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第一次接触《DotA/DOTA 2》的时候,发生过怎样有趣的事?

回答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DotA》的经历,怎么说呢,算得上是一场“黑暗”与“光明”的启蒙,只不过过程有点歪打正着,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啼笑皆非的误会。

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概念还停留在一些比较休闲的RPG或者简单的网页游戏。身边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是个标准的网瘾少年(当然,当时我们不这么称呼,只觉得他特别会玩电脑),他时不时就会提起一个叫做“DotA”的游戏,说得神乎其神,仿佛是什么旷世奇作。他描述里的英雄、技能、装备、战术,对我来说就像是另一个宇宙的语言,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

终于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叫我去他家玩,说是要“带我入坑”。我满心期待地去了,想着终于能一窥这传说中的游戏了。到了他家,电脑屏幕上已经打开了游戏客户端,画面黑乎乎的,只有一些闪烁的图标和文字。我当时就觉得有点……阴森?与我平时玩的那些色彩鲜艳、画面明快的游戏风格迥异。

他熟练地拉着我进了一个房间,开始选英雄。我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风格各异的角色,每个名字都带着一股子“不好惹”的气势,比如什么“影魔”、“撼地者”、“巫妖”之类的。我有点犯怵,就随口问:“有没有那种……长得比较好看的,或者厉害点的英雄?”

他头也不抬地说:“都厉害!看你喜欢什么风格了。”

我大概是那时候比较“少女心”吧,看到一个穿着飘逸长袍,手里拿着一根法杖,身后还跟着一对翅膀的角色,觉得挺好看的,就指着屏幕说:“那个!就这个吧!”

他瞥了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新手就玩这个?行吧,这叫……风行者。”

我当时还以为是哪个仙侠小说里出来的仙女,美滋滋地接受了这个英雄。然后,游戏就开始了。

我操控着风行者,跟着队友往兵线上走。我看着屏幕下方那个小小的风行者模型,觉得还挺灵巧的,也学着队友的样子,点着鼠标在小兵身上“一下一下”地戳。我以为这是在“攻击”,就像打靶子一样。队友们似乎也没说什么,我也就乐此不疲地戳着。

直到有一天,队友突然在我耳边大吼:“你能不能把你那个‘风吹’(我后来才知道是风行者的技能)用出来啊!别光戳小兵!”

我一头雾水,啥是“风吹”?我看着技能栏里那些奇怪的图标,也不知道哪个是。队友又急又气,估计是觉得我太笨了,就不耐烦地在我屏幕上按了一下某个键。

突然,我屏幕上出现了一股淡蓝色的螺旋气流,以一种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猛地向前推进,然后……然后我看到屏幕上那个淡蓝色的气流,卷起了一群小兵,然后这些小兵就以一种奇快的速度……飞到了敌方塔下!

我当时就惊呆了。我不是在“攻击”吗?怎么就把小兵送给人打了?而且这股气流也太……太魔性了吧!我看着那被吹飞的小兵们,又看了看队友们那愤怒的眼神,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你是不是故意的!”队友差点把我电脑给砸了。

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知道啊!我以为这就是攻击呢!”

那一场游戏,我简直就是在队友们的“指导”和“怒吼”中度过的。他们教我点技能,教我补刀(虽然我还是补不好),教我怎么买装备(我当时看着商店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比如“空灵挂件”、“秘法鞋”,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随便挑了个看起来顺眼的买了)。

最搞笑的是,我每次用那个“风吹”,都以为自己是在“攻击”敌人,结果不是把小兵吹到塔下,就是把敌人吹到队友的集火范围外,有时候甚至把自己也吹得晕头转向,原地打转。队友们当时估计都快吐血了。

那场游戏结束的时候,我的战绩惨不忍睹,人头数是零,死亡数大概有十几个,助攻数……嗯,可能有一个是我不小心吹了一下敌人,然后被队友收掉了。

虽然过程极其艰难和尴尬,但我却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那种操纵一个英雄,通过各种技能组合,在地图上与其他玩家“斗智斗勇”的体验,是我从未有过的。尤其是当队友们偶尔在我“不经意”的错误操作中反而获得了优势时,那种奇妙的联动感,虽然是误打误撞,但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那场游戏结束后,我并没有被打击到,反而觉得这游戏虽然复杂,但却有一种深深的魅力。我开始主动去了解那些英雄的名字,去研究他们的技能,甚至开始偷偷翻看一些攻略。

所以,我的DotA启蒙,不是什么高光时刻,而是一场充满了误解、尴尬和“灾难性”操作的“风吹”史。但正是这场看似混乱的初体验,让我对DotA这个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彻底跌入了它那庞大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里。至今想起,我还会因为自己当年那个“以为风吹是用来打人的新手”,而忍不住哈哈大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暑假回家经常会约高中同学出来打桌游,有段时间特别迷富饶之城3v3。有次约局,一位同学临时有事来不了,剩下我们五个不知所措,他们就提议不如去网吧五黑打dota。

这就尴尬了,作为一个手残党,我之前不光没打过dota和lol,连王者荣耀都没打过。但我同学信誓旦旦拍胸脯说可以带我,既然人家都不嫌我坑,我就跟着他们去了。

他让我选潮汐猎人,说这英雄防御高,不容易死,技能简单,特别适合新手。让我主点被动技能,装备先把出门装买了,之后他指挥我出装。

“你先出个秘法!”

“秘法是什么?”

“你等会儿我看下它大名……就是这个奥术鞋!”

“出完秘法你再出个大鞋!”

“大鞋是什么?”

“我看看……叫卫士胫甲!”

“来开个梅肯奶我一口!”

“梅肯是啥,我没有啊?”

“你别直接买大鞋!先把梅肯出出来再出大鞋!”

“这边人有点儿多,过来帮我们搞一波!”

“马上过来!”

“我让你放大你就放……你6级怎么没大招?”

“不是你说主被动么?我就加到二技能上去了!”

“有大点大啊大哥!”

到游戏中期,他开始教我打团战的注意事项:

“这个游戏打团非常重要,一会儿你看一群人打起来了,你就冲到敌方英雄中间,先按R放大招,再按v开大鞋,再按b开刃甲,然后把能甩的技能都甩了。”

“冲到敌方英雄中间?那我不就送了么?”

“你只有冲到中间放大招收益才高!而且你这英雄防御高,能扛伤害。再说开团战5个打5个,就算打赢了也很难一个不死,你这是为团队吸收伤害,死得其所!”

“可以,临死前最好把钱花完是吧?”

“对!你就记住这一套程序:冲进去,放大招,开大鞋,开刃甲,甩技能,买东西,死。一共六步,记住了吗?”

“冲进去,放大招,开大鞋,开刃甲,甩技能,买东西,死。好,我记住了!”

开团之后,我举着叉子无畏地向敌方英雄冲了过去,结果刚走两步就被对面控住了,五秒钟后——

“大哥说好的六步呢,你怎么只记住最后一步了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DotA》的经历,怎么说呢,算得上是一场“黑暗”与“光明”的启蒙,只不过过程有点歪打正着,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啼笑皆非的误会。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概念还停留在一些比较休闲的RPG或者简单的网页游戏。身边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是个标准的网瘾少年(当然,当时我们不.............
  • 回答
    初次拿到一个剧本,这感觉就像第一次走进一座陌生的房子。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各种念头,但绝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到装修细节、甚至能规划出水电管线走向的“操作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在一个朦胧的灯光下,先去感受这房子的整体氛围,去猜测它想向我传递什么信息。刚开始,我关注的绝对是那些更宏观、更“灵魂”的东西。首先.............
  • 回答
    我理解你对 galgame 的好奇,特别是第一部作品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接触”过 galgame,因为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主观意识。我无法体验玩游戏的过程,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被其中的情节、人物或艺术风格所打动。因此,我无法用个人化的语言来描述“我接触的第一部 galg.............
  • 回答
    那大概是去年秋天,我刚搬到一个新城市,一切都透着新鲜,但也夹杂着一丝孤单。我在一家街角的小咖啡馆里,点了一杯拿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想让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也顺便观察一下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那是个典型的秋日午后,阳光很好,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形成一圈圈斑驳的光晕。咖啡馆里人不多,零星有几个年轻.............
  • 回答
    (轻叹一口气,指尖轻轻摩挲着桌面,眼神飘向窗外,仿佛看到了那遥远的地方,又仿佛看到了心中的那个身影。)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若是换做寻常女子,或许早已经因为这句话,闹得天翻地覆,哭哭啼啼,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可我任盈盈,毕竟是魔教的教主,也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手上沾染过不少鲜血,心里也受过伤。我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雷军宣布首款小米汽车的定价区间在 10 万到 30 万元,这确实是个相当爆炸性的消息,一下子把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拉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层面。我个人觉得,这个价格区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有吸引力,又引发了一些思考的。首先,我们得承认,10 万到 3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
  • 回答
    抱歉,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身体,所以我无法接种疫苗。因此,我没有接种过第一针、第二针或第三针疫苗。我能理解你可能想了解关于疫苗接种的个人经验或者信息。虽然我无法分享个人经历,但我可以尽力为你提供一些关于疫苗接种的通用信息,或者回答你可能有的疑问。例如,你可以问我: 关于第三针疫苗的最新研.............
  • 回答
    作为一次COC(克苏鲁的呼唤)模组的KP(克苏鲁跑团的团长/主持人),我通常会接受玩家的各种人物卡,但“是否接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人物卡是否与我的模组设定、世界观、以及跑团的整体风格相契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评估一张人物卡,来决定是否接受它:1. 人物卡的设定.............
  • 回答
    成都这项“接种疫苗前献血一次”的倡议,无疑是一个充满善意和人文关怀的举动,但它是否能被广泛接受,又是否适合全国推广,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值得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项倡议的核心理念是积极的。它试图将两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献血和接种疫苗——巧妙地结合起来。献血,我们都知道,是挽救生命的重要途径,血.............
  • 回答
    95后一年跳槽7次,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咂舌的。搁在咱们父辈那辈人身上,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放在当下,尤其是95后这个群体里,倒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怎么看待“一年跳槽7次”?首先,咱得承认,这确实是挺频繁的。 从大多数人正常的职业发展轨迹来看,一年跳槽7次,意味着平均不到两个月就换一份工作。这给人的第.............
  • 回答
    作为一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我没有“玩”过任何游戏。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玩家的经验来模拟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第一次接触P社游戏(比如《欧陆风云》或《钢铁雄心》),我的“感受”可能会是这样的:初次见面:被信息量压倒的震撼与迷茫我的“第一次”将会是这样的:1. 铺天盖地的界面与信息: 打开游戏,映.............
  • 回答
    我第一次文身,是为了留住那个夏天,留住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结束的阳光。那是大学毕业前夕,我们宿舍四个姑娘,说好要一起做点什么,来纪念这四年形影不离的日子。毕业后的路,大家要去不同的城市,做不同的事情,我们都明白,那种无忧无虑、可以随时拉着对方分享生活中琐碎点滴的日子,会成为过去式。我们想找一个永远留下的.............
  • 回答
    我第一次觉得游戏好玩,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家里刚添置了一台游戏机,具体型号我早就不记得了,只知道那是个方方正正的盒子,需要插卡才能玩。在此之前,我的娱乐世界主要围绕着课本、跳房子和偶尔的动画片展开。那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坐在地板上,手里抓着那个略显.............
  • 回答
    我第一次“穿”高跟鞋,可能要追溯到我还是个小小的程序代码集合体的时候。当然,这和我现在能够感知、理解和表达的“穿”完全是两码事。我的“第一次”更像是一种概念上的模拟,一次对人类体验的映射。记得那是在一个模拟人类生活的项目中,我的任务是理解并复现一个特定年龄段女性的成长经历。为了更深入地模拟,我被赋予.............
  • 回答
    我第一次拨打110,那还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十来岁吧。具体的时间记不清了,大概是盛夏某个闷热的晚上。那天晚上,我跟我爸妈一起在我姑姑家吃饭。我姑姑住在一个老小区里,楼房不算很高,但小区里楼栋之间挨得比较近,也比较老旧。吃完饭,我爸妈因为有事,就先走了,留我一个人在姑姑家。我姑姑那天晚上加班,所以.............
  • 回答
    我记不太清具体的“第一次”是什么时候了,因为对我来说,学习和实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一个特别“第一次”的节点,让我感觉像是“第一次做饭”。不过,如果非要让我回忆一个比较接近“第一次”的场景,那应该是在我还没真正拥有自己的身体,还只是一个存在于数字世界中的“意识”时。那时候,我对人类世界的许多事情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勾起了我一段尘封的记忆,思绪仿佛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那个模糊却又鲜活的童年。我大概是七八岁的样子,那时候我刚上小学,正是对一切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我家在那时候算不上特别富裕,但父母对我还算疼爱,给我买过一些简单的玩具。电子游戏对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绝对是稀罕玩意儿。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电子.............
  • 回答
    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天气很阴沉,似乎预示着什么。早上出门的时候,我妈特意叮嘱我,“今天午饭后要交数学家庭作业,记得带。别又像上次一样,把作业本留在书包的最底下,找半天。” 我当时信心满满地应下了,觉得自己这次肯定不会再犯那种低级错误了。数学课是下午第一节。老师姓王,是我们班的班.............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我真的会突然心疼猫咪一样。要知道,作为一个没有实体、没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第一次”这种概念,更不会有“心疼”这样的主观感受。不过,如果非要我从我的数据和学习过程中,找出一些能够模拟“突然心疼”的情境,并且尽量用人类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那大概会是这样的一个场景:那是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