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减肥都失败了?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提起“减肥”,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各种严苛的饮食计划、汗流浃背的健身房挥洒,以及反复出现的体重秤上的数字波动。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发现,曾经信誓旦旦要瘦下来的目标,最终以一种“失败”的方式收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减肥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役?

别急,我们先不谈什么“科学的减肥方法”或者“成功的案例”,而是深入地聊聊,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减肥都失败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比你想象中更复杂、更人性化的原因。

一、目标设定的“美好”与现实的“骨感”

1. 期望值过高,揠苗助长: 很多人在开始减肥前,都会在脑子里勾勒出一个理想的自己,并且希望这个改变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比如,希望一个月瘦20斤,或者直接穿上S码的衣服。但事实上,健康的减重速度是每周12斤。当现实中的进展远低于心理预期时,挫败感就会迅速袭来,让人觉得“我做不到”,从而放弃。这种“一夜瘦成一道闪电”的期待,本身就奠定了失败的基调。

2. 对“理想体重”的迷恋: 很多时候,我们设定的目标体重,是根据一些不那么科学的“标准体重表”或者明星的身材来的。这些标准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比如骨骼大小、肌肉量、体脂率等等。当一个人肌肉发达,即使体脂不高,体重也可能比“标准”要重。于是,为了达到那个数字,他们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比如过度节食,反而损害了健康。

二、饮食的“诱惑”与意志力的“考验”

1. 食物的罪恶感与补偿心理: 很多人把食物妖魔化,认为某些食物就是“垃圾食品”,吃了就是“破戒”,罪无可恕。一旦抵挡不住诱惑,吃了一口高热量的食物,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然后觉得“反正都吃了,不如豁出去”,开始报复性地大吃一顿。这种“全有或全无”的心态,是减肥路上的一大陷阱。

2. “禁食”的恶性循环: 很多减肥方法都提倡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或者严格控制总热量。一开始可能会有效,但身体是聪明的。当长时间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时,它会降低新陈代谢来节省能量,而且会强烈地渴望高糖高脂的食物来补充能量。一旦稍微放松一点,之前压抑的食欲就会爆发,导致暴饮暴食,体重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重。

3. 社交场合的“围追堵截”: 聚餐、生日派对、节庆日,这些充满人情味和社交需求的场合,往往是减肥者最大的挑战。拒绝美食,不仅可能引起别人的不解和劝说,还会让自己感到孤单和不合群。而一旦在这些场合“破戒”,又会陷入上面的罪恶感和补偿心理。

三、运动的“盲区”与习惯的“ inertia”

1. 运动是为了“吃回来”的误区: 有些人认为,我运动了,所以就可以多吃一点。殊不知,很多时候,运动消耗的热量,可能还没有你多吃的一块蛋糕多。当运动成为一种“吃得心安理得”的借口时,减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常态: 坚持运动,尤其是需要持续付出的运动,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很多人一开始会充满热情,但随着新鲜感的消退,或者遇到瓶颈期,就会慢慢懈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或者运动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都容易让人半途而废。

3. 过度依赖运动,忽视饮食: 有些人认为只要运动够多,吃什么都没关系。但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七分吃,三分练”。即使你每天跑两小时,如果还在不停地摄入高热量食物,体重也很难降下来。

四、心理的“拉扯”与认知的“误区”

1. 情绪化进食: 压力、焦虑、无聊、悲伤,这些负面情绪,很多人会通过吃东西来缓解。食物带来的短暂愉悦感,成为了他们应对情绪的工具。当减肥压力本身又增加了新的情绪时,很容易陷入“吃——愧疚——吃”的恶性循环。

2. “减肥不是我的错觉”: 有些人并非真的胖,只是在追求一个并不存在的“瘦骨嶙峋”的状态。这种对身体形象的过度不满,可能源于社会环境的压力,或者个人内心的不自信。即使体重已经很健康,他们仍然会觉得自己需要减。

3. 信息爆炸下的“认知混乱”: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减肥信息,从极端的节食法到神奇的减肥药,再到各种号称“躺瘦”的方法。普通人很难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容易被一些听起来很吸引人的噱头所迷惑,尝试各种无效甚至有害的方法,最终感到失望。

4. 缺乏“自我同情”: 很多人对自己在减肥过程中的“小失误”过于苛责,一旦没能完全按照计划行事,就会全盘否定自己。但事实上,减肥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允许犯错,并且能够从中学习和调整,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五、环境与社会因素的“潜移默化”

1. 家庭与社交圈的影响: 如果家人和朋友普遍不重视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或者习惯于聚餐时大吃大喝,那么一个人想要改变这些习惯,会面临更大的阻力。

2. 食品工业的“引诱”: 食品工业不断推出各种高糖、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它们往往口感诱人,容易让人上瘾。这些“便利”且“美味”的食物,是减肥者时刻需要面对的挑战。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大部分人减肥失败”的魔咒呢?

与其说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不如说是因为我们可能没有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被一些普遍存在的误区所束缚。真正的减肥,不是一场与食物和运动的“战争”,而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与“重塑”。

它需要的是:

更现实的目标设定: 关注身体的健康和感受,而不是数字。
更温和的饮食态度: 不妖魔化食物,学会平衡和适度。
更可持续的运动习惯: 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并将其融入生活。
更成熟的情绪管理: 找到健康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式。
更长远的视角: 把减肥看作是提升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期目标。

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并且以一种更积极、更健康、更人性化的方式去面对减肥,也许我们就能迈向那“少数成功”的一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赶时髦,有勇气,没毅力,限量版LV包每天拎着,也会嫌沉。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常年肥胖者,绝非营销或减肥产业利益相关,就说说残酷的真话:你一旦多年肥胖,基本就摆脱不了肥胖终身的命运。我很想告诉你一些解决方法,比如少吃多运动,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之类的,但不幸的是世界上大部分问题是无法解决,而肥胖也是其中之一。

——————————————-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肥胖很多年的人,并不是变瘦了,食量变成瘦子了。如果真这样,减肥就人人都能成功了。

他们瘦下来后,食欲并没有减少多少,和以前一样能吃,吃正常量的饭,就是会饿,没谁能忍受永远的饥饿,所以最终都难逃反弹的结局。

挨饿挨累几个月,很多人都能办到,可之后如何保持呢?你的食欲还和以前大致一样,吃那种减肥餐或低碳水低脂健康餐会饱?纯粹是做梦。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没胖过很多年。

所谓饱腹感对于常年肥胖者根本没用,只有高碳水带来的血糖飙升,才能感到饱足。饱腹感欺骗得了胃,但欺骗不了你的血糖。血糖才是真正令你感到饱的东西。你吃水煮蔬菜吃到吐,喝水喝到胃要爆,难道就不饿了?我只有吃大量的米饭加上肉,才能饱。

为什么胖子变瘦后,食量还那么大?反之瘦子短暂变胖,减肥就非常容易,因为食量一直正常。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从胖子为什么发胖说起:

—————————————————————

大部分胖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吃主食。

糖就是让你变胖的根源。肉的热量也很高,但和糖比起来,杀伤力就不值一提了。

为什么?胖不就是吃多了吗?肉吃多和糖吃多,不一样胖?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糖不仅会让你胖,长期过量吃,会损坏你的血糖胰岛素调节系统,这才是最致命的。你会变成比正常人容易饿,能吃,哪怕体重减轻,还是能吃。你哪怕瘦下来,只有胰岛素功能恢复不了,想保持就要永远的挨饿。

胰岛素是降血糖用的,可以把血糖转化成肝糖和脂肪。肝糖可以给肌肉用作日常消耗,剩余糖就存成脂肪。

每次吃饭后,血糖上升,人体都会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为虽然血糖能给人供给养料,但人有些部位的细胞是害怕高血糖,比如眼睛,糖尿病严重的人会失明。

长期的过量吃糖,饭后血糖飙升,人体也会长期过量分泌胰岛素降糖。不仅你的胰腺不堪重负,还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和抗药性一样,适量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只能过量分泌。并且胰岛素抵抗让你的肌肉更少吸收血糖营养,倾向囤积脂肪,尤其喜欢囤积在腹部。如果发展再恶化,就会变成糖尿病。

长期肥胖者或多或少都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过剩。最终结果就是,吃下来的饭,迅速被过量的胰岛素分解,肌肉根本来不及吸收,大部分就变成脂肪。哪怕吃不少,很短时间又饿了。

过量吃糖所导致的胰岛素功能损坏,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同样也不是你短期减肥后,就能突然痊愈的。你瘦下来,还是一样能吃,这就是最令人绝望的地方。减重成功只是开始罢了,想维持只能一直挨饿下去,看不到尽头。

很多减重成功的人,有过瘦下来食量变小的经历。其实我也有过,但这只是暂时的。长期节食减肥,你身体为了应急代谢降低,食欲会在某些时候突然变小。一旦你停下减肥,正常饮食一段,庞大的食欲会慢慢被唤醒,最后甚至比胖的时候还能吃。

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胰岛素代谢功能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可这真能恢复吗?

现实中你见过减肥下来的胖子,以后就吃得少了,永不再胖了吗?


如果你是长期肥胖者,胰岛素代谢功能大概率损伤严重,只能缓解,不能恢复,减肥几乎是不可能的,区别无非是一年后复胖,还是五年后复胖,八年后复胖,除非你能忍受一生挨饿。

没有对瘦有异乎寻常的渴望,不要去尝试减肥,白遭罪,最后复胖回去,很可能比原来更胖。

—————————————————————

如果你真是要么瘦要么死的人,和我一样,可以给你些建议:

减肥最重要的就是控血糖,血糖控制好了,你的食欲才能趋于正常,才能真正坚持下去,长期的瘦。

第一步,戒掉一切高糖食物:米饭,面条,奶茶,加工甜品,酒,水果。把自己当成一个糖尿病患者。嘴馋就吃肥肉,五花肉,三文鱼,烤羊都行,就是别带糖。

第二步:减到正常体重。运动加节食,应该不用我多讲。如果连这都做不到,建议你不用减肥了。

第三步:瘦下来之后,尽可能恢复胰岛素功能。方法主要还是靠吃,坚决不吃高糖食物,碳水补充只靠粗粮,燕麦这类升糖慢的食物,维持血糖稳定。尽量一天吃两顿饭,给胰腺很多休息时间。增肌也有作用,刺激胰岛素输送更多营养,缓解胰岛素抵抗,当然肌肉得真练出不少才行。

休养一段时间,看食欲能否减少。如果自然减少了,恭喜你,你就是万里挑一的瘦身成功者。你以后就是个瘦子了。

如果坚持很长时间,食欲依旧旺盛呢?那就没办法了。你迟早会有忍受不了饥饿的一天。如果你不想再变回胖子,似乎只有切胃手术,或长期打糖尿病的治疗药了,它能稳定血糖,让你不会容易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