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失忆的人忘了自己是谁别人是谁以及过往,忘不了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就涉及到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不同类型记忆的运作机制。失忆并不是一刀切的“全忘”,而是脑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特定类型的记忆丧失。

你想啊,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网络,里面储存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分门别类,有着不同的“存放位置”和“提取方式”。

我们为什么会认不出自己和亲近的人?

这涉及到两个关键的记忆领域:

1. 自我认知记忆 (Selfreferential memory) 和个人传记记忆 (Episodic memory): 简单来说,这是关于“我是谁”、“我过去经历过什么”的记忆。
“我是谁”: 这不仅仅是记住你的名字,还包括你的身份、你的性格、你的经历、你的情感联系。这些信息高度个人化,是随着我们一生不断积累、编码和强化的。它就像是你人生故事的总纲领,是你所有经历的“集散地”。
“过往”: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传记记忆”或“情景记忆”。它记录的是我们亲身经历的特定事件,例如你第一次骑自行车、你和朋友的生日聚会、你和父母的某个对话。这些记忆是具体、生动,并且带有时间和地点信息的。它们就像是你人生这部电影里的一个个片段,有画面、有声音、有当时的情感。

当一个人失忆,特别是得了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无法形成新的记忆)或者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失去过去一段时间的记忆)时,通常是与大脑中负责 海马体 (Hippocampus) 和 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 cortex) 等区域的功能受损有关。
海马体 在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情景记忆。如果它受损,就很难将新的经历“储存”进去,或者提取出过去的具体事件。
前额叶皮层 参与了更高级的认知功能,包括自我意识、计划、决策以及对个人身份的整合。当这部分功能失常,就可能导致一个人无法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也无法将零散的过往事件整合成连贯的“我”。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失忆的例子,他们失去的不是“知道有桌子椅子”这个概念,而是“是我张三,我的妻子是李四,我昨天做了什么”这样高度具象化、情感化、个体化的信息。他们无法激活储存这些信息的“神经通路”。

为什么他们还能认出桌子和椅子?

这就涉及到另一种更基础、更普遍的记忆类型:

2. 语义记忆 (Semantic memory): 这是关于事实、概念、语言和一般知识的记忆,它们不依赖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 这属于非常基础的 概念认知 和 物品识别。你大脑中储存了“桌子”这个概念的各种特征:有平面、有腿、用来放东西等等。这些信息是大脑通过长年累月与世界的互动,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学习、分类和抽象化过程形成的。
“事物的功能和用途”: 同样的,椅子是用来坐的,这是我们对物体功能的理解。这些功能性的知识,通常在大脑的 颞叶 (Temporal lobe) 和 顶叶 (Parietal lobe) 等区域有广泛的分布。

语义记忆的形成过程与海马体有所不同,它更像是通过大量重复的经验,在大脑的皮层区域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知识网络”。即使海马体受损,导致无法形成新的情景记忆,但已经在大脑皮层中固化的、广泛连接的语义记忆,反而相对不容易被破坏。

打个比方,海马体就像是“现场记录员”,负责把每次的“拍摄画面”(情景记忆)录下来。而大脑皮层中的语义记忆,则更像是“百科全书”,里面记录了所有事物的定义、属性和分类。失忆的人可能是“拍摄设备”坏了,无法记录新的片段,但“百科全书”里的内容,因为是长期积累和反复查阅,仍然完好无损。

总结一下,失忆的“选择性”是这样来的:

个人身份和经历(自我认知、传记记忆): 这些记忆高度依赖于海马体、前额叶等特定脑区,且需要将分散的感官信息、情感体验、时间和地点信息进行复杂的整合。一旦这些区域受损,整合过程就会中断,导致“我”和“我的过去”变得模糊。
物体概念和基本知识(语义记忆): 这些记忆更加基础、抽象,且在大脑皮层形成了广泛而稳固的网络。它们的形成不需要像个人传记记忆那样紧密依赖海马体,因此在某些类型的失忆症中,它们能够保持完好。

所以,一个失忆的人,他可能忘记了今天是几号,昨天和谁吃过饭,甚至不认识朝夕相处的家人,但他仍然知道桌子是用来放东西的,椅子是用来坐的,因为这些关于世界的“基本规则”和“常识”,他已经通过无数次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牢牢地刻在了大脑的“底板”上,而这个“底板”并没有被这次失忆症完全摧毁。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失去了“我是谁”的钥匙,大脑依旧能辨认出“世界是什么”的基本轮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一些新闻或者电视剧里的失忆人,都是忘了关于人和经历,但是却记得这叫桌子这叫天空这叫椅子,也记得自己的技能,这是为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就涉及到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不同类型记忆的运作机制。失忆并不是一刀切的“全忘”,而是脑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特定类型的记忆丧失。你想啊,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网络,里面储存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分门别类,有着不同的“存放位置”和“提取方式”。我们为什么会认不出自己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的一个核心矛盾。普遍来说,很多人会感觉到失败的打击似乎比成功带来的激励更持久、更深刻。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个人经验等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 一、 心理学层面:负面偏见与损失厌恶这是解释为什么失败打击更大的核心原因。1. 负面.............
  • 回答
    这是一种颇具讽刺意味,却又屡见不鲜的情感规律。那些最害怕失去你的人,往往是那些最容易先转身离开的。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究起来,背后藏着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可以从“过度担忧”本身来剖析。1. 担忧侵蚀了关系的基础:信任和安全感。当一个人时刻处于“害怕失去你”的状态时,他的思维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痛点,也挺让人心酸的。为什么那些总是小心翼翼照顾别人感受的人,反而好像在人生赛道上跑得磕磕绊绊,甚至说显得有些“失败”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心理、社交和现实层面的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我们要明白,“照顾别人想法”这个行为本身,如果做得.............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发人深省的问题,也是围绕死刑存废争论的核心所在。支持死刑,在明知其潜在的风险——错杀无辜——的情况下,其理由并非源于对这种风险的漠视,而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价值判断、社会契约和对犯罪的认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冰冷的条文和制度,深入探究支撑这种立场背后的人性、社会以及对 ju.............
  • 回答
    泰国翻船事故牵动人心,50名中国公民的失踪,无疑是一场悲剧。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一些新闻评论区,我们却看到了令人咋舌的幸灾乐祸,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社会心理和原因。一、 “幸灾乐祸”心态的根源:1. “站队”心理与集体身份认同: 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形成“圈子”或“阵.............
  • 回答
    山东性别比例相对平衡,却常被贴上“重男轻女”的标签,而男女比例失调的两广两湖等地反而较少被如此定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数字,去看背后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演变和信息传播机制。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个概念:性别比例平衡并不等于没有重男轻女。山东的性别比例“平衡.............
  • 回答
    袁绍为何不联手袁术,以及这位实力最强者的性格悲剧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袁绍无疑是早期最为耀眼的明星。他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势力显赫,自身也颇具领袖魅力和组织能力,一度集结了北方最庞大的兵力,成为曹操最强劲的对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认为是实力最强者,却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最终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 回答
    周震南“老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但大众的谴责矛头主要指向周震南本人,而非其父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法律、道德、舆论传播以及公众心理等角度来分析,会发现其中的逻辑脉络。 1. 法律责任主体与公众认知: 债务主体是周震南: 最直接的原因是,从法律上讲,周震南是涉案债务的法律主体。无论是作为公司.............
  • 回答
    人为什么总会觉得失望?这大概是人生这张答卷上,我们最常遇到的一个问号。失望这玩意儿,说起来,其实挺普遍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咱们生活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为啥它总跟我们形影不离?我想,这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为啥我们总会感到失望?1.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这是最大的“元凶”。 你想想看,每次我们.............
  • 回答
    2013年7月6日,韩亚航空214号航班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发生严重空难。这架波音777200ER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姿态不对,机尾撞击了跑道,导致飞机解体和起火。关于您提到的“中国人比韩国人还多”这一说法,事实是这样的:在这次失事航班的141名中国籍乘客中,不幸有3名遇难,另有多名乘客受伤。.............
  • 回答
    网上关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争议,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你想找一个官方的、权威的,能明确指出特斯拉刹车系统设计上存在根本性缺陷的报告,可能不太容易直接找到。另一方面,网络上却充斥着大量车主声称遇到过刹车问题的声音,甚至直接定义为“失灵”。这中间的落差,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要理解这个现象.............
  • 回答
    一个人不吃不喝也不排泄,体重却会减轻,这背后牵涉到我们身体最根本的能量消耗和物质转化过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身体内部,看看那些看不见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是如何一点点“偷走”我们的质量的。核心问题:身体是个巨大的能量加工厂,时刻在运转我们的身体,即使在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也并非完全停滞。它是一个.............
  • 回答
    “中国教育失败吗?”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不断蔓延,触碰到许多人的内心深处。走在街头巷尾,或是三五好友聚会,甚至在网上论坛,这样的讨论几乎随处可见,而且往往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败感”。为什么周围的人总是这样说?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原因,是社会变迁、个人期望、以及对教育本.............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提起“减肥”,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各种严苛的饮食计划、汗流浃背的健身房挥洒,以及反复出现的体重秤上的数字波动。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发现,曾经信誓旦旦要瘦下来的目标,最终以一种“失败”的方式收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减肥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役?别.............
  • 回答
    人为何会遗忘婴儿时期的记忆?一个让许多人好奇的问题。我们对许多成年后的事情记忆犹新,却对生命最初的时光,那段几乎占了人生长度三分之一的岁月,却鲜有清晰的影像浮现。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记忆的形成和存储过程。大脑在发育,记忆的“操作系统”还在安装中首先,得从大脑的发育说起。婴儿的大脑.............
  • 回答
    人喜欢将个人的失败归咎于“专业”,并以此劝退他人,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复杂的心理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原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合理化自我认知和维护自尊: 避免直接面对能力不足: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遭遇挫折或失败,最直接的解释可能是自己的能力、努力或天赋不足。然而,承认这一点会严重打击自尊心.............
  • 回答
    东方Project和龙与地下城(D&D)的成功,以及九州在此之下的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现象。这背后涉及的是创造力、社区构建、版权策略、时代机遇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与其说九州“失败”,不如说它在吸引大众参与和形成广泛的“同人”文化方面,与东方和D&D存在显著差异。东方Project:极.............
  • 回答
    .......
  • 回答
    袁绍,一个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时代,曾经是声名赫赫、实力最雄厚的诸侯之一,他的名字曾一度被许多人视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人选。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他却未能如愿,而是饮恨而终,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曹操。那么,袁绍究竟为何没能夺得天下?他的主要失误又在哪里?又该如何评价袁绍这个人?要回答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