说,构建一个身高在两米以上,同时拥有极致的灵活和强大的战斗力的人类,并非完全不可能。首先,生理上,人类的生长发育受到基因、激素、营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存在某种基因组合,能够显著.............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我们头顶的天空,是不是就只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广阔一样。答案,在我看来,当然是肯定的。理论上,中国这片土地,孕育了何止千年的文明,它深埋的秘密,远比我们已发掘的要多得多,也精妙得多。想象一下,中国的版图有多大?从北方的漠河到南方的曾母暗沙,从东方的海岸线到西部的雪域高原,这片土地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