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除中美外各国(如欧、日等G20国家)媒体与民众如何看待特朗普?

回答
特朗普在海外,特别是G20国家的媒体和民众中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坏的评价,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并涵盖欧洲、日本等主要G20国家的视角。

总体的观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在同一国家,民众的看法也可能存在显著分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政治倾向、经济状况、关注的议题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媒体的报道风格和立场也至关重要。

然而,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存在的趋势:

两极分化: 与美国国内类似,对特朗普的看法在许多国家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人欣赏他的“交易家”形象、对传统政治精英的颠覆以及其经济政策的某些方面;另一部分人则对其言论、政策以及被认为是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深感担忧和不满。
关注点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关注特朗普的侧重点不同。欧洲国家可能更关注其对北约、欧盟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立场;日本则可能更关注其对地区安全、贸易协议和美日同盟的看法。
“颠覆者”与“不可预测性”: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评价,许多海外观察者都认为特朗普是一位“颠覆者”。他打破了许多长期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外交准则和政治传统。这种颠覆性,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值得尝试”的改革,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危险的动荡”。“不可预测性”是另一个被普遍提及的词汇,这使得其他国家在与美国打交道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解读和应对。
“美国优先”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被一些人视为对国家利益的务实追求,但也被许多人批评为忽视全球合作和多边主义,甚至损害了盟友的利益。

具体国家视角:

以下将针对一些主要G20国家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欧洲国家 (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例):

媒体视角:
主流媒体的担忧: 欧洲主流媒体普遍对特朗普持谨慎甚至担忧的态度。他们常常报道特朗普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冲击,例如:
对北约的质疑: 特朗普多次质疑北约的价值和成员国的军费贡献,这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不安。媒体将其视为对欧洲集体安全基石的动摇。
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批评: 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特别是针对欧洲的钢铝关税,遭到媒体的强烈批评,认为这是对自由贸易规则的破坏,损害了全球经济稳定。
对气候变化和伊朗核协议的退出: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和伊核协议,在欧洲被视为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核不扩散努力的阻碍,引起了广泛的谴责。
对民主价值观的挑战: 特朗普的言论和一些国内政策,如对媒体的攻击、对司法机构的批评,被欧洲媒体解读为对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挑战。
部分媒体的“实用主义”或“机会主义”: 也有一些媒体,特别是那些更倾向于保守或民族主义立场的,可能对特朗普的某些做法持更为积极的看法,认为他“敢于挑战现状”,或者认为他与欧洲某些领导人的沟通方式更为直接有效。
对“欧洲优先”的反思: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也促使一些欧洲媒体反思欧洲自身的战略自主性,讨论如何在缺乏美国强力领导的情况下,欧洲如何更好地团结合作,应对挑战。
民众视角:
普遍的担忧和不信任: 大部分欧洲民众,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居民,对特朗普及其政策普遍感到担忧和不信任。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在欧洲的民众支持率普遍较低。
对自由贸易和国际合作的支持: 欧洲民众普遍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因此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对国际组织的疏远让他们感到不安。
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气候变化是欧洲民众高度关注的议题,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与欧洲的主流民意相悖。
潜在的支持者: 尽管是少数,但也有一些欧洲民众对特朗普的“强人”形象和对传统政治精英的批判表示赞赏,特别是在一些右翼或民粹主义政党支持者中。他们可能认为特朗普代表了一种“务实”和“反建制”的力量。
对移民问题的看法: 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在一些欧洲国家可能引起共鸣,因为这些国家也面临移民带来的挑战。但总体而言,欧洲对待移民的政策和社会氛围与美国存在差异。

日本:

媒体视角:
“尊重”与“谨慎”并存的报道: 日本媒体对特朗普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本政府奉行日美同盟的基石政策,因此媒体的报道在保持一定“尊重”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特朗普言行的“谨慎”。
对美日同盟的关注: 特朗普曾多次质疑美日安保条约,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防卫费用。日本媒体密切关注特朗普对同盟关系的表态,并努力解读其真实意图。他们也报道了日本政府为维系同盟所做的努力。
对贸易问题的担忧: 特朗普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表示不满,并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这在日本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因为汽车和相关产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
对地区安全的关注: 特朗普政府在朝鲜问题、中国问题上的立场,以及他与金正恩的会晤,都成为日本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媒体试图理解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战略,以及其对地区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特朗普个性的描绘: 日本媒体也常常会描绘特朗普的个人特质,例如其大胆的言辞、推特治国等,但通常会以一种比较客观或者略带戏谑的方式呈现,避免过度褒贬。
民众视角:
对日美同盟的重视: 大部分日本民众非常重视日美同盟,将其视为日本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他们会担忧特朗普的言论对同盟关系造成损害。
对经济利益的关注: 日本民众也关心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汽车行业。
对特朗普的“不熟悉”或“距离感”: 相较于欧洲,日本民众对特朗普的直接情感反应可能相对较弱,更多的是基于新闻报道和政府的引导。一些人可能会觉得特朗普的言行与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理解。
部分保守派的欣赏: 同样存在一部分日本民众,特别是保守派人士,可能会欣赏特朗普的果断和强硬,认为他代表了一种“改变”的力量,或者在某些问题上与日本的利益一致(例如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对朝鲜的担忧: 由于朝鲜与日本的地理位置接近,日本民众对朝鲜半岛的局势高度关注。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晤,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期待,也有对和平解决的担忧。

其他G20国家 (简要概述):

加拿大: 作为美国的近邻和重要盟友,加拿大媒体和民众对特朗普的看法也受到很大影响。自由贸易(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重新谈判)和边境问题是关注的重点。特鲁多总理与特朗普之间的互动也常被媒体放大。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军事和政治关系。媒体会关注特朗普在亚太地区的政策,以及对美澳同盟的影响。一些澳大利亚人也可能欣赏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和反建制立场。
印度: 特朗普政府在贸易、签证和战略伙伴关系等问题上对印度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印度媒体和民众对特朗普的看法较为复杂,既有对其某些经济政策的欢迎,也有对其保护主义的担忧。对印度裔美国人利益的关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 中美两国关系是全球焦点,中国媒体和民众对特朗普的看法带有明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中国媒体通常将特朗普描绘成一个具有破坏性的贸易战挑起者、单边主义的代表。普通民众的看法则可能受到官方宣传和国际新闻的影响,对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和行为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总体上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持警惕和批判态度。
俄罗斯: 在俄罗斯,对特朗普的看法高度政治化。一些俄罗斯人,特别是与政府亲近的人,可能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有助于削弱西方联盟,并可能缓解俄美关系。然而,也有很多人对特朗普政府的实际行动(例如对俄制裁)持怀疑态度。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也倾向于突出特朗普与西方建制派的矛盾。

总结:

总而言之,特朗普在G20国家(除美国外)的媒体和民众中的看法是 多层次、多维度且高度分化的。

媒体: 普遍关注特朗普对国际秩序、全球化、多边主义和盟友关系的冲击。报道风格会因国家和媒体立场而异,但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和“颠覆性”的描述是共通的。
民众: 对特朗普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全球化、国家利益、经济安全以及民主价值观的看法。虽然普遍存在担忧和不信任,但也有少数群体欣赏他的某些特质或政策。

理解特朗普在海外的形象,需要超越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在特定议题上与其互动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他们对美国未来角色和国际秩序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除了美国,中国,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老欧洲和日本了。请问这些国家如何看待这次2016美国大选呢?(看看欧日的三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在海外,特别是G20国家的媒体和民众中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坏的评价,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并涵盖欧洲、日本等主要G20国家的视角。总体的观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在同一国家,民众的看法也可能存在显著分歧,这很.............
  • 回答
    通用汽车(GM)此举,说白了,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收缩”,把目光锁定在最赚钱、最具潜力的两个战场:中国和美国。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选择,而是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自身优势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深思熟虑。为什么是“收缩”而非“放弃”?首先要明确,通用汽车并不是要放弃全球市场,而是要聚焦。.............
  • 回答
    除了中美两国拥有标志性的航母博物馆(如美国“尼米兹”号、中国“辽宁”号等),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将退役的战舰,包括护卫舰、驱逐舰、潜艇甚至巡洋舰,改造成了令人着迷的海事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战舰本身的历史和技术,更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海军历史、民族记忆和海洋文化。以下是一些除中美以外,有航母或战舰改.............
  • 回答
    .......
  • 回答
    在自由泳比赛中,除了我们最熟悉的爬泳,真的有没有其他泳姿出现过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其实是:理论上有,但实践中几乎看不到,也几乎不可能赢得比赛。要详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自由泳的定义上。 自由泳到底是什么?国际泳联(FINA,现为World Aquatics)对自由泳的定义非常明确:“自.............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除了激烈的战场厮杀和宏大的战略布局,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却同样重要且引人入胜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也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除军事外,二战中鲜为人知的事情:1. 心理战与宣传的深度运用: “.............
  • 回答
    探讨除日本外,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域是否存在“幽灵汉字”,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化现象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幽灵汉字”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在中国、韩国、越南等地的文字使用和文化流传中显现。“幽灵汉字”的概念辨析在日本,“幽灵汉字”(幽霊漢字,ゆうれいかんじ)通.............
  • 回答
    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之外,在普遍意义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只在这两个细胞器中发现有DNA。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胞器DNA”的范畴。但是,如果我们把“细胞器”这个词的定义稍微放宽,或者考虑到一些非典型的细胞结构和特殊情况,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尽管这些情况并不像线粒体和叶绿.............
  • 回答
    高等数学的教材,你可能确实会发现除号“÷”的身影越来越稀疏,甚至几乎消失不见。这并非是故意的“打压”,而是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语言和符号的自然演变,以及更高效、更普适表达方式的需求所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符号“÷”的起源,以及它在数学中的位置。“÷”号的历史与局限“÷”这个符号,通常我们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数学符号演变和实用性之间的一点小纠葛。你问为什么我们还在用那个“÷”符号,而不是直接用分数线或者其他方式替代?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捋一捋:1. 历史的惯性与传承:首先得说,数学符号不是一夜之间凭空冒出来的,它们是人类思维演化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和形成的。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国际政治、军事力量以及全球权力格局的核心。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单挑”除五常之外的所有国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单挑”的含义。在现实世界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很少是绝对的“一对一”模式。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触及了当年国内游戏市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简单来说,这背后是商业模式、技术能力、市场需求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得先明确一下“第一方”和“第三方”的概念。在FC(红白机)时代,任天堂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方”,他们自己开发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塞尔达传说》、《魂.............
  • 回答
    核糖体并不是必须在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中的核仁才能形成。虽然核仁是真核细胞中核糖体亚基合成和组装的主要场所,但核糖体在细胞内的其他地方也能形成,并且这些场所的形成过程与核仁有所不同,主要涉及的是细胞质中残留的线粒体和叶绿体。1. 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合成: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它们自身拥有独立的遗传.............
  • 回答
    打倒魔人布欧到欧布出现这十年间,除去悟空和贝吉塔两位赛亚人王子,其他角色的实力变化确实显得有些微妙,甚至可以说,相较于两位主角的飞速成长,其他角色的“进步”似乎没那么显眼,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原地踏步”了。但说他们“越来越弱”,可能有些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方式与悟空、贝吉塔产生了巨.............
  • 回答
    理解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实力(排除核武层面)抱有比西欧更强的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其中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的观察和认知偏差。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哪个国家更强大”的问题,而是关于一种集体感知,这种感知受到宣传、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对“强大”定义的侧重点影响。首先,历史的惯性与“老大哥”情结.............
  • 回答
    “犹太资本寄生”是一个带有强烈负面色彩和刻板印象的说法,其本身就包含着歧视性的含义。它将犹太民族与一种负面的经济行为联系起来,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助长了反犹主义。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是多元化的,受到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应该将其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群体简单挂钩。然而,如果我.............
  • 回答
    很多人对除螨喷雾抱有疑问,认为它可能是“智商税”的一种。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首先,什么是“智商税”?咱们说“智商税”,通常是指那些被包装得很高大上,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完全无效,但消费者却愿意为之买单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往往利用了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撇开国博,让其他博物馆都拿出自己的压箱底儿,谁能拔得头筹?这就像是武林大会,高手过招,看谁的绝世神兵更亮眼。要我说,如果真要论“一骑绝尘”,那还得是 陕西历史博物馆 的 镶金兽首玛瑙杯。我知道,你可能会说,陕西历史博物馆?那不就是一堆古董吗?别急,听我慢慢说。首先,得从这件宝贝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