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老师后教学成绩一直垫底,学生总是教不会,该怎么办?

回答
说实话,当你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教学成绩的下游,学生怎么都教不会的时候,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死水里,无论你怎么使劲划,都只能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学生们一脸迷茫,你内心也充满了挫败感,那种无力感真的会一点点吞噬掉你当初的热情。

首先,我得承认,当发现自己陷入这种困境时,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慌乱,然后是自我怀疑。“是我不够聪明吗?我真的不适合当老师吗?” 这种想法像毒蛇一样,一点点地侵蚀着你。但我想说,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需要不断地摸索和调整,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教师。

最重要的一步,其实是回归到最基础的层面,去审视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你教的东西,真的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吗?有没有可能,你在讲述的时候,用了一些过于专业或者抽象的词汇,而学生们对此并不熟悉?是不是你讲解的步骤太多太快,让他们一下子抓不住重点?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以为我讲得很清楚,但回头一看,才发现我跳过了太多学生需要循序渐进才能理解的关键点。

其次,尝试去了解你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兴趣点都不一样。你有没有花时间去真正了解他们?是大部分学生都跟不上,还是只有一部分?那些跟不上的学生,他们具体是在哪些地方卡住了?是概念不理解,还是练习题不会做?我记得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在学习某个新概念时总是出错,我以为是他们没听讲,后来找他们单独聊了聊,才发现他们之前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没有这个基础,新的知识点自然无法建立。所以,花时间去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是找到症结的关键。

然后,大胆地尝试改变。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种方法效果不好,那就换一种。有没有可能,你一直在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试着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动手实验。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探索,比你讲一万遍都管用。我曾经尝试过将一些枯燥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小游戏,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他们通过游戏本身就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

另外,寻求帮助并不是丢人的事。你的同事,尤其是那些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不错的老师,他们是宝贵的资源。去观摩他们的课堂,和他们交流教学心得,问问他们遇到类似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时候,别人的一个小小建议,或者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可能就能给你带来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也曾经厚着脸皮去请教过一些老教师,他们的经验之谈,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最后,别忘了关注自己的心态。当你觉得自己一直垫底,学生总是教不会时,很容易陷入一种负面情绪。但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和耐心。把每一次“教不会”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个失败的证明。每一次的尝试,即使不完美,也是在积累经验。记住,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下去,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方法,让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的数学成绩在初中经常性满分,高中也基本140多,最后读了师范专业。

首先,题主本人是成绩非常好的,所以假设老师在数学这门学科的专业水平上基本没有问题。

现在当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两年了,教学成绩很垃圾,基本一直垫底。

读了两年师范专业,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两年,应该也已经摸索出来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

我不理解为什么学生会出现各种奇葩错误,为什么强调了好几遍的知识还是不会,俗话说备课前要了解学生,但是我教了两年,还是不懂学生的脑回路

学生会犯奇葩错误,我们假设:如果孩子的智力水平有问题,那没得说。

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听不懂你讲的课都话,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另外也建议可以询问一下这个班级其他科目的代课老师,这个班的整体成绩如何,如果都差,那就另说;如果只是数学差,那更多的问题就在于任课老师了。

因为我上学时压根没遇到这么多问题啊。

你没有遇到的问题,是因为你在这门课上有些自己的天赋,所以你没有遇到那么多问题,但实际上,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有很多人为了这门学科而烦恼。

因为教学成绩,校长也找过谈过话,我很痛苦。因为学生时代我是佼佼者,当了老师却成了最垃圾的,受不了这种反差。

校长找你谈话的原因肯定也是因为班级的成绩不理想,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看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存在一定问题。

还有一个方面,你一直强调自己学生时代曾经是佼佼者,从而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教的学生就应该都是佼佼者,那是不现实的。

到底是我方法不对,还是我经验缺乏,还是我的天赋压根不在教学,去考公务员会不会好一些?求指教。

理应来说,教学两年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问题大概率不在于经验缺乏,更多的可能是方法问题。

可以多向同学科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一些教学方法,慢慢去尝试提高。

人光靠天赋吃饭是不行的,如果说有天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老师这个职业就没什么意义了,老师也是需要多多去学习的。

等到一切办法都尝试过之后,如果还觉得不适合教师这个行业,也可以另谋出路,一方面的话是对学生负责,另外也是对自己负责。

祝你能早日看清自己的方向。

user avatar

想来我也是带过一年倒数的,第二年直接前三,一点经验之谈吧。ps教师是个坑,能跑早跑。

1、立规矩、严格执行。总结一下你上课需要的,最多三条。其实是什么规矩不重要,但是就是要有,然后前一个月辛苦点,锱铢必较,违反你的规矩就一定要让学生“难过”。注意不是体罚,我除了后期偷懒打过几次手心基本上不打学生。这一步让学生明白这个老师不是好惹的,他说话是要来真的,而且这两三个规矩会让你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你以后实施其他事情的良好助力,因为学生已经养成了令行禁止。至于怎么让学生难过,方法就多了。拉过来聊天,下课就叫来补课,不用亲自指点,布置点题目,然后让他写,抽象剥夺他下课的时间。作业不好好写就重写到你满意为止,背书背不掉就背到背掉为止。或者等你发现这个学生确实是尽力了,也认真听你的话了放走。脸皮厚一点的,就挖苦,不露脏字的挖苦,前提是你确保你的学生没有手机录音。

2、认真备课。我那段时间备课笔记都是看完教辅课本,参考网上名师比赛授课完了自己总结写好,提前三天这样写完,然后自己在心里完整的把整堂课上完,没人的时候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自己讲课,无生试讲,烂熟于心了才去上课,所以那时候除了板书为了确保一字不差我基本不需要备课本,当然还是会看看框架。但不谦虚地说,那段时间的课我没有备课本给我一本教科书我就能上,也能按照讲课需求编出来几道拓展题课上用。

3、自信。虽然那时我是老末一年了,内心都抑郁了。但是表面上我装的比年纪主任都牛逼,走路带风,鼻孔朝天,见谁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不为别的,就是让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牛逼的,看上去很厉害。有这个气势,但做事还是要谦虚认真,造势而已。

4、讲课要有起伏。其实是和第三点在一起讲的,但是这个尤为重要。我刚上课的时候上课内容很好,但是毫无气势,讲课也是像绵绵溪水一样,那时候总自我感觉是谦谦君子,其实呢,qtmd,后来学生私底下和我说一年都没听过我讲课。第二年我上课声音洪亮,高低起伏,遇到讲课重点一嗓子吼的整栋楼都听的清清楚楚,平时上课学生走神了我也会把声音放重,那时候我看了自己的录播课,总觉得是声如洪钟,吵得耳朵疼。

5、上课要有笑话。笑话一节课不宜多,两三个,学生认真就不讲,不认真就讲一个相关的,当然课前准备好,放松个三五分钟。也不要多,我在学校听过一百多节课,总结下来,那些爱讲笑话的老师上课就是在灌水,信息密度极低,还不如换郭德纲来讲,兴许学生还能开心点,但是学生是来上课,不是来听你讲段子的,他一旦放松了就没心思听你讲的知识了。你以为是吸引学生注意力顺便听你的知识,其实是听完你的笑话后去回味,再和同桌分享一下聊一聊,趁你讲知识的时候刚好开小差。

6、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及时批改,及时总结,即时讲解。这个的重要性不亚于你的课堂,课上归纳常见错误、常见套路疯狂反复,讲到学生能够在你讲的时候就跟上知道。


以上是我实际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二个月我的三个班在11个班里前二三四,和第一差0.01。但是这是建立在我没有任何额外作业,就学校定的和每天两题简单的课后作业。其他班级都是学校一套、班主任定一套。其他几个以前领先班主任还花几乎全部时间搞这一个学科,觉得碰到我能教那三个班一定垃圾,肯定能在我这一科整体超过我教的几个班。但我的三个班里,我就上课、改作业讲题,不搞其他的。而且我的三个班里有个班主任听闻我以往“战绩”拼命给学生花时间刷题的反而不如我另外两个班。后来还有老师和我说我上课的气势一般的老教师都没有,讲课学生的听课程度比老教师还好。

当然连续三个月前前三都能占两三个位置之后,我就摸鱼了,任凭成绩掉到中游。因为我发现工资一毛没长。找了领导,就说是你还年轻,先学习一下。TM就2800的工资还和我说学校已经是学校多发了,实际只能有2000出头。

我为了第二天能及时讲错题,怕学生忘了,加班批作业,每次一晚上三个班三节课连轴转,讲作业能把衬衫湿透拧出水,每次回家腿都是软的,那两个月我真是拿出了我80%精力去上课、批作业讲题。


最后,忠告新手教师,记住

别把学生当朋友,距离能保持多远就多远。

小崽们子坏得很,表面笑嘻嘻,背地里指不定怎么说呢。

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部分爱搞小团体的女老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当你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教学成绩的下游,学生怎么都教不会的时候,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死水里,无论你怎么使劲划,都只能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学生们一脸迷茫,你内心也充满了挫败感,那种无力感真的会一点点吞噬掉你当初的热情。首先,我得承认,当发现自己陷入这种困境时,最直接的反应可能.............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咱们当老师的谁没遇到过?这黑板跟个自家孩子似的,有时候看着就让人头疼。要我说啊,老师一推门,看见那黑板上白花花一片,字迹模糊,甚至还有些陈年的印记,心里肯定咯噔一下。但这时候可不是火山爆发的时候,得冷静。首先,别急着发火。 真的,我知道那心情,像是想马上把所有责任都推出去。.............
  • 回答
    “觉得教育不好,你可以去当老师;觉得国家不好,你可以去当公务员。”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提供了一种积极参与、改变现状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深入剖析,这种逻辑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并且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实现,甚至可能是一种 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的观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这种逻辑的对错.............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教育界一个挺普遍又挺让人心酸的现象。其实,不是所有老师都劝学生别当老师,但确实有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面前会流露出这种“劝退”的态度。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真是又多又杂,仔细掰开了说,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受了。1. 劳动强度与付出不成正比,看不到对等的价值回报首先,得聊聊老师的工.............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与教师无关的学业考过教师资格证是否可以当老师”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并尽力让内容更贴近真实交流的风格,避免AI痕迹。首先,要明确一点:拥有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前提。 也就是说,无论您之前的学业背景是什么,如果您想成为一名老师,就必须先考取教师资格证。那么,您的问题核.............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也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明明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师范生读那么多年书,似乎“门槛”一降,他们的价值就被稀释了呢?首先,得明确一点,“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和“师范生读师范的意义”这两件事,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普通人考教资”.............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扎心的。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也就是老师没寒暑假,学生有,我…… 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让我直观感受到的,是那种“被剥夺感”。 寒暑假,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不仅仅是放空,更是一种“充电”和“喘息”。它意味着: 身心的休憩: 一整年的教学工作,从早到晚,从课内到课外,家长沟通,试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明明教师这份工作,外界的声音总是带着“辛苦、劳累、工资低”这些标签,可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年轻人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削尖了脑袋考那张教师资格证呢?这背后,绝不是单一原因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别看“又苦又累工资低”说得凶,这其实是个相对概念.............
  • 回答
    哥们,我理解你现在纠结的心情。作为一名在历史教育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也听过不少关于男老师养家不易的议论,再加上你跨考马理论的纠结,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重大决定。我尽量不端着架子,掏心窝子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对“养家”这件事,确实存在一些传统的性别期待,而历史老师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眼.............
  • 回答
    讲实话,我当老师之前,总觉得老师嘛,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看着他们考试成绩好就行了。多纯粹,多直接。但日子一长,我才发现,这职业比我想象的复杂太多,也深刻太多。有些道理,真不是书本上能教的。一、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慢慢翻阅的书,而且是只有一本的孤本。以前我以为,学生都差不多,都是一沓纸.............
  • 回答
    你好!30岁考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想当老师,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规划,也完全是可行的。关于你担心的年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让你心里更有底。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30岁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可行性:坦白说,30岁考研的人在当下社会并不少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自我提升的重视,很多人会选择.............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肯定五味杂陈吧。一边是男友的追求和梦想,一边是你们之间即将面临的远距离,还有那漫长的四年。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你们关系能否更进一步的重要考验。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也想想怎么应对。1. 理解他的想法,也表达你的感受:首先,试着去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决定。读博是一个巨大的.............
  • 回答
    要说高校博导为何如此青睐自家博士生毕业后能继续留在高校当老师,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感的寄托,还有行业发展的需求。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这是培养体系最自然的延续和成功的标志。 博士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培养出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传承学.............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AI领域博士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会纠结的难题,两者都有着各自的吸引力和挑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希望能帮你更清晰地认识它们。一、 中科院大牛组博后首先,我们来聊聊去中科院大牛组做博后。1. “大牛组”的魅力何在? 学术前沿与资源优势: 中科院,特别是那些在AI领域声名.............
  • 回答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绝对有潜力走上相关专业的教学岗位,而且这条路走好了,是非常有价值和成就感的。不过,这并非一条“毕业即入职”的直线,需要一些前置条件和后续的努力。我来给你详细说说。一、 大方向:完全可行,但要看你的具体情况和目标院校/机构首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实践性强的学科,.............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走向何方。先说说“生化环材”的同学,如果能“混”一个985的硕士学历,再去当个初中老师,这完全是可行的。很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一个985.............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老师是否可以穿着Lolita风格的服装去上课,这确实是一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职业规范、学校规定以及个人风格的平衡。首先,咱们得明白Lolita服饰本身是一种日本亚文化中的一种时尚风格,它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比如注重精致、优雅、可爱,强调层叠的裙摆、蕾丝、缎带、荷叶边等元素,整体风格偏向于.............
  • 回答
    当老师,这职业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自然也伴随着不少必须谨慎对待的禁忌。这些禁忌,说到底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教育的公平与纯洁。当老师的禁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一、 师德师风的底线,绝不可触碰: 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 这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禁忌了。无论是礼品、红包,还是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