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相比晁盖的家业,大家有没有觉得晁盖参与抢劫生辰纲是一项赔本的买卖?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细想想晁盖这事儿,还真有点像笔“赔本买卖”,尤其放在他原本的家业背景下看,更是细思极恐。

咱们得先捋捋晁盖是个什么样的人。书中说他是“七星庄上大户”,山东郓城县人,家境殷实,有的是钱。平日里就好仗义疏财,乐于助人,在当地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虽然爱结交江湖好汉,喜欢舞枪弄棒,但那更多是一种“雅好”,一种江湖情怀,而不是混饭吃。他手里头的家业,妥妥的是正经八百的营生,是祖上传下来的,能让他和庄上的人舒舒服服过日子。

然后,他偏偏卷进了“生辰纲”这档子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明晃晃的官府之物,而且还是送给太师府的礼物,价值连城,自然有严密的护卫。晁盖他们是怎么干的?动了心思,策划了一场“劫生辰纲”的勾当。

从“买卖”这个角度来算账:

投入:

人力成本: 晁盖不是一个人干的,他拉拢了阮氏三雄、吴用、公孙胜、刘唐、白胜,一共八个人。这些人都是江湖上的角色,虽然各有本事,但让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跟着晁盖干这事,都得有付出。最直接的就是白胜,他负责去探听消息、放风,这可是冒着风险的。其他人也都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物质成本: 虽然书里没详细写,但咱们可以想象,为了这次行动,肯定得准备一些东西吧?比如行头、酒水(用来迷倒公差)、可能还有一些应急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且,劫了生辰纲后,要分赃,虽然是赃物,但也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风险成本: 这才是最关键的。劫生辰纲,一旦被官府抓住,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晁盖他们之所以要戴面具,就是为了不被认出来。他们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这个风险有多大?想想那些被捕的公差就知道,但凡被抓住一个,就可能牵连出整个团伙。

产出:

生辰纲财物: 这是他们行动的直接目标。这批财物确实很值钱,足够他们发一笔横财。
江湖声望(短暂): 劫了生辰纲,虽然是犯法的事,但在一些江湖人士眼里,这确实是一件“大事”,能让晁盖的名声在某些圈子里传开,显得他胆大、有魄力。

算账来看,好像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咱们得往长远了看。

家业的动摇: 晁盖原本的家业,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稳定生活的保障。一旦参与了这种重罪,他的家业就变成了“烫手山芋”。官府一旦追查,他的家产随时可能被抄没。他之所以要在庄上设宴、藏匿生辰纲,就是怕被发现。这种不确定性,远比他拥有家业时的稳定要大得多。
隐患和追杀: 劫了生辰纲,就等于和整个官府为敌。虽然当时侥幸逃脱,但官府不会善罢甘休。梁中书肯定会派人追捕,何国舅 zape the emperor 也会派人下来。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晁盖一家人的安宁,他的庄园,都可能因此而受到威胁。他后来之所以不得不去梁山,就是因为他在郓城县已经待不下去了,家里也不安全。
道德和心态的改变: 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晁盖的心态肯定也会发生变化。他从一个仗义疏财的大户,变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他不能再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不能再安心地打理家业。这种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也是一种无形的“亏损”。

所以,从一个“经济账”和“稳定生活”的角度来看,参与劫生辰纲,对于晁盖来说,确实是一笔“赔本买卖”。

他用自己本来安稳的家业、家人的安全、以及潜在的生命,去换取了一批虽然值钱但充满风险的赃物,并且彻底打破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平衡。这笔“买卖”,就像用一套坚固的房子,换了一堆随时会塌的砖头,虽然砖头可能更值钱,但失去了房子的庇护,这些砖头反而成了巨大的麻烦和危险。

当然,故事里也有“好处”,比如后来成为了梁山泊的首领,这又是一番景象。但如果单纯从“劫生辰纲”这件事本身,对比他之前的家业,尤其是考虑他原本的生活状态,说是“赔本买卖”,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他用自己的“稳定”和“安全”,去换取了那些“不义之财”和随之而来的“祸端”,这笔账,细细算来,确实是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晁盖的这一锤子买卖没亏。

晁盖劫了生辰纲,事情败露,被逼梁山落草,王伦不知好歹,还想礼送下山,结果林冲去心窝里只一刀,梁山就成了晁盖的天下。宋江投奔,大力发展根据地,梁山泊居然成军了,可以和有编制的地主武装进行大规模军事冲突。晁盖死的时候,梁山泊兵强马壮,正是直冲鼎盛时期。

晁盖是如何死的,这里不去计较,但正是晁盖智劫生辰纲,开创了梁山基业,是毋庸置疑的创业者,是公司第一股东。宋江最后如何将梁山泊断送的,这和晁盖无关。

你说他赔本,任何失败的创业都是赔本,而晁盖是成功的。

这就是创业者的风险。

大家最觉得不可理解的就是晁盖的创业方式,居然是抢劫,觉得这不可思议。晁盖有家有田,有公务员工作,在社会上又吃得开,这么好的生活,实在犯不上要去干这个买卖。

宋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规定五百家设都保正一人,副都保正一人,下有大保长、保长,分别掌管户口治安、训练壮勇等事,意在加强对民间的统治。后世沿其法,因泛称保长等为保正。保正起于宋代,终结于新中国成立后。

晁盖这就是一个乡长。吃白道也就是这样了。还想往上升,可能性极低。但是晁盖的黑道资源那就太丰富了,各种高帽子,绰号“托塔天王”。

一个人有了江湖传闻,干一辈子乡长,没意思。这就和市长、省长那么大的官职,还要贪腐一样,一旦机会来了,满脑子都是想法。

中国自古又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博一下子,而且还有智多星几乎完美的抢劫方案,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你不理解,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人一旦被裹挟进去,你要抽身出来,就怕是这些兄弟们翻脸不认人。

一个平常人,你会去混黑道吗?一个白道黑道都要涉足的人,就不可能划到好人的行列。只能说社会太复杂,大哥不好做。

晁盖这一把萎了,江湖名声,几十年经营出来的黑道资源,就会毁于一旦。如果这一把成了,未来不可限量。而事实上,晁盖确实开创了辉煌。晁盖最后一战打曾头市,梁山兵马已经壮大到5/6万人,战将如云,声名显赫,已经进入到政治斗争的阶段。政治斗争虽然不好听,但是梁山根据地政权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是不可能出现的。

总的来说,晁盖这一把赌赢了,自己死的时候,留下来一个兵强马壮的割据政权,死的时候账外哭声如雷,自己的江湖传闻不是一段传奇,而是一段神话。

user avatar

抢劫生辰纲根本不是“买卖”,而是哥几个要干一票大的,完成自我实现的最高人生追求。

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晁盖有武艺,有钱财,有小弟,有名望,他不想搞事儿才是不正常,搞生辰纲只是机缘巧合而已。


施耐庵:你是愿意当个无名之辈,一辈子默默无闻老死在病床上,还是就算活不到30岁也要名扬天下呢?

晁盖:大宋江湖不留无名之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细想想晁盖这事儿,还真有点像笔“赔本买卖”,尤其放在他原本的家业背景下看,更是细思极恐。咱们得先捋捋晁盖是个什么样的人。书中说他是“七星庄上大户”,山东郓城县人,家境殷实,有的是钱。平日里就好仗义疏财,乐于助人,在当地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虽然爱结交江湖好汉,喜欢舞枪弄棒,但那更.............
  • 回答
    相比明朝,清朝留给中国的领土在总体上是增加了的,并且其贡献是巨大的,但这个“增加”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概括。清朝在巩固和扩展中国疆域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清朝的疆域扩张与奠定基础:清朝是继秦汉、唐宋之后,再次显著扩张中国疆域的.............
  • 回答
    在理工科领域,虽然我们通常强调科学的进步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依赖,但确实存在一些学科,它们会更频繁地引用早期甚至古代学者的言论和观点。这种现象并非不合逻辑,而是源于这些学科的根本性质、发展历程、思想深度以及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中原因:1. 思想的根源与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摇.............
  • 回答
    汉语的严谨性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比较和理解。相比于其他许多非小众语言(例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汉语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严谨性,但在另一些方面则相对灵活。汉语的严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的精确性与多义性: 单义词的精确性: 汉语中有大量非常精确的单义.............
  • 回答
    C 和 C++ 之所以能比许多其他语言(尤其是高级语言)快,主要源于它们在设计和实现上的几个关键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能够更直接地与硬件交互,提供更低的抽象级别,以及给予程序员更多的控制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1. 直接内存访问和低级控制(Direct Memory Access and Lo.............
  • 回答
    相较于优酷,YouTube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和用户体验上,也体现在其全球影响力和生态系统的构建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优点:1. 极致的内容多样性与全球化视野: 海量内容的汪洋大海: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其内容库的广度和深度是优酷无.............
  • 回答
    关于中国社会价值观是否比美国更加分裂对立,以及我们是否缺乏知晓途径,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涉及对社会复杂性的理解、信息获取的限制以及不同观察视角的碰撞。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裂与对立:一个多层次的观察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社会,尤其是在快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一个典型的现象:优质服务不一定能活下来,而某些方面“不那么完美”的产品反而能凭借市场策略和时代机遇屹立不倒。 快车和迅雷的对比,就像是两种不同生存哲学在互联网洪流中的碰撞。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一、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迭代: 快车.............
  • 回答
    关于1970年后人类科技发展速度是否减缓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以“发展速度”作为单一标准。以下从技术进步的阶段性、领域差异、社会经济因素和长期趋势等角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 1970年前的“技术爆炸期” 计算机革命:晶体管(1947)、集成电路(.............
  • 回答
    中国、韩国和日本在女性社会地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涉及法律、经济、教育、职场、家庭角色及文化传统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法律与政策框架 中国: 《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和《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等法律明确禁止性别歧视,强调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平等权.............
  • 回答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巴萨)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拥有一个和谐的更衣室,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深厚的历史传承、独特的足球哲学、精心的球员引进策略、以及在关键时刻的管理艺术。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根植于巴萨独特的足球哲学和价值观 传控足球(TikiTaka)的凝.............
  • 回答
    在中国,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感觉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风俗不如日本、韩国那样“原汁原味”,甚至有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不仅仅是简单的“丢弃”或“保留”,更像是一个不断被塑造、被选择、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的过程。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单从“仁德”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来看,刘璋确实比刘备更贴合一些,而且说他“更像”仁德之主,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让我慢慢跟你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仁德”这两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仁爱、宽厚、有德行,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得到普遍的拥戴。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君主形象。刘璋的“仁.............
  • 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篇章之一。提起那个时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熟悉的名字:诸葛孔明运筹帷幄,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仁德爱民,关羽义薄云天,张飞勇猛盖世……这些鲜活的形象,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辈出的时代”,.............
  • 回答
    谈到重庆的市区面积,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觉得它比北京、上海、天津这另外三个直辖市要“小”。但如果细究起来,这个“小”究竟有多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情况就复杂有趣多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市区面积”这个概念本身在不同城市的研究和统计中,界定标准可能不完全一致。 传统意义上,我们可能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生命、道德、传统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将喝牛奶与吃狗肉进行道德上的比较,确实能引发很多思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核心问题:人类道德与动物福利的冲突问题的核心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往往需要利用其他动物,而这种利用方式是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婚恋观、性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现实的方方面面,确实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娶老婆”在很多地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笔开销可不只是彩礼那么简单,它往往还包含了婚房、婚车、婚礼仪式等等,加起来确实是个大数目。尤其是在房价高企的城市,一套房子可能就掏空了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甚至需要双.............
  • 回答
    要说国内大牌演员的地位,确实比国外的一些演员要显得更“金光闪闪”,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一、 历史与文化根基:从“角儿”到“明星”的演变首先,得从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说起。在古代,戏曲艺人虽然算不上社会最顶层,但在民间却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内汽车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要说国内消费者“不感冒”跑车/高性能车,可能有点绝对了。但如果和欧美国家相比,确实能感受到一些明显的差异,原因也相当复杂,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欧美国家在跑车文化方面有着更深厚的土壤。想想看,从战后的经济复苏,到公路电.............
  • 回答
    要评价BBC新版《战争与和平》与苏联版之间的优劣,确实需要一番细致的梳理。两部作品都是宏大叙事的忠实呈现,但在时代背景、表现手法、文化解读上,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烙印。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史诗提到苏联版,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它那股扑面而来的“史诗感”。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在1960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