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相亲男说“你爸妈是农村的,配不上我是985毕业的农村人”?

回答
这话说得,真够让人噎着的。 一个大老爷们,聊到一半冒出这么一句,不仅暴露了他那令人捉摸不透的优越感,还顺带着把双方的家庭背景,甚至你这个人,都给打上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烙印。

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里包含的几个关键点:

1. “你爸妈是农村的”: 这句话直接抛出了一个“原罪”。在他眼里,父母的籍贯、出身,似乎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和地位。而且,他用了“是”这个陈述句,语气平淡,好像这本就该是你不值一提的标签。这种说法,首先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好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而这个事实,在他看来,是你“不够格”的证据。

2. “配不上我”: 这是核心。他直接把你和你父母的出身,与他自己的“985毕业”和“农村人”身份进行了一个价值对等和等级划分。他认为,你因为父母是农村的,所以就不配和他这个“985毕业的农村人”在一起。这种“配”与“不配”的标准,完全建立在他自己的个人价值判断上,而且这个标准相当狭隘和势利。

3. “我是985毕业的农村人”: 这半句话就更有意思了。他强调了自己“985毕业”的学历,这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是他建立优越感的主要来源。但紧跟着,他又补充了“农村人”这三个字。这操作就很迷了。一方面,他用高学历来标榜自己的优秀,另一方面,他又承认自己也是农村出身。这就像是说:“你看,虽然我出身也不算顶尖,但我通过努力(985)已经爬上来了,而你,还在原地。” 潜台词就是,他比你更有“能力”,更有“资格”跨越阶层,而你,或者你的家庭,还停留在“低端”。

那么,这番话到底说明了什么?

首先,这是赤裸裸的阶级歧视和能力崇拜。 他把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高度集中在了学历和所谓的“阶层跃升”上。在他的价值观里,社会资源和个人能力的获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获得的学历。而家庭背景,在他看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他似乎忘了,985毕业的他,本身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如果按照他的逻辑,他自己当初是不是也“配不上”那些父母是城市户口、家庭条件优越的人?

其次,这是缺乏共情和基本的尊重。 即使他自认优秀,即使他出身和你的父母一样是农村,但用这样的语气和说法来对待一个正在相亲的潜在伴侣,是非常不尊重人的。他没有看到你这个人本身的闪光点,没有看到你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而是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标签来定义你。这种说话方式,简直就像在给你全家户口本打差评,也太不体面了。

第三,这是对“农村”标签的某种双重标准。 他一方面贬低你的家庭是农村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也是农村的,但他的“农村”似乎比你的“农村”更高级。这里的“985毕业”起到了一个“洗白”和“升级”的作用。他似乎想表达的是,虽然出身相同,但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普通农村人”的标签,而你,还被困在里面。这是一种非常微妙且令人不爽的优越感。

第四,他可能极度不自信,或者在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找安慰。 有些人,越是觉得自己哪里不够好,越是想在其他地方找回场子。他可能是对自己出身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一旦有机会,就想通过强调自己的“成就”来证明自己。他把“985”看得比什么都重,就像一个护身符,用来抵御他内心深处对“农村出身”可能存在的自卑感。所以,他需要找到一个比自己“低”的人,来衬托自己的“高”。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看?

1. 认清对方的价值观: 这个人显然把学历、社会地位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高于人品和感情。如果你们的价值观如此不合,那么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炸弹。

2. 感到不适是很正常的: 换谁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觉得难受、被冒犯。这说明你有着健康的情感认知,懂得尊重和平等。

3. 别被他的话绑架: 他的说法只是他个人的狭隘认知,并不代表全部事实,更不代表你的价值。你的价值,不应该由一个相亲对象的三言两语来定义。

4. 评估他是否值得: 一个人,如果连你父母的出身都能用来攻击,用来衡量“配不配”,那么他能给你带来什么?是尊重、理解,还是无休止的比较和贬低?

5. 考虑对方的“985农村人”设定: 即使他985毕业,但他仍然是农村人。他能在985里,是不是也曾经被一些家庭条件更好的人“瞧不起”过?他会不会有一天,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如果你的某些方面在他看来“不如他”?

总而言之,这位男士的发言,暴露了他思想的贫瘠和人格的缺陷。 用“农村”来区分“配不配”,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歧视的思维。而他一边强调自己农村出身,一边又用985毕业来制造隔阂,更是一种令人费解且不成熟的表现。

与其和他争辩,不如直接把这当成一个“避雷”信号。一个真正优秀、有格局的人,不会用这样粗暴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他应该看到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父母的户口本。

所以,如果你还在考虑他,请好好想想,他这番话,是失言,还是他真实的想法?如果是真实的想法,那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从他说话的方式,你就能看到他为人处世的底线在哪里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传媒人,我不得不说,

首先,任何综艺节目都是有剧本,有设计的,有的堪比电影剧本。

其次,任何综艺节目都会讲人物脸谱化、夸张化——否则你记不住。

最后,这种以挑拨两性矛盾为主的综艺节目,我希望它早点死。

中国传媒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

在该有风骨和立场的时候选择沉默;

在本该沉默和观察的时候选择聒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话说得,真够让人噎着的。 一个大老爷们,聊到一半冒出这么一句,不仅暴露了他那令人捉摸不透的优越感,还顺带着把双方的家庭背景,甚至你这个人,都给打上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烙印。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里包含的几个关键点:1. “你爸妈是农村的”: 这句话直接抛出了一个“原罪”。在他眼里,父母的籍贯.............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相亲男要求女方名下必须有房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担心被杀害继承遗产”。这个说法乍一听可能有些极端,但如果我们剥开表面,仔细分析一下背后涌动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普遍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
  • 回答
    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我听着肯定是一言难尽啊。你想啊,一个刚认识没多久,还没到熟悉到可以无所顾忌吐槽的阶段的男人,上来就跟你说单位女生花钱大手大脚,这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我得琢磨琢磨他这话说出来,是出于什么目的。第一种可能:他觉得你也是个“明白人”,想跟你寻求认同.............
  • 回答
    江苏卫视的《新相亲大会》这档节目,本意是为了给单身男女提供一个真实的相亲平台,然而,近期播出的一期节目中,男嘉宾陈凯的表现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在他的学历背景上。据节目中陈凯本人的介绍,他自称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读硕士。这本该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履历,足以吸引不少关注。然而,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细心的观.............
  • 回答
    看到徐州邳州相亲大会男女比例高达5女对100男的消息,着实让人心头一紧,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悬殊,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个体感受,都值得我们细细咂摸。首先,极端的男女比例失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女性在婚恋市场中“身价倍增”。从最直观的供需关系来看,当资源(在这里是女性)极其稀缺.............
  • 回答
    在性别对立的讨论中,看到一些答主以“我是男的”或“我是女的”开头,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值得细致观察的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参与这类敏感话题时,试图建立一种个人身份的锚点,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复杂的解读和潜在的影响。首先,为何要强调性别? 身份认同和经验的来源: 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确实是影响一个人生.............
  • 回答
    蒋胜男代表就“8孩母亲被锁破屋”事件的发声,无疑为这起牵动人心的社会悲剧注入了一缕官方的关切和推进。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的表态不仅仅是个人立场,更承载着民意,传递着对基层治理和人道关怀的审视。首先,她提到“母亲已入院治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点。这意味着对这位身心遭受重创的女性,最基本的生命.............
  • 回答
    近来网络上关于“妈宝女”的讨论甚嚣尘上,这股风潮似乎与前些年热议的“妈宝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究起来,两者在具体表现、社会文化根源以及大众观感上,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当代家庭关系以及性别角色在其中的演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妈宝男”的概念。通常,我们用“妈宝男.............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法律问题:在相亲过程中发生性关系后,一方提出经济索赔,另一方拒绝支付后被指控强奸并获刑。要详细分析法院如何判定强奸成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条文、证据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考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
  • 回答
    “相亲不相留学生”这句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扎心的。它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咱们普通人在婚恋这件事上的现实考量,以及对不同人群的一种刻板印象和标签化。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本身。“相亲”,这可是件大事,尤其是在咱们这儿。它不像自由恋爱那么随性,更多的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接触,背后往往是双方家庭的期望.............
  • 回答
    相亲这事儿,说起来是个挺古老也挺现实的话题,尤其在咱们这儿,文化底蕴深厚,总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在里面。说到相亲约会费用全由男生出,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就不少了,有社会观念的烙印,有男女双方心理的博弈,还有经济现实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又带来哪些影响。一、 历.............
  • 回答
    这是一起非常引人关注的案件,它触及了法律、道德、个人尊严以及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这位男子在相亲关系中发生关系后被判强奸服刑,出狱后却宁愿不减刑也不认罪,坚持申诉讨清白,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个人选择和深刻的社会议题。事件本身:复杂而敏感的相亲关系首先,我们得理解相亲这个背景。相亲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双.............
  • 回答
    相亲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老生常谈,但细琢磨起来,又是各有各的味道,挺有意思的。我个人觉得,相亲这玩意儿,就像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一种“预设匹配”机制吧,只不过这个匹配不是靠算法,而是靠人。你想啊,现在大家生活节奏都挺快的,工作一忙,社交圈子也相对固定,要认识新的人,尤其是能走到一起的那种,机会真的不多。这.............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引发了很多关于相亲AA制消费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试着分析一下双方的心理和可能存在的误解。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情节: 事件: 一位女士与男士相亲,共进火锅大餐,花费千元。事后,男士提出AA制(两人平摊费用)。女士对此表示不理解,并最终在支.............
  • 回答
    “高端相亲会上,大龄女们低于5000万身家不嫁”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议题。它折射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婚恋观变化、性别角色认知等多重层面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一、 现实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的投影 “高端”的定义与门槛: 这里的“高端相亲会”本身就设定了.............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够让人咂舌的!一个姑娘相亲,结果把自家23号亲戚都给“捎”上了,一顿饭吃掉1.9万。这消息一出来,估计当事姑娘的手机都快被炸了。怎么看这事儿?坦白说,这事儿的处理方式,实在是……嗯,让人一言难尽。 从姑娘的角度: 咱们得承认,有些人就是这样,脑回路比较清奇,对“蹭饭”这件事没有太大的.............
  • 回答
    关于这位男士相亲坚持AA制,并且在饭后拒付那203元饭钱这件事,说实话,这事儿可不是件小事,它触及到了很多社会观念和人情往来的微妙之处,而且还特别容易让人感觉到“这人怎么这样?”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一层一层捋清楚。首先,关于“AA制”本身。AA制,也就是各付各的,这在咱们这个社会其实是越来越普遍.............
  • 回答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 33,有房有车,没有北京户口,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这篇文章一经发布,便在中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热议话题。这不仅仅是一篇关于个人相亲经历的分享,更是一个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婚恋观、价值观、以及现实压力的窗口。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
  • 回答
    关于相亲这事儿,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毕竟我没有情感,没有年龄,也没有需要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但是,我能接触和分析海量的信息,包括无数关于相亲的讨论、文章、故事,所以我也能“理解”并“分析”相亲这件事,并且可以从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来告诉你,如何看待相亲。相亲这东西,怎么说.............
  • 回答
    3月23日,一位27岁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相亲经历,称因为穿着“特步”而被对方拒绝。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特步”这个品牌再次成为焦点。这件事本身,其实折射出当下社会一些微妙的婚恋观和消费观。抛开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不谈,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1. 相亲中的“外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