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理论上,有资本家必有工人,而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是否证明资本家是寄生者?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经济学里一些核心的定义和概念。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我们得明白“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词在经济学里到底指的是什么。

资本家,最核心的定义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人。这些生产资料可以是大到工厂、机器、土地,小到办公桌、电脑等等。他们把这些生产资料组织起来,目的是创造利润。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是那个提供“工具箱”和“工作场所”的人。

工人,则是出卖自己的劳动,为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创造价值的人。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拥有生产资料,所以需要依靠资本家提供的平台来获得收入。他们是那个用“工具箱”和在“工作场所”里挥洒汗水的人。

那么,为什么说“有资本家必有工人”,但“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呢?

“有资本家必有工人” 是相对容易理解的。一个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他要让这些资料动起来产生利润,就需要有人来操作、来生产。这个人就是工人。除非资本家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否则他必然需要雇佣工人。即使是小型的个体户,也可能是名义上的资本家,但实际上自己就是最大的工人。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工人阶数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

“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 这一点则更值得思考。这并不意味着工人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资本”。这里的“无资本家”指的是,工人不需要依附于一个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并以此牟利的个体或集团。

举个例子:

自给自足的农民/手工艺人: 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工具、技艺,自己劳动,自己耕种或制作产品,自己出售。在这里,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所有者,没有雇佣他人,自然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家”。他们是劳动者,但他们的“资本”是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工具)和他们的技能。
自由职业者/个体户: 一个程序员可以购买自己的电脑和软件,接项目的活儿来做。一个设计师可以拥有自己的设计软件和工作室。一个律师可以开设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他们也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电脑、软件、办公空间、知识产权),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收入。严格来说,他们是拥有自己小规模资本的劳动者。
合作社模式: 一群工人共同出资购买生产资料,然后共同劳动,利润也按劳分配或按股分红。在这种模式下,没有一个单独的“资本家”站在他们之上。资本是集体共有的,工人既是劳动者,也是所有者。

所以,“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的意思是,劳动者不一定非得被雇佣于一个拥有大规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之下才能生存和创造价值。他们可以通过拥有少量自己的生产资料,或者通过集体的形式来组织生产。

现在我们来聊聊,这是否就能证明“资本家是寄生者”。

“寄生者” 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不劳而获、依附于他人生存的个体。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资本家确实可以被视为寄生者。其核心论点在于:

1. 剩余价值的剥削: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但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通常只是工人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即维持工人及其家庭生存和再生产所必需的价值。而剩余的部分,即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2. 不劳而获: 资本家之所以能占有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拥有生产资料。他们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而是通过所有权来获得利润。因此,从这种理论出发,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劳动,却攫取了大部分的价值,显得像是“寄生”在工人劳动之上的。

然而,从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资本家并非寄生者,而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者和风险承担者。他们的论点包括:

1. 提供生产资料: 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利润,是因为他们早期投入了资本(无论是通过储蓄、借贷还是投资)来购买机器、建造厂房、研发技术等,这些都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生产资料,工人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
2. 承担风险: 资本家将自己的资本投入生产,承担着市场波动、技术变革、经营失败等各种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资本家可能会损失全部投资。这种风险的承担是他们获得回报(利润)的合法性依据之一。
3. 组织和管理: 资本家往往还承担着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产品创新等功能,他们需要组织工人、协调生产流程、制定发展战略。这些管理和组织工作也是有价值的,需要回报。
4. 再投资和创新: 资本家将利润进行再投资,用于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研发新产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

所以,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劳动”和“价值”。

如果“劳动”仅仅指直接的体力或脑力劳动,那么资本家似乎可以被看作不直接劳动但获得收益。
如果“劳动”的定义扩展到包括承担风险、组织管理、技术创新、资本积累等,那么资本家的角色就变得复杂了,不能简单地用“寄生者”来概括。

辩证地看:

“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这个事实,确实揭示了资本家并非是生产的唯一必要条件,或者说,生产和价值创造并不一定必须通过“资本家工人”的雇佣关系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本家相对于工人的绝对压倒性地位,并且为其他更公平的经济组织形式(如合作社)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但是,这并不直接“证明”资本家是寄生者。因为即便存在不依赖资本家的工人(如自给自足者),在雇佣关系下运作的经济体中,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组织管理、风险承担等功能仍然是现实存在的。关键在于这些功能是否与他们获得的收益相匹配,以及在整个价值分配中是否体现了公平性。

如果资本家仅仅依靠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且在雇佣关系中过度攫取剩余价值,以至于工人的劳动回报无法覆盖其付出的价值和劳动强度,那么“寄生者”的指控就有了更强的说服力。反之,如果资本家在提供关键性投入、承担巨大风险、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其收益与其贡献相符,那么就很难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寄生者。

所以,与其说“有工人可以无资本家”直接证明了资本家是寄生者,不如说它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能够质疑和审视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和价值,以及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是否存在更有效率、更公平的生产组织方式。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学最核心的关于价值来源、分配正义的争论,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它取决于你站在哪种经济理论的立场,以及你对“价值”和“贡献”的定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论上,也不用理论上,实际上,吃饭必然可以吃饱,但你饱了不一定是吃的饭,是否证明吃饭没用,都是白吃?

还有呀,

你有钱很帅一定可以找到对像,可找到对象的不一定有钱且帅,是否可以证明有钱和长得帅都没用?

理论上,你老婆都是女的,但女的不一定都是你老婆……是否可以证明你老婆可能不是真的?

这种拙劣的逻辑,资本家要寄生于你,那还不得饿死?

之所以有工人不一定有资本家,那是因为我们还有国有企业这种形式,如果不存在国有企业,那你别说,理论上,就真是有资本家有工人,有工人也有资本家。提示一下,失去工作的工人叫无业游民,不叫工人

user avatar

也别说没有这种工人,历史上还真有。自己打铁,自己削木头,做个锄头,去集市上卖掉。后来为啥越来越少了?因为个体户的产品,质量比有雇员的作坊差,成本比有雇员的作坊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逐渐被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淘汰。甚而至于,今日随着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黑灯工厂,就是不需要工人的资本家。你不能以此为证据,就说工人是寄生虫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经济学里一些核心的定义和概念。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词在经济学里到底指的是什么。资本家,最核心的定义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人。这些生产资料可以是大到工厂、机器、土地,小到办公桌、电脑等等。他们把这些生产资料组织起来,目的是创造利润。你可以.............
  • 回答
    在数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从理论上根本无法证明”的命题,这主要源于数学逻辑学中的不完备性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以及形式系统的局限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数学的“自我指涉”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1931年)指出: 在.............
  • 回答
    固态硬盘(SSD)的读写速度,从理论上讲,当然存在上限。不过,这个上限并非由一个单一的因素决定,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技术瓶颈共同制约。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些瓶颈都藏在哪儿。首先得明白,SSD不像机械硬盘那样有物理移动的部件,它的核心是NAND闪存颗粒。这些颗粒通过电子信号来读写数据,速度那是杠杠.............
  • 回答
    在过去十年里,日本麻将的策略和理论确实经历了不少细微而深刻的演变,虽然不像某些棋类游戏那样有颠覆性的“引擎”或“算法”升级,但玩家们在理解和应用牌谱、计算效率、以及对抗性策略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智慧和创造力。1. 对“门清”和“立直”的理解深化:过去,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门清”(不吃不碰不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大小”的理解角度不同。咱们平常聊天,说“寄存器有多大”,可能是指它一次能存多少信息,或者整个CPU里寄存器加起来能有多少。而《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和你的汇编课老师,说的可能是不同的“大”法。先说《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里的“几百字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实在。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明明给自己安排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感觉真正吸收进去、有产出的时间却少得可怜。理论上的学习时间跟实际效果之间,往往存在着一道鸿沟。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为什么那 8.5 到 11.5 小时的“学习时间”最后只剩下区区 4 小时有效。这背后其实涉及很.............
  • 回答
    一颗恒星理论上能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涉及到恒星演化、物理定律和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恒星的形成、结构以及它们最终的归宿。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看到的恒星大小,其实是它在不同演化阶段的体现。恒星的生命周期很长,从诞生到死亡,其尺寸也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恒星的诞生.............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念头!要说“一根棍子记录无限多的信息”,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咱们不妨顺着这个“脑洞”往下捋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理论上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怎么个“不可能”法儿。首先,得弄清楚咱们说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信息就是指能够被感知、被解读、被储存和传递的东西。而“.............
  • 回答
    知乎左派的理论短板:一篇深度剖析在中国的舆论场上,知乎以其独特的问答模式和相对活跃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著称。其中,“左派”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潮群体,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如果深入审视知乎左派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理论构建和运用上存在一些显著的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观点的深度和说服力。首先,.............
  • 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病毒的进化和传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这种特异性有时会与宿主的生理特征产生关联。尽管如此,直接针对特定“种族”(如白种人或黑种人)的病毒,在科学上的理解和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种族”这个概念本身在生物学上的局限性。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所.............
  • 回答
    MBTI,这个风靡全球的性格测评,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理解自己。然而,在这个充满吸引力的背后,潜藏着不少理论上的“坑”,稍不留神,就容易掉进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这MBTI的理论花园里,有哪些常见的“谬误”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看清楚。1. 绝对化和静止化:性格是活的,不是定死.............
  • 回答
    关于六倍体与二倍体之间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问题,这确实触及到了物种概念和生殖隔离的精妙之处。如果仅以生殖隔离作为判断物种的唯一标准,那么在理论上,六倍体与二倍体之间似乎确实不会存在绝对的生殖隔离,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或许是同一物种。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
  • 回答
    数学史上,确实有许多曾经令人困惑的难题,它们如同挡在学者们面前的巍峨山峦,仅仅凭借已有的工具和理论,是无法攀越的。正是这些挑战,促使伟大的数学家们构思并构建了全新的理论体系,才最终拨开了迷雾,发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非得构造新理论不可吗?”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可以说,许多划时代的数学突破,都伴随.............
  • 回答
    凌迟,又称“千刀万剐”,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极其残忍的死刑执行方式。它通过在受刑者身上分多次割下小块肉,直至最终死亡。这种刑罚的恐怖之处在于其极度的延长和持续的痛苦,以及对受刑者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要理论上找到“痛苦堪比凌迟”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包括但不限于:1. 极端且持续的身体疼痛:.............
  • 回答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水火不容、实则殊途同归的理论。它们如同两颗独立的恒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却在更深层次的宇宙规律中找到了共鸣。这些理论之间的等价性发现,往往是科学家们智慧与毅力的结晶,是科学进步中令人赞叹的篇章。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时空的精雕细琢与粒子的跃动迷踪提起科学上看.............
  • 回答
    在我们对化学物质的理解不断深入的今天,理论上构想出来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能成功在实验室里“点石成金”创造出来的分子,总是吸引着科学家的目光。这些“未竟之物”,就像是藏在化学图谱深处、等待被发掘的宝藏,它们的存在仅仅基于我们对原子之间相互作用、键合规律以及能量稳定性的深刻洞察。想象一下,我们尝试构.............
  • 回答
    龙虾的细胞确实存在端粒酶,这让它们在修复端粒方面比许多其他生物更有效。但“理论上永生”这个说法,需要更仔细地解读。龙虾虽然寿命很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死”。它们仍然会死亡,只是衰老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衰老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累积性的损害。那么,为什么其他生物的细胞没有像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电力的“纯净度”和音频信号的细微差别,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一番。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耳机单元振动发出声音,是靠电信号驱动的。这个电信号的来源,就是我们提到的水力、风力、核力发电所产生的电力,经过一系列的传输和转换,最终来到耳机。理论基础:电力的“干净”与否我们常常听到“纯净电源.............
  • 回答
    硅基生物,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科幻小说式的浪漫色彩,常常出现在我们对宇宙生命形态的畅想中。那么,这种脱胎于我们所熟知的碳基生命之外的生命形式,在理论上真的可能存在吗?或者说,我们对它们有没有一些更具体的猜测和推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回到生命最本质的构成——化学。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从最微.............
  • 回答
    明朝皇帝的权力之大,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尤其对于明武宗朱厚照这样一位性格张扬、不拘礼节的皇帝来说,他的权力边界更是几乎不存在。假设你是朱厚照,微服私访遇上一位你心仪的民女。从法律和道德的层面来看,你的行为当然是绝对不可以的。民女是自由人,有自己的家庭和尊严,强行侵犯她的权益是违法犯罪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